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学校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4 期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编
2014年03月04日
 

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助学生走上“挑战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团委

  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上海交通大学以总分480分和清华大学并列第一,蝉联象征最高荣誉的“挑战杯”,并因累计3次问鼎“挑战杯”而获得可永久保存的“挑战杯”一座。

  “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挑战杯赛事是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检验,也是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自“挑战杯”竞赛1989年设立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就将其视为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阵地。近年来,在“985工程”三期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团委构建了“前中后端”三层式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了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5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资助全校共计170项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覆盖学生总计4万人次。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体系,肥沃土壤

  上海交大团委致力于构建学生科技创新的“前中后”端三层架构体系。

  1. 前端由学生科技类社团、各类创新兴趣小组、学生自发组织的科技创新沙龙与学术论坛组成。上海交大拥有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5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固定场地、师资、设备、智力的支撑。50个工作室面向全校开放,学生可以进行跨学科的选择。此外,学校团委还负责牵头成立了如“绿色智能运载器俱乐部”、“智能赛车俱乐部”、“云计算发展联盟”等60多个学生科技类社团、各类创新兴趣小组、学生自发组织的科技创新沙龙与学术论坛。有兴趣的学生从进入校门伊始,就能够找到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的“科创小组”。

  2. 中端为挑战杯和各学科国际竞赛等大型科技竞赛、学校教务处推出的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PRP)以及“莙政基金”等专项科技创新资金支持项目。2010年11月,在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学校团委启动“钱学森杯”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竞赛,计划经过3到5年,有效整合校内各类科技竞赛、PRP、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科技创新平台,将“钱学森杯”打造成一项集中展示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各类成果的综合性品牌,成为学校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作品培育的孵化床。学校团委积极组织科创团队参与“挑战杯”、ACM、iGEM、Robocup等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通过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学术科技作品选拔、培训,从作品培育、作品选拔、资源整合三个方面,提高各项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品质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3. 后端是经过“前端”和“中端”的有效“孵化”而产出的成果,比如论文、专利、技术授权产业化等。学校团委还对成效突出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嘉奖,择优推荐参加校长奖、“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学生工作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发挥示范作用,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后端的产出和成果刺激前端的土壤,使之更加肥沃,由此形成科技创新闭循环工作链条。

  如今学校很多院系都在试行“强制”大二的本科生跟着专业导师进实验室的模式,希望通过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让本科生在理论和实验中多摸索,以获得更多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为科研道路打下基础。在学生们看来,从本科时期就从事科研,是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

  1. 上海交大团委通过成立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5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场地、师资、设备、智力的支撑。同时,50个工作室面向全校开放,学生可以进行跨学科的选择。例如竞赛特等奖作品“采用高效无限供能的新型胃肠道机器人诊查系统”,涉及到机械制造、控制、信息、生物医学等学科,按照传统体制,单学科专业的同学难以较好实现该项目构想,但是通过科技创新工作室的载体,多学科专业的学生得以交流、融合,促进了这类学科交叉项目的发展。

  2. 学校团委将学术科技类社团与院系专家、教授和实验室紧密对接,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科技培训、实验室参观、科研见习、学科竞赛、沙龙交流等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学术能力进行系统培训。例如 “挑战杯”特等奖获得者鲍曼在大一时就有了自己的专属导师。当时,物理与天文系为每一名本科生都配备了一名导师,通过“一对一”结对的形式,由导师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对学生的科学精神、责任意识、职业规划、品质意志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鲍曼在大一暑假开始跟着老师做科研,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在物理系赵玉民教授的带领下接触核物理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看师兄师姐的文章、理解数据并重复结果、做出其实验现象等做起,鲍曼慢慢沉浸到科研当中,大四便有第二作者的论文,今年更是以第一作者在权威杂志《physical review C》发表论文。

  3. 在学校团委的推动下,学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为学校创新育人的重要载体,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经广泛调研,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专业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酝酿推出交大学生科技竞赛分级管理制度,将参与或承办的国内外科技竞赛划分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确定资助和奖励方案。委员会挂靠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每年定期召集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召开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分类资助评审会,根据不同科技竞赛的主办部门、参赛高校情况、校内参与情况以及竞赛声誉度等参考因素,将竞赛评定为A、B、C三个类别,学校从“985工程”三期中设立专款,进行分类资助。根据竞赛类别、学科特点、竞赛成绩、资源配套、赛事举办地点、竞赛参与方式等确定具体资助额度。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及资助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导向性和科学性。

  4. 学校团委依托科技创新工作室,促进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协同创新。例如竞赛特等奖作品“基于稀疏正则化的多特征多元图像融合方法及其系统实现”,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可应用于大数据时代模式识别领域的构想,经由学校联系,与上海某科技公司进行技术授权,共同开发用于安全监控领域的系统,进行协同创新。

  三、项目引导,持续创新

  学校团委“前中后”端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系统性地资源整合,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教授实验室、社会企业的科研工作结合,学生不再为比赛而比赛,而是以科技创新项目为目标,长期、持续地为了同一个方向和目标进行研究。

  例如曾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特等奖的作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在成功申报多项科技竞赛获奖后,依然持续不断地进行深入挖掘和累进创新,又成功在原有金属双极板的基础上,开发汽车用全尺寸极板,引入“分流区”设计,提出极板形状误差控制标准,提高其功率密度,降低其制造成本。该作品的持续创新成果被上汽集团连续采用,取得较好的科技、经济效益。在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中,该作品获得了“累进创新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一步,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将着力于提高交大学子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激励更多大牌教授以此为平台,挖掘、培育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让“挑战之路”走得更实;不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企业、校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协同创新”,让“挑战之路”走得更宽;引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依托竞赛平台”转向“以项目为目标”,实现“累进创新”,让“挑战之路”走得更远。


突出“情感认同”在“骨干培养”中的作用
——以粤港两地大学生“中国文化及经济发展研习班”为例
中山大学团委

  一、中山大学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现状

  一直以来,我校团委高度重视培养青年学生骨干工作,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至今共举办了6期青马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课程,培养了600余名学生骨干。邀请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同志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举办了5场形势报告会和32场马克思主义专题理论报告会,组织了15次专题外出实地调查研究活动,编写了一套10本的“青马工程·中大100”系列自编教材,以及涵盖6年来精彩讲座内容的DVD。学员共撰写600余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出版了《足目集——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我为珠三角发展建言献策”百支队伍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集》等一系列作品成果。6年来,从我校青马班走出了一批以辽宁舰首位博士女军官韦慧晓、全国自强之星标兵郭艳琼为代表的青年楷模,他们以亲身经历激励着周围的青年同学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二、探索新形势下骨干培养的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无疑给骨干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新形势下,我们通过深入思考如何引导青年学生“认清使命、坚定信念、勇担重任”等问题,逐渐明确成为了我校骨干培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我们也一直在青马班实施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希望能总结出一套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并使学生切实收益的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并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以及中山大学的指导下,我校团委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以“中山大学青年联合会”的名义,与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香港青年联会共同主办了“粤港两地大学生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研习班”,经过第一期为期8天课程学习,来自6所香港高校(主要为香港大学学生)以及中山大学的共50多名学生圆满完成了既定研习任务顺利结业。研习班力求打造粤港青年交流新品牌,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课程和考察调研活动,开拓了两地青年的视野,加深了粤港青年对中国文化及粤港经济互补性发展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在增进学员对祖国“情感认同”方面成果显著。

  1. 理论学习内容丰富。研习班的课程可谓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斟酌。一是研习课程重点突出。教学范围横跨“一港两省三市”,既有校内课程,也有“移动讲堂”,共安排了9次专题讲座,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涉及国际动态和国家发展动向,其中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同志在开班仪式上还亲自为学员们介绍了粤港合作的有关情况,课程还涉及到新区规划、产业转型升级等区域专题研究。二是师资配备优中选优。所邀请的都是中山大学最好的学者,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进行授课,如邀请了曾任英国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局金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讲述《经济危机的成因》;在参观考察南沙港战略规划时,邀请了拥有近20年南沙发展规划经验的我校地理与规划学院教授分析南沙未来发展趋势;在具有浓厚中华文化气息的湖南安陵书院,邀请中文系主任讲授《汉文化心理在现代汉语中的体现》等。三是思想交锋形式多样。整个研习班还安排了4次交流座谈、2次发展论坛和若干小型随堂讨论。学员与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刘伟等10多位社会著名人士和行业巨头进行了深入交流。

  2. 社会实践注重自主选择。以往的社会实践都是由主办方为学员们选择地点、单位、岗位,受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的限制,学员们常常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实践效果也大打折扣。此次研习班采用必修加选修的实践研习模式,充分尊重学员们的兴趣点,化“被动为主动”。一是自主选择研习主题。经济、文化、社会每个主题的学习都由专家、学者的宏观讲座作为导入,帮助学员明晰概念,抓住主要矛盾;再通过小组专题讨论进一步缩小研究范畴,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研究兴趣确定一个深入研究的选题;最后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得出各自结论,形成各自认识。研习班最终都要求学员提交研习报告,要求在理论加实践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将主题细化并深入思考,以研习过程为重,并不需求得统一的答案。学员们对每个研习的宏观问题都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切入,大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愿意深入涉猎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更容易培养学习的自主性。二是自主选择调研项目。8天的集中研习结束后,我们要求学员自主选择与研习主题相关的调研项目,开展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的主题调研,并通过集中项目申报为学员们提供各种形式的两地研习支持。目前第一期申报的主题囊括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热点问题,充分体现了两地骨干对于社会民生的关注与思考。

  3. 社会观察贴合社会需求。一是结合粤港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随着粤港两地《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粤港合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粤港新一轮发展,将实施新政策、布局新项目、创造新环境,将会创造更多新机遇新商机。因此,在为期8天的研习班集中学习里,我们带着学员们去佛山的中德工业园区体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从南沙新区规划思考深入“改革”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去港商参与改造、建设的城中村旧址感受广州的现代化建设成果;赴郴州安陵书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热潮等等。这些考察让学员们充分认识到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认识到掌握过硬本领的重要性。二是结合骨干自身发展的需要。此次研习班的学员经过了中山大学、香港青联和香港大学等组织单位的层层选拔,可谓是“百里挑一”,而且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居多,他们对粤港经济发展方向的议题呈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研习班社会观察的内容紧密围绕珠三角经济发展议题,让两地青年不仅做“同窗”,还做“驴友”,进而成为好友,同吃同住同生活。在交流过程中,香港学员的思维敏捷、擅于思考、问题尖锐,以及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让中大学员钦佩不已。而中大学子的亲切真诚、稳重有干劲、善言见识广也深得香港学员称赞。两地青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有获益,也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友谊。

  三、引导理性认知与构建情感认同

  此次研习班的目的是通过开展经济政治专题讲座、走访岭南文化遗址的形式,为香港大学杰出青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使其深入了解大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等相关内容,从而增进香港青年学生对大陆的信任,增强其爱国爱港之心。在长达半年的筹备过程中,根据以往与香港学生交流的经验,我们反复在思考能否充分的利用两岸青年渴望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心情,让研习班在实现原有目标的基础上,增强两地青年骨干对祖国的“情感认同”。

  1. 坚持“三看”的方法,引导理性认知。一是看成果。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发展也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缩影。广东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优越性的最好体现。学员们穿梭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古香古色的历史古迹之间,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冲击,无形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看潜力。考察新一轮广东开放、发展、转型机遇的重要平台——广州南沙新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等,充分展现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看未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走进政府、企业、社区,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体会大学生骨干“实干报国”的重要性。在香港学员们在总结报告中,很多人表示8天的集中学习扭转了他们已往对于大陆的认识,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与现代化的中国”。还有学员认为,研习班的经历教会了他们新的学习方式和看待中国崛起新的视角,更加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他们今后会继续关注国家发展的动态,夯实知识基础,投身社会,创造价值。

  2. 依托“同学会”建立情感的纽带,构建情感认同。在研习过程中,粤港两地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纷纷建议建立同学会,以保持联系。在结业礼上,成立了“中国文化及经济发展研习班中山大学同学会”,分设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同学会”将在研习班结业后,发挥着粤港两地青年交流互动新平台的作用。今后,将借助“同学会”,积极谋划粤港青年寒暑假见(实)习、项目合作等相关事宜,也依托“同学会”在香港培养更多有志爱国青年。

  6年来,我们体会到“骨干培养”最大成就应是让大学生骨干发自内心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中山大学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毗邻港澳,我们有责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担当精神的青年骨干,也有义务利用地缘优势,将“骨干培养”工作延伸出去,联合培养、双向互动,促进两地青年交流、了解两地青年特点、帮助两地青年发展。我们认为,此次研习班一方面对我校学生骨干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目前形势,为香港青年特别是大学生骨干理性认识国情、建立情感认同,从而在未来实现爱国报国志向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为此,我们将继续完善粤港合作的研习模式,让更多粤港两地的大学生骨干抓住机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抓手
力促思想引领工作取得实效
重庆大学团委

  近年来,重庆大学团委在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指导下,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围绕大学生与社会的新需求,以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推动本校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从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重庆大学学生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开展。

  一、准确定位,明确高校志愿服务思想引领角色

  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对教育对象发挥作用,传统的“书本式”灌输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与变化,而志愿服务自身的特点使它成为加强和提高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工作可行性与实效性的有效载体。重庆大学校团委以志愿服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服务工作的核心载体,通过寻求学生感兴趣、高度认同、主动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的思想引领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提高本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活动中的自身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实时、真实地了解社情、国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吸收、同化为个体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达到思想引领的最终目的。

  二、一体两翼,创新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模式

  1. 构建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新模式。在志愿服务开展与思想引领工作的结合过程中,重庆大学校团委积极探索,以“一体两翼”作为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组织管理模式,“一体”是指以重庆大学社团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关键主体和重要载体,“两翼”是指以心理帮扶和公益创新作为两大志愿服务主题,其中下属一级社团11个,全力打造一个立足校园、辐射社区、面向社会的立体志愿服务体系。

  2. 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动员新模式。重庆大学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载体,切合重庆大学各项工作重点与工作实际,与重庆大学校内宣传部、保卫处、校友办、基金会等13个部门共同成立各类公益类社团与协会,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例如,与保卫处共同成立了安全服务志愿者协会,与校友办共同成立了校友志愿者协会等。

  3. 完善重庆大学志愿服务政策法规。志愿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在法律法规方面还有些许不足的地方,作为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更迫切需要切实具体的规范来引导本校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重庆大学修订完善了《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与思想引领的内涵关系,发出了《关于举办重庆大学首届“树声前锋杯”学生公益创业大赛的通知》(重大校团〔2013〕63号),第一次将创业与公益结合在一起,不仅做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引导,从制度层面来支持、保障、规范和引导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与思想。

  三、培养教育,保证志愿服务数量、质量与持续性

  1. 推动志愿者注册,提高数量。志愿者数量不仅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志愿服务与思想引领教育效果的具体呈现。截止2013年年底,在重庆市爱心储蓄银行中注册的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人数为28128人,总服务时长为188414.5个小时,人均服务时长为6.70小时,与2011年相比志愿者总人数增长了1.4万左右,总服务时长增加了8.4万个小时,人均时长增加了2.8个小时,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的总人数、注册志愿者人数、服务时长以及知名度与影响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 志愿者挂职乡镇,提高质量。只有让同学通过志愿服务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才能进一步加深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才能进一步加深青年大学生对党的组织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从2011年开始,重庆大学校团委力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优秀学员及青年志愿者赴重庆市各乡镇挂职团委副书记,体验基层党政工作实际,感受基层人民生活,帮扶偏远山区贫困家庭农民工子女。截止2013年年底,三年共累计派出127名骨干志愿者挂职乡镇团委副书记,2011年09月26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

  3. 加强阵地建设,提供平台。志愿服务不仅需要做到及时响应社会需求,随机应变,同时也需要日常培训管理与活动开展的实践阵地。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大学志愿者志愿服务水平,重庆大学校团委结合重庆市共青团市民学校、本校大学生骨干基地建设的实际,截止2013年12月23日,已建立大学生骨干实践基地20所,专职团干部领办、创办共青团市民学校14所,为志愿者长期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活动阵地,为志愿者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成长成才提供志愿服务平台。

  4. 重视培养管理,提高活力。凝聚国内国际师生以及知名公众人物的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在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同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交流。以聘任伦敦奥运火炬手熊榆担任重庆大学共青团市民学校形象大使为主导,2012年重庆大学还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28所“985”高校共50余名大学生骨干及来自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共6名留学生志愿者参与重庆大学共青团市民学校的社会实践服务,在37个共青团市民学校为800余名中小学生开设21门课程6000余小时,显著提高社区精品课程、爱心募捐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的效率与水准。

  四、活动创新,紧密结合当代需求创新性开展活动

  1. 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服务项目途径,志愿服务与心理帮扶相结合。重庆大学校团委结合当今边远地区、灾害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组织师生利用专业优势、寒暑假时间奔赴云南绿春哈尼族聚集区绿春开展志愿者心理帮扶计划,为绿春的留守孩子开拓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防范了其心理的不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重庆大学五彩石志愿者协会开展专项帮扶行动,以作文批改结对的形式,关心留守儿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成长,开展心理帮扶活动,截止目前为止已成功招募200余名志愿者,涵盖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绿春、重庆彭水,留守儿童聚集地重庆璧山三所中小学青少年,涉及青年志愿者约200余人。2014年1月,五彩石计划已成功通过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中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C类)立项,获得100万资金资助。

  2. 积极探索青年大学生能力思想双提升,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团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重庆大学校团委将“我的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开展重庆大学首届“树声前锋杯”学生公益创业大赛,比赛正在作品征集过程中。

  3. 深入推进“凝眸行动”,志愿服务与关爱农民工子女相结合。重庆大学校团委采取“学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模式,2012年暑假开始以重庆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优秀学员及志愿者在重庆市周边24个乡镇62个村庄挂职期间所收集留守儿童的608个梦想、贫困小学物资需求为依托,在重庆市68个重庆大学所属的共青团市民学校举办爱心微电影、儿童爱心跳蚤市场、“关爱在路上,探访农民工子女”结对、“爱心墙”、“心愿树”等公益活动,动员社区居民认领愿望,帮助实现梦想。截止目前为止,“凝眸行动”一共募集到了498件物资,涵盖学习用品、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方方面面,募集善款共计28360元,已成功实现巫山县大坪乡、建坪乡、铜鼓镇等贫困区县农民工子女298个结对梦想,产生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五、资源争取,提升志愿服务实效、辐射力与影响力

  1. 争取政府组织的支持与参与。一方面,与重庆市各区县团委、各大社区街道合作加强联系,共建共青团市民学校、大学生骨干基地,为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地,与重庆璧山、巫山、彭水等地加强合作,开展支教与挂职乡镇团委副书记活动;另一方面,与云南绿春、雅安上里等地建立合作关系。2013年暑期,以“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动员组织500余青年学生奔赴云南绿春、雅安上里、酉阳、秀山等市内外十六个地区开展切合基层需要、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务实的实践活动,2013年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2. 加强市内外企业支持与合作。第一,市内通过与龙湖、华润、协信、融汇等知名房地产企业积极洽谈、精诚合作,建立大学生骨干实践基地与共青团市民学校,同时在“凝眸行动”上志愿者以小组形式联合重庆大学所属的共青团市民学校所在小区物业公司在当地开展宣传、动员、结对等活动。第二,市外通过与英特尔、百度、欧莱雅、阿克苏诺贝尔、宋庆龄基金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基金会合作,一方面积极开展项目合作,爱心社、环保者协会等获2013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银奖、铜奖等;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企业外部资金支持,共获得外部资金支持150万元,占校团委活动经费总额的40%。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

  近年来,中青院团委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紧扣育人目标,从党政要求,学生需求和共青团能为的角度出发,切实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基本职能,强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着力打造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四个工作平台,形成了以“一个基本职能”和“四个工作平台”为理念的“4+1”团学工作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现将有关工作交流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中青院团委在“立足学校特色、立足团委定位、立足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了“分层分类、重点推进”的指导思想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即大一新生以了解和准备实践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参加和组织实践为主,大四学生以巩固和转化实践为主,并结合专业学习和就业需求,创造就业机遇。

  二、工作流程

  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主要利用暑期开展,于每年5月启动,分准备策划、宣传动员、投标评标、活动开展、总结表彰五个阶段进行,工作通常延续到年底才结束。

  准备策划——校团委带领团学干部对本期暑期社会活动进行整体部署,结合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确定当年实践主题、活动方案及相关制度。

  宣传动员——校团委在校园网、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实践活动通知,进行广泛宣传与动员,并要求各团总支、团支部配合开展好相关工作

  投标评标——采取招投标立项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进行自主申报,校团委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评审,并最终确定支持团队。

  活动开展——确定团队后,团委将选拔团队负责人、配备随队指导教师,为师生购买保险。在团委开展实践活动中,团委要求各团队每日上报活动情况,随时掌握团队动态。

  总结表彰——9月开学后,各团队上交实践报告,团委组织评审组进行评议,最终确定奖项,并于9月底举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分享暨总结表彰会。随后,团委会对优秀成果进行汇编、推介等工作。

  三、主要特点

  近五年来,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各类社会实践成果1338份,参加人数2000余人,实践团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省份。我校的社会实践工作连续7年荣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诸多媒体的报道,《人民日报》在2013年5月2日《中青院人才培养:信念与责任教育并重》报道中,认为我校育人的成功之处在于“根植实践的责任意识培养”。应该说,中青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可以总结的经验很多,限于篇幅,重点汇报“五个结合”的工作方法。

  1.招标立项与自行申报相结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采取“自行申报”的方式,我们发现,这样的方式随意性较强,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难以真正掌握,最关键的是不能体现学校育人的目标和追求的价值。基于此,2006年团委开始尝试暑期实践项目化管理的方式,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开展活动,紧密结合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等,通过项目招标,引导学生“关注应当关注的问题,思考必须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招标立项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有效实现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等基本职能,也有助于推出更有深度、更具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成果。

  2.教学专业实践与团委社会实践相结合。团委负责的社会实践与院系负责的教学实践有明确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在于追求的价值不同。院系组织的实践更多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更多是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关注社会,通过实践,增强他们爱党、爱国、爱民之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理性客观看待和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正是因为具有清晰的区别度,所以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更能产生跨专业、多学科融合的高质量成果。当然,这种区别仅限于选题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在实际运行中,团委对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及理论开展实践活动也有明确要求,尤其是通过聘请各院系专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和评审的做法,保证了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水准。

  3.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相结合。从2008年开始,我们把社会实践、智慧星火[ “智慧星火”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负责实施的学生学术活动品牌项目,创立于1998年。]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个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以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为基础和素材,参加“智慧星火”学术活动,再通过“智慧星火”项目选送优秀的作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个活动前后时间持续近一年半,合理利用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时间,保证了学生课外活动的连续性,进一步提升了各项活动的效果和内涵,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学术实践的能力有显著提高。譬如,2009年获得首都“挑战杯”一等奖的1个课题和获得二等奖的2个课题就取材于先前参加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4.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引导中青院广大学生具有志愿服务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校团委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引导,力求实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青志协、西部之窗协会、团友会等社团为代表,每年申报的项目大多也属志愿服务项目,在评审中,对这样的项目会有政策倾斜。另一方面,校团委也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如团委开展的“团课讲解员”项目、青志协的“临终关怀”项目、西部之窗的“支教”项目、青少系的“中学讲团课”项目、团友会的“中小学挂职团委书记”项目等,这些都是我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双品牌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在增长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为善、平等尊重、互敬互爱、无私奉献等品质。

  5.严格要求与灵活创新相结合。这些年来,为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工作,团委对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实践活动的审批、审查、监督、评选等各环节,对实践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高标准、严要求,以较强的原则性保证实践成果的高质量。同时,近几年团委也在积极转变思想,开放式理解和解读社会实践,有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使实践活动贯彻大学期间,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随时、随地、随心”的状态,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委在这方面的尝试集中于“团员成长课”[ “团员成长课”是2011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指示中青院负责的全团“试验田”项目,通过理论学习、素质拓展、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环节,采用互动、研讨、体验、分享等多种形式、途径、载体,将《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融入课程,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成长服务,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他们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如2012年首期“团员成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团委大胆实行了“四个一”项目,即“为自己做一件事、为家人做一件事、为他人做一件事、为社会做一件事”,学生普遍反响良好。

  四、工作体会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点工作。多年来,中青院从党委到团委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我校不仅将社会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更是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题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现实检验,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能力、增加阅历、锻炼思维、培养品质、磨练意志、融入社会等。根据学校的相关调研结果,社会对我校学生的普遍评价是“动手能力强、富有责任感”,这与我校长期狠抓社会实践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以下两点体会,供各位同仁思考和参考。

  1.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呈现更多新特点,面临更多新问题,如何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有效完成育人目标,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经常思考的问题。就中青院团委的经验而言,我们认为有三点是要牢牢把握的:一是要坚持社会实践的政治性,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为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促进他们对国家制度、党的执政的认同,是高校共青团开展社会实践必须追求的核心价值。二是要坚持社会实践的特色性,也就是社会实践要突显学校特色,这个特色应当包括活动选题、活动方法、参与者的能力素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等等。每个高校均开展社会实践工作,评价实践工作的好坏,不能只单纯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能只单纯看工作本身是否完成,更要看工作完成后,学校和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这些年,中青院团委一直在探索独具“中青特色”的社会实践,这是保证活动质量、切实履行团委职能的必然途径。三是要坚持社会实践的鲜活性,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当更加开放包容,更具吸引力和鲜活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当更高。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如将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有效结合,促进了社会实践成果的深化;每年举行评选表彰,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2012年开始,每年将优秀实践成果汇编成册,2013年暑期,利用团委官方微信制作发布了社会实践专题系列报道,12月,推出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电子杂志。四是要坚持社会实践的务实性,社会实践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弄虚作假,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浮躁、功利等问题,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强调工作的务实性,要求学生从立项申报、活动开展、到成果总结、报告撰写等都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每年的工作总结阶段,安排专门的分享会,这当中既有从事社会实践的具体方法、技能的交流,也有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收获的分享。

  2.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点。时至今日,高校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社会实践承载了更多价值、诉求和功能,亟待创新。共青团组织所具有的先进性,要求我们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中青院团委这些年一直致力与此,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在“团员成长课”中推行更加开放而灵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推动院校专业教师推荐实践选题,如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有效结合,并争取实行学分制,如尝试开放具有共青团特点的社会实践课程等等。

 
 相关链接:
[学校工作简报 第3期]2014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典型交流材料之一
[学校工作简报 第2期]2014年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
[学校工作简报 第1期]学校共青团工作五年规划纲要
[学校工作简报 第45期]团浙江省委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工作简报 第44期]团安徽省委坚持党建带团建推动高校团干部挂职工作实现新发展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