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青团深化志愿者权益保障 推出注册志愿者人身意外保险
2014年6月,北京共青团组织与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共同推出实名注册志愿者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这是全国首个由财政出资保障的志愿者保险项目,惠及全北京235万名注册志愿者。同时,该项目也探索积累了共青团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运用市场化手段整合资源、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的新经验。
一、坚持服务导向,提升保障水平
针对“保障谁”“保什么”和“保多少”等三个保险项目中的基础问题,北京共青团组织结合志愿工作实际,努力扩大保障对象、拓展保障内容、提升保障额度,将市委市政府对志愿者权益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一是实现了更广覆盖。凡是在“志愿北京”网站注册并通过实名认证的志愿者,都可自动获得志愿者保险,不受户籍、年龄等限制。该项目突破了意外伤害险领域最为敏感的年龄限制,使未成年、老年志愿者均可享受保险。
二是实现了更多服务。北京志愿者保险的保障范围除了常规的意外伤害身故、残疾险外,还包括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住院津贴、紧急救援和医疗垫付等权益,为志愿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保障服务。
三是实现了更高额度。通过动员保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入充分竞争机制等方式,北京志愿者保险的保障额度大幅度提高。按1元/人保费计算,其意外伤害身故保险最高赔付可达120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最高赔付可达24万元,为同类团体险的最高赔付水平,更好保障了志愿者权益。
二、运用专业思维,精准设计产品
针对“无行业先例”“无历史数据”和“无成熟模型”等三个保险产品设计中的瓶颈问题,北京共青团组织联合有关专家、保险经纪机构开展了产品精算、大数据测算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在“人均保费”这一关键数据上掌握了精准资料,具备了向财政申请经费、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的底气。在测算过程中,团市委综合考虑了全市志愿服务岗位风险分布、志愿者群体结构、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历史数据、保险行业常用调整系数以及保险公司合理利润率等多重因素,确定了0.85-1.2元/人的合理保费空间,从中选定了1元/人的招标报价。在竞标工作中,这一符合保险行业专业逻辑、尊重企业合理利益的报价得到了企业积极响应,为招标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工作模式,形成科学机制
针对“谁出钱”“怎么买”和“如何管”等三个保险管理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北京共青团组织采用了“财政资金保障+充分竞价竞争+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模式,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志愿者保险运行机制。
一是提供财政资金保障。北京志愿者保险实行全市统筹,由市财政出资为志愿者全额购买保险,所需经费纳入团市委年度部门预算,实现了经费保障机制化、固定化。2014年,北京市财政按照1人1元钱的保费标准向团市委拨付经费230万元,启动了保险购买工作。
二是实行充分竞价竞争。团北京市委依照政府采购程序,通过公开招标,从10家保险公司中选定了项目供应商。在此过程中,团市委科学设计了“竞高限低”的竞价模式,即在锁定保费为1元/人的基础上,按照“保额不低于20万元,最高者胜出”的原则进行竞争,同时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数百万志愿者形成的巨大长期市场作为隐形激励,调动了投标公司的积极性,形成了充分竞争。从最终报价情况看,中标者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的承诺保额达到底价的6倍,位列第二、三名的公司的报价也达到了底价的3倍,竞争效应明显,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了对志愿者的保障力度。
三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团北京市委将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作为志愿者保险的管理平台,积极推动制订《实名注册志愿者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赋予联合会有关管理权限,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志愿者保险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