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城市青年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1 期
(总第1期)

 

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编
2008年01月31日
 

胡春华、王晓同志在全国城市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春华同志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全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对下一步城市共青团工作完善组织体系、调整工作布局、创新工作品牌作出安排和部署,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长期以来,城市共青团工作一直是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探索了一大批在社会上和青年中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各级团组织主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青年群体的变化,坚持一手抓活动开展、一手抓组织建设,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市青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教育引导青年取得新成效。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城市青年,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城市青年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二是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不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创新创效、青年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动员城市青年为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服务城市青年需求迈出新步伐。针对青年职工、进城务工青年以及其他各领域城市青年,广泛开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进城务工青年千校百万培训等活动,帮助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年实现就业创业,不断增长才干;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努力提高城市青少年综合素质,维护城市青少年合法权益,丰富城市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城市团的建设取得新成绩。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抓住“两新”组织团建、社区团建这些重点,不断推进团建创新,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有效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长期努力、辛勤工作、积极探索的结果,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大家、特别是广大城市基层团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刚召开的团十五届六中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达学习了中央书记处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深入分析研究了当前青年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格局。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对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谋划。在这次会上,王晓同志将就下一步城市共青团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这里,我先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

  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是由于当前青年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调研显示,现在农村三分之二以上的青年已经进城务工,大数至少有1个亿,占城镇流动人口的70%以上。仅从团员的情况来看,全国7300多万名团员中,在学校的团员有3600多万,占总数的一半;农村户籍的团员2000多万,城市户籍的团员1600多万,大量农村团员流入城市后,现在有超过3000万的团员聚集在城市。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6%,届时将有2.5亿左右的农民变成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中的主要部分无疑是青年。

  第二点考虑,是城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构成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基础环节。第二,“两新”组织大量涌现,非公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两新”组织从业人员已经占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80%,整个非公经济在GDP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一半。第三,随着行业系统团委大部分被撤销,许多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的运行“断了线”,国有企事业团组织属地化管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经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大量的社会事务需要包括共青团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接。

  第三点考虑,是城市青年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城市青年的群体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向第三产业和新兴行业转移,出现了进城务工青年和“两新”组织青年两大群体。第二,城市青年的社会分层日益明显,既有大量的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青年,也有许多弱势青年群体。第三,城市青年的需求更加务实,普遍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同时他们的组织化需求日益强烈,出现了大量青年自组织。第四,城市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压力普遍增大,就业难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也带来了一些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五,城市青年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城市青少年的维权工作需求十分迫切。

  同时,在这些新变化新情况面前,城市团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现在的城市共青团工作指导体系仍然是“上面条条指挥,下面块块运作”。二是许多城市团组织还只是做原户籍青年和传统领域的工作,没有把大量的外来青年、新兴领域青年以及青年自组织纳入工作视野。三是社区团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团率不高、基础薄弱、经费缺乏、队伍不齐的问题。四是“两新”组织团建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成效不明显,陷入了“建团难”的困境。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总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充分认识城市共青团工作在整个工作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重视加强城市共青团工作,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二、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组织建设

  当前加强城市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关键是要整体推进,主要是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

  1.在团中央和团省委两级,调整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指导体系。目前的城市共青团指导体系,是按照各战线部门的分工,由几个部门共同规划、指导、推进工作的体制:组织部负责推动城市团建工作,青工部负责推动企业、机关团的工作,社区和权益部负责推动街道、社区团工作,同时还负责维护城市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志工部负责推动城市志愿者工作。这种“条线指导”的工作体制,在当时都很好地发挥了组织引导青年的作用。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青年的变化,我们的工作体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否则容易出现上面各自为战、基层疲于应付的局面。调整工作的指导体系,关键在于团中央、团省委两级。团中央将进一步明确城市工作部门的职能,由城市工作部门统筹安排和推进城市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项目。本次会议之后,希望各省级团委也参照团中央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理顺指导体系,实现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局面。

  2.在城市团组织中,建立区域化的工作运行体系。首先,要按照属地化原则,把城市里包括外来青年在内的所有青年都作为我们服务的对象,纳入城市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体系,要把区域内青年的底数摸清楚,对外来青年和新兴领域青年做到“台账式”登记和管理。第二,要把城市中“断了线”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团的工作,都纳入城市团组织的工作体系之中。要根据实际,明确团市委、团区委、街道团工委、以及居委会或社区团组织属地化管理的职责范围,确保区域内所有单位的团的工作都在城市团组织的工作体系之中。第三,要面向区域内各类青年和单位,“一体化”地开展活动,使我们开展的活动,区域内的青年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不会因为户籍、从业状况不同等原因被排除在外。总之,只要是生活在本区域的青年,都由这个区域团组织负责联系和服务;只要是坐落在区域内的单位,都由这个区域的团组织负责统一组织和推进团的工作。

  3.社区团的建设是整个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基础,要重点加强。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2006年颁布的《共青团社区工作条例》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切实强化“社区第一”的观念,实现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点下移,加强社区团建,整合工作资源,活跃社区团的工作,打牢城市团的工作基础。二是要以居民区、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等青年分布更为集中的功能社区为重点,积极探索市场建团、园区建团、楼宇建团等方式,不断加大社区团建创新的力度。三是以开展活动为切入点,以活动吸引社区青年,积极探索建立新流入社区的青年、新产生的青年组织以及新迁入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团组织报到”的制度。

  三、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重点突破

  下一步,城市共青团的工作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各级城市团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实现工作的重点突破。整体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还是一个新题目,我在这里谈几点思路性的意见。

  1.按照发挥“四个作用”的要求来规划和部署城市共青团的工作格局。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对共青团提出了充分发挥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用的要求。今后,城市共青团工作要围绕这个要求构建格局。在组织青年上,就是要通过扩大组织覆盖、延伸工作手臂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城市各类青年群体、青年社团都组织起来,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引导青年上,就是要通过理论武装工作、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形势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多种途径,使广大城市青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在服务青年上,就是要服务好城市青年的多样化需求,在促进城市青年成长发展过程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上,就是要畅通城市青少年表达诉求的渠道,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青少年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切实履行好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利益的职能。

  2.强化城市共青团的工作品牌。近年来,各条战线在指导和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中,形成了一大批诸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新创效行动、社区志愿者、青年文明社区创建、社区团建等品牌工作。这些品牌工作,由不同战线分头组织开展,在不同领域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前,城市共青团组织一是要把这些传统品牌牢牢抓在手里,继续推进,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上和青年中的影响力。二是要针对品牌工作中活动领域重复、活动内容相似、表现形式相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进一步集中力量打响工作品牌。三是要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的特点,抓住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工作载体和工作项目,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3.大力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创新。社会发展了,青年变化了,共青团工作不创新,就无法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团结带领青年的任务。第一,要认真研究城市共青团工作规律。城市共青团工作和其它领域共青团工作相比,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如城市青年组织化程度高、分层明显、需求更加多样化等;城市共青团组织比较健全,工作资源更加丰富,易于组织群众性活动等。对于这些特点,我们现在研究的还很不够,需要大家不断探索。第二,要鼓励城市团组织大胆创新,不要用原来的条条束缚住手脚,不要用一些抽象的理念框住了我们自己,要大胆地试,积极地闯。要鼓励基层的首创,要深知从基层生长起来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不要图形式、求一律,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只要是符合党政要求、青年欢迎的,都要支持基层深化下去。第三,要切实把创新的要求落实到城市共青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工作思路创新上,一定要适应共青团面临的新形势、城市青年的新需求。在工作方式创新上,一定要采取青年接受的方式,用青年听得懂的语言,尤其要运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在自身建设创新上,要灵活设置城市团组织,扩大城市团工作覆盖面。总之,就是希望大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走出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一条新路来。

  四、加强城市共青团工作中几个需要把握的问题

  1.以党建带团建推动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根本性措施。首先,要积极争取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努力把基层团建的目标任务、干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检查考核等方面纳入基层党建总体格局,使党团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发展。二是要在“两新”组织、社区等新领域统筹考虑建立党、团组织,凡是建立党组织的、又有青年的地方,都同步建立团组织,并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好团的工作,实现党组织到哪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三是推动建立党的年轻干部和团干部的“双培”机制,把党的年轻干部培养成团干部,把团干部培养成党的后备干部。四是要进一步深化“推优入党”工作,努力提高“推优”的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不断巩固和完善党领导下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青年组织体系。城市青年自组织的快速发展,是近两年来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这些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在丰富广大城市青年的文化生活、促进城市公益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青年中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年自组织,努力把它们纳入城市共青团的工作格局。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团的建设,以健全的组织体系覆盖青年,以活跃的工作品牌吸引青年,以优秀的团干部队伍凝聚青年。说到底,就是共青团组织自己要强。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的建设,不断拓展工作领域,深化活动内涵,更好地发挥联系广大青少年的作用。第三,要加强对团属青年社团和活动阵地的建设,充分整合团内、团外各类组织资源,健全和完善在团组织领导下的,由青年中心、各类青年社团和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等有机结合的工作网络。第四,要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高度关注正在快速发展的青年自组织,加强与它们的联系,探索与它们的合作,努力把它们纳入团组织领导和青联、学联组织联系合作的范围。

  3.积极推进团内基层民主。团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团组织活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一是要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近年来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很快,我们一定要紧跟党的步伐,坚持团内基层民主的大方向不动摇。二是要落实好团章中关于团内基层民主的规定。团章对于团内基层民主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我们要结合实际,把这些规定落到实处,下决心以团内基层民主解决基层团建中存在的问题。三要在推进团内基层民主过程中做到积极稳妥,采取措施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四是要细化基层直选的相关规则和程序,建立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通过向团员述职、团员问责等方式,确保选举产生的基层团干部切实履行职责。

  4.团的各级机关要直接面向青年服务。城市共青团组织现在一般分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市区两级是领导机关。城市团组织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各级团组织都直接面向青年,这就要求团的领导机关要直接面向青年服务,一是既要在宏观上研究和部署工作,又要直接抓好落实,直接把党对青年的要求、自己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既要对基层城市团组织进行指导,又要直接为基层办实事,面向青年开展具有示范导向性的服务项目。二是要把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从人力、物力等多个方面支持和帮助基层开展工作。城市共青团机关掌握的资源相对比较多,服务青年有着较大的优势,城市共青团机关是完全能够也应该直接面向青年开展服务的。三是要多做服务青年的实事,不要为了轰轰烈烈、出彩上镜而浪费资源,要把资源用在帮助青年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上。

  同志们,当前城市共青团工作面临着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王晓同志的讲话

  刚才,胡春华同志站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城市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成绩,科学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给城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强调指出了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阐述了调整工作指导体系、建立区域化的工作运行体系、以社区团建为工作基础等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战略思想,明确提出了实现重点突破、加强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开放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春华同志的讲话要求,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结合学习贯彻春华同志讲话精神,就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谈几点认识、体会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以青年为主体的人口流动,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务工青年等青年群体大量、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城市青年在青年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团员青年流动性不断增强且大量涌入城市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共青团工作上来,切实履行团的基本职能,扩大城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充分发挥城市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就能更好地把团员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城市青年群众基础。可以说,城市愈来愈成为全团极为重要的工作区域,城市共青团工作在全团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

  团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春华同志和团中央书记处高度重视城市共青团工作。今年年初,团中央书记处基于社区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地位,着眼于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把指导社区青年工作的职能划归团中央青工部,并决定将青工部改为城市青年工作部,负责统筹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在今年的全团大调研中,团中央又把城市共青团工作和建设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为研究部署城市共青团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本次会议的召开特别是春华同志的讲话,标志着城市共青团工作已进入了战略转型的新阶段。学习贯彻春华同志的讲话和他关于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思想,我认为,这个战略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工作理念的转型。即实现从过去根据青年身份来确定工作领域向根据青年聚集地域来确定工作领域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前提。过去我们一般是根据青年身份,将青年划分为青年职工、青年农民、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别由团的领导机关的青工部、青农部、学校部等部门进行指导、管理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工作。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向城镇转型,大量农村青年成为产业工人,同时,青年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日趋频繁,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已经很难用青年职工和青年农民来界定青年的身份,区分谁是城市青年、谁是农村青年,很难划清城市团组织和农村团组织的工作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不再简单地以青年职工和青年农民的身份作为划分工作领域的标准,而是要从区域上、按照城市和农村来划分工作领域,不论团员户籍关系,不讲团员管理隶属,不分其到底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努力做到只要是在城市工作、学习、生活的团员青年,就由城市团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只要是在农村工作、学习、生活的团员青年,就由农村团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春华同志提出的从“盯人”转为“盯地”的要求,实现工作理念从身份化向属地化的转变。

  第二,这是指导体系的转型。即实现从团的领导机关多个部门分头指导城市共青团工作向由现在的团中央青工部统筹规划指导城市共青团工作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当务之急。过去城市共青团工作是由团的领导机关的组织部、青工部、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志愿者工作部等多个部门分头指导,形成了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分头推进工作的局面,难以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优势和工作合力。为改变这种局面,团中央决定在指导体制上进行改革,由现在的团中央青工部统一规划、指导城市团的工作。目前已有省级团委对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指导体制做出了相应调整。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尽快作出调整,明确城市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职责,确保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为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提供体制保障。

  第三,这是推进方式的转型。即实现从传统以“条”为主的工作方式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化整体推进的方式转型,这是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大举措。过去我们主要是依托单位体制和行政区划来设置团组织,开展团的活动,大量青年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下岗失业青年、“两新”组织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既有的团建格局难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联系和广泛覆盖。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团组织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特别是要突出社区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强化“区域化的思维”,推动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的区域共建和区域整合,将区域内的团员青年尽可能地纳入团组织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共青团对团员青年的区域性组织和工作覆盖。同时,要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设计、推进城市团的工作,着眼于单位、区域共青团工作的统筹推进和融合发展,整合工作项目、工作资源和工作力量,形成各类团组织既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能形成工作合力的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

  第四,这是评价模式的转型。即实现从以单位评价、项目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向以区域评价、单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模式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手段。我们过去在评价工作时,主要是进行单位评价、单项工作评价和战线评价,较少考虑区域性、系统性的评价渠道。比如,我们在评价一个企业团组织是否符合“五四红旗团委”标准时,很少会把该企业团组织参加所在区域团建和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在评价某个地区团组织工作时,很少会把社区团的建设和工作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在评价某个青年集体是否符合其申报的“青年文明号”标准时,很少会把其参与所在区域团的活动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在新的实践中,我们要转变评价方式,建立有利于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转型、符合区域化整体推进要求的评价机制。比如,要把团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价考核各级各类团组织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单位团组织时,要把其参与区域团建和工作的情况及区域团组织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在评价区域团组织时,要把社区团建和协调本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形成积极有效的工作导向。

  第五,这是运行机制的转型。即实现各类团组织由自建、自转向区域内团组织整合共建、联动转型,这是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有力保障。过去城市中的各类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往往是各自推进,单兵作战,缺少横向的联合和纵向的互动。城市共青团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既自成系统,同时又在市、区、街道、社区等不同层面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像一个人的五官,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同时在皮下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不仅要找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准其在不同层面上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还要着眼于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要求,找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作用的机理,探索形成以区域性组织协调机制、工作联动机制、管理服务机制等为基础的“横向共建、区域覆盖,纵向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比如,今年上半年,团中央书记处决定在团中央青工部增设社区工作处后,对青工部来说,绝不是原有的三个处与社区工作处简单的工作叠加,而是在新的指导思想下,探索建立处室之间、工作项目之间全新的运行机制。

  实现城市共青团的工作转型,并非易事,需要全团的共同努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春华同志的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对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城市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上来,自觉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共青团工作放到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格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努力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区域化整体推进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

  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转型,既是当前城市团组织的重要任务,又是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宝贵机遇。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战线思维,实施区域化整体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社区平台,构建项目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区域化整体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迈上新台阶,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建功成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1.打造区域化整体推进的社区平台。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现代化建设导向战略带来了城市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大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落在了街道特别是社区,社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也成为城市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集聚地。社区共青团工作是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把社区内各类团员青年有效联系、动员和组织起来,是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抓好《共青团社区工作条例》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以社区为基础平台,切实发挥社区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要打造项目集聚的社区平台。要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需求,推动城市团的工作项目向社区延伸,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面向青年“一体化”地开展活动,形成聚合效应。比如,开展社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帮扶等活动,帮助社区青年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本领,更加自信地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比如,开展“青年文明号助万家”等活动,成立青年文明号社区服务队,在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等;比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区青年积极参与扶贫帮困、义务家教、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比如,开展“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社区建设和生活中健康成长。城市团组织要在社区积极探索实施一些阵地化的服务项目,使团员青年主动来找团组织,而不是团组织总是被动地去找团员青年。

  二是要打造队伍发展的社区平台。工作力量不足是制约社区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筹配置城市团的工作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团内基层民主,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配方式,积极稳妥地推动社区团干部的“直选”、“海选”等工作,把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热爱共青团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到社区团的工作岗位上来。要抓住中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选调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有利契机,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社区从事团的工作。要探索形成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社团活动骨干的引导和培养,使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社团活动骨干成为开展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有生力量。我们还要看到,随着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团组织要争取把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开发的总体序列,提高其专业化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使之成为社区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骨干。

  三是要打造资源整合的社区平台。资源是基础性的工作要素,资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水平。以社区为平台来整合各种资源,努力突破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推动社区团的工作、促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整体活跃的必然选择。要积极争取党政资源支持,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积极承担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和政府青少年事务,努力拓宽获取党政资源的渠道。要积极整合团内资源,通过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项目在社区的实施,引导团的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资源向社区倾斜、集中。同时,积极探索区企联建、区校联建、区队联建、区会联建等模式,动员引导青联、少先队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为社区共青团工作开展提供帮助和支持。要有效吸纳社会资源,准确把握社会化运作这一社区工作的本质特征,充分发挥团的组织联络优势,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及社区管理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选准社会需求的兴奋点,加强与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动员更多的社会机构、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区共青团工作,构建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机制。

  2.构建区域化整体推进的项目体系。近年来,城市各级团组织坚持项目化运作,实施了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社区、青年创新创效、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好的工作项目。根据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思考、整合、深化已有工作项目,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开放性的城市共青团工作项目体系。

  一是要优化项目布局。要着眼于服务城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不同类别的工作项目,通过完善项目体系,形成城市共青团工作项目群,努力使团的项目覆盖更多的青年,使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青年能够选择到愿意参与、适合参与的项目,充分发挥城市共青团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比如,通过实施思想教育类项目,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巩固城市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比如,通过实施建功立业类项目,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主题活动,投身创新创效、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安全生产实践,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贡献。比如,通过实施素质提升类项目,帮助青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青年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能力结构,帮助青年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通过实施需求服务类项目,满足青年在就业创业、学习培训、权益维护、文体娱乐、民主参与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青年特别是困难青年群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通过实施公益互助类项目,引导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助万家等活动,弘扬社会新风,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城市共青团工作项目体系是开放的,应根据工作环境和任务的变化,不断深化已有项目的内涵,积极探索、补充新的工作项目。当前,特别是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为城市共青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是要深化品牌项目。品牌项目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具有示范、带动效应。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努力打造和深化党政认同、青年需要、为共青团所特有或主导的城市共青团工作品牌项目。要深化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联络优势,以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开展“中央企业牵手高校毕业生”、“百城万企进校园”等活动,并通过开通大学生(青年)就业服务热线、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依托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网发布实时就业信息等途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继续实施“成功创业计划”,通过深化“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工岗快递行动、SYB培训等途径,引导帮助青年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就业创业行动是全团十二项重点工作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党中央书记处和王兆国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把这项事关青年切身利益的工作抓实抓好。城市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不断抓出新的成效。要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推行“青年技能卡”、“技能培训学分制”等载体,开展菜单式、应用式、研究式、体验式、拓展式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抓好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典型选树等工作,实现青工技能培养、竞赛选拔、鉴定评价、表彰激励等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量化、通用、受益面广”的优势,让更多的青年从中受益。同时,要在巩固现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在国有企业的覆盖面,积极推动该项目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开展,特别是要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延伸到进城务工青年群体,实现其与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的有机结合。要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重点在深化活动内涵、加强规范管理、拓展工作领域等方面下功夫,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青年文明号促和谐行动、青年文明号迎奥运服务行动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彰显青年文明号的品牌优势。着眼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团中央将联合有关部门,按照组织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的要求,启动实施青春共建和谐社区行动,实现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要改进实施方式。要按照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要求,调整项目实施重心,改进项目实施方式,进一步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比如,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工作领域要从国有企业向“两新”组织、服务业拓展;工作对象要从青年技术工人向“白领”、“灰领”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延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技能培训、技能鉴定阵地要面向城市青年开放,为城市青年提高技能素质提供更多服务。比如,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城市各级团组织的共同任务,需要整合工作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应该说,“中央企业牵手高校毕业生”、“百城万企进校园”、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等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城市共青团工作中,同一领域的项目往往不止一个,需要我们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提高项目的关联度和工作的集约化水平,做到优势集成,亮点聚合。

  3.优化区域化整体推进的制度环境。有效的制度建设,可以为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工作保障。城市团组织要把加强制度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积极争取党政等各方面支持,为城市共青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一,要积极推动青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推动制定城市青少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城市青少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争取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积极参与本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充分考虑、及时反映青年在学习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愿望和要求,切实抓好政策衔接、政策落实和政策创新等关键环节,为青年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一些城市团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青年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团组织学习借鉴。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发挥行业部门的政策、管理优势,制定出台具体的工作意见,把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措施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第二,要认真抓好青年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关于青少年的专门法律,是城市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依托未保办、预防办,切实抓好这两部法律的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共青团、青联界别政协委员在政治参与、建言献策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反映青年利益、诉求的组织化渠道。要强化法制建设意识,积极推进青年工作法制化进程,逐步完善青年法律体系,为城市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第三,要切实做好法律法规中有关青年条款的宣传和落实。青年利益涉及各个方面,很多法律法规都有关于青年的具体条款。比如,《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对青年接受教育、劳动保护、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宣传、协调落实好与青年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条款,帮助青年了解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依照法律法规享有应有权益。明年,我们要集中力量,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宣传好《就业促进法》,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三、完善与实施区域化整体推进相适应的城市共青团组织格局

  组织建设是城市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基础。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对城市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各级团组织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的思想、组织、队伍、作风和制度建设,特别是要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抓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城市团的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基础。

  1.逐步减少团建空白点,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区域覆盖。目前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突出表现在大量进城务工青年、“两新”组织青年没有被团组织覆盖,存在一些团建空白点。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区团建,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区域覆盖。要把握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趋势,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努力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辖区内各类团组织广泛参与的街道社区团组织网络。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团的建设,紧紧抓住党组织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机遇,将团组织建设纳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格局,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建团率。在社区和“两新”组织中,有党组织、又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就一定要尽快建立团的组织;没有党组织、暂时又不具备建团条件的,要采取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公寓建团等多种方式,并通过开展区域性的活动来覆盖团员青年。我们还要广泛动员具备条件的青联委员所在单位、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建立团组织,为团建工作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要在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商业楼宇等青年较为集中的区域,积极探索建立团的组织,开展团的活动。在推进团建工作时,我们要把团员青年置于团建工作的中心位置,把解决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和互动作为核心问题,充分认识团员青年强烈的参与诉求和发展愿望,充分尊重团员青年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积极探索发展团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而不是仅仅依靠团组织单向度的动员手段,单纯地借助外部效应或引入外生变量,从而使团的建设与工作产品成为尊重、集聚青年智慧和愿望的“市场选择”,促进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

  2.强化传统领域团组织优势,探索区域团组织共建发展模式。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基础较为扎实,组织机构比较健全,是城市共青团的传统优势领域。要在巩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工作的同时,发挥他们在整体推进城市团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形成区域性的团组织共建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团建模式,明确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团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使企业团组织不断得到积极的调整、巩固和加强。要积极适应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和建设好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提高团组织在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的基层团组织之间探索建立区域共建委员会,加强区域内团组织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推动单位团建与区域团建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团组织之间跨行业、跨单位、跨组织层次的区域性联动。在区、街道和社区,要强化团区委的作用,探索建立以街道党政领导为召集人、街道团(工)委书记为秘书长、辖区内各类团组织为成员单位的街道共青团或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团组织负责人轮流担任轮值主席,在任期内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和本区域共青团工作,形成区域性、协作性、开放性的团组织网络。

  3.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完善党领导下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区域青少年组织体系。当前,城市青年的分布更加广泛、流动更加频繁、需求更加多样,传统的联系青年的渠道在弱化,仅仅依托团的组织体系开展青年工作,依靠单一方式来组织动员青年,已经不能适应做好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要求。要在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强化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大力加强团属青年社团和工作阵地建设,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和联系,努力把青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纳入团组织领导和青联、学联组织联系合作的范围,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逐步完善党领导下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区域青少年组织体系。

  一是要加强团属青年社团建设和对其他青年社团的引导管理。青年社团是城市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有效渠道。要重视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建设,积极支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青年社团发展壮大,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联系、覆盖城市青年。要重视发挥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等在青年中有威望、有影响的成功人士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拓宽联系、影响、引导青年的渠道。要加强对其他各类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成为城市团组织联系、凝聚青年的有效渠道。

  二是要加强对城市青年自组织的指导与联系。城市青年自组织是城市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民间组织,组织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为其所联系的青年表达意见、反映诉求、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渠道,在联系和动员青年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深入,城市青年自组织大量涌现,呈现出持续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此,城市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辖区内青年自组织的性质、特点、规模和活动情况,密切关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动向,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要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通过建立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之间沟通联系制度、做好青年自组织核心成员的引导培训、联合开展活动等途径,将青年自组织纳入城市共青团工作格局,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成为共青团联系、凝聚青年的新纽带。

  三是要加强阵地建设。要大力加强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积极探索青年中心的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强化青年中心的阵地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其自我运转和服务青年的能力,广泛开展“到青年中心去”等主题活动,增强其对城市青年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城市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牢固纽带。要加强青少年宫、团校、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团属阵地建设,不断开辟社区青少年空间、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新的工作阵地,同时,争取党政和社会支持,依托团外阵地开展工作,实现阵地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强化团组织服务、联系、凝聚青年的阵地依托。在互联网对青年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城市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网络阵地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一支掌握网络技术、熟悉青少年工作的人才队伍,把团的组织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结合起来,通过设立手机短信平台、QQ群、电邮、网络论坛等便捷手段,更加快捷广泛地联系动员青年,从而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张团的组织网络,构建起联系团员青年的网上新型组织纽带。团中央将在互联网上实施“青春互助超市”项目,努力构建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新平台。

  4.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区域共青团工作有序发展。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是一个新课题,要求团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当前,无论是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的管理,还是团组织对团员的管理,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区域共青团工作实现有序发展。

  一是要实施属地化管理。城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组织管理架构,明确不同层级区域团组织的管理协调职责,形成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区域内的团组织,无论组织隶属关系在不在本地,都要根据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要求,自觉接受所在区域团组织的协调,积极参加、支持所在区域的共青团工作。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切实加强团组织对团员的管理。比如,通过加强与街道、社区户籍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派出所等单位的合作,实时了解区域内团员情况,对团组织关系在辖区的团员,实行直接管理;对在社区居住、其所在单位不在辖区且已有团组织的团员,与其所在单位相衔接,实行委托管理;对本辖区内已建团单位的团员,实行协助管理等等。

  二是要实施扁平化管理。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切实增强服务基层的意识,按照春华同志提出的“团的领导机关要直接面向青年服务”的要求,经常深入街道、社区,直接听取街道、社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意见,加强对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要通过实施具有示范导向性的工作项目、为基层团组织争取各种工作资源等途径,帮助街道、社区团组织解决实际问题,为团员青年提供切实服务,增进团的领导机关与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的联系和互动。团的领导机关要高度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把直接抓好团干部教育培养工作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要着眼于减少管理层级和中间环节,结合本区域工作实际,合理地确定协调管理职责和组织隶属关系,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团中央青工部要通过发挥钢铁、港口、汽车、重工等行业共青团工作年会、联合会和开发区共青团工作年会的作用,加强城市团组织的横向联系,延伸工作触角,使团的组织和工作更加贴近团员青年。

  三是要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团的管理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团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实时动态管理,为团的组织管理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城市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积极利用互联网络,构建以城市团委工作网站为龙头、各类团组织工作网站为节点的网上工作平台,切实加强领导机关和基层团组织、基层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有效放大管理规模,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团的基层组织可通过开设团组织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探索建立“网上团支部”,通过网络开展网上团员注册、日常管理、团课培训、学习交流等工作,在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建立直接、经常、便捷的联系渠道。

  四、确保城市共青团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各级团组织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深入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1.要迅速行动。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统一思想认识,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本地区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采取召开本省(区、市)城市共青团工作会议等方式,迅速作出安排部署,尽快把工作推动起来。各地情况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可以不同,工作进度和质量可以有所差异,但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要加强定期检查和专项督察,及时掌握各地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各城市团组织要细化工作方案,整合工作资源,配强工作力量,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协同有力,确保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要总结经验。多年来,城市各级团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开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实践,形成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为新时期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益借鉴。比如,以提高城市青年综合素质为主线,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青年人才支撑。比如,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创建青年文明社区等活动,在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以实施基层团建创新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社区、“两新”组织团建新模式,为加强新时期城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进程中,各地团组织还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和做法,不断为城市共青团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城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认真总结经验,善于把实践中零散的经验系统化、感性的经验理性化、外地的经验本地化,努力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成果,指导、推动本地区、本单位共青团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建立经常性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开展工作研讨等途径,推动城市团组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总结推出一些“能够学、用得上、推得开”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3.要求实创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利益群体多元化的客观实际决定了不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不同青年群体的具体利益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城市共青团工作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标准。各省级团委和城市团委要根据团中央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不同工作区域、不同组织形态和不同工作阶段,切实加强分类指导,通过细分区域类型、细化推进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按照王兆国同志在团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要坚持重心下移,始终把重心放在基层,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青年,认真听取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愿望和诉求,坚持求真务实,尊重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贪大,不求多,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切实做到思想务实,措施切实,作风扎实,成果真实。要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鼓励基层团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

  4.要把握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是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城市各级团组织要善于把握规律,抓住本质,不断增强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准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工作定位和着力点,努力把城市共青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共青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探索城乡共青团互动机制,促进城乡共青团工作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同志们,明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化整体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城市共青团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团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相关链接:
[青工工作通报 第1期]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揭晓
[青工工作通报 第23期]团江苏省委三项措施 推动“社区青年和谐工程”实施
[青工工作通报 第22期]青岛市举行青年文明号研训班启动迎奥运系列活动
[青工工作通报 第21期]全国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负责人培训班日前举办
[青工工作通报 第20期]节能减排将是企业未来工作重点——近百名杭州青年企业家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