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青年中心 “爱心超市”开始运营
3月27日,上海长宁区华阳社区青年中心“爱心超市”作为上海市第一家青年中心“爱心超市”,在华阳社区玫瑰坊商业街正式开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共长宁区委、上海团市委等有关方面的领导、玫瑰坊商业街负责人以及残奥冠军共同出席了开张仪式。华阳社区青年中心“爱心超市”依托华阳社区青年中心,通过与希望义卖中心合作建立,是以扶助社区内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等青少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会富余生活物资流通场所。
在开张仪式上,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小京现场泼墨书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并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爱心超市”;青年中心加盟单位陕西圣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为“爱心超市”捐赠健康医疗手诊仪15台;青年中心加盟单位周洁舞蹈学校为“爱心超市”启动仪式带来舞蹈活跃现场气氛;残奥冠军、中国女排队队长吕红琴作为超市义工为华阳社区困难青少年发放爱心礼包。在活动现场,玫瑰义卖、新泾民间艺术家玫瑰系列雕塑作品义卖、志愿结对社区青少年等活动吸引了过往顾客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爱心超市”开张当日,营业额共计达到一千多元。华阳社区青年中心“爱心超市”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爱心超市”是以扶助社区困难青少年以及促进青少年物资交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富余生活物资流通场所,是社区的一项公益性项目,所以华阳社区青年中心在“爱心超市”建立初期,着力加大宣传力度,以扩大影响力、知晓度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包括社区青少年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爱心超市”建设的积极性。
2、积极组织货源。上海团市委地区工作部(郊区部)认真研究了团中央《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吸收了广西南宁等地青年中心“爱心超市”建设的经验,通过前期调研,听取基层团干部意见,认为要使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真正运作起来并保持长效发展,就必须要有稳定的货源提供渠道。实际操作中,他们通过上门登记、揽收、集中募集等方式,发动社区居民及社区单位踊跃捐赠富余物资。大力扩大征集渠道,保证“爱心超市”的需要,丰富了“爱心超市”货源。
3、整合社会资源。华阳社区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立足于共青团中央关于建设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的基本要求,同时紧贴上海实际和街道实际,着眼于使“爱心超市”项目真正活起来,努力整合社区资源,使“爱心超市”获得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上海团市委地区工作部(郊区部)联合上海希望义卖中心,经过调查研究,双方基本达成合作建立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的意向。超市货源由社区居民捐赠和希望义卖中心受赠物资组成,通过转赠(给社区困难青少年)和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社区困难青少年和希望工程教师培训)两种形式实现对社区青少年的有效扶助。玫瑰坊商业街领导得知华阳社区青年中心将建“爱心超市”的消息后,主动要求将其建在商业街,并免去“爱心超市”店铺租金,为“爱心超市”开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严格制度管理。“爱心超市”建立初期就注重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爱心超市”建立了严格的受赠、估价制度,使社区居民及社会各界的捐赠义举落到实处。具体操作流程上,“爱心超市”以义卖为主要形式,同时接收相对低档的捐赠物资。
华阳社区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的开张吸引了上海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支持。上海市青年中心“爱心超市”建设工作将以此为起点,同时结合区域特色,选择服务模式,在以下两方面深化工作。
在服务方式方面,社区困难青少年凭“爱心超市抵用券”直接领取经严格受赠、估价等程序确定的等值物品;“爱心超市”通过义卖的方式兑换现金资助困难青少年;建立受赠、估价、发放等流程,将“爱心超市”发展成为社区青少年物资交流的固定场所。
在拓展项目方面,“爱心超市”将逐渐成为社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站、社区(闲散)青少年的职业见习基地,社区青年可以兼职或义工的身份到青年中心“爱心超市”做“店员”,对表现好的青年可由青年中心提供就业岗位。社区青年志愿者可通过青年中心“爱心超市”的牵线搭桥与社区内困难家庭、单亲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等青少年弱势群体建立结对关系并提供各类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