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140 期

 

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5年04月25日
 

农村青年中心青年发展项目系列

江西赣州实施“1+1”青年中心
项目建设模式

  近年来,江西赣州团市委结合农村实际,紧贴农村青年需求,大力实施“1+1”农村青年中心项目建设模式,探索出了青年中心联系、服务、凝聚青年的新途径。

  一、建设内容

  “1+1”农村青年中心项目建设内容为“基地+超市”。一个基地,即农村青年培训基地。通过依托当地农业产业园区和工业企业,组织农村青年参加学习培训,使他们学到科技知识、掌握致富经验。一个超市,即农村青年超市。选择条件比较好、人口比较集中的乡村小商店或者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作为超市平台,把小商店店主或户主吸纳为农村青年中心理事,建立转移就业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爱心服务站、农业技术服务站、青年联谊服务站等机构联系农村青年。

  二、建设原则

  “1+1”农村青年中心项目建设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即不仅要把青年中心建设在圩镇,而且要根据当地人口分布的实际,把青年中心辐射到青年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拉近青年中心和农村青年之间的距离,贴近青年,服务青年。二是因陋就简原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建立各种阵地依托。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一次性建成软硬配套,功能较齐全的青年中心;条件尚不成熟的地方,可以“先建设、后规范”,逐步实现会员组织、骨干队伍、服务项目、中心章程等方面的规范化。三是因势利导原则。即要根据当地农村青年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文化特点等来开展青年中心的活动。

  三、运作机制

  (一)依靠能人办基地。各级团组织依托当地种养大户、科技能人和经济能人,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引资”和“引智”,把懂科学、会技术的专业人士和有一定实力的老板联合起来共同创办农村青年中心培训基地。动员企业与农村青年中心结对子,采用“一个企业+一个(或多个)青年中心”结对子帮扶的形式,免费进行培训;采取“以工代费”的形式,由农村青年中心牵头,会员交纳一定学费进行培训;由用人企业与青年中心签订用工合同,定单培训等形式解决培训费用问题。

  (二)依靠协会联系青年。各地青年中心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特点成立了脐橙、蔬菜、烤烟、水产等农技协会;设立广州、东莞、深圳、上海等地务工青年联谊会,为务工青年提供信息咨询、维权保护、老乡联络等服务;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农村青年开展志愿服务。通过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协会组织,吸引农村青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协会,参与农村青年中心各种活动。

  (三)依靠会员服务青年。通过把有文艺特长和对文艺有兴趣爱好的会员组织起来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为农村青年提供文化娱乐服务。通过建立青年超市爱心服务站,青年中心会员发挥自身的优势,各尽所能,在扶贫济困、帮孤助残、助学帮教、科技推广、维护权益等方面,自主为青年提供爱心服务。

  “1+1”农村青年中心项目建设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首先,解决了农村青年中心“投入”的问题,增强了农村青年中心的生命力。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从一些花钱少、见效快、效果好的项目入手,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市场化运作和募捐等形式获得一定收入,以此来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二,解决了农村青年中心“人”的问题,增强了农村青年中心的凝聚力。通过以青年能人感召农村青年,以协会组织联系青年,以活动激发青年,以优质服务吸引青年,壮大了大农村青年中心会员队伍。第三,解决了农村青年中心“服务”的问题,优化了农村青年中心的服务力。针对新形势下农村青年多样化需求的现状,通过拓展青年中心的事业空间,创新服务载体,增强农村青年中心的服务能力,有效地解决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农村青年中心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责任编辑:朱鹃屏)

 
 相关链接:
庄浪县稳步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工作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6期]青春飞扬展风采 真情济困助和谐湖北深入开展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5期]陕西省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4期]江西省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3期]青春奉献新江苏 共建和谐新农村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