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160 期

 

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5年08月04日
 

强化品牌连锁突出系统协作
团沈阳市委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近年来,团辽宁省沈阳市委以“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为工作理念,在探索了“3+X”创建模式的基础上,确立了“品牌连锁、系统协作”青年中心建设的新思路,全面推进全市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农村青年中心76家,在全市乡镇覆盖率达到63%,其中新城子、辽中、苏家屯三个区(县)的青年中心普及率已达95%,服务青年近30万人次,吸纳会员6.2万人。

  一、树立品牌,实现连锁,扩大青年中心影响力

  团沈阳市委把青年中心作为新时期共青团一个新的品牌,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将树立品牌与实现连锁有机结合,保证了青年中心的健康发展。

  1.依托产业协会,做强做大绿色品牌。团沈阳市委以产业项目为核心,建立了市、区两级产业协会124个。根据各协会的特色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形成了“大光绿色科技”、“吴琼绿色生态”、“浑河农业信息”等20余个绿色品牌。其中,大光青年中心通过绿色农产品开发和农业实用技术服务,辐射周边13个乡镇的青年中心,服务青年5万人次。新城子青年中心先后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完成了“吴琼绿色生态”品牌的开发和推广,辐射15个乡镇的青年中心,吸纳东北地区会员320人,形成了集科技培训、科研、水产品深加工、绿色生态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品牌。“吃吴琼鱼健康无限”、“大光伴你走天涯”等理念已通过青年中心的服务和连锁效应走进广大青年心中。

  2.强化载体建设,全力打造文化品牌。为满足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市农村青年中心共组建社团组织242个,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凝聚了农村青年,打造了青年中心的文化品牌。辽中县养士堡青年中心组建的“喜来乐小剧团”,通过自编自演富有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形成了“喜来乐”乡村文化品牌。康平县张强青年中心,投入资金10余万元扩建了图书站,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图书借阅、公益课堂、维权培训等服务,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此外,各青年中心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志愿者公益讲座、一元钱书吧、农村文化长廊、家庭卡拉OK、外出务工精英报告会等活动,形成了独特的“以诚相见、以容相处、以情相依、以业相促”的青年中心文化。

  3.全面整合资源,推广青年中心品牌。团沈阳市委紧紧抓住城乡互动这一环节,在辐射、服务和扶持三个方面做文章,实现了城乡青年中心品牌的共享。一是搭建职能平台,按照“立足服务、统筹资源”的理念,团市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全市青年中心运转的保障、监督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党政评价、社会评价、中心评价和青年评价为主体的综合评价系统,为青年中心发展提供职能保障。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协调市劳动局、文化局、农经委、市供销社、农业大学等单位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劳务中介、农产品销售、文体活动等项目,直接服务青年增收。三是搭建网络平台,依托现有设施和资源,会同市信息中心建立了“沈阳市青年中心网”,通过农业大学爱农网上青年中心、人才市场青年中心、来沈创业青年中心等组织,组成网络平台,不断在全社会推广青年中心品牌。

  二、加强协作,突出重点,推动青年中心可持续发展

  2003年11月,团沈阳市委与市民政局共同签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中心管理的意见》,并向全市下发了《沈阳市青年中心章程示范文本》;2005年3月,团沈阳市委会同市发改委、市农经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强化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体系,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意见》,为农村青年中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信息协作。两年来,团沈阳市委联合市农经委,大力开展青年中心网络平台建设,为青年中心免费配备电脑430台,通过网络发布农业信息3200余条,开展青年电脑网络知识培训200余次,培训青年近2万人。苏家屯区浑河农业青年中心以现代电子信息网技术为主要服务手段,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为200余个自然村配备电脑300余台,免费发放《浑河农业信息网报》20余万份,并通过“浑河农业信息中心服务热线024-89137324”,使服务对象由过去的1500余人扩展到近万人,为更多农民提供了服务。

  2.技术协作。团沈阳市委联合市科技局,依托青年中心创办了国家级星火培训学校,在科技局争取了培训工作专门立项,开展了“新型青年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等活动。通过整合沈阳农业大学、沈阳禾丰牧业集团等农业研发机构及各类青年产业协会资源,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路子。成立市农业科技专家和文化名人顾问团,利用农闲时节,深入各青年中心开展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等服务,有效服务了青年增收成才。

  3.产业协作。团沈阳市委把青年中心的各品牌项目充分整合,使农村青年中心不仅发挥了核心作用、体现了服务能力,还突出了辐射优势,扩大了影响力。利用晓春青年中心覆盖全国的青年经纪人协会,通过与大光绿色科技青年中心蔬菜项目、马刚青年中心的苹果梨项目、财落青年中心的畜禽养殖项目的合作,不仅为当地青年服务,还辐射外地青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

  4.劳务协作。团沈阳市委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托青年中心大力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青年中心每输出一名农村青年劳务人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相应经费支持,使青年中心、青年及政府三方共同受益。新民市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青年中心,与汉城、大庆、北京等城市建立了长期的就业合作意向,常年开展技能培训、维权及信息服务,平均年劳务输出2600余人。两年来,全市青年中心共输出劳务人员4万余人。团市委还为青年中心会员统一发放了青年卡,建立了会员流动管理制度,持卡会员进城务工,可通过青年卡接受城市青年中心为其免费提供的技能培训、用工信息等服务,找到工作后,可成为工作所在街道的青年中心会员,实现了青年中心对会员的流动服务和动态管理。

 
 相关链接:
庄浪县稳步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工作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6期]青春飞扬展风采 真情济困助和谐湖北深入开展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5期]陕西省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4期]江西省第九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
[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 第3期]青春奉献新江苏 共建和谐新农村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