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 突出工作创新 切实增强青年中心自我运转能力
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青年中心
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青年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坚持“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牢牢把握自我运转这一关键环节,积极工作,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工作队伍,创新了一批工作制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了自我良性发展。
一、抓队伍建设,为良性运转提供人员保障
含谷青年中心坚持“抓团干部、抓理事会、抓志愿者”的基本思路,特别在“抓志愿者”上下功夫。一方面,将分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重庆计划志愿者专门充实到青年中心的管理岗位上,担任秘书长,负责日常事务;另一方面,实施“含谷青年中心招募志愿者计划”,面向社会招收志愿者。招募的志愿者分两种,一是含谷青年中心副秘书长,其职责是协助秘书长处理中心各项事务,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等;二是“eye”计划志愿者,重点从会员中招募,充当青年中心的“手”和“眼”来联系和服务青年。
二、抓制度创新,为良性运转提供机制保障
青年中心制定并完善了章程、会员管理办法和理事会议、决策、通报、轮值等制度,制作了会员指南,出台了社团运作的规范文本。为发挥活力,青年中心还引入了三项制度。一是项目负责制。理事会按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就业创业、文体娱乐等重点服务项目分类,结合特约服务单位特点,以其负责人为项目责任人,成功运作了“农村青年夜校培训工程”、“特约服务单位篮球联谊赛”、“青年农民运动会”、“向外出务工青年大拜年”等活动。去年青年中心培训农村青年达600余人次,就业率高达90%。二是实施成果综评制。把青年对青年中心的认同程度作为项目发展和服务方向的标尺。以网站、流动意见反馈箱和会员信息反馈为重点,着力构建社会、中心、青年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和青年的认同信息反馈,打破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相分离的局面,提高了服务水平。三是调整会员入会制。主要是打破区域和组织关系限制,放宽入会条件,实现对最广大青年的有效联结。青年中心有20%的会员不是本地人,他们一样以会员卡享受优惠服务,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服务青年”。
三、抓社团发展,为良性运转提供网络支撑
一是以青年中心为中枢,吸收、引导青年组织加入,以青年中心带动协会社团的整合共建。目前,青年中心已吸收青年书画协会、读书社、志愿服务等5个社团和蔬菜、花卉种植协会,并指导这些社团和协会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活跃青年中心的工作。同时加强与高校社团的结对工作,建立了“四川美术学院——含谷青年中心”社会实践基地。二是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培育和发展协会社团。新成立了“后花园青年艺术团”,传承当地民间文艺,发展乡村青年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对外宣传,为良性运转营造社会氛围
青年中心对会员信息进行了电子化管理,把会员的兴趣爱好、就业培训需求、交友需求等统一录入管理系统,为不同特点的青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创造条件。利用专门网站,对会员加入、开展活动等进行宣传,及时公布特约服务单位名称与服务项目,定期更新和发布服务信息和活动菜单。坚持在节日和集日上街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服务指南,已连续开展16个月。还利用专门的“宣传栏”,发布通告、招聘信息和政府政策以及生活法律常识、农技知识、加盟单位、文艺作品,每半月更新一次。开通了“万事无忧”热线,每天16小时在线服务,为广大青年提供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便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