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学校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26 期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编
2012年09月06日
 

201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简报之六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

  “三下乡”活动的“社会化”之路

  当前,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的组织层面一直面临着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等困境,资源匮乏一度成为“三下乡”活动运行和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学生实践成才的迫切需求与高校教育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寻找实践育人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内外合力、各方支持、齐抓共享的良好局面,是摆在高校团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坚持“走出去”战略,与社会形成“一体化”工作格局,按照“按需设项、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三个原则,大力整合资金、物资和人脉等社会资源,逐步探索了“三下乡”的“社会化”的成功经验。
  按需设项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设置要坚持“双向受益”的目标,从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着手,在获取社会资助的同时满足合作方的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合作的项目能提升其社会形象等。

  优势互补原则。该校在积极寻求社会力量资助的同时,注重发挥校、地、企等多方在人才知识、政策保障和经费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促成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社会资源促进实践育人的优势互补局面。

  成果共享原则。该校与地方本着“双向互惠,实现共赢”的原则,遵循在合作过程中的成果共享,在校、地、企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支持的提供等,使各方都受益。近几年,该校团委即针对地方实际需求制定合作项目,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2”的双赢局面:通过与中国青基会和青岛啤酒、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狮子会、春桃慈善基金会、廖冰兄基金会、东莞以纯服装有限公司、广东龙康医药有限公司、环球基金会等一批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地方政府合作,所募集到的各类资助逐年增加,2010年获得40余万元,2011年达到57万余元,2012年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基于更加充足的经费支持,该校参与“三下乡”的学生也从2009年的3000人与人增加到了2012年的5000余人。该校有效破解了资源困局,走出了一条“社会化”的新路子。

  该校的“三下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在积极寻求与社会的合作,资源整合领域涉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益慈善组织。其中具体运行机制方面该校注重“三个加强”: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活动开展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需求、政策落实和出台、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相结合,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把脉地方经济发展,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利用地处华南经济开放前沿地区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双方共赢:如,该校与中国联通公司共建实践实习基地,中国联通为华南师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校方则在活动中适当帮助其进行业务推广,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合作。在开展公益活动中,该校师生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公益慈善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物资资源:该校近几年来已和中国青基会、广东红十字会、广东狮子会、春桃慈善基金会、廖冰兄基金会、环球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慈善组织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如在2011广东首届志愿服务广交会上,该校重点推介的5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得到了广州国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共计11万元的资助,签约项目和资助金额居广东高校参展之首。随着国家大力培育和扶持公益慈善组织政策的出台,高校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合作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据华南师范大学团委负责人介绍,该校自实行“社会化”运作以来,“三下乡”工作步入了新领域:一是从封闭走向开放,形成了校、企、地的联动机制,呈现出多方支持的良好局面;二是新增社会实践基地更多,并着力推进集实习、见习、就业、创业、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六合一”基地的建设;三是培育了一批精品公益项目,如大学生支教夏令营、“蒲公英”计划之绿书架项目、“朝阳行动”之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留守的天空”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金点子”工程、“1+1”关爱山区儿童项目等。

 
 相关链接:
[学校工作简报 第25期]重庆共青团切实服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学校工作简报 第24期]共青团陕西省委全面推进中学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学校工作简报 第23期]社会弱势群体类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工作简报 第22期]全国各地大学生深入开展“科技支农”主题社会实际活动
[学校工作简报 第21期] 2012“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做实基层调研与项目对接工作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