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5月7日晚,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座谈会上,北京、上海、山东、湖北、广东、重庆等6省市团委负责同志分别就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改革、创新、发展作了交流发言,现将6省市发言材料编发,供参考。
建立全方位志愿服务工作保障体系
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团北京市委机关党委书记、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郭新保
保障环节在整个志愿工作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志愿者的切身权益,影响着志愿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牵动着志愿服务管理的整个链条。因此,建立完善的志愿工作保障体系,是关系到志愿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北京奥运会以来,在团中央的指导下,北京团市委抢抓机遇,推动形成了包括“体制、法制、资金、技术、权益、文化”等6个方面的全方位志愿工作保障体系,促进了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从体制上巩固共青团在全市志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中央和北京市高度重视志愿工作,团市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文明办、社工委、综治办、民政局等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共青团具体协调实施”的志愿工作体制,并在全市各区县和街乡逐步推行,克服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弊端,凝聚了工作合力。同时,将志愿者协会改造提升为全市的枢纽型组织,由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担任联合会会长,形成了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志愿工作的领导机制。我们还积极争取市里政策支持,把团市委志愿中心提升为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并于2007、2010和2014年实现3次扩编,事业编总数达到43个。这些措施从体制机制上为全市志愿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是推动制度建设,夯实志愿服务法制保障基础。2007年以来,团市委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出台了《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了全市志愿工作发展目标、工作体制、保障机制,确立了志愿者实名注册、服务记录、星级认定、培训管理、保障激励等基本制度。除了政策法规,团市委还十分重视“软法”和“微制度”建设。在大学中推动志愿服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分、进档案”;在全市中小学推进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启动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APEC等重大活动经验梳理形成《北京市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标准》,提升了志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广泛争取志愿服务资金保障。一是发起成立北京志愿服务基金会,每年政府专项投入1000万元,形成了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资金,2011年以来,累计获得市级财政购买支持1206万元。三是通过承接应急志愿服务、扶老助残等政府职能,每年争取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元。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化募集,进一步拓宽了工作经费来源渠道。目前,每年市一级志愿工作经费总盘子超过3000万元,并逐年递增。此外,团市委积极协调区县财政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基层团组织志愿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四是推动信息化建设,为志愿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参与起草全国志愿服务信息化基本规范,为志愿服务标准化工作贡献力量。二是研发推出“志愿云”信息系统。2014年,受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委托,我们以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系统技术为基础,吸收很多兄弟省市志愿者信息系统优点(比如,广东“志愿时”、江苏志愿打卡器、福州微时刻、西安志愿聚、杭州志愿汇),运用大数据理念和云技术,研发推出“志愿云”信息系统和手机APP软件。“志愿云”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志愿者实名注册、服务记录异地转移等问题,目前全国已经有15个省区市使用和接入“志愿云”,注册志愿者超过860万,到6月下旬总数将超过1千万。三是与兄弟省市共同推动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在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我们跟很多兄弟省市互通有无、共建共赢,实现了技术的共享和数据库的通联。这些合作,一方面促进了信息化水平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方便了志愿者。
五是以志愿者保险为牵引,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去年6月,北京市推出了覆盖全体实名注册志愿者的人身意外险。实名注册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和往返路途上发生意外的,最高可享受120万元意外身故保险,24万元意外医疗保险,附加200元/天住院补贴和1万元紧急救援险。保险的推出为全市252万注册志愿者提供了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工作中,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了“财政出资保障、企业让利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政策的突破。
六是大力培育志愿文化,为志愿事业发展提供文化保障。我们在全市推广“奉献、友爱,善良、诚信,平等、正义,开放、包容,快乐、充实,凝聚、成长”的共24个字的志愿核心文化要素,推广“志愿蓝”“志愿帆”“志愿证”等文化载体,实施“志愿家庭”计划,打造城市志愿文化,让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在青年和全体市民心中扎根,为志愿工作的发展壮大提供深入持久的动力。
在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四点体会:
一、党政的政策保障是基础。志愿服务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处于爬坡成长期,没有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很难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因此,抓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首先要牵住政策保障这个牛鼻子。现在,我们国家从顶层的志愿服务立法到政策,再到一些落到细处的制度,都不是很完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政策扶持,为今后志愿工作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
二、争取社会化支持是方向。志愿工作的发展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资源支持。特别是在社会领域中,企业和各类组织支持志愿公益的热情很高,通过社会化募集争取资源是破解志愿服务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去年,志工部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社会化动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合了社会资源,创新了动员机制,实现了供需有效对接,给我们很多启示,充分体现出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在这方面,北京的意识、观念、能力跟兄弟省市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要更多地学习经验,大胆创新,加大社会化动员的力度。
三、志愿者权益保障是重点。去年,中青志协成立了志愿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北京也是委员会的成员,我们体会,团中央的这个举措真正体现了志愿工作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对志愿者的关心关爱。北京最近一些年在志愿者权益保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从前段时间对全市青年志愿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实践中仍然存在志愿者权益没有得到尊重甚至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团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切实维护好志愿者权益,保护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青年通过志愿服务获得成长。
四、志愿服务文化保障是根本。志愿服务工作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动员工作,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良好的志愿氛围,没有志愿文化的有力支撑,很难推动工作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北京今年借鉴广东等兄弟省市的经验,把志愿文化建设放到突出位置,通过完善形象识别系统、推出志愿文化产品、深化志愿理论研究等途径,打造志愿服务文化驱动力,为志愿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
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
团上海市委副书记 刘刚
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上海团市委围绕参与社会治理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些情况。
结合具体工作,我们主要有两个体会。一是工作中“头重脚轻”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主要是指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期聚焦赛会志愿者和援外志愿者等两个方面,忽视了对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和发展。二是鸿雁书记讲话中提到的“群雄并起”问题值得重视。这主要是指,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在青年志愿者工作“群雄并起”的大格局下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形势,积极探索通过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壮大自己。
去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形成一个重要共识,就是相比其他工作,青年志愿者工作作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最能体现团的特色、最能发挥团的优势、最有利于扩大团的影响、最能强化团青关系。过去,我们将志愿者工作定义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参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现在,我们又加了一句话“青年志愿者工作也是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如何进一步挖掘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基层社区的内涵,如何让青年通过青年志愿者工作团结凝聚到团的周围,如何发挥青年志愿者工作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群雄并起”背景下我们无法绕开的重要命题。
结合上海的工作实际,我们认为,更好推进下一步工作必须注重三个“结合”。
第一,注重社会化普及与专业化建设相结合。一方面,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热情普遍高涨,但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比如,大学生很愿意为社区里的自闭症儿童开展志愿服务,但他们又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一些专门的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因此,如何将青年的志愿热情和专门社会力量的专业有机结合,让他们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方面的探索我们一直在进行。几年前,我们开始推“百团进千居”项目,就是推动高校、企业的团组织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让这些具备专业水平的青年,通过志愿服务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能满足社区和青年需求。近期,我们将成立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以及10支左右的市级专业志愿者组织,进一步将专业志愿服务力量下沉到社区。
第二,注重多元化的发展与制度化建设相结合。志愿者的服务如何记录和评价,是一个共同的难题。当前,社区治理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格局,组织主体、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参与方式、参与内容更加丰富。这种情况下,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对志愿者服务进行有效评价。前期,我们与上海市经信委协商,实现了志愿服务记录和城市征信系统的对接,将志愿者的具体服务行为记录纳入到个人的信用系统,与每个人的信用报告实现有效衔接。目前,我们已将第一批81579条志愿服务信息,提交到信用平台入库。今年5月-8月还将联合市征信办共同推进实施和宣传这个项目。我们认为,结合征信工作可以更好推动志愿者注册工作。尤其在上海,中学生出国留学积极性非常高,如果能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提升个人信用,将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形成极大激励。此外,我们也正在借力上海高考改革试点,努力推进中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我们与上海市教委合作,将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经过协调和争取,这项工作由团市委牵头实施。我们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加强高中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更是一项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利好”。
第三,注重项目化建设与品牌化发展相结合。我们发现,当前志愿者工作的最大瓶颈,是从广义来看,我们的项目供给无法满足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其实,各类社会公益项目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从项目化建设的角度来说,我们始终要求基层团组织要努力培育工作项目,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典型示范。同时,我们也努力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合作共办、互惠共赢,为他们的一些创意项目提供支持。针对让这些项目,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同样为这些项目在团的系统内传播扩散提供舞台。
坦率说,在上海,相比团组织的活动,一些公益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更具创意、更吸引青年,但他们在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同样突出。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合作让他们的好创意、好项目能够在基层团组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项目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
争取财政资金,建设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铺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团山东省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谢宁
近年来,山东团省委、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不断提高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标准化、项目化、网络化、阵地化水平,努力建设常态化、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机制。尤其在阵地化建设方面,着眼长远,立足基层,开展山东省志愿服务阵地建设。2014年,争取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实施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建设项目,首批投资634万元在全省建设了91个集开放性、共享性、示范性为一体的基层志愿服务平台。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项目的基本情况
2014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要求,山东团省委协调山东省财政厅启动了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由省财政从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的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建设项目,成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建设对推动山东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阵地”留住了“雷锋”,更开启了山东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新篇章”。
首批立项的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共91个,主要集中建设在社区、城市公共文化场所、窗口服务行业等领域,是有固定场地、有结对志愿服务团队、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配套设施、有服务项目,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多功能、标准化青年志愿服务场所。建成后,按照“志愿服务团队+站点+接力”的运作模式,开展了持续性、常态化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发展。
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按建设类型分为青年志愿服务岗、青年志愿服务站和依托式青年志愿服务站3类,其中青年志愿服务岗在城市人流密集区域建立,以独立岗亭形式存在;青年志愿服务站在城市社区或村镇建立;依托式青年志愿服务站在医院、火车站、机场、科技馆、博物馆等窗口单位建立。每个站点一次性投资7万元,用于站点建设和2年内的运行、管理,后期费用由当地财政从地方彩票公益金中列支。2014年6月,项目正式立项,11月资金陆续拨付,2015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期间,所有站点正式开站运行。
二、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项目的几个特点
1.科学规划,精心布局,站点设置“一盘棋”。
在前期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基层单位(社区、依托单位、县级团委)申报,市级团委初审,团省委、省财政厅复审的申报程序。按照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优先、志愿服务基础较好的区域优先、当地党政支持力度较大的区域优先的“3优先原则”,并兼顾站点辐射面,争取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县级区域,经过实地勘察、群众推荐、专家论证等多个环节,首批从200余个申请站点中选定建设91个站点,分布在全省17个市的39个县(市、区),占到全省县级行政区划总数的四分之一,辐射群众超过800万人。分散疏松、因地制宜的设站思路使全省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初步显现,为提高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实效性奠定了基础。
2.明确责任,合理分工,组织管理“一股绳”。
项目总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四级联动的分工模式。其中,团省委会同省财政厅负责制定全省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团省委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市级团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推动项目实施的工作细则,负责项目资源的统筹,指导、支持县级团委开展工作;县级团委负责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指导建设地做好日常运行管理;建设地社区、依托单位负责提供项目实施的软、硬件支持,负责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和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日常服务、特色服务的组织与实施。站点运行、管理中,采取“一领一管两负责”的工作模式。“一领”是指站点运行、管理过程中统一受县级团委的领导。县级团委要做好所辖区域内所有站点的总体工作规划和活动开展指导,“一管”是指站点运行管理过程中由社区、依托单位具体管理,主要负责站点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两负责”是指通过西部计划山东项目派遣到站点担任副站长的71名专职志愿者和结对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为站点的两个主体负责人。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模式使站点自申报开始一直到正常运行,所有参与单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形成了上下合力,凝成了一股绳。
3.标准严格,建设规范,项目建设“一面旗”。
建设管理统一标准。项目正式立项后,山东团省委联合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力量编制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建设管理指引手册》,内容涵盖站点设立要求,规范化建设标准、运行管理规范、常用管理流程、文化体系建设标准等7大块内容,形成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从站点的外观建设、内部装饰、功能分区、设施配备到站点管理、日常运行、资金使用、志愿者上岗规范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制定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标准化指标体系,分3级指标对站点进行细致的指导、规范。日常运行多方监督。在团省委设立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投诉、建议电话,对于站点服务不满意或有好的工作建议可直接拨打电话。同时,论证、实施服务站民间监督管理人模式,尝试公开招募新闻媒体记者,热心群众担任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民间监管人,对于站点运行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管理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及时发现、指出并第一时间告知团省委。严格的标准、规范的建设、完备的监管,使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真正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在全省志愿服务阵地化建设过程中竖起了一面标志性旗帜。
4.功能齐全,活动全面,服务功能“一张网”。
核心定位明确。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核心功能定位为: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政府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青年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基地。服务设施齐全。除桌椅、电脑等常规办公设备外,对服务对象需求进行了详细摸底,在学习先进省份经验并结合山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列出了涵盖便民服务、医疗救护、应急救援、文体服务等4大类37项物品配置清单,基本满足了日常服务需求。服务内容完善。根据服务人群和时间区别,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划分为常规服务、特色服务两大类,其中常规服务包括便民服务、信息咨询、应急服务、文明宣传、文体活动、环境保护、法律服务、医疗服务、导医导购、助残助老等10大类,特色服务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和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同时结合重大时间节点,配合驻地党委、政府及依托单位开展特色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内容的充实,使青年志愿服务在社区织就了一张广阔的服务网,基本满足了基层群众的需求。
5.导向明确,手段丰富,新闻宣传“一张嘴”。
结合大背景抓宣传。抓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的宣传,不搞单兵作战,将工作宣传融入到社区建设和山东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环境中去,将其作为一个工作亮点从而实现站点宣传和志愿服务宣传的双赢。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抓宣传。在山东青年志愿者网站上开辟了独立的宣传专栏,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立了微话题并坚持每天推送信息,各个站点均开通了微博、微信,形成新媒体运用与活动开展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明确主题,统一发声,扩大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整合力量提高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的影响力起到了有力促进。
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在2014年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已经列入山东省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重点项目,2015年财政将继续支持建设200个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并将继续深化实施该项目,进而全面推进山东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增强枢纽功能 打造青年志愿者
行动“升级版”
团湖北省委副书记 金鹏
去年以来,根据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的统一部署,团湖北省委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重要回信精神为统揽,以广泛开展“本禹志愿服务队”创建活动为牵引,大力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平台建设、文化建设和机制建设,全力打造湖北青年志愿服务的“升级版”。其中,根据湖北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实际状况,我们重点围绕加强枢纽型青年志愿公益组织建设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工作定位,树立枢纽意识。
一直以来,在团中央的指导和关心下,湖北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荣誉,涌现出了徐本禹、郎坤、赵小亭等一批杰出的青年志愿者典型。特别是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重要回信,2014年五四期间“本禹志愿服务队”进京举行事迹报告会和话剧《牵挂》公演等“青年志愿者之歌“系列活动,为湖北青年志愿者和广大青年给予了莫大的激励和鼓舞。在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湖北地处中部,与兄弟省市比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基础比我们要好,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和创新发展的蓬勃态势已然形成;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各类扶贫专项和社会公益项目的重点实施地,为志愿公益项目惠顾的机会比我们要多,有很多志愿公益项目经验和参与项目实施的本土公益人才。从内部发展的状况来看,湖北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仍不均衡,存在“典型辈出、基础薄弱”,“高校强、地方弱”, “行政思维、动员乏力”,“活动主导、制度滞后”,“热情颇高、专业欠缺”,“多头牵引、定位模糊”等六方面主要问题。同时,在当前的形势下,我省的青年志愿服务还面临着“四化”的危险,即多头指导背景下功能“边缘化”、志愿力量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组织“空壳化”、社会多层次需求凸显背景下活动“泡沫化”以及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目标“异质化”等危险。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立足湖北实际,对面临的形势背景、存在的优势劣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梳理和研究,提出在继续巩固和强化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加强省市县枢纽建设、增强枢纽功能、打造湖北青年志愿者行动“升级版”的思路,通过推动志愿服务在理念、模式、运行、品质、效益上提档升级,壮大底盘,提升实力,扩大影响,切实提升团属青年志愿者协会对社会青年志愿公益组织的联系、吸引和凝聚,为完成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提出的“三个导向”、“三化要求”和“六大建设”等目标任务的奠定工作基础。
二、以培育为手段,加强联系服务,突出枢纽功能。
我们迅速行动,在省内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兄弟省市团委考察调研,学习相关工作经验。2014年以来,我们以开展孵化培育、强化枢纽功能为重点在省内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一)建立孵化培育体系。2014年初,在省民政厅的支持下,我们依托省团校注册成立了实体面积达到600多平米湖北省青年公益组织孵化中心,首批引入了10多家省级青年公益社会组织入驻。推动武汉、黄石、十堰、孝感等大部分市州结合青年社会组织的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孵化器,吸纳了一百多家青年公益组织进入了团属阵地开展孵化培育。省市两级省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服务、培育、引导、分享”为理念,积极为在孵青年公益组织提供办公阵地、代理注册、财务代管、骨干培育、项目协同等服务,道能义工、互帮网、物回宝等一批公益组织通过团属孵化阵地的培育破茁而出,迅速成长。
(二)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在积极建设孵化平台的同时,积极争取党政有关部门的支持,与省民政厅联系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争取省政府印发了团省委、省民政厅等部门制定的《湖北省青少年事务社会专业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方案》等涉及青年公益组织发展扶持的政策性文件,就组织孵化、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团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同时,我们在2006年推动湖北省人大出台《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湖北省志愿服务条例》的立法工作,拟从地方立法层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志愿公益组织规范发展的力度。
(三)开展经常性培训交流。以省青年志愿公益组织孵化中心为平台,先后联合有关部门围绕阳光助残、关爱行动、全国全省志愿公益项目大赛等,面向各类青年公益社会组织举办了系列公益交流培训。引入“世界咖啡”模式启动青年志愿公益组织主题沙龙,采取大家出题、轮流出力、我们出钱的方式每两月一次每次一个主题开展经常性公益分享,今年以来已分别围绕“温暖2014·起航2015”和“困境青少年社会保护·阳光伴飞计划”为主题举办两期主题沙龙,吸纳基层团组织、志愿公益组织、社工机构、媒体和爱心企业等各方参与,通过跨界分享、碰撞思维、汇集智慧、共享资源、促进合作,成效明显。
(四)进行重点项目扶持。在积极吸引青年志愿公益组织加入关爱行动、阳光助残、暖冬行动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地方实际和政策资源条件,推动一批青年志愿公益组织参与了全国全省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我省共青团与民政等部门合作的关爱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阳光伴飞计划”、残联部门与李嘉诚基金会实施的长江新里程计划、省民政厅的社区公益创投大赛、省妇联的“公益木兰”项目大赛等,推动青年志愿公益组织通过公益赛事提升项目运作、专业融入、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今年以来,我们正在联合省里青年公益组织重点推进“阳光伴飞计划”,以省内18个试点县区为重点,以城乡孤儿、事实孤儿、残疾青少年、涉罪涉毒未成年人等困境未成年人为重点工作对象,以精神性、发展性帮扶为主要内容,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志愿公益组织开展精准对接、有效干预和关爱帮扶。首批确定700万资金开展购买服务,将资助200个左右项目,每个项目根据项目内容和覆盖人数,给予5000元—5万元资金扶持。
三、以赛事为载体,注重文化引领,彰显枢纽价值。
去年,以参与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志愿服务广交会为契机,我们联合省文明办、省民政厅举办了首届湖北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和青年志愿公益嘉年华活动。我们坚持将举办大赛和做强枢纽相结合,以赛事练兵提能,以赛事聚合要素,以赛事彰显价值,搭建了一个直接、开放、高效的交流展示、资源对接、文化传播平台,完成了规定动作,做亮了自选动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科学设计,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在前期赛事项目申报、初评的基础上,我们在称为现代“清明上河图”的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举办了首届湖北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精品项目展示推介和青年志愿者公益嘉年华活动,利用楚河汉街区位、文化和人气优势,将其打造成“周末公益街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标志分为四个街区进行项目展示和交流互动。本禹志愿服务队、郎坤志愿服务队、简然爱心基金、谈笑爱心基金、孝感义工联、荆门义工联等来自全省各市州、高校、企业的百个志愿公益伙伴组织和百个品牌公益项目参与嘉年华的展示、推介和互动活动,“希望家园”、“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周末爸妈”等一批品牌公益项目参展推介。现场人气爆棚,参与公众当天达到15万人次。
(二)整合资源,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活动正式举办前,我们先后举行了首届嘉年华“企业专场推介会”和“省直机关专场推介会”,寻求政府部门、责任企业和爱心人士支持;先期与有关政府部门、爱心企业沟通协商,确定由民政部门提供500万元的“关爱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项目”,武昌区面向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提供100万元社区服务项目,武汉农商行等爱心企业提供300万元建立“本禹志愿服务基金”,用于引导支持各类青年志愿组织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青少年实施一批重点公益项目。活动现场,我们突出了“低门槛、微公益”理念,设计了“我当志愿者”、“公益合伙人”、“爱心手拉手”、“义卖欢乐购”、“游戏益起来”等5大“爱心菜单”, 畅通了对接渠道,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志愿公益需求。其中重点打造了“亲子公益”模式,组织部分中小学生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展现场义卖和公益互动体验,满足了众多家庭的公益教育、公益参与、公益分享需求,受到了广大参与者的热捧与点赞,实现了嘉年华寓教于乐、公益好玩。
(三)全媒参与,搭建志愿文化传播平台。将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传播贯穿于赛事活动举办全过程。精心制作了系列活动公益视频和海报,通过省内主流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知名新媒体(微博、微信公号)、三大通信运营商公益短信、主要商业媒体(地铁、公交、户外、楼宇广告)等四个层面进行集中推送和公益宣传;设立了专题网站、微网站和湖北经视、湖北之声专栏推送重点项目,邀请腾迅、新浪、凤凰、中青网等网络媒体的公益频道现场体验,以参与者的身份全面、深入报道公益嘉年华盛况和推介项目;现场开展微直播和设置大屏、主舞台等展示平台,印发精品项目手册、“中国(湖北)本禹志愿服务基金”、“志愿V卡”、“本禹志愿服务队”等各类文宣资料,吸引参与各方现场进行文化展示。通过全媒传播、全域动员,讲述志愿故事,传播志愿精神,在省内唱响了“志愿服务好声音”,掀起了志愿服务的文化热潮,形成了青年志愿者的强大青春气场。
一年多来,我们尽管在加强枢纽型青年志愿公益建设、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转型升级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深知,在夯实发展基础、加强资源保障、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整体工作水平跟团中央的要求比、跟兄弟省市的成效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将按本次会议精神,再加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推动我省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创新发展。
建构枢纽型志愿组织的探索实践
团广东省委副书记 池志雄
近年来,在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重视和指导下,广东共青团立足志愿服务领域深耕细作,着力打造“组织枢纽、信息枢纽、资源枢纽、活动枢纽”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扎实推进枢纽型志愿组织体系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做法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枢纽,实现志愿服务社会化大联合
一是抓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制度安排。在推动立法方面,省人大于2010年修订颁布《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明确赋予在团省委主管下的省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协调全省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职能。在推动纲领政策方面,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覆盖全社会、与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志愿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十二五’期末,全省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的10%以上”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列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项目,具体考核工作由团省委负责。从2014年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由团省委统筹负责。在推动关键领域制度安排方面,团省委协助省文明委出台《关于发展广东行业志愿服务的意见》、《关于推进广东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联合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管理办法》,颁布《广东省志愿服务金银铜奖评选表彰实施办法(试行)》,完善志愿者资质认证、表彰激励的制度化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共青团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牵头负责、统筹协调的职能。
二是全面加强各级志愿者联合会建设。今年4月,省志愿者联合会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国忠同志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机构和理事会,通过了《行业领域志愿服务联盟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助残志愿服务联盟,吸纳了来自省内和港澳地区的402个团体会员,最大限度地增强联合会工作的社会基础和代表性。目前,全省已成立17个地市级志愿者联合会,推动文化、卫生、体育、消防、环保、媒体等20多个行业建立行业志愿服务组织,逐步完成市县两级联合会建设全覆盖的目标。
三是广泛培养凝聚志愿服务骨干队伍。以能力提升和资源投放为牵引,汇聚志愿者核心骨干和重点培育社会组织,自2012年起先后举办6期志愿者骨干训练营和21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培育孵化86个重点培育社会组织,发放培育孵化资金195万元,成体系轮训近500个公益志愿组织和3000多名志愿者骨干。以农民工子女、残疾青少年以及重点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引导培育行业领域专业组织和队伍,其中具备专业技能的行业志愿者达70余万人。同时根据《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11个“社工+志愿者”联动省级观察点,探索建立社工和志愿者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广州启智、“青年地带”、东莞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顺德青年坊等一批“社工+志愿者”的示范组织。
二、完善信息枢纽,打造全省志愿服务“一张网”
一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志愿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在广州“志愿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覆盖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的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志愿服务数据、供需的实时对接和互联互通,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共有17个地市、35所高校直接在平台上开设分站,实行“入网”一体化运行;深圳、佛山、惠州、东莞、江门等5个地市已有自建系统与省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实行“并网”同步运行,初步实现志愿服务核心数据在全省范围内异地迁移。
二是建立志愿服务全过程在线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提供全面在线功能。提供集志愿服务注册管理、活动报名、供需对接、考核记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确保全省志愿服务数据的真实透明,为社会建设综合指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考核等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开发多元应用载体。电脑端综合网站为各级志愿者组织提供开设分站的基础模块和技术支撑;手机端涵盖APP、轻应用、微信公众号等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式,打造青少年“随时随地”的公益平台。同时,还与南方网合作开设与平台一体运行的“广东志愿”专属频道,用全媒体思维抓好“内容生产”,强化“社会色彩”,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三是网聚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广东移动、广东电网、广发银行等近百个企业志愿者组织已在平台注册登记并运行项目;超过1000个助残志愿者组织“入网、落地”,近20万助残志愿者通过平台进驻康园工疗站、特殊教育学校等阵地开展常态化服务;1014支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逾74万名网络文明志愿者依托平台为净化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开展服务。目前,在平台上注册的志愿者逾700万人(其中党团员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志愿者组织逾3万个,发起志愿服务项目近14万个,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近1亿小时。
三、做实资源枢纽,完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
一是打造志愿服务资金筹集载体。成立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并向行业、地市、高校和社会组织等开放设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自2008年起连续七年争取省财政共划拨志愿服务专项资金3375万元,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全省志愿服务平衡发展、激发基层志愿服务活力。目前,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超过5700万元,资助各类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300个,示范带动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对志愿服务的常规性投入近2000万元。
二是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2011年以来,借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模式和理念,联合团广州市委等单位连续四年在国际志愿者日前后举办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运用市场机理搭建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社会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对接平台。2014年,“志交会”更是上升为全国性赛会,与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同步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897个项目参赛参展。4年来,“志交会”共筹集社会资源7291万元,资助了1957个优秀项目,为全国志愿服务工作探索了路径、创造了经验。
三是加大志愿服务组织扶持力度。自2014年起实施“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累计整合社会资金超过300万元,通过公益创投模式,分领域、分类别遴选推广168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项目资助、培训指导、督导评估等方式扶持约150个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
四、优化活动枢纽,推动志愿服务全民参与
一是围绕重要节点打造志愿服务“一节一月”。牵头联合省委宣传部、省社工委、省民政厅等在每年3月举办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在12月举办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带动百万党团员、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初步形成了“党政带动、共青团统筹、社会协同”的志愿服务社会动员机制,向全社会普及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的文化理念。
二是围绕重要群体实施民生服务项目。深入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发起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00个,每年为超过20万残障人士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以“朝阳行动”为统揽,志愿服务覆盖2550所农民工较集中的学校和131万名农民工子女。设点推进“稻草人计划”,带动相关社区居民就近参与志愿服务,为超过10万名社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守护。实施“健康直通车”行动,组织千支志愿服务队、动员万名医疗志愿者,为我省3409条贫困村的66万贫困户义诊体检、普及健康知识;并连续九年走进西藏、连续七年服务新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实施义诊和手术过万例,送医送药、捐赠各种医疗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
三是围绕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十年开展西部(山区)计划,选派2706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祖国西部以及我省贫困山区从事1-3年的志愿服务,先后涌现出韦慧晓、冯卓怡等扎根边疆和基层的全国先进典型。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承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先后派遣12批共计147名志愿者分赴东南亚文莱和非洲的塞舌尔、多哥等国支援经济社会建设。
全力推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系统化
构建志愿服务社区终端平台
团重庆市委副书记 任丽娟
重庆共青团自2012年起,以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在全市大力推广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市民学校2143所,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社区终端平台。尤其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重庆市民学校被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列举为地方共青团需要一届一届接着干好的五个品牌项目之一。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市民学校从以前名不经传,到现在成为街道社区离不开、老百姓离不开的重庆志愿服务的响亮品牌。一路走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渐丰富内涵,主要是遵循了“三个抓”的思路。
第一是抓终端、接地气,将社区作为新时期志愿服务最基础和最前沿的工作平台。
青年志愿服务经过22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以及推动团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创举。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众多挑战和问题,例如:志愿服务项目多,但精品少;“蜻蜓点水式”帮扶多,但常态化、持续性的服务少。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走秀的多,但走心的少”。
如何破解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认为切入点、突破口在社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单元。“单位人”转为“社区人”、“社会人”已成为常态,志愿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发源于社区,项目活动也最终落脚在社区。抓住社区这个终端,就抓住了联系和服务普通青年的“牛鼻子”,就能够解决志愿服务最紧迫、最根本的供需对接问题,打通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便利化和制度化。
第二是抓特色、创品牌,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
(一)以需求为导向策划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服务项目策划中,我们首先是遵循供需对接精准化原则。进入市民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是拍脑袋、想当然设计出来的。社工和志愿者到市民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扫楼”,要进入家庭,入户走访调查,切实把握居民的需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来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项目做到社区居民的心坎上。其次是把握易复制、可推广的原则。我们不搞高大上的项目,而是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推广性。建立起汇集6大类70余小项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供市民学校选择性地开展活动。第三是凸显持续性原则。这个持续性体现在“两条腿”上,第一条腿是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二条腿是利用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这个平台进行募资,来支持市民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运转。
(二)以“志愿者到社区去、志愿者从社区来”的理念破解倒金字塔难题。共青团资源呈倒金字塔型分布,越到基层资源越匮乏。为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在市民学校建设中推行了“专兼职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各自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团干部主要起到把方向、搭平台、引资源的作用;社工主要是发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优势,起到组织引导志愿者的作用,将志愿者原子化、零散化的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同时大力倡导“志愿者到社区去,志愿者从社区来”的理念。在这个理念当中我们分两个阶段来实现。在初始阶段倡导“志愿者到社区去”,通过一定的组织动员机制,来引导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博士服务团以及大学生骨干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到社区不仅带去的是志愿者的人力资源,还带去了组织资源和项目资源。在深化阶段我们倡导“志愿者从社区来”,通过前一段志愿者的示范引领,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号召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样就把工作对象转化为了工作力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在这两个阶段当中,“志愿者到社区去”是示范、是铺垫,而“志愿者从社区来”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持续性动力。
(三)开发以市民学校为终端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志愿者的规范管理。我们开发了以市民学校为终端的“爱心储蓄银行”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志愿者从注册、招募到服务时长记录以及志愿服务需求发布网络化管理。根据志愿服务时长进行星级认定,在线打印证书。刚才上海的刘刚书记也谈到,以前找我们人的很多,因为孩子出国留学需要有一个志愿服务的证明,现在直接可以通过 “爱心储蓄银行”在线打印证书,然后加盖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公章,就可以作为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有力证明。通过市民学校爱心兑换超市,还可以进行爱心的兑换,将志愿服务时长转换为爱心积分,兑换成生活学习用品。“爱心储蓄银行”逐步实现“O2O”的功能,线上市民学校发布需求信息,线下志愿者走进市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以结果为导向建立青年群众评议机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市民学校建设工作中,其实我们最注重、看中的就是社区群众对我们志愿服务的评价。我们认为群团的工作应该由群众来评议,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重庆团市委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全市2143所市民学校,按照所在社区居民实际户数的1%的有效样本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民调结果令我们感到很意外,群众对市民学校平均知晓度达到了21.85%,平均满意度达到了60.38%,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市民学校的评分排序,将民调结果和考核挂钩,并将结果运用于对市民学校的经费补贴,专门列支300万元对排名在前1/3的市民学校进行了奖励。
第三是抓关键、重实效,城乡社区市民学校社会功能不断凸显。
“多年不见的共青团又回来了”,这是一位普通社区居民对市民学校的评价。市民学校的全面推开,实现了“志愿服务得发展,团的影响得提升,社区群众得实惠,党委政府得民心”。
首先促进了“陌生人社区”向“熟人社区”转变,增进了社会和谐。其次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探索了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第三,营造了良好志愿服务氛围,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市民学校以社区青少年参与活动为载体,发挥了共青团组织枢纽性作用,构建了有序参与志愿服务的机制,也最大可能的动员社会组织和青少年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市民学校建立过程中,大量的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创办市民学校的项目。我们也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使共青团枢纽性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同时,采取自助和互助的形式,实现了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将菜单式的志愿服务根植于社区之中,也根植于青少年之中,根植于群众之中,形成了开放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的格局,有效营造了人人愿为、事事能为和时时可为的志愿服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