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首页->团中央文件库->1980年-1989年 -> 正文
 
 
 
1986年
 
在共青团省、区、市委
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刘奇葆
(一九八六年二月)
 

  一、全团抓基层,组织要先行

  团的全国代表会议提出了共青团在“七五”期间动员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举改革旗帜,创四化大业,做四有新人的任务。今年是“七五”第一年,开局第一步怎么走,举足轻重,对全局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团中央书记处做出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的工作部署,这反映了全团的意志,是一项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

  全团抓基层,组织工作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组织工作是团的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其次,当前团的工作与现实生活要求的某些不适应,或直接表现为组织上的不适应,或最终要在组织建设的一些环节上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说,团的组织工作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成了矛盾的焦点。只有努力开创团的组织工作新局面,才能为基层工作的全面活跃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我在这里向各级团的组织部门提出要求:全团抓基层,组织要先行。根据团中央书记处的工作部署,今年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是薄弱地区团组织的建立健全,团员发展工作和基层团干部的培训。各级团的组织部门要积极配合战线部门,切实抓好这三项工作。

  二、加强薄弱地区团的组织建设,焕发基层组织内在活力

  团的十一大以来,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区别于建国以来其它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在适应经济改革实现自身改革的实践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我们采取了两个重要步骤。第一步针对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团组织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全国农村基层团组织整顿。第二步召开了全团基层工作会议,对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入后团的基层组织工作改革做了全面部署。这两项重大措施对于解决经济改革不同阶段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建设的新路子起了重要作用。“七五”期间,我国城乡经济改革将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将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可以预见,在经济改革推动下,基层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将有大的发展和新的突破。我们要把握这一趋势,力争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基于对全团基层工作现状的分析,当前加强薄弱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和城镇街道。我国农村青年目前已达二亿三千万,占全国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在数量上占全团近二分之一,农村团的工作在全团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城镇街道,随着第三产业兴起,街道青年就业数量迅速扩大,就业状况逐年稳定,街道青年正在成为四化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目前这两条战线基层组织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和团的工作发展要求,团组织瘫痪情况还比较严重。农村中相当一部分区、乡,一大批乡镇企业和近二分之一的城镇街道尚未建立团组织,成为团的工作“空白地带”,因此,尽快实现农村和城镇街道基层组织状况的根本好转,是全团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集中主要精力,切实抓紧抓好。今年,在农村和城镇街道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的工作目标是:配齐配好农村区、乡两级和城镇街道团的专职干部;在农村中建有党支部的村和百分之八十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以及城镇街道中建立团组织,力争消灭团的工作“空白地带”:农村中三类支部升级面力求达到百分之八十,同时促进现有基层团组织的巩固提高。

  建立建全团的基层组织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坚持团组织的严密性与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改革和调整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真正做到哪里有团员就在哪里建立团组织。关于改革基层组织设置的原则,全团基层工作会议已经做了明确规定,即有利于正常地开展团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团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团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的积极分子培养和团员发展。宋德福同志在全国团代表会议上又对这一原则的内涵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出要正确处理团组织的严密性与组织形式灵活性的关系,以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来保证团组织的严密性。共青团组织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这种整体的严密性应当保证每一个团员作为共青团的一分子,在任何条件和环境下,都能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履行团员义务,行使团员权力,发挥模范作用,而不应当受生产方式的变化、人员的流动和区域界限的影响而使他们失去与组织的关联,游离于组织之外。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改革就是“因人设事”。一个团组织内的成员可以由来自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团员构成;团组织的设置形式可以在“四个有利”的原则下,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团组织的隶属关系可以在以块为主的前提下实行条块结合。鉴于目前有一些乡镇企业和经济联合体未设党的组织,农村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可以突破与党组织设置完全对应的统一形式,通过上级团组织接受相应党组织的领导,使党的领导得到保证。在村办企业、联户企业和家庭经济联合体中建立团组织,团支部的设置可以以厂带村或以村带厂,也可以在厂和自然村内分设团支部,同设在行政村中的团总支建立隶属关系。调整后的村团总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要选准、配齐、管好农村区、乡和城镇街道团的专职干部。农村区、乡和城镇街道团委作为团的基层领导机构,是全团工炸中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在具体指导基层团的工作中,基层团委的专职干部处于“一夫当关”的关键位置。从目前情况看,区、乡、街道基层团委专职干部缺额和专职不专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基层团委成了团的工作的“终点站”。并因此影响一大片。因此,加强薄弱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是按照中央有关规定,把农村区、乡和城镇街道团的专职干部配齐配好。要坚持和发展完善团干部选聘制,真正把那些思想好,作风正,热心团的工作,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优秀青年党团员选拔到基层团的领导岗位上来。

  配齐区、乡、街道团干部,工作并没有完结。能否使他们在团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并得以迅速成长,重要的在于加强管理。因此,团的地方领导机关应当以对基层工作的发展和团干部的成长负责的态度,加强干部协管工作,重点搞好团干部考核。要做到对基层团的专职干部每年至少考察一次,并主动与基层党组织沟通考察情况,为团干部任免、调动、奖惩提供依据。在考察中要了解并努力解决团干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注意保持团干部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做团的工作。

  以上两个方面,是加强薄弱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要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和街道团的工作的被动局面,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焕发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大家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要适应经济改革,适合青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团的独立活动,在活动中巩固团的组织,锻炼团的干部,培养教育团员,使团的基层组织更加充满生命力,富于凝聚力,真正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第二要切实搞好团的“两地”即活动阵地和经费基地的建设,使团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农村乡以下的团总支或团支部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团员青年搞集体专业承包或其它经济活动,按合同提成部分活动经费,使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巩固和发展获得必要的物质条件。

  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和街道整党工作为加强薄弱地区团的基层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各级团组织应按照中央关于农村和街道整党工作部署的要求,主动向党委汇报情况,提出建议,取得支持,把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与整党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纳入整党试点工作,取得实际经验;纳入整党工作过程,同步开展工作;纳入整党工作验收,保证取得实际效果,使薄弱地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整党工作推动下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壮大团员队伍,提高团员素质,增强团的战斗力。

  团员队伍是共青团的主体,是团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力量。建设一支规模宏大,朝气蓬勃,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团员队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提高团的战斗力,实现“七五”期间共青团工作目标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团的十一大以来,虽然团员总数开始逐年上升,但与青年总数年增八百万的速度相比,则显得缓慢和落后。目前全困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仅百分之十六左右。农村和街道,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十,甚至出现全国农村团员数量少于党员数量的不正常现象。团员占青年的比例偏低,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和单位团的组织不健全,工作不活跃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和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团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因此,加强团员发展工作,努力壮大团员队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引起各级团组织的高度重视。

  团的全国代表会议指出:“要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这是“七五”期间团员发展工作的指导方针,即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把更多的先进青年吸收到团内来,努力壮大团员队伍。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团的性质、特点,体现了对团员发展工作的本质和目标的要求。

  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首先必须正确地看待当代青年。从一般意义上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青年总是处于先进的地位,是社会前进的最积极、最有生气的推动力量。他们总是乐于跟着革新者前进,向旧的事物进行忘我的斗争,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评价一代青年,还必须将其放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加以考察。目前我国青年所处的时代,既不同于五十年代,也不是高度发达、完善的社会主义时期,而是处于正在探索建设具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时期。这一阶段的客观历史环境,决定了当代青年的本质和主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代表了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青年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革新创造、英勇劳动、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这一阶段的客观历史环境,也决定了这一代青年身上有着弱点和不足。但这些只是当代青年的支流。因此,看待当代青年,既不能用五十年代的老眼光,也不能用未来社会的标准去苛求于他们,而必须从现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抓住青年的本质和主流,作出正确的估价。做到这一点,大批的先进青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还必须正确理解共青团的职能。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适合青年特点的组织形式、实践活动、思想教育和民主集中制的训练,来引导和保证青年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因此,大量吸收先进青年入团,是共青团发挥教育职能,完成培养“四有”新人基本任务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指出:“我们已经建成一个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团,是不是可以多发展一点?我偏重于可以稍多一点。稍多一点有什么好处?就可以有一股社会势力,就比较好讲民主,教育的面也比较宽。”这仍然是新时期做好团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据。

  大量吸收先进青年入团,必须正确掌握青年入团的标准。我们所说的先进青年,是在同代人中相比较而产生的,同评价当代青年一样,不应当用超越现实的过高要求去衡量他们。可以这样说,在现阶段,凡是愿意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并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和学习的青年,都可以称之为先进青年。当然,即使是先进青年,也还会有缺点和不成熟的地方,这恰恰说明青年需要共青团组织的关心、爱护和指导,需要通过团内生活的训练,去坚定他们的信念,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之逐步锻炼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建国以来团的历史经验证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必然促进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改革为青年施展才干,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容观环境。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将激励青年更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善,将使广大青年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随着青年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会日益明显。这是共青团组织发展壮大的政治基础。

  做好“七五”期间团员发展工作,必须加强这项工作的计划性。各地在制订团员发展规划时要认真摸清团员队伍和青年状况两个底数从实际出发安排工作,力求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既不能四平八稳,保守不前,也不要急于求成,盲目冒进。团中央组织部应对各地的团员发展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搞好综合平衡,不搞一刀切。

  做好“七五”期间团员发展工作,必须把握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加强团员发展的基础部位。目前农村和城镇街道是团员发展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要注意在团员数量较少和团的工作空白点发展团员。在有青年没有团组织的地方可首先由党组织代为发展一批团员,建立团的组织,然后再开展正常工作。对于长期流动的外山青年,凡在一个地区或单位工作劳动半年以上的,如果符合团员条件,本人已提出申请,可由当地团组织发展入团。在其返回原居住地时,由批准其入团的基层团委开据组织关系介绍信,负责传递团员档案。

  中学是团员发展工作的基础部位。发展低龄中学青年入团,对于团员队伍建设和团的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搞好中学的团队衔接,在深入进行团前教育的基础上,改进初中的团员发展工作。会议上所讨论的一些改进措施,例如在初一加强团前教育,并吸收一些少先队骨于入团;在初二试行班建团支部等,各地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摸索经验,逐步加以推广。

  这次会议上,同志们对做好“七五”期间团员发展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要加强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壮大团员队伍的后备力量;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保证团员队伍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高;不能单纯地为了发展而发展,要把它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内容,综合治理;要防止和纠正为完成计划而突击发展、拉夫凑数的现象;严格履行入团手续等。这些都需要大家在工作中予以充分注意。我们认为,做好团员发展工作,还要辅之以必要的活动形式,以形成声势。今年“五·四”前后,各地可在大中城市举行一定规模的新团员入团宣誓大会,做好宣传报道,基层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举行较为集中的入团宣誓仪式。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使新团员的思想觉悟在特定的场合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打下深刻的思想烙印。同时,又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声势,对团员发展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切实加强干部培训,尽快提高基层团干部队伍的素质

  我们现在拥有一支由十多万名专职团干部和数百万名兼职团干部组成的基层团干部队伍。这支数量宏大的队伍,是基层团的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三亿青年和五千二百万团员的“头雁”。近年来,这支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一大批年纪轻、有文化、素质好、热情高的青年党团员走上团的基层工作岗位,给基层团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目前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正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好势头。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时候,还应该看到,改革形势的发展和团的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基层团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这支队伍的素质与现实生活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不可否认,这是目前团的基层工作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全面提高基层团干部队伍素质,是加强基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完成“七五”期间共青团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

  提高基层团干部的素质,当前首先要加强培训工作,加快培训步伐,努力提高基层团干部适应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能力。它不仅是今年团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全团工作的长期任务。

  第一,基层团干部,尤其是团支部的兼职干部经常更新、不断流动,这是团的自身规律决定的,也是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基层团干部流动性和团的工作连续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对团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特殊迫切的要求,即要做到步伐快、效率高,使新当选的基层团干部都能在任职后及时得到培训。这不仅是一种要求,也应成为一种制度。今年是团的基层工作“落实年”,干部培训工作更应作为全团的一件大事来抓。团中央要求,省地团委和县、乡及各条战线的基层团委要分别把新任的乡一级团干部和团支部书记轮训一遍。各地务必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

  第二,基层团干部培训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就要求团的系统具备相应的培训规模和能力。要落实这项工作,必须创造条件,依靠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现有团校应努力挖掘潜力,扩大轮训规模,并发挥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流动授课、函授教学,以及“母鸡下蛋”为基层培养师资的方式,扩大团干部轮训覆盖面。基层培训工作要根据条件和可能,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办短期轮训班,也可以搞以会带训,实地考察或经验交流,只要能够达到一定培训目的的各种方式、途径,都可以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培训内容要针对基层团干部的实际,注重应用,讲求实效,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为了给基层团干部培训创造必要的条件,最近,团中央组织部正在编写基层团干部简明培训教材,并与中央团校一起抓紧筹建全团干部电化教育培训中心,力争在“七五”期间在全团形成一个辐射到地市和部分条件具备的县的全团干部电化教育培训网络、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以适应大规模、高效率地培训基层团干部的要求。我们相信,只要全团一起动手,团干部培训工作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完成书记处提出的任务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各级团校在正规化建设中,要处理好长训和短训的关系。第三次全国团校工作座谈会以来,各地团校建设步伐加快,团干部培训工作开始走上正规化道路。但基层团干部短期轮训薄弱的问题仍没得到很好解决。有些同志认为长训才是正规化培训,因而存在着重长训轻轮训的现象。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片面的。我们认为,短期轮训只要具有明确的培训目标,能够达到一定的专业化要求,也应视为正规化培训。从基层团干部的实际需要看,短期轮训应始终是团校教育的重点,今后,不论何种建制的团校,短期轮训的规模都应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使之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链接:
贺军科、郑富芝同志在全国学联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闭幕会上的讲话和汪鸿雁同志在全国青联十三届一次常委会上的讲话   2020/11/02
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3/10/31
贺军科同志在共青团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报告和讲话   2020/01/17
贺军科、汪鸿雁同志在全国青联十二届五次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9/12/31
一分钟!习近平2019年两会讲话“干货”全掌握   2019/03/15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