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班是团中央继召开全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推进会之后举办的一次重要会议,目的是总结交流各地团组织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做法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于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实施一年来的工作情况,青农部已经形成了一个总结材料,刊发在《中国共青团》2007年第7期上,同时,本次会议还编印了各地的经验交流材料,我就不展开讲了。总的来说,一年来,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共青团组织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情和团情的正确决策,是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三农”工作规律、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一年来取得的初步成效,凝结着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辛勤劳动和拼搏奉献,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在场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青农战线广大团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河南团省委、黑龙江团省委、山东德州团市委、辽宁辽阳团县委等四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在工作中创造出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做法,听了以后很受启发,我认为值得各地团组织学习借鉴。下面,我就深入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在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齐心协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政策、市场力量和农村长期积蓄的内部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农业农村和包括农村青年在内的农民群众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情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要正确把握“三农”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农村和农村青年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1.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共青团组织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体制基础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在生产经营方式上,正在由传统的数量型农业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建设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农村经济结构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格局,更加注重布局、品质和效益,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已经成为主流,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趋势明显;在资源配置上,突破了原先主要在农村内部配置资源的局限,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了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无边界流动;在农民增收上,农业收入中来自养殖业的比重提高,同时,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非农产业比重、非农就业比重的不断上升,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我们还要看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的人口、资源、工业及其它非农产业日益向县域集中,县域的经济功能、集聚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日益成为工农相互渗透、城乡相互融合、农业和非农产业相互促进的主要联结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这些,都给农村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人才是关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农村仍然是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素质能力偏低、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突出,而且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引导帮助农村青年提高素质,具备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力,既有利于农村团组织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提供青年人力智力支持,又有利于农村团组织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有机统一,坚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提升农村团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2.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共青团组织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农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关键转型时期,产生社会矛盾的最主要根源就在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过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穷人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早晚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城乡在收入消费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出状况方面差距依然很大,甚至还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1978年的2.57:1、1984年的1.81:1扩大为2006年的3.3:1,今年一季度达到3.4: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1978年的67.6%下降为2006年的32.5%,而且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难度很大。同时,农村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还不普遍,未解决温饱或未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数量还较大。如果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就容易引发和加剧各种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也是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核心任务。农村青年具有相对较强的增收致富愿望和能力,更有条件致富或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引导帮助农村青年提高持续增收能力,激发他们推动生产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与活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形成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和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还有助于通过他们的带头致富、带动群众致富,有效地消除农村内部的分化和隔阂,帮助广大农村青年、群众拥有一个可以预期的良好发展前景,从而增加和谐因素,促进青年、农村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共青团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的生动实践。农业是中华民族创造、延续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实践基础,农村是我国原生态的物质和文化植根、生长和发展的深厚土壤。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6%下降为2006年的43%,农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但由于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偏少且质量不高等原因,农村文化生活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非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有所增强,农村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于人的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农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阵地、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共青团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服务农村文化进步,发展乡村青年文化,促进村容乡风建设,是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过程中,大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把欢乐带给农村青年、群众,有利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农村文化建设,坚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思想教育融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之中,发挥先进文化对农村青年的塑造作用,使他们从中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有利于引导青年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新农村新生活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4.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农村党群关系建设的具体举措。社会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但社会越是分化,越是需要进行整合。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在我国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中,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是党群关系。农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在农村,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保持良好互动的党群关系,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意义重大。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党确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扩大农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构建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以民主的方式整合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在党和群众之间,社会团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和价值所在。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深刻调整,乡村组织形式、治理方式、分配机制的深刻转变,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对象、环境、力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在工作对象方面,从价值取向来看,农村青年在希望国家富强、农村发展的同时,更加理性务实,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当然,在部分青年身上也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甚至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从群体结构来看,青年在城乡、区域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很多农村劳动者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青年群体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与青年分化相伴随的发展预期、具体需求等方面的群体差异性显著增强;从组织选择来看,青年更愿意参加符合其兴趣爱好、能使其受益的组织和活动,自主选择性增强。比如,在工作环境方面,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着重大调整,乡镇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搞好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的进程不断加快,现有乡村团组织的设置模式、动员方式、运行机制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再比如,在工作力量方面,乡村团干部数量减少、年龄偏大、兼职普遍、待遇较低已成为常态。如何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赢得青年的认可、拥护和支持,提高农村青年对农村团组织的客观依存度和心理认同度,把农村青年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农村共青团面临的严峻考验。作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支柱性、统揽性工作项目,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实施,为农村共青团组织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载体和现实途径。通过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可以有效地联系、服务农村青年,增进农村团组织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提高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水平;可以引导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民主素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有序地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可以及时听取、反映农村青年的意见或建议,把农村青年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农村青年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代表维护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青年理性表达诉求,避免青年个体或群体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扎扎实实地为党做好农村青年群众工作。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
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一年来的实践,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新的起点。今年年初,团中央书记处将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确定为全团重点工作,标志着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根据工作规律和实践经验,当前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正处在攻坚阶段。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组织能力和实际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村青年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推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整体协调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把农村共青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重点讲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在工作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增强农村青年的持续增收能力。帮助青年带头致富,促进农村青年持续增收,是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核心目标。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要采取各种帮扶措施,以提高农村青年持续增收能力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着眼于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开辟农村外部的增收渠道,探索形成促进农村青年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开展科技帮扶。依托当地农业、科技等部门,组织动员青年科技人员、土专家,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等科技推广活动,推广一些现代农业实用科技,为农村青年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服务,引导农村青年学用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实现科学养殖、科学种植和科技致富。二是要开展组织帮扶。搞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引导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经商,在转移就业创业中实现增收。要培育、依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动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办的企业,促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和农村青年的有机结合,提高农村青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村青年在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增收。三是要开展创业帮扶。通过建立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库和人才库,推出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的中小型致富项目,促进创业项目与创业青年的有效对接;通过争取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探索实施符合农村特点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的担保机制、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逐步缓解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制约;通过培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并发动他们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形成“团组织+带头人+青年”、“能人+青年”等模式,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农村青年提供具体帮助,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成功率,引导帮助他们在创业中实现增收。四是要开展信息帮扶。依托团的组织网络、农村的产业协会组织和农业技术推广站,或发动青年能人创办的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提供、传播涉农信息,建立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帮助农村青年、群众利用信息实现致富。比如,广东团省委实施的“信息直通车”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各地团组织有借鉴意义。同时,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采取结对帮扶、定点扶贫、整村推进等方式,通过捐赠物资、援建项目、吸纳就业、志愿服务等途径,配合政府部门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逐步提高收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在工作对象上,要更加注重促进农村青年成长成才。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素质和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单就农业和农村内部而言,农业经济内涵的增强和生产活动的丰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都对农村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农民不应只是拥有某种农业生产技能或者只能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耕作的小农生产者,而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更好条件和机会。提高农村青年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村青年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努力加快农村青年的知识化、技能化进程,坚实新农村建设的青年人才基础。一是要扩大培训规模。采取教育培训与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增收致富、用工需求等相结合的方式,使尽可能多的农村青年参加到培训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农村青年通过培训受益,帮助留在农村的青年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形成适应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走出去的农村青年具备较强的务工能力,能够适应城市和工业文明,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活动的规模效益。二是要改进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条件农村青年的不同需求,把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原则,采用企业带动型、创业扶持型、学校教育型、就业牵动型、农技推广型等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三是要优化培训成果。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培训,切实引导农村青年树立自主自强观念,提高主体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市场适应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造就出一批适应农村发展要求的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转移就业带头人和村务管理带头人等农村科技型、创业型、经营型、管理型人才,使农村青年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农村青年人才队伍的类型结构得到优化,充分体现教育培训活动的实践价值。四是要强化培训依托。在用好团内教育培训阵地的同时,依托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建立一批农村青年培训基地,实现培训阵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同时,要适应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积极依托互联网等虚拟阵地,开展远程培训等工作,打破培训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帮助农村青年及时收获培训成果,形成农村青年培训工作有形阵地网络与虚拟阵地网络的良性互动。
3.在工作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统筹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所谓统筹,就是总揽全局、统一规划、兼顾各方、有序推进。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不是青农战线内部的事情,需要全团的共同努力。各省(区、市)团委是本地区共青团工作战略的设计者、执行者和推动者,是统筹城乡、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主导力量。自全团启动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以来,各地团组织积极行动,统筹城乡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创造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比如,贵州省实施的“春晖行动”,以“志愿、公益、互助”为原则,借助“亲情、乡情、友情”这一情感纽带,通过聘请“春晖使者”等方式,为农村和农村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团组织积极有为、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各界热情响应、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得到了曾庆红同志和贵州省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春晖行动”的思路、理念、模式为各地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提供了有益借鉴。再比如,河南团省委实施的“百村建设行动”也是统筹城乡资源的有益实践。下一步,各地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坚持城乡工作地位的平等性。在工作中真正把农村共青团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正树立城乡共青团工作平等对待、统筹指导、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城乡共青团工作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二是要坚持城乡工作资源的开放性。在政府方面,积极争取农业、科技、教育、财政等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具体支持;在社会层面,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结对帮扶、建立基金、捐物支农等方式,引导资源流向农村;在团的体系内部,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力量,按照“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在城乡共青团整体格局中优化配置资源,形成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合力。三是要坚持城乡工作发展的互补性。统筹考虑城市和农村共青团的工作结构和地区结构特点,注重发挥其各自比较优势,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优势叠加、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在工作保障上,要更加注重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团组织是农村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一直是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讲,已变成一种被漠视的“常态”,甚至成为一种“传统”。农村团建工作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团组织在组织形态、管理模式、动员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调整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和农村团员青年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以乡村团组织为主干的组织网络,已难以实现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和广泛覆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团员青年的流动和分布,传统的动员方式已难以牵动农村青年的利益期望,传统的运行机制已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原先由村团支部承担的功能,将逐渐由村团支部和农村学校、社区、乡镇企业、产业协会等各类团支部及乡镇团委共同承担。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漠视或回避农村基层团建问题,而要克服畏难情绪,纠正“重活动轻建设、活动团建两张皮”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地把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抓好,为深化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一是要不断扩大组织覆盖。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学习借鉴基层党组织立足实际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做法,巩固扩大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成果,与乡村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和作用方式相协调,积极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探索形成与“三农”工作规律和乡村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团建模式,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能力建设,不断扩大团组织对农村团员青年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具体讲,就是要坚持“网络化”的设置模式,以乡村团组织为节点,选好配强团干部,加强基层团组织的横向合作,解决好“面”的覆盖问题;探索“个性化”的设置模式,以团员青年的流动为导向,“量体裁衣”式地建立基层团组织,解决好“点”的覆盖问题;推行“功能化”的设置模式,以团员青年的共同利益为纽带,采取产业建团、协会建团、项目建团、市场建团、科技服务基地建团等方式,把团员青年组织起来,解决好“线”的覆盖问题。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络联系、服务农村团员青年,形成新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我在河南省南阳市康庄村,看到他们建立了网上团支部,进行网上团员注册、交流等活动,这个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二是要大力加强青年中心建设。农村青年中心是农村团组织开展工作、延伸工作手臂的一种有效组织形态。团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示范性农村青年中心创建活动”,提出了“七个一”的创建目标,计划在适当时候进行检查验收和命名表彰,并将予以重点扶持。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要以全国示范性农村青年中心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青年中心建设,着力探索青年中心的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青年中心自我运转和服务青年的能力,带动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三是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7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产业政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驶入健康快速的轨道。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导帮助农村青年创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把政府支持倡导、农村青年群众需要、法律保障、共青团能为的这项工作做好,努力培育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新的增长点,不断为农村团的组织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要采取争取政策、能人带动、典型示范、提供服务等方式,重点联系、培育、支持一批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他们特定的利益纽带,更好地联系、服务和凝聚农村青年,构建完善“基层团委+青年中心+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组织网络,把更多的青年吸引、凝聚到团的组织和活动中来。
三、着眼长远,为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出艰辛努力。各级团组织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推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持续健康发展。
1.要强化全局观念。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全局意识,是青农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青农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成功经验。一是要服从全局。大家知道,在长期的农村共青团工作实践中,我们创造、拥有了一系列品牌活动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优质存量资产。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基层工作力量的消减、工作资源的紧张和青年需求的变化,我们在实现工作产品多元化的同时,非常需要思考如何加大整合力度,在工作资源、工作项目和工作成效之间形成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集约化利用资源,做到优势集成、亮点聚合。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体现了青年的特点,突出了新农村建设主题,富有感召力,适用性强,是团中央整合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大举措。我们高兴地看到,自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各地团组织迅速行动,普遍开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在名称上百花齐放的局面。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只有13个省使用或挂上了“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这个品牌,其他省(区、市)用了其他名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联动效果。其实,从实际效果上讲,使用这个名称,一点也不会淡化你的地方特色,比如“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就很好嘛!所以,我希望各地团的青农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共同打响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这一品牌。二是要维护全局。团的青农工作涉及面广、资源相对稀缺、难度相对较大,需要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的精诚团结和共同奋斗。希望大家更加主动地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更加自觉地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整体格局中思考、设计、推进工作,共同擦亮这一品牌,在青农战线形成强大、持续的整体合力。三是要激活全局。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特别是乡村团组织要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统一工作品牌的前提下,设计推出符合本地实际、适应青年需求、易于青年参与的具体工作项目和载体,解决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在本乡、本村的落地问题,形成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让青年受益的工作成果,为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深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河北搞的“沼气池”、生态文明村建设就是很具体、很有效的实践形式。
2.要加强工作指导。在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过程中,各级团的青农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切实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指导和服务。由于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标准。因此,各地工作的起点有差距、进度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是正常的。团的各级青农部门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态和不同工作阶段,切实加强分类指导,通过细分区域类型,细化指导措施,提高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基层在统一的品牌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指导基层团干部深入青年,充分听取农村青年、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坚持求真务实,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扎扎实实地多办实事、好事。要指导基层团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尊重基层创造和农村青年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农村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能够学、用得上、推得开”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工作在创新中向前发展。特别要强调的是,广大农村团干部身处工作第一线,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任务较重、难度较大,工作很辛苦。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领导机关要把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团干部作为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努力优化环境,激发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具体帮助。
3.要完善体制机制。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有了好的体制机制,不仅可以更好地推进工作,而且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工作成果。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任务明确、分级负责的工作体制。团中央已建立了在书记处领导下,由分管青农工作的书记召集、青农部牵头、9个部门协同的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了对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领导、指导和支持;各省级、地市级团委也要建立有效的工作体制,切实负起本地区的工作责任,构建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比较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团县委是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重要节点,既是“指挥部”,又是“作战部”,希望各团县委能够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切实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强对乡村团组织的具体指导和服务,指导帮助他们创建载体、强化手段、推进工作。本次研讨班的主要对象是团县委书记,目的也在于此。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加大资源的开发整合力度,丰富资源开发手段,既要开发开展工作的必要性资源,又要开发有利于形成核心能力的差异性资源,着力优化资源结构,引导各种资源流向农村,促进资源整合能力和团组织社会影响力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要建立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在工作中注重科学管理,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手段,着力改善工作体制和组织机构中各个环节的结合能力和协同能力,切实加强工作中的项目管理、人才管理、目标管理,推动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争取农业、科技、教育、劳动等部门支持,在微观层面上形成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在政策宣传咨询、协调落实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工作开展提供相适应、可持续的政策支持。四是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结合目标管理,在评价内容上突出科学性,在评价指标上提高针对性,在评价方式上增强可操作性,在评价主体上扩大群众性,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工作路径和手段,加大表彰激励力度,形成有效激励和积极导向,激发各方面参与、支持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热情。
4.要探索工作规律。大家知道,规律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是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要善于把握规律,抓住本质,既要努力研究、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普遍规律,又要研究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特殊性,把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本质基因”同“三农”工作的“本质基因”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一是要把握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继承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植根于继承之中。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汲取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养料,并根据现实要求,拥有了时代气息和时代内涵,成为农村共青团新的工作平台和增长点。二是要把握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过程中,要加强工作研究,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实践,落后于青年。青农部门既是工作部门,也是研究部门,要把工作研究、理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研究农村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研究农村共青团的作用、方式和路径,研究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三是要把握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整体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性源于多样性,高于多样性,指导、支配多样性,引导着多样性的发展方向;多样性丰富整体性,服从整体性。因此,在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坚持工作要求上的整体性和模式选择上的多样性,确保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四是要把握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但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分几个阶段推进,可以作更加科学的研究和界定。希望青农战线各级团组织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结合实际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牢牢把握工作上的主动权。
同志们,深化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求实创新,埋头苦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2007年8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