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跃共青团城市社区工作,构建和完善社区青年工作体系,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竭诚为广大青年服务,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现就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的展示平台。要充分认识社区共青团工作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是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相联,和谐社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社区的和谐建设需要青年的积极参与。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围绕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牢牢扎根社区,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地团结、教育和服务广大青年,激发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强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并逐步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共青团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主动承担社会事务,配合党和政府做好社区工作。要努力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载体,引领青年服务社区各项改革和建设,推动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是适应当代青年群体变化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群体结构产生巨大影响,青年群体呈现出分化加快、流动性增强、职业分布日趋广泛等特点,青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青年工作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种青年团体和不同需求、不同领域的青年汇聚在社区,社区成为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共青团组织必须根据青年的实际变化,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主动贴近青年、深入青年、了解青年,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求,帮助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社区各种青年群体和社团不断涌现,大量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新青年群体聚集在社区内,等等。这些都向共青团组织,特别是城市基层团组织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目前城市团组织的组织方式和动员方式相对缺乏,原有的组织网络难以全面覆盖青年;一些地方的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有的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共青团自身的发展。共青团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向社区转移工作重点,不断扩大团的组织覆盖,活跃基层团的工作,把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青年凝聚起来,占领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群众工作的空白地带,在社区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近年来,各地共青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立足街道和社区,在社区团建、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社区少先队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工作品牌,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提升了共青团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力。但是,社区共青团工作还存在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组织建设有待加强、工作思路和方式需要创新等问题,需要各级团组织下大气力切实加以解决。各级团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把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社区共青团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执政党的青年群众组织的作用,行使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做好青少年社会工作,增强基层社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社区建设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原则:坚持党建带团建,把社区团的工作纳入社区党的工作总体格局;坚持与时俱进,重在创新,以创新的精神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青少年为本,服务为先,把竭诚服务青少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有效的服务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工作的总体活跃,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目标:按照“多重覆盖、突出服务、优化机制、壮大力量”的要求,加强社区团组织的能力建设,扩大团的有效覆盖,建立和发展社区共青团工作队伍,探索和完善社区共青团工作机制,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社区共青团工作新格局,为共青团事业的整体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建立健全社区共青团组织体系
要进一步强化街道团(工)委的核心作用,通过基层团组织、青年中心、社区青少年社团、社区青少年服务机构等载体不断扩大对社区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服务和多重覆盖,建立健全社区共青团工作组织系统和网络。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街道团(工)委建设,增强其对辖区内各类团组织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各单位的团组织代表以及青年中心等社区青少年组织的代表可以到街道团(工)委兼任一定职务。要在党组织领导下,在大力推行社区团干部直选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开展街道团组织的直选工作,提升团员的组织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民主参与度。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活动方式。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把巩固和扩大团员队伍摆在重要位置,稳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根基。要做好对辖区内流动团员、失学失业团员和进城务工青年团员的联系和管理,实现无组织归属团员的社区化管理,同时对在职、在校团员实行双重管理。贯彻“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经常性团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立并落实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制度,使“推优”进一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优良传统,积极推动街道、社区少工委的建设,暂时不具备成立少工委的条件的社区,要动员社区少先队员组建社区少先队大、中、小队,把社区少年儿童组织起来。
推进城市青年中心建设。要围绕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着力在城市青年中心组织建设、队伍培养、项目开发、资源整合等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实现青年中心可持续发展。要健全议事规则,加强理事会建设,实行理事轮值,充分发挥理事的骨干作用,尊重和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建设高效稳定的办事机构,选聘专兼职人员和团干部充实到秘书处工作。要依托青年中心加强青少年社团建设,发挥青年中心作为社区青少年社团工作平台的作用,着眼有效联系青年,围绕青年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青年群体,大力培育公益服务、青少年事务管理、利益联系和兴趣爱好等类型的青少年社团组织。要结合青年在学习成才、创业就业、文化娱乐、婚恋家庭、身心发展、维护权益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为不同青年群体设计和开发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积极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项目,把服务青少年和实现青年中心自身运转结合起来。要运用青年中心在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人才、联系广大青年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为社区共青团外围组织的作用。
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要把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作为社区共青团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区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的有效手段抓实抓好。要丰富注册手段,坚持自愿报名为基础,以项目招募和活动招募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招募方式,使更多的青年能够便捷地加入志愿者队伍。要建立工作团队,提高社区志愿者“自我运转”能力,保证志愿服务队伍相对稳定;发挥资深志愿者或志愿服务骨干的核心作用,围绕他们形成和带动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志愿服务团队把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志愿者相对稳定、有效地组织起来,并把团队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运转能力、工作协同配合、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整体。要把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成为青年中心示范型公益社团组织,通过树立志愿团队良好的整体形象,展示青年志愿者健康、向上的风貌。要坚持助人与育人相结合,把志愿服务团队作为志愿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开放型、学习型平台,使志愿者在助人的过程中体验社会,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健全社区团的工作网络。要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强化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共青团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形成街道团(工)委牵头,辖区内有关单位团(队)组织广泛参与,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充满活力的社区团的工作网络。街道团(工)委要通过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协调辖区单位团(队)组织,联合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各单位团(队)组织要把参与社区团的工作作为重要工作职责,积极支持、配合街道团(工)委的工作。加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中心、志愿者组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专业社团等社区青少年组织的培育、指导和管理,支持其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按照各自的章程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努力构建以基层团委为核心,青年中心、志愿者组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专业社团等社区青少年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架构。
四、发展壮大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
要围绕选拔、培训、管理等环节,选好配强街道和社区共青团干部,发展志愿者和专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培养青年中心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青年社团负责人和工作骨干,建设一支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一定工作能力、热爱青少年事业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
配齐配强街道社区专兼职团干部。街道社区专兼职团干部是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的中坚力量。要结合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青年党员或团员担任街道团(工)委书记和社区团支部书记。街道团(工)委书记应按同级党工委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条件专职配备或确定专人担任,任职期间应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抓住党政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以及选调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机遇,选拔优秀大学生兼任社区团支部书记。围绕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建设和“两新”组织党建,做好居民委员会青年干事和团建联络员的配备工作。积极推行公开选拔、民主推荐和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推进团干部选拔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把社区范围内热爱共青团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和在青年中有影响的青年党员和团员充实到街道、社区团干部队伍中。
培养青年中心等青少年社团骨干队伍。青少年社团活动骨干是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的重要补充,要大力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要注重把对青少年有影响的社区青少年社团负责人和积极分子吸纳到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中来,壮大工作力量,补充新鲜血液,更好地服务、引导社区青少年。要把青少年社团骨干充实到青年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青少年社团在青年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对青少年社团骨干的培养、支持,把团组织对青少年社团的扶持和指导落实到位,帮助青少年社团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并通过兴趣和需求纽带有效地联系和服务青少年。
大力发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志愿者队伍。要积极组织、招募热心青少年工作,有一定知识和专长的人士参与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使他们成为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发挥研究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的作用,帮助他们参加社区青少年工作,为他们提供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实践的机会。要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五老”和队员家长等热心人士,建立社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推动社区少先队工作发展。要探索志愿人员参与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机制,提高其服务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并组织相应的的培训、交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探索建立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当前,共青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管理青年事务的职能,迫切需要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要结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年中心建设等工作,以政府或社会团体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招聘有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较强、热爱青少年工作的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充实到一线,使社区青少年工作有人做、做得实。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做好政策协调、资金支持、人员选拔等工作,为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优化环境,创造条件。要注意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提高社区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面向社区特殊青少年群体开展针对性强的帮助和服务。要创造条件,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使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成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骨干。
五、丰富充实社区青少年工作内容
要立足社区实际,以服务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需求,服务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手段,提高工作实效,增强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中的向心力和社会上的影响力。
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把社区作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发挥社区团(队)组织网络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增强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尊重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时、动态地了解青少年的现状与需求,寓教育于青少年活动和服务中。要认真研究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实践活动载体。
发展社区文化。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塑造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服务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促进多种青年文化在社区融合和健康发展。要形成良性互动,让每个青少年、每个青年群体都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帮助青年提高自身素质、发展人际关系、激发内在活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要通过青年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充满青春气息的文化影响和带动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要针对社区内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需求,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动员有关单位的团员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引导少先队员通过“雏鹰假日小队”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树立当代青少年的良好形象,培养青少年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要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群众需求和社区建设找准定位,开发适合社区特点、青年便于参与、效果明显的项目。要遵循志愿服务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动员、招募、培训、管理、评估、激励机制,在宣传发动、培养骨干、招募人员、确定项目、建立制度、协调力量等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要通过广泛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动员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要加强志愿者服务站点建设,强化社区志愿服务的基础。要把青年中心建设和志愿者服务站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区服务和青年中心工作在社会化运作、自我管理方面的良性互动。
承接政府青年事务项目。适应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积极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并承接相关的项目。要以青年中心为主体,加强对青少年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发挥社区综合性平台作用,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广泛开展“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建立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体系。深化“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增强禁毒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努力构建覆盖面广、共享程度高、便捷高效的社区共青团工作信息平台,丰富教育、服务和管理社区青少年的载体和手段。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着眼于维护和服务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和成长发展的需求,以12355热线、青少年维权中心和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为载体,开展社区青少年维权工作。要延伸服务到社区,为青少年提供维权服务,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组织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队伍深入社区,宣传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推动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实现社会化发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探索建立社会化的社区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代表和维护社区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事务。要逐步培养青少年的社区意识、公民意识,鼓励他们参与社区事务。通过组织青少年参加社区活动、社区选举等,畅通青少年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渠道,增强社区认同感,调动青少年关心社区发展、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要实行社区团务公开和青年中心事务公开等制度,为青少年实践和体验民主、树立良好的社区观念创造条件,积极培育和谐的社区氛围。
六、构建完善社区共青团工作机制
要明确社区共青团工作在城市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群体变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健全社会化运作机制。要积极适应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变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社区发展规律的要求,健全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社会化运作机制。要着眼于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社区发展,满足青年的实际需求,实现工作内容的社会化;充分挖掘社区内丰富的社会资源,运用社会组织的力量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实现工作方式的社会化;丰富和畅通青年评价、社会监督的渠道,逐步健全社区共青团工作社会化评价机制。
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项目化管理是共青团工作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成功管理方式。要在继续深化已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不断提高承接项目、设计项目、管理项目的水平和能力,实现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项目依托、项目保障、项目带动。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作项目的策划、可行性分析、立项、实施、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可控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完善社区青年工作信息共享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团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联系。要开发使用“全国社区青少年综合信息系统”,将其纳入社区信息共建共享的总体格局,探索建立可承载社区青少年信息、团员及团组织信息、志愿者信息、青年中心会员信息、特殊青少年群体信息等内容的信息资源载体。要以“12355”青少年服务信息系统为重点,推动建立与社区青少年综合信息系统相衔接,区域互动,行业联动的青少年服务信息网络,实现社区青年工作信息互通、共享,从而推动实际工作。
七、整合形成社区共青团工作合力
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将社区团建纳入社区党建的格局。要推动党政把社区共青团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为社区共青团工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和以青年为本的思想,建立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社区团的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常抓不懈。要根据共青团事业发展和团建创新的要求,大力加强团的社区和权益工作部门的建设,逐步做到部门专设,专人负责。省级团委要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加强对社区共青团工作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城市团委和城区团委要把社区共青团工作摆在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工作规划,确定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级团的社区和权益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作。团的各条战线都要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实现组织向社区延伸,队伍向社区集中,资源向社区整合,在社区工作平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6年4月25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