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巴音朝鲁在“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暨
‘博士生服务团’汇报座谈会”上的讲话
(1998年7月29日)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社科院、全国青联、中共重庆市委联合组派的“博士生服务团”赴重庆市挂职,经过一年的实践,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刚才,听了几位服务团成员的发言和有关方面领导的讲话,我深受鼓舞和启发。可以这么说,“博士生服务团”赴地方挂职,是组织高层次青年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成功尝试。我代表团中央、全国青联向为重庆市的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努力并取得可喜成绩的“博士生服务团”全体成员表示亲切慰问和热烈祝贺,向对“博士生服务团”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中国社科院、重庆市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青年应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重任的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时刻在召唤着青年奋发努力。

  青年要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就必须进一步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加强理论学习,重视理论指导;就必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既要学习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追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既要注重理论上的创新,又要加强实践的锻炼和检验,注重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依然是青年获得真才实学、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大课堂。“博士生服务团”赴重庆挂职以来,大家围绕重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城市交通设施开发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招商引资、企业资产重组、实施再就业工程、资本市场发育、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科技开发以及搞好库区移民、扶贫开发等方面,积极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意见和建议,许多同志还身体力行,直接参与有关规划的制定和有关项目的实施,为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博士生服务团”在重庆挂职工作的实践,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事实证明,只有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青年知识分子才能健康地成长成才;只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经受锻炼,青年知识分子才能汲取从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丰富营养,真正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只有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条件艰苦和环境复杂的地方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施展才华,青年知识分子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实践永远是知识更新和发展的课堂,在实践中锻炼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培养青年人才事关长远,需要建立一套良好的机制。目前,共青团、青联组织实施的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在社会上已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然而,如何加大力度,深化内容,探索机制,落实措施,仍需花很大的力气。组派“博士生服务团”赴地方挂职,是对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有益探索。实践锻炼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机制。没有实践,人才成长便失去了坚实的土壤。在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在宣传、表彰青年人才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这一环节,注重把优秀青年人才放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第一线去经受锻炼。要把组织高层次青年人才到地方挂职,作为共青团、青联组织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服务青年人才成长的有机结合点,作为深化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期分批地开展,持续不断地进行,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加以推广,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培养青年人才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立足于社会的需求,立足于青年的需要,在实践中更有效地开发青年人才资源,使人才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使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的密切配合,只要广大青年的共同努力,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就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我国青年人才队伍就一定如长江之浪不断涌现不断壮大,跨世纪的伟业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