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小城镇团的工作,在团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周强同志对会议专门致信,表明团中央书记处对这次会议的重视与期盼。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一、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历史现象,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是人口的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社会过程。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城市化是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后半叶,全球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0年代的25%左右上升到90年代的50%。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为8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43%。 (二)我国城市化正在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城市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大体经历起步发展、迅速上升和后期停滞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城市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0.4%,城市化发展正在进入加速时期。国务院总理朱基出访新加坡时曾预计,今后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可能由现在的30.4%提高到50%左右。 (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显著特色。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长期以来学术界看法不一。但大家都不否认,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的大多数分布、居住在农村。这些人都进入大城市是不可能的。从近二十年的情况看,全国建制镇已由1979年的2600个发展到19060个。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万,占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以上。全国近4亿城镇人口,2亿居住在小城镇。小城镇的发展,使中国农民更多更快地融入到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中,成为一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十分积极的力量。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再提高20个百分点,就意味着会有2至3亿人口逐步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其中相当一部分将进入小城镇。 (四)发展小城镇有可能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发展小城镇提到了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要求各地把发展小城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制定政策措施,切实加以推动,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则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政府认真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可以预见,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必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必然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小城镇共青团工作是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共青团农村工作的关键 (一)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抓住小城镇团的工作才能抓住发达地区农村团的工作的中心环节。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特别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特点是已经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和商业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并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它是农村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基地、商品流通和资源配置的中介站。据统计,1996年每个小城镇平均年经营性总收入为6.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亿多元,年利税总额5000多万元;居民收入在农村中居较高水平,镇区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100多元,比全镇水平高出900多元,比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高出近1倍;平均有企业950个,从业人数8800人,年商品贸易成交额达1.9亿元;工商业税收达600多万元,占镇财政预算内收入的63%;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占近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社会组织功能不断完善,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一般镇驻地都有影剧院、文化站、广播台(站)、电视台(站)等设施,文化传播功能不断增强。 (二)小城镇聚集了当地绝大多数的农村团员青年,做好小城镇团的工作,就做好了当地农村团的工作的一大半。从小城镇本身看,镇区人口平均为1.63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5.5%,青年的比例远远高出这个数字。从农村全局看,在经济发达地区建制镇的数量已占乡镇总数的一大半,小城镇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 (三)小城镇团的工作对周围农村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随着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现在的农村青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与镇驻地发生的联系越来越多。只有做好了小城镇所在地的团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全镇的团的工作,进而带动临近乡部分农村的团的工作。 (四)从发展趋势上看,小城镇数量将越来越多,规模将越来越大,城镇功能将越来越强。小城镇团的工作如何,对整个共青团农村工作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小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随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在数量上、规模上、功能上必然会迅速得到加强。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和不少地区正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作出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全国各级小城镇建设试点和综合改革试点已达到近万个。这些措施的落实,必将极大地促进小城镇发展。 小城镇团的工作是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做好了,才能使团的工作跟上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各级团组织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密切关注小城镇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要适时把小城镇团的工作作为共青团农村工作的重点。 三、适应小城镇团员青年的基本需求,正确确立小城镇团的工作重点 团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就大局而言,小城镇要加快发展,首先需要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提高小城镇青年的综合素质。其次,小城镇人口聚集,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小城镇发展需要逐步增加和发育城镇功能。从小城镇青年的需要来看,第一大需要是增加收入、发家致富。实现这一需要的途径与居住在乡村以务农为主的青年有一定区别,主要是务工经商办企业。第二个大的需要是成长成才,也就是提高自己的德才素质。所以,从根本讲,小城镇团员青年的需求还是荔浦会所提出的增效增收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是小城镇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结合点,应该成为工作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近期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训。经商办企业也好,务工也好,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团组织服务青年增加收入、成长成才,要在提高其素质上做文章,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训。在小城镇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工作比在村一级条件好,大有可为。培训对象不仅是务工、务农青年,还应包括现在已走上自主创业路子的青年,因为这部分青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会实现自我突破,有更大的发展。 (二)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小城镇的青年与居住在村庄的青年相比,对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有着更为热切的期盼,对工作之余放松自我、张扬个性、丰富生活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而青年聚集又为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小城镇团组织要主动适应青年对文体活动的强烈需求,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特别是搞好一年一度的“乡村青年文化节”,以促进广大青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一个小城镇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社区。完善的社区服务是城镇功能发育的内在要求。因而,小城镇团组织要立足于培养青年、建设家园,紧紧围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通过志愿服务、事业化推进等方式,积极组织青年参与社区服务。 四、适应小城镇团员青年生活、工作方式的特点,大胆创新团的活动方式 (一)小城镇团员青年生活、工作方式与农村和城市相比有明显的特点。在小城镇,团员青年要比农村更集中,但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各类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团员青年的分布较散。另外,小城镇的青年流动性强,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地与住宿地相分离。小城镇的青年分层现象也很突出,既有国家干部、企业职工,也有个体老板、学校学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在这种形势下要做好团的工作,就必须创新团的活动方式。 (二)建设和依托青少年活动阵地是小城镇团的活动方式创新的突破口。依托阵地服务青年可以更经常、具体、有效;依托阵地开展活动可以发挥小城镇团员青年相对集中的优势,克服每个单位团员青年较少的劣势;依托阵地有利于团的事业走上社会化、事业化之路,凝聚积累团的工作成果;依托阵地有利于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凝聚青年。福建漳州团组织从抓阵地入手,带动小城镇团的工作全面活跃,初步走出了“强镇强阵地、创新促发展”的路子,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因此,要把创建各种类型的青少年活动阵地,特别是功能齐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并依托这些阵地开展好活动,作为做好小城镇团的工作的突破口。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农村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对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城镇经济一般较发达,也大都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小城镇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的重要性,抓住机遇,努力推进。 (三)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条件差一点的地方,可以先建青年科技图书站、青年活动室。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建设标准较高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但不管大小,一定要规划好,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将其纳入城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而且要持之以恒,逐步发展壮大。二要尽力而为,积极推动。要积极向当地党政汇报,争取支持,力求早日将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摆上党政工作日程。三要整合资源,为我所用。要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支持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可以按市场机制办事,采取与其它组织合建、合用等方式,借台唱戏,共同发展。四要建、管、用结合,重在实效。建的目的在于用,用的好坏在于管。一定要在管理和使用上下功夫,确保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功效,努力走出一条既有效地服务于青少年,又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且能自己养活自己,甚至能发展自己的路子。 五、适应小城镇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积极创新团建方式 小城镇既有行政事业单位,又有工有农有学校;集体、私营、个体企业都有,新兴经济组织居多。小城镇居民中,既有非农业人口,又有农业人口,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因此,一方面团的各战线工作在小城镇都有体现;另一方面其既有别于城市街道团的工作,独立性较强,又有别于传统农村团的工作,工作范围较大。团的组织建设必须积极适应这些特点,主动创新。 (一)充分发挥镇团委的主体作用。镇团委发挥好主体作用,是做好小城镇团的工作最核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按期换届、民主选举、配好配强团委书记外,还要注意加强镇团委的班子建设,把小城镇中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单位和部门(如学校、工商、税务、文化)的青年党员、优秀团员吸收到小城镇团委班子中来,以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 (二)要灵活设置团的总支、支部、小组。可以打破单纯按单位和行政隶属关系设立团支部、团小组的传统做法,根据青年群体的实际状况,按区域、社团、行业、兴趣等特点设立。可以探讨对团员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地双重管理,允许团员同时参与一个以上的团支部、团小组,允许团员的组织关系和活动关系适当分离等新的制度。积极探索团员证管理、团员发展、团内生活的新形式。确实需要的地方,镇团委可以设立派出机构。 (三)注意青年社团建设。青年社团可以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有利于团组织更广泛地覆盖青年,更好地吸引凝聚青年。小城镇青年聚集,为青年社团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小城镇团组织要积极稳妥地创建青年社团,注意引导、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以更好地影响带动广大青年。 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动小城镇共青团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共青团工作。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要按照周强同志信中的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密切关注并加大力度做好小城镇共青团工作。团的各级青农部门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农部门,要切实把小城镇团的工作作为重点,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 (二)对小城镇共青团工作实行分类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不同地区小城镇团的工作要确定不同的重点。东部地区要把小城镇团的工作作为农村团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西部地区也要抓一部分重点县城或重点镇,在点上积累经验,指导好本地小城镇团的工作。 (三)典型引路,逐步推开。小城镇团的工作,特别是组织建设方面的一些带有重大创新的工作,一方面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先抓好试点,总结出成功经验后再普遍推广。来参加会议的县(市)要率先启动,多创经验,努力成为当地乃至全国小城镇团的工作的典型。今年,团中央将确定50个小城镇共青团工作试点。 (四)把创建“五四红旗团委”做为总抓手。推动小城镇团委率先参与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成为各级“五四红旗团委”的创建单位。各级表彰“五四红旗团委”时,小城镇团委应有一定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