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带领团员青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2000年8月27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大政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研究安排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团的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共青团组织着眼于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在新疆玛纳斯县召开,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新疆自治区各级团组织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富有成效地广泛领办科技推广项目,特别是玛纳斯县团组织以乡、村为基础,县、乡、村三级联动,走出了一条灵活有效的领办科技推广项目的工作路子。另一方面,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幅员辽阔,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这次会议,得到了新疆自治区、昌吉州、玛纳斯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团中央表示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几点意见。

  一、 团的农村工作要进一步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团十四大以来,特别是1999年初广西荔浦会议以来,全团农村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服务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的工作主线,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落实。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不断深入,保护母亲河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青年文化节有了积极进展。强乡带村、党建带团建、小城镇团建创新试点等思路的形成及相应工作的逐步展开,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从总体上看,团的农村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表明,共青团农村工作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为主线,是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也是符合农村团员青年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的。

  荔浦会议之后的近两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电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小城镇的建设速度加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费改税工作正在进行试点,总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形势是好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村团的工作,必须对其认真研究,主动适应。

  其一,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相对充裕,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即将基本解决,农民群众正在致富奔小康。这一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成功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吃饭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但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1978?997年的2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长到2090元,增长15.6倍,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而1998年2162元、1999年2210元,1997?999年三年平均增长速度才2.8%,明显变缓,有些地区甚至徘徊不前。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稳定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不仅会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会影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已经不太可能的条件下,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一是农业深度开发,一是提高非农就业比例。这表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其二,市场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大。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是自给自足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最大因素是自然灾害。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没有经受过国内市场竞争充分锻炼的我国农业,不可避免地要直接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入WTO就要遵守WTO的通行规则,进入国际市场就要遵循国际质量标准。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农业科技贡献率只达到发达国家的50%左右,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高,而且,农业基础设施、机械化水平等硬件设施也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以土地等自然资源密集为生产限制条件的农产品成本较高、品质较差等竞争弱势,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要经受住国外农业的冲击,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并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面向市场,发挥特色,突出优势,进行结构调整,由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决定品种结构和质量档次。

  其三,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农村的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发展,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巩固国防,关系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西部大开发虽然刚起步,但它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和亮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部地区(以西南、西北10省区市计)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农村人口占西部人口总数的78.7%,农业占西部国内生产总值的24%。没有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西部大开发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而且,西部地区气候带多、生物资源丰富,是众多农畜土特产品的主产地,多种农业资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独有。这说明,西部地区农业开发的潜力很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农村开发利用这些优势,实现大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同时要看到,西部大开发是在西部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西部,全国三分之二的淡水源在西部,全国每年新增24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化面积大都在西部地区,占全国80%的水土流失面积也在西部。因而,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是紧密相关的。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路子,并按照这一路子的要求搞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刚刚开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这种战略性调整,既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又要求把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二、三产业,积极推动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团的农村工作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性调整,把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推动这一战略性调整中的重要作用,与更好地服务于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结合起来,着眼于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带领团员青年示范推广科技项目为基本途径,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职业技能为着力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农村青年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带头示范,带动推广,加强服务,把带领团员青年示范推广科技项目工作引向深入

  广西荔浦会以来,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县和县以上团的领导机关的服务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参与其中,领办的方式日益丰富多样,影响面越来越大,自主型、主导型、参与型都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这次会议交流的经验就是其中的代表。下一步要在推广好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把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全面推进到基层。是广大农村青年普遍而强烈的致富愿望决定我们将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作为共青团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只有把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全面推进基层,依靠乡、村团组织广泛地为农村青年提供切实的服务和帮助,我们的事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不仅实践性强,群众性强,直接实施者和受益者都是乡、村基层团组织和农村团员青年,因此,其得失成败尤其系于基层的参与度,尤其要由基层和团员青年来检验。领办项目的生命力在基层,重点就应该放到基层。过去强调团的领导机关直接领办,强调“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强调团组织直接参与发挥主导作用,在这项工作强力启动、摸索经验的初始阶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动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今后仍然要坚持和发展。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搞了四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因而应不失时机地放手发动广大农村基层团组织领办,推动乡、村团组织逐渐成为领办的主体和主力。今后我们评价一个地方的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工作,既要看团的领导机关服务指导的状况,更要看乡、村基层团组织行动面有多大,农村团员青年参与面有多大;既要看领办项目的数量,更要看这些项目在基层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得怎样。

  第二,要以带头示范、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工作重点。农业的革命主要表现为品种和技术的革命。没有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注入的农业是没有前途的农业。对于亟需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我国农业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新阶段的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制约农业的增长和发展,特别是市场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农产品过剩,一般是由于品种质量不对路造成的结构性过剩,最终要靠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来解决。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行政命令的办法已不可取,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部分人率先应用,让“眼见为实”的农民群众根据身边的实际作出判断和选择,进而使经过实践检验的新品种、新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加速结构调整的进程。抓住这个率先应用的环节,带头示范、带动推广,既可以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开风气之先的优势,又可以充分体现团组织和团员的先进性,为推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所以,今后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团组织要把带领农村青年带头示范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作为领办科技推广项目的主要内容。

  第三,县及县以上团的机关要切实加强服务。对县及县以上团的领导机关来说,领办不是包办、更不是办实体,关键是一定要动手做实事,用心求实效,直接抓在手上,一方面在所领办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和销售等关键环节上起到明显作用;另一方面为基层带头示范、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服务。今后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为基层团组织带头示范、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有效的政策、物资、人才以及技术、市场信息服务上来,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做,并不断积累成果,逐步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通、服务有形、具有特色的农村青年科技服务体系。这是团的领导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优势所在。团中央与科技部、中国农业银行即将组织实施的帮助万名西部青年科技创业行动,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依托具体项目扶持一万名西部青年依靠科技创业成才,在当地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这既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一个实际行动,又是团的领导机关服务西部农村基层团组织领办项目的一个具体举措,各地团组织要与科技、农行部门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切实把这项工作组织实施好。

  三、组织引导、具体帮助,努力为广大农村青年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需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支撑。不论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还是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也不论是应用推广科学技术,还是开拓市场都必须有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他们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及学习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和质量,甚至影响到这次战略性调整的成败。因此,提高当代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十分重要而紧迫。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绝对过剩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必然现象。农业和农村犹如一个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蓄水池”,既要不断地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输水”,又要在城镇经济发展出现波动时“调蓄”。这种“调蓄”的功能对于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蓄水池”当中的劳动力总量必将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减少,并最终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但这个减少的过程是在相当大规模的进进出出中完成的,而这进进出出的主体就是当代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青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必然要从纯农业转向兼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低收入地区转向高收入地区,从乡村转向城镇。与前辈相比,当代农村青年有较多的发展机会,也必然要面对较多的挑战。对于他们中的每个人来讲,自身素质的高低,如累积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与经历有关的个性特征,对其能否识别机会、抓住机会、战胜挑战,实现增效增收成长成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71——1985年出生的人口,也就是现在14-28岁的青年为3.17亿,按199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计算,14-28岁的农村青年为2.208亿人,他们中除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约5400万人以外,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中的一员,每年还会有500万初高中毕业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掌握各种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所必需的智力、体力和文化基础。建设现代农业靠他们,发展二、三产业也需要他们。但他们发展事业的方向,一般要经过多次选择才能相对稳定下来。实践证明,团组织带领青年示范推广科技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的团员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并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变化,应该继续坚持。但面对农村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农村青年就业领域多样化的特点,团组织必须在帮助整个农村青年提高职业技能上作出切实有效的贡献,才能把服务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的要求更好更全面地落到实处。

  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职业技能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既要坚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等优良作风,又要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具体方法;既要充分调动团内力量,又要大胆走社会化、事业化的路子。近期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基础教育是重要的,根本的,但不是唯一的。对于已走出校门加入农村劳动力大军的农村青年来讲,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是更现实、更直接、更有效的。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团组织应该充分开发利用所属青少年宫、团校等自有资源,运用灵活的机制,广泛借助各种社会力量,针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多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外来务工青年比较多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突出抓好。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力争把团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职业技能考核、颁证结合起来。

  第二,借助外力,努力组织引导有条件的农村青年参加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学历教育。教育部已决定成人自学高考从今年起逐步推向农村,以广播、电视、函授、刊授等方式进行的多种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早已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各级政府也正在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许多民办学校也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办学方向的。可以说,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问题在于教不致用、想学交不起学费,或没人组织,当地没有形成一种氛围。所以团组织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现有教育资源相结合,多做宣传发动、组织引导、信息沟通、争取优惠政策等服务性工作,帮助更多的农村青年走上学习成才之路。

  第三,广开门路,帮助农村青年充分就业,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干中学,边学边干,是学习许多职业技能最有效的办法。因而帮助农村青年尽可能地充分就业,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其收入,而且可以促使其学习提高职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现在,就业的过程虽然是社会和个人双向选择的过程,但对农村青年来讲,由于劳动力大大供过于求,和自身文化、技能素质的限制,其就业岗位实际上是以社会选择为主的,非常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帮助。共青团作为青年自己的组织,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们的充分就业提供服务。应通过传递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介绍、帮助确定从业项目等途径,尽量帮助农村青年把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投入生产经营实践的劳动力,使他们经受更多的实践锻炼,并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

  第四,加强引导,在提高农村青年职业技能中注重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对从业者的科技文化素质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大量涌现的新行业、新岗位也更加需要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从业者。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从业者的必需素质。青年创新在科研、文化、体育、特别是信息等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广大农村青年无论立足农村还是城市就业,也都必将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因此,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必须注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共青团要因地制宜,打破常规打法,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组织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形成机制,逐步培养和调动农村青年创造创新的积极性,自觉养成科技创新的习惯,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共青团农村工作的状况。部分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以致松散瘫痪,一直是全面活跃农村团的工作的最大制约因素。本次会议精神能否落实到基层,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基层组织的状况。前不久,中组部、团中央联合召开了全国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全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之一。希望大家要按照全国党建带团建会议精神,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功夫抓好乡村两级团组织按期集中统一换届和强乡带村两项工作,努力把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全面活跃农村团的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江泽民总书记在给首届杰出青年农民的回信中指出:“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前途十分光明。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成为突击队和生力军”,“农村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朋友们,奋发努力啊!”。各级团组织和农村广大团员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勇敢地担当起肩负的历史使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