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的实践 ——孙金龙同志在全国企业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 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00年10月24日)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即将胜利完成“九五”计划,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召开的。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江泽民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的《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深刻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全面审视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着眼于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反映了全党的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是指导我们向新世纪进军的行动纲领。党的五中全会对于做好世纪之交的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正在全团兴起。当前,青工战线的各级团组织尤其是企业团组织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回顾一年多来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把握企业面临的新机遇,迎接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提高对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认识,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开展这项活动,以增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新时期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大军。 下面,我就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讲五个问题。 一、新世纪的头五年我国企业将面临空前机遇和紧迫挑战 1.实施“十五”计划的五年将是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五年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已基本告别短缺经济,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已从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问题。近年来经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市场需求不足、大量产品滞销、生产能力闲置、就业压力日渐突出、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等现象,从本质上看无不是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发生作用。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总体上看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企业中的反映主要是产业结构问题、技术结构问题、产品结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问题、就业结构问题。从产业结构看,各地受计划经济影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区域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不明显。从技术结构看,企业科研开发经费不足,技术创新力度不大,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我国工业和技术装备水平比国际水平一般落后10至20年。例如,我国水泥行业小立窑生产仍是主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仅占10%,而日本达到98.3%;造船行业国产船舶设备装船率不足40%,而日本、韩国分别达98%和85%。还有,钢铁、煤炭、有色、石化等16个行业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在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上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大部分化工、医药产品靠仿制,主要机械产品有一半使用国外技术,出口服装大多是来样来料加工。另外,资源利用率低,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GDP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 %以上,工业排污物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从产品结构看,畅销产品少,多数是平销、滞销产品;名牌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初级产品比重过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最终产品比重过小,因此尽管我国总体上已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出现了过剩经济的特征,但仍是低水平过剩,具有突出的结构性特点。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型企业过少,集中度过低,在4.4万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排名前300家企业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到20%;中小型企业过多,且分散、重复,生产能力小,专业化水平低。总的讲是大企业少而不强,小企业多而不活,尤其是不少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就业结构看,大量人员富余与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并存,尽管经过几年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但国企仍有约1/3的富余人员,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结构亟待优化。这些结构性矛盾如果不解决好,就会制约企业发展,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局。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一项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只有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政权。 当然,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发展中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就需求方面说,不是压缩总需求,而是要在扩大总需求中进行;就供给方面说,不是像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简单地从量上压缩长线部门的供给,扩大短线部门的供给,而是要在量上压缩过剩供给的同时,更多地从质上提高供给,创新供给方式。为此,既要淘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又要加快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既要解决当前的市场供求问题,又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从国际范围看,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结构性调整。美国80年代以来进行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已经连续8年多维持强劲增长,令传统经济学理论大跌眼镜。亚洲金融危机迫使与我们相邻的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克服经济结构性缺陷,一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进展。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果断地抓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又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起点在企业,落脚点在企业,主体在企业,载体在企业,未来五年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根本性突破,关键也在企业。因此,企业要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抓住机遇,加快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夯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微观基础。 2.实施“十五”计划的五年将是我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五年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79年仅为9.8%,1999年达到36.4%。1979年至1999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306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0%,占新兴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30%,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说,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为了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入世贸组织(前身是关贸总协定)。继去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后,本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又签署了已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使之成为美国法律。根据这项议案,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将终止按《1974年贸易法》的有关条款对我国“最惠国待遇”(即正常贸易关系)进行年度审议,从而实现永久对华正常贸易关系,这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也将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一旦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将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开放型经济。这对于作为国际竞争主体的企业来说,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 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坐在家门口,可能面对的就是世界上最强的对手,我国一些发展水平低的产业和企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将会获得有利的发展条件。每一个企业都要充分估量加入世贸组织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早作准备早主动,要敢于在国际市场上比高低,共经纬,争短长。对于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要充分利用过渡期或保护期,应对国外竞争压力,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缩小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的国际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汽车等规模经济要求较高产业中的企业,要变市场竞争对经济规模的压力为动力,加快企业联合、合作或并购的进程,建造我们自己的跨国、跨地区企业集团。对于医药等对技术创新要求高的产业中的企业,要改变长期以来靠仿制过日子的现状,加强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创新走出一条生存发展新路。对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要迅速地大幅度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实现飞跃发展。应该看到就其本质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的冲击主要不在于对某一个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冲击,而是由公开性和非歧视性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将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带来全新的含义。总之,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选择资源和市场的范围大大增强,要求企业有坚实的管理基础和强大的运作能力,走创新发展之路。 3.实施“十五”计划的五年将是我国市场化程度发生变革性提高的五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的所有改革无不是一步一步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计划、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全面展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即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市场化的基本情况是:商品价格市场达85%,政府市场适应性达72%,技术市场达71%,农业市场达66%,劳动力市场达65%,外贸市场达54%,工业市场达50%,资本市场达10%。另外,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高达70%,南部地区高达68%。总体上说,我国市场化程度在60%左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我国市场化程度应在80%至90%之间,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目前的60%到80%至9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这20多个百分点并不容易,甚至比已实现的60个百分点还难。因为,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是先易后难的,前一段我们把经济体制改革好改的那部分已经改过了,剩下的是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政府管理方式相联系的比较难改的部分,是“硬骨头”。“十五”期间能否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有飞跃性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至关重要。 市场化程度提高直接影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市场化程度愈高,企业的市场主体性就愈强,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就愈紧密。过去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在生产主导型的市场格局中,企业的每一笔投资都很容易赚到钱,因此选择投资目标不是很难的事情;企业也可以在一个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产品生产,因为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可以卖出去,这个时候所谓的好产品就是质量高的产品,所谓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是价格更低的产品。而现在已进入买方市场,进入消费主导型的市场格局,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用户需求,并且有能力满足甚至创造和引导顾客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用户喜欢的产品,并且以非常畅通的销售渠道销售出去。企业需要仔细分析顾客的需求,并从中迅速发现自己的商业机会;不断与用户进行交流,形成互动,实现产品的差异化营销;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及时沟通信息,缩短供货时间,减少库存,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缩短产品的设计时间,提高产品生产的“柔性”,做到小批量,多品种。可以说,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推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彻底的变革。 4.实施“十五”计划的五年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的五年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对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起了强劲冲击,信息愈来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愈来愈大。很多专家认为,正是信息技术打造了美国新经济。可以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发展阶段,面临着推进工业化与发展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要利用工业化支持信息化,为信息化进程提供物资、能源、人才、市场,同时利用信息化引导新时期的工业向高增值、高竞争力、高信息含量的方向发展。五中全会首次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提出来。今后五年,我国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产业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企业数据的产生和流动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进行,以实现企业信息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信息化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更快捷、更灵活、更科学。在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浪潮面前,企业只有在生产、流通、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提高企业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水平,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信息产业是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产业,我国近年来信息产业也在加速发展。以电话用户为例,从1979年的203万户到1992年的1000万户用了13年时间,从1000万户到1998年的1亿户用了6年时间,而从1亿户到目前的2亿户只用了2年时间。目前,全球IT产业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持续增长的势头十分强劲,已成为20世纪末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大的行业,在21世纪仍将会快速增长。据统计,目前因特网上向大众开放的网页达30亿页,到明年2月将达到40亿页,其中,美国占85%。虽然中文网页不到2%,但增长速度相当可观,因为它面对着占全球1/4人口的华人市场。截止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1690万户,比1999年6月底的400万户翻了两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旺盛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更多的商机。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在企业中开展的,企业面临的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时认真把握,推动活动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二、围绕“十五”计划,牢牢把握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两个基本立足点 “十五”计划的主题是发展,创新最关键。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新世纪,紧扣企业发展壮大和青年成长成才来全面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此必须把握两个基本立足点。 1.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立足于推动企业面向市场需求,不断提供创新型产品(服务)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引导青年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是为了推动企业全面创新。企业创新包含广泛内容,但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能够动态地、适时地、不断地面向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创新型产品(服务)。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最终都以创新型产品(服务)为表现形式进入市场,接受用户检验,创新型产品(服务)是一切创新的显示终端。现代市场经济是用户经济,企业的存在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企业的目的是一切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要求企业及时探求消费者欲望,捕捉市场信息,以柔性、灵活的生产方式为市场不断提供创新型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把握先机,占领市场制高点。 产品是为了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的,不同时期的消费者存在不同消费倾向,所以对产品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够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存在,过时的、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失去在市场上存在的理由而被市场所淘汰。一个企业能自觉迎合市场变化,开发相应产品,企业就能够不断发展。相反地,如果不能及时提供创新型产品,产品的销售发生困难,被迫退出市场,造成严重积压,导致资金被挤占,价值无法实现,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为企业的生命是以其产品为载体的,企业产品的消亡,意味着企业以这种产品作为其生命载体的可能性消失。如果此时不能开发出新产品来延续的话,企业就会随之消亡。 而且,提供创新型产品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市场上没有永远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只有适应消费者需求而不断创新的产品,才会为消费者所青睐。任何一个产品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新产品开发到商业化再到投放市场,然后再依次经过成长期到成熟期再到衰退期,最后被市场淘汰,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供创新型产品。如果说在过去、在前工业经济时期创新型产品能持续一段时间,重大创新的超前垄断地位还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话,那么今天已进入渐进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创新,技术的扩散转化速度惊人,非同以往。比如很多应用型软件2至3个月不升级,就会落在别人后面,就会被市场淘汰。一般说来,企业向市场投放了创新型产品,其他企业特别是同行业企业会对此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包括扩大同类产品系列或品种,模仿或改进竞争者已上市的产品,推出本企业的类似产品,从而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应该看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企业提供创新型产品的速度如果慢于其他企业,就会在竞争中陷入被动。我国机械企业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是10.5年,开发周期是18个月,而美国同类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仅为3年,产品开发周期仅为3个月。这个差距所造成的后果是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这导致我国机械行业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利用率只有50%,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市场所需的产品又要大量进口。在以创新能力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技术进步快、创新能力强是创造和保持暂时垄断地位和获取超额利润的基础。在新世纪的门口,全球性的竞争风起云涌,科技革命波澜壮阔,企业处于扬弃过去、把握未来的十字路口,“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你别无选择。要么果断进行变革创新,要么死路一条。能够幸存并获胜的必定是那些适应力强、具有创造性的企业。 可见,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就是要着力于推动企业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提供创新型产品(服务)。要引导广大青年职工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的现实出发,充分发挥青年职工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技术、管理、营销、服务创新,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不断推出创新型产品(服务)。 2.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立足于推动企业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大力开展创造性劳动 企业的创新型产品(服务)是企业职工的创造性劳动的物化产物,企业创新的主体是能够开展创造性劳动的企业职工。我们要明确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这就是青年职工要争当富有创造性的新型劳动者。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是38岁;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时是22岁,后来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是29岁,发明电灯时是31岁;贝尔发明电话时是29岁;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时是31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是2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时是37岁。许多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杰出功业也大都是在年轻时期就基本创立了。《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党的一大时,毛泽东是28岁。目前,网络、通信、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行当,IT产业存在“少帅”现象。可见,人的创造性劳动最好年龄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青年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最少包袱,敢想敢干,是知识经济的弄潮儿。创新是青年的内在属性,创造性冲动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 开展创造性劳动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是具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当今社会有数以万计的职业,现代社会的根本标志就是高度职业化。人的活动可分为职业活动、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而现代人成功的标志从根本上说体现在职业活动的成功。职业活动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也是最有价值的活动。企业青年职工与市场经济发展同生共长,文化程度高,自主意识强,富有理想,积极向上,成才愿望强烈,向往实现自我价值,向往人生富有意义。实现理想和抱负,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职业上的良好表现。在今天这样一个创新时代,职业上的良好表现再也不仅仅是过去的勤奋工作、踏实工作、忘我工作等劳动态度层面的东西。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时代赋予职业以新的含义、新的要求,这就是必须在劳动中有所创造,必须开展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是对工作有所改进的劳动,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劳动,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劳动,与按部就班的劳动、机械的劳动、无效的劳动是截然对立的。非创造性劳动,干得再勤、再苦、再累,也可能对企业、对自身一无是处。 企业团组织要把握当代劳动的新特点,紧扣创造性来做文章,使创造性劳动成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立足点之一。要引导青年职工发挥青年的创新特点,树立新的劳动观,把岗位作为创造性劳动的乐园,养成良好的创造习惯。要强化青年职工的创造意识,强化他们产生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把他们塑造成具有强烈创造意识的人。要提高他们的创造技法,指导他们因人因事因地制宜,锤炼解决问题和发明创新的技巧。要把发明创造与日常工作的改进相结合,打破创新的神秘感,让创造从神坛上走下来,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干一行,钻一行,创造一行。要大张旗鼓地对青年职工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育,开展创新性劳动的大讨论,激活他们的创造细胞,强化他们的创造意识。要向青年职工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在千变万化的当今时代,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同,关键在于能否以创新的态度立足岗位开展创造性劳动,舍此别无他途。创造性劳动是同平庸的劳动截然对立的,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于企业无益,于己也有害。平庸的人生是同平庸的劳动联系在一起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青年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实践,大力开展创造性劳动,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三、以历史辩证的观点研究思考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面临的若干现实问题 1.文化性因素 创新以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为基本内涵,既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本身又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业社会里,民族性格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造成了稳定、保守、散漫的一面。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给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奉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调和矛盾,不走极端,强调礼义,克己复礼,为了不相冲突而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在儒家文化看来,人们要眼睛盯着前人,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眼睛盯着古人,所谓“圣人自有治国之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眼睛盯着别人,依赖别人,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就是不敢靠自己。儒家文化使得人们表达感情都比较含蓄,保持分寸,欲言又止,藏在心里,走到极端就成了“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的本性,扼杀人的潜能。还有,人们往往对失败者缺乏应有的宽容,甚至冷嘲热讽。儒家文化流行千年,影响千年,积淀千年,使不少人骨子里有了这样一种文化特质:不敢标新,不敢立异,不敢冒险,不敢失败。这样的文化土壤是难以孕育出创新之花的。凯文·凯利(《美国在线》主编)说:对新经济而言,文化的影响比技术重要。硅谷的最大发明不是芯片、电脑,而是新文化与新概念的形成,新经济的关键是文化因素。硅谷文化的重要特色是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价值观念。硅谷的实质是创新精神。不求上进,但求无过,因循守旧,无所作为,是不可能出现持久的创新的。要提高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竞争力,必须从创新文化着手。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研究思考制约创新的文化性因素,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要倡导标新立异,重视宽容个性特征,鼓励敢想敢干,容忍失败挫折,为青年职工创新提供良好文化环境。 2.体制性因素 创新自古有之,但在自然社会中,创新是零散的、孤立的、偶发的现象。应该说,可持续的创新是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从近现代开始的。我国建国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搞“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既然有“大锅饭”吃,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甚至干与不干也一个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与其昏昏,使人昭昭,从而滋生一批懒人、闲人。计划经济是一种短缺经济,是制度性短缺,计划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使得企业在参与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上、科研机构在全面进入市场上、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产业化上都缺乏动力。近些年我们搞市场经济,但几十年计划经济对人的影响不可能一下子消失,许多体制性因素仍然制约着创新的发展。现实情况是,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对创新的支持还不是很有力,企业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对创新的支持也很不够。对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创新要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力,创新有赏,创新有效,创新有功,才会创新辈出,层出不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创新乎?我们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就要积极争取企业支持,优化青年职工创新的政策环境,为青年职工创新鸣锣开道。 3.市场性因素 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实现更高的效益,而效益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市场,因而创新是以市场为动力的。正因为这样,市场对创新有着重大影响。应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些年我们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从根本上说都是市场经济的推动。但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市场发育得还不够完善,也制约着创新的发展。首先是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不少企业对创新的压力感觉不强烈,得过且过,缺乏创新的动力。同时,市场存在一定的无序状态,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认为创新得不偿失,从而束缚了创新。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针对这些问题,紧扣市场来搞创新,引导青年职工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动力。 4.创新者素质性因素 创新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价值的实现,创新是人的创新,受到创新者自身素质的影响。中华民族是创新的民族。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涌现,到了近代终于走进了死胡同。在科举制时期,多少人皓首穷经,从四书五经中找题目,做文章,求答案。在故纸堆里,多少人度过了少年,度过了青年,度过了中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辈子无非是懂点圣人云、子曰之类的东西。人们思想稍微“有乖于圣学经义”,即给予个人甚至家庭以轻则及身、重则灭族的严惩。科举制遗毒久远,贻害无穷。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当前正在面向新世纪,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也应该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的法宝是灌输知识,学生的法宝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统一答案”,理解了,背;理解不了,也背。只要背对了,就能考高分;考了高分,就能升学。人们不用问为什么,不用知其所以然,不用想有没有别的说法。背多了,学生就离活生生的实践愈远;背多了,学生的思维就愈狭窄。殊不知,现有的理论不一定完善,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是敢于向现有理论权威和常识挑战的结果。照抄书本现成答案,照搬书本现成知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创新者素质的提高。这种情况在企业青年职工中也存在。不少人对滚滚而来的创新浪潮熟视无睹,毫无准备,在愈演愈烈的创新大战面前束手无策,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动力,不适应企业全面创新的需要。我们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就要以培养青年职工的创新精神为重点,转变青年职工的创新观念,对他们进行创新培训。要鼓励青年职工进行创新性思维,提出独特性、首创性、新颖性、变异性的想法。要组织青年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创新活动,铸造创新型团队。 四、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针对性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就全国范围来说,有总的要求。但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而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针对性是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必须把握三方面的实际情况。 一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企业的特点出发。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在向前推进,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和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在创新浪潮中,企业首当其冲。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无论是体制,还是市场,都面临着如何创新的问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加大了创新投入,加快了创新步伐。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企业搞创新,天地是广阔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大有可为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企业千差万别,企业的创新工作千差万别。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在具体细化到每一个企业的时候,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从解决企业急需的、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主导产品的企业来说,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条件有所不同、方式有所不同、速度有所不同、重点有所不同。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没有万能的钥匙,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创新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也应体现个性特点。如果脱离企业实际,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就难以开展;即使开展了,也收不到应有效果。 二是要从青年职工实际出发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主体是企业青年职工。对于不同企业,青年职工的人数多少、文化程度高低、创新基础强弱、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青年知识分子比例多少都不尽相同。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不能不研究这些不同,把握青年职工的差别。有的适合搞高精尖的创新,搞专利发明,有的则适合开展小革新、小改造,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对此不能搞一刀切。而且就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本身来说,我们要搞群星制,扩大活动覆盖面,鼓励广大青年职工日新日高,有所改进。可见企业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过程中,要团结、凝聚、吸引青年职工,摸清青年职工的实际状况,摸清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态,了解青年管理人员的愿望,掌握青年营销人员的所思所想,采取既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又符合企业青年职工实际的创新创效的具体工作方式和载体。如果不问对象,一以贯之,是不会有多少群众基础的,是难以开展起来的。 三是要从企业团组织自身的实际出发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围绕青年的成长成才和企业改革发展来开展工作,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青年。共青团的舞台是广阔的,内容是广泛的,工作是全面的,但这决不意味着共青团可以“包打天下”。对于企业团组织来说,工作资源、工作手段都是十分有限的。为此,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时要找准定位,摆好位置。从全团来说有总体要求,但还要结合企业共青团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干。我们不能不看到企业共青团的组织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都不尽相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条件不一样,力量不一样。因此,团的机关在要求企业团组织全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同时,也要提出量力而行,提出实事求是,提出不要四面出击,而要突出重点。另外,创新创效是企业各部门的共同任务,企业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要积极争取企业其他部门的支持,处理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采用社会化的方式推进,整合企业资源,形成各部门支持团组织开展这项活动的生动局面。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只有从这三个实际出发,工作到位,组织到位,才能达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服务的目的,收到实际效果。 五、加强企业团的作风建设,确保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扎实持久深入开展 面向新世纪,做好新的发展阶段下的企业共青团工作,企业团干部至为关键。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对广大企业团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这项活动扎实持久深入开展,必须加强企业团的作风建设。作风问题至关重要,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作为。我们要从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企业团的作风建设。 1.关于思想作风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首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团工作大局,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团的工作,珍惜团的工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心去从事团的工作。第二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创新无禁区,创新无终点,创新无模式,创新无高峰。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必须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大力创造。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共青团事业的发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目标的制定,任务的提出,措施的出台,都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畏缩不前。第三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落实到企业团的工作中去,竭诚为企业青年职工服务。要了解青年职工的愿望,关心青年职工的具体需求,满腔热情地为青年职工排忧解难,做到思想上尊重青年职工,感情上贴近青年职工,活动上深入青年职工,工作上依赖青年职工,积极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优化环境,提供帮助。第四要正确对待名誉、地位、金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极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党的青年工作无私奉献。 2.关于学风 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加强学习,要结合新的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学习,不断前进。无论什么人,不学习就会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别人的后面。谁放松了学习,谁就会成为功能性、结构性“文盲”,就会失去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就会失去竞争的条件和资本。团干部负有团结、带领青年的责任,学习上只能走在青年的前面,不能落在青年的后面。学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认真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结合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和广大青年职工的丰富实践,学以致用,落到实处。要有那么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如饥似渴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方面为广大青年职工带好头。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关于创造性学习的问题。以网络技术和生命工程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不仅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创造和积累方式。人类的知识总量特别是新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处于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具有何种学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创新都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今天的学习同以往相比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传统的旧有的学习方法,在信息和知识剧增的今天显得力不从心,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团干部要成为学习型个人,把企业团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3.关于工作作风 加强工作作风,首先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求实效,力戒简单化,力戒形式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不可否认,企业团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但不能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片面追求形式,甚至把一切工作都变成走形式,搞“花架子”。在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要认真领会上级团组织的精神,全面了解青年职工创新创效的情况,做到工作落实、扎实、切实。企业团干部都要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团的工作上,肯下真功夫、苦功夫,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回报企业,回报社会。加强工作作风,还要开拓创新。企业团干部是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和组织者,动员青年职工搞创新,自己首先要创新。企业团的工作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事业,是一种创新的事业。我们不能因为过去已经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不求上进,不能因为已经积累的工作经验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精神从事企业团的工作,以创新的作为开创企业团的工作新局面,推动企业团的工作在新世纪取得新发展。 同志们,再过两个多月,人类就将迈进新世纪。这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世纪。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真抓实干,开拓前进,推动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在企业全面开展,带领企业青年职工围绕实施“十五”计划积极投身创新创效的伟大实践,为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