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服务团”工作总结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0年10月25日)
中组部、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博士服务团”工作是一项崭新的探索,既是智力扶贫的新形式,又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也是新时期知识分子工作的新实践。一年来,各位博士以求实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为所在地区和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不愧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 博士们的生动实践表明,组织“博士服务团”到基层去,是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形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人力资源的全球化,科技革命是因人类智慧的飞跃引发的革命,知识经济的本质表现为科技和知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些大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知识的较量,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能使人才资源的配置最优化,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面对这个大转折,我国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科学配置人才资源,充分挖掘每一个人才的潜能。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而在很大程度上资源是围着人才转的,人才资源是配置其它资源最能动的能量。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扶持,给钱给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给人才。博士是人才群体中拔尖人才,把他们组织起来到基层去,可以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改变地区间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把博士们新的观念、新的视野、新的知识、新的技术等和基层广泛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裂变效应”,裂变出巨大的综合效益。博士们下基层做了多少具体工作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影响了当地人的观念,开阔了当地人的视野,丰富了当地人的知识; 重要的是他们带去了项目和技术,并以人才优势吸引了外界的物力、财力,形成一个持续“增长效应”,拓展了基层的发展空间,这个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正因为这样,博士们的工作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由衷的欢迎。 博士们的生动实践也表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我国青年知识分子有着优良的传统。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依靠科学,锐意创新,顽强拼搏,勇于实践,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刚才大家在发言中谈到,博士们有的是放弃了出国研修的机会,有的是中断了自己研究的课题,有的是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有的是克服了家庭的诸多困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挂职期满后,有9位同志决定留下来长期在基层工作,即使回原单位的同志也表示要长期和挂职单位保持联系并做好服务工作。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不懈奋斗的进取精神、立足基层创业的精神、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博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力量源泉,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博士们用自己生动的实际回答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命题,那就是只有自觉把个人的抱负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人生才更有意义; 只有把自己的奋斗融于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当中,人生才最有价值。博士们用实际行动昭示社会,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是值得信赖的,是大有希望的。 博士们的生动实践还表明,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服务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刚才许多同志都谈到了,在基层挂职期间,既运用了自己的理论,又深化了自己的理论,甚至还找到了新的课题,找到了新的研究领域;“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服务的过程,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大课堂,人民群众是这个课堂中最高明的老师。博士们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中,学习到了人民群众好的作风、好的品质,升华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服务的过程,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有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怎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这个转化器就是实践;“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服务的过程,是拓展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座的博士都是在某个方面学识渊博之士,但是从广义上来说,“博士”二字应当是指知识广博之士,未来社会发展尤其要求高级人才能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如何将“渊博”转化成“广博”呢?也要走实践这条路,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广泛接触、广泛涉猎、广泛钻研,才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通才,先“博”而后“专”,是人才成长、建功立业的必然规律;“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服务的过程,是了解国情、认识国情的过程。通过对国情的了解,思路更开阔,作风更务实,责任感更强。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博士们在作贡献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实践了江泽民总书记“四个统一”的要求,也再一次证明,实践是青年知识分子成才的根本途径。 刚刚闭幕不久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规划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建议》提出:“人才是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将开发人力资源提到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高度,把人才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以往的五年计划中都是没有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全会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发达国家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培养不好人才,使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我们的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能够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优势的创新机制,形成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培育一个争相创新的氛围,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成现代化大业的中坚力量。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青年人才是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重点。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培养“四有”新人。尤其要配合组织部门,把“博士服务团”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扩大规模,讲求实效,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做好“博士服务团”工作,各级团组织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服务。一是牵线搭桥。要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和青联组织广泛联系青年人才的优势,举荐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甚至可以采取公开招募的形式,在更大范围内组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博士到基层去,既要组织“土博士”,又要面向世界组织“洋博士”。要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和青联组织广泛联系社会的优势,了解基层尤其是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把人才资源和基层的有效需求真正对接起来,有的放矢,使博士团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成为服务西部大开发、服务扶贫攻坚计划的一项长期战略。二是排忧解难。要把服务摆在首位,做博士们的好朋友,做博士们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要努力做到博士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尽量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派出单位的团组织要组织青年志愿者主动承担起为博士家庭服务的任务,解除博士的后顾之忧。三是优化环境。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博士们在基层工作的感人事迹,广泛宣传博士们在基层工作的实际效果,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昭示更多有识有为的博士加入到“博士服务团”的行列中来,投身西部大开发的洪流,到基层去,到最需要他们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四是推波助澜。在实践中成长,在事业上成功,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是博士们的强烈愿望。各级共青团组织和青联组织要通过评选表彰等方式树立一批响当当的典型,积极向党政领导举荐博士中的优秀人才,为博士们搭建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舞台。 最后,我衷心祝愿博士们把在实践锻炼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之中,不断进取,大胆创新,创造出更多的业绩。我也希望更多有识有为的青年博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完成“十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