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西部青年人才短缺问题 应该看到,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由于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人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的15.5%,高级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的10%,西部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者不到东部的10%。二是人才分布不均衡。从地域看,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从行业分布看,人才主要集中在冶金、军工、矿产、纺织等传统产业,高新技术、金融、外贸、法律等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从单位看,人才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事业单位。三是人才断档。在西部现有人才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参加支边建设的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在西部无私奉献,为西部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存在着中青年人才普遍短缺的问题。四是人才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难以通过高薪、住房等优厚的物质条件来留住人才,加之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五是由于观念、体制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西部现有人才的作用和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现有人才积压浪费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六是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由于目前西部教育投资不足、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需求。上述长期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人才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又集中体现在青年人才这一群体当中。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需要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需要不断培养新人,为这一历史进程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新生力量,而青年正是这一力量的主要资源。 青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生力军。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任务,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千千万万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青年人才。据人事部预测,仅“十五”期间,西部人才需求总量将增加40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将增加240万人,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将明显增加。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青年已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主要掌握者,在新兴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着眼,充分认识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努力建立起具有前瞻性的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二、努力探索培养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共青团抓住培养人才这一关键环节,以中国青年西部创业行动为载体,以“西部行”为主题,组织博士、在校博士生和青年企业家等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为西部地区提供了信息、技术、人才、项目等多方面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面向新世纪,共青团要继续发挥优势,着眼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为西部培养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起培养青年人才的工作体系和机制。 第一,稳定和激活西部的现有人才。西部现有的人才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稳定和激活现有人才资源,将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地区各级团组织应做好向党委和政府举荐青年人才的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西部地区对人才需求和现有青年人才的状况,特别是基层团组织要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作骨干,使更多的青年人才走上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做好推荐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工作,特别是举荐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企业经营管理者,使他们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通过建立青年人才中介机构和青年人才信息库等措施,促进青年人才合理流动,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 做好典型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宣传献身祖国西部建设的典型,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用这种奉献精神来感召和鼓舞胸怀报国之志的西部优秀青年人才,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扎根西部,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在西部创业成功的青年典型,引导青年充分认清和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热情,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显身手。 为西部现有青年人才搭建舞台。通过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深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等,为西部现有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更好地发挥作用搭建舞台。还要热情关心西部现有人才,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二,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任务,需要大量引进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能不能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要看到,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创业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奉献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这对崇尚事业有成,渴望创业成功,有志报效祖国的青年人才而言,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共青团抓住这一契机,作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已先后组派了5批海内外青年博士199人次,赴西部发布了799项科技成果,达成159个合作项目;青年企业家西部行活动共组织东部各省市3批共300余人次赴西部,达成合作意向100余项;高校博士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共组织130余支博士团赴西部开展志愿服务,签订了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项目和校地长期合作项目。 在新世纪里,各地团组织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通过组织留学归国人员服务团、高校博士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等活动,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为西部地区建设作贡献。大力推进“金桥计划”,通过技术服务、项目合作、创业扶持等方式,在海内外、东西部之间架起合作的桥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智力资源,为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同时,各地团组织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建立网上虚拟创业园。针对西部建设急需解决的项目开发、科研攻关等实际问题,组织海外和东部地区高级人才开展网上远程服务,使他们不在西部就可以为西部开发贡献陪明才智。总之,在培养青年人才的工作中,要重视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青年人才资源在西部的优化配置。 第三,着眼于未来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青年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持,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既要注重现有人才,又要重视培养后备人才。 当今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人要始终有所作为,有所发展,不为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西部各级团组织推动青年在学习中成才,最重要的是帮助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力实施新世纪读书计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推动青年不断学习。岗位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体现,通过开展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促进西部青年岗位成才,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要引导青年在实践中成才。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大课堂,青年可以在其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更好的成长成才。要通过引导青年投身西部大开发,帮助他们在作贡献的过程中受锻炼、长才干,在西部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尤为重要的是,还是引导优秀青年人才在实践中成为西部大开发各项事业的带头人。围绕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帮助万名西部青年科技创业行动,引导青年成为创业带头人;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引导青年成为农村科技星火带头人;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人;围绕农村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青年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进入非农产业的能力,成为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带头人。 要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培养青年人才。以项目运行推进工作是近年来共青团工作方式在适应市场经济过程中实现的一个重要转变。其特点是,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都有具体的标准,可以量化评估,可以具体操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可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又可以收到包括育人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使培养人才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团组织在为西部培养青年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使那些如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帮助万名西部青年科技创业行动等具有生命力的项目成为一项事业,实现持续发展。 要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有着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都是培养人才的方式。共青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使我们培养人才的工作成为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成为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团校、青少年宫、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的作用,为西部大开发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创办网校等方式在国际互联网上构建起培养西部青年人才的新阵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境外研修、短期学习、联合培训等方式,为西部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努力做好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培养工作,认真制定“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培养规划,建立“培养计划”工作基金,通过考察学习、开办培训班,到东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方式,帮助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三、努力营造青年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良好环境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不拘一格地选用年轻人,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让年轻英才不断涌现出来。”青年人才能否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就是自身的素质与努力。外因,就是环境。良好的环境对于发挥青年人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共青团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努力营造青年人才参与西部开发的良好政策、社会和舆论环境。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共青团应促进有关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青年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形成青年人才在西部大开发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从目前来看,共青团应与西部地区有关部门配合,推动在西部尽快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推进“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政策的制定,使东部优秀青年人才减少到西部工作的顾虑,推动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西部开发;推动西部地区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手段从国内外吸引急需人才,以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中的尖子人才;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如实行期权制、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措施,调动青年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到西部创业;积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到祖国西部参加建设,以便通过多种方式为西部开发做贡献。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充分认识和重视青年人才的作用,努力营造共同关心青年人才、热情帮助青年人才的社会环境。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善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健全市场机制,优化中介服务,实现公平竞争,使青年人才在西部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在企业注册、员工招聘、贷款申请等方面为青年人才在西部创业提供金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为国内人才到西部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阵地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人才是社会的第一资源,在西部地区真正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在西部创业成功的青年成才典型,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创业成功的事迹感召青年,在青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西部“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环境。要在西部地区形成鼓励创业、鼓励成才、鼓励发展的良好环境,使真正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进而产生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投身西部建设。
|
(原载《求是》杂志2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