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同志在全国普通高校
团建经验交流会暨2001年共青团学校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3月13日)


  在进入新世纪不久,我们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面向新的世纪,分析高校共青团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和探索适应教育改革的新途径、新方式,明确方向,理清思路,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共同推动高校共青团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是学校战线团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素质拓展”全面推进,特别是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百支博士团“三下乡”志愿服务行动、“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18岁成人仪式教育等活动都有了新的发展,成效比较显著。二是成功召开了全国学联二十三大,党中央充分肯定,广大同学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三是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团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在民办高校团建方面取得了突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四是加大了奖优扶困工作的力度,在服务学生成长方面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广大学校战线团的干部讲政治,顾大局,求进取,能战斗,为推动团的工作的发展付出了许多辛劳。利用这个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学校战线团的干部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团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今年的工作,团中央学校部还要做具体部署。这里,我着重就高校团的建设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趋势,未雨绸缪,切实增强推进高校团建工作的紧迫感

  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团的建设在全团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团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的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高校共青团这块阵地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多年来,高校团的建设一直保持着一个好的局面,这除了各级团干部的主观努力外,还有两个客观因素,一是高校里学生团员最集中,比较容易组织;二是在改革进程中,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其他领域的改革,高校共青团所受的冲击不大。应当讲,到目前为止,高校团建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少同志还没有对高校团的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潜意识认为,这样维持下去也是可以的。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高校共青团的外部环境和工作对象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高校团的建设已经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以新的眼光审视团的建设,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团的建设,也许几年之内这种状况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警觉。

  1、从外部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正在对团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特点的变化。

  首先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是共青团建设的基本依托,体制的变革必然对团的建设带来直接影响。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迈得相当快,有不少措施已经触及到团的建设。比如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完全学分制打破了过去集中统一的教育模式,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这项制度已经在上海、北京等不少高校实行,并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推开。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同一班学生在选课方面出现了很大差异,很难在一起集中活动,班的概念被大大淡化了,长期依托班的建团模式也就发生了动摇。比如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传统上都是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分班,现在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校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本科阶段淡化专业,开始尝试按学院来招生,虽然班级建制还在,但同班同学的课程安排同样差异很大,仅依托班来集中开展团的工作已经不够了。比如后勤社会化的推进。这几年后勤社会化发展很快,上海、湖北、广东等地不少高校都开始实行学生公寓制,北京也正在高校集中的海淀区建设大学城,到时将有大学生1.5万人住在一起。与传统的学生宿舍相比,公寓制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比如,不同班级、专业的学生可能住在一起,服务和管理有社会力量参与,学生居住更为集中,硬件设施更好,等等。公寓制是一种新的居住方式,公寓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的重要园区。团组织如何覆盖到这里成为一个新问题。比如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高校合并已基本完成,全国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合并后,团委的建制及工作方式都要发生变化。另外,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团的机构被合署、团的干部被削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适应这一改革需要充分关注。比如民办高校的兴起。民办高等教育有许多新特点,它的迅速发展必将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普通高校产生影响,从而对高校共青团建设带来深远影响。

  其次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更是包括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方位变革,不仅仅涉及教学部门,而是涉及包括共青团在内的学校所有方面。去年以来,许多高校通过建立“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重新组合学校各部门力量,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明显加大了力度。在这个过程中,共青团如何发挥作用很值得研究。要看到机遇不少,比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分数是衡量学生的最重要的指标,教学是学校第一要务,影响了就属于添乱。实施素质教育后,综合素质是衡量指标,这样共青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就显得突出了。但更要看到,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比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同部门出现了抢“地盘”的现象,共青团的不少项目面临被抢去的可能,工作上出现了一个竞争的问题。比如,过去共青团开展些活动,只是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现在第二课堂实际上也具有了第一课堂的性质和作用,都围绕素质教育来开展,都需要评估和量化,所以要求更高了,单单搞一些简单的活动恐怕难以应对,必须上升到职能建设的层次。再比如,一些团组织由于难以发挥作用,面临被合署的危险,甚至失去了独立性。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团组织在高校的地位。

  再次是学生特点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现在在校的大学生正在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在传统体制下,国家包办学生的招生、学习安排、生活、就业,所以学生是比较被动的;现在情况不同了,学生在选课、择业等涉及自身成长和发展方面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学生由过去集中的状态逐步趋于分散,自主性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被动地参与一些活动就不那么灵了,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学校实行收费制度后,学生实际上已成为教育的消费者,他们需要获得相应的权利。一些高校已经提出“学生就是上帝”、“一切为了学生”等口号。在这种情况下,共青团过去只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而忽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的问题。

  2、从内部看,加强高校团建是共青团实现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这几年经常有同志讲,高校共青团处于高位徘徊,我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高校共青团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说难以实现新的突破,有些停滞不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大努力,走出高位徘徊。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新思路是不行的。一是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不能走回头路。学校共青团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存于教育体制的。条件、环境变了,共青团必须跟着变,必须去适应。二是我们讲高位,并不是要保持传统体制下的高位,而是要创造和占据新体制下的新高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进取的精神,创新的精神,传统的优势和高位也是难以维持的。

  3、从现实条件看,我们已经初步摸索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近年来,各地不少高校主动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许多方面创造了新经验。这次会上提供的经验材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尽管有些探索还是初步的,但体现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大方向。特别是上海高校共青团系统,去年集中搞了综合试点,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上海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是教育改革步伐比较快的地方。上海高校共青团有着很好的基础,但他们没有满足,而是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一年下来,成效相当明显。实际上上海的探索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高校共青团发展的一种方向,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这些都为我们推进团的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现实条件。

  以上讲这些,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增强紧迫感。高校共青团之所以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工作设计和思路具有前瞻性,工作具有主动性。同样,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也应当把眼光放长远些,未雨绸缪,早做谋划,早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共青团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局面。

  二、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巩固和创新高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是高校团建的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讲构建“一体两翼”的大团建格局,即以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为两翼,其中“一体”本身的重点就是基层团组织。现在看,教育改革带来的最直接的挑战是对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挑战,我们讲适应,首先是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要适应。组织形式变了,活动形式自然会发生变化。因此,加强团的建设首先必须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应当讲,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开展活动上,放在了活跃团的工作上,对组织建设并不是特别重视,这种状况应当改变。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即突破过去依托班级建团的单一模式,依托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建团;突破过去只建有注册团支部的静态模式,建设动态的活动团支部,以适应高校改革的新变化和学生的新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层面的覆盖。

  1、要把班级建团和生活园区建团、社团建团结合起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在空间上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学生的管理形式和组织形式也要相应地变化。首先,班级建团仍然是主要的形式。据调查,即使在教改比较快的高校,也有70?0%的学生是通过班级组织起来的。在教育体制转轨过程中,这种形式还将长期存在。因此,加强班团支部建设始终是团建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生活、加强团员日常管理、健全评比考核制度,以巩固基础,同时还要着眼于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激活团的基层支部。其二要推进生活园区建团工作。随着公寓化的发展,生活园区越来越成为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在生活园区,学生团员相对集中,便于组织;学生需求多样化,便于开展活动;学校各个部门参与管理,便于协调。因此,在生活园区建团不但必要,而且可行。生活园区团建工作要循序渐进,一种方式是在保留原有班团支部的基础上,先建立团的专门工作部门,负责生活园区团的工作的开展,在楼层、宿舍建立基层团组织,比如江西财经大学在5个学生社区设立“社区团工委”,西南师范大学增设了“学生生活园区工作指导站”,还有中南大学等校都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同时班团支部仍保留,实行双重管理。另一种方式是在条件成熟时,完全打破班团建制,建立完整的生活园区团组织,把基层团组织的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生活园区中。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采取了这种方式。除了班级建团、生活园区建团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在学生社团建团的工作。湖南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等校的实践表明,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吸引和凝聚了大批学生,在社团中建立团的组织,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应当讲,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这种方式如何与其他建团方式更好地结合,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2、要把注册团支部建设和活动团支部建设结合起来。所谓注册团支部,是指学生正式注册登记的团支部,负责承担学生团员的基本管理。比如班团支部等。但随着完全学分制、公寓化的推行,同一注册团支部的学生在课程选择、居住地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难以集中开展活动,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活动团支部的形式来补充,即通过招募、竞标等形式,由来自不同注册团支部的学生组成活动团支部,负责承担团的活动项目,完成团组织的工作职能。活动团支部也可以担负部分对团员进行考核的功能。这种团支部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的特点。上海大学实施的“中心团支部”模式,本身就具有这种性质。

  3、由单一覆盖向多重覆盖转变。团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有效覆盖。过去我们讲覆盖,一般是班级的单一覆盖,进了大学,隶属于一个班团支部,并在其中参加活动,过组织生活。现在看,这种单一覆盖模式不能适应学校的变化,必须寻求多层面的覆盖。比如一个学生可以参加班团支部,同时也可以参加公寓楼层团支部;比如可以参加注册团支部,也可以同时参加活动团支部。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和凝聚学生,更好地实现团组织的目标。总之,要在坚持《团章》宗旨的前提下,使团建与学校的管理方式更好地适应,和学生的特点更好地适应。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抓好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同时,要把院系一级团的组织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院系在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比过去更为突出,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按院系来招生。院系一级团组织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以班团为单位组织活动难度增大,很多工作可能要由院系一级团组织承担和协调,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发挥院系团委的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厦门大学,机构改革后由35个院系合并成16个学院,基层团组织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系,而是小至几百人大至几千人的学院,因此,团的协调功能必须部分下移到院团委。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也要做在前头。

  三、坚持团的根本,强化制度建设,努力使高校共青团形成相对稳定的具体职能

  职能建设与组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织建设是保证,但仅仅建立了组织,如果没有发挥作用,形不成相对稳定的具体职能,组织建设也难以长久。对高校共青团来讲,关键是如何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作用,使共青团工作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看,必须在坚持“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素质拓展”的内涵,创新工作方式。

  1、立足团的性质,定位团的职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共青团和学校的其它部门一样,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离开了这个中心,共青团就难有地位。但是,共青团有自身的特性,不能简单混同于学校一般的职能部门。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方面,它有很强的政治性,这就决定了共青团在参与学校素质教育时,必须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摆在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它又有很强的群众性,在贴近学生、动员学生、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方面有很大优势,这是一般的部门所不具备的。还有,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育人”是团的传统,在课外这一块,团有特殊的优势, 目前仍是别的部门无法替代的。因此,高校共青团一方面要努力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又要从自身性质出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近年来我们实施“素质拓展”正体现了这种定位。社会实践、“挑战杯”等活动能开展这么多年,本身就说明高校共青团是完全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具体职能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强化这些职能,同时开辟新的项目,努力形成新的职能。

  2、争取政策支持,明确团的职能。政策支持是高校共青团职能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大力实施“素质拓展”,不断提高高校共青团在素质教育中的影响力,所谓有为才有位。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政部门以联署文件等形式,对团的职能予以明确,这会反过来推动团的职能建设。比如,上海团市委与教育部门就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下发了专门文件,明确这些工作以共青团为主实施,这既是上海市社会实践成绩突出的结果,同时也使这些工作成为了团的相对稳定的具体职能。当然我们这么讲,并不是说共青团要搞单打一,实际上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是必须与许多部门相互配合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一点必须强调。

  3、建立评价机制,巩固团的职能。学校培养人必须有评价制度,这恐怕是教育的一个规律。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有一套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也必须有评价机制。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反过来会促进人才的培养。我们实施“素质拓展”,做了很多工作,但如果没有评价体系,那么共青团在素质教育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发挥了多大作用就很难衡量,做的很多实功也会变成虚功,甚至会有人因此而否定团的工作。从这一点上讲,建立评价机制是实施“素质拓展”、加强职能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评价机制既要强调教育评价,比如把共青团开展的工作纳入学分制,得到学校的承认,更要强调社会评价。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合格,最终要靠社会来检验,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有较高的素质,要看人才市场的竞争。比如有些学校实行“素质拓展”证书制度、经历卡制度,这对于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人才市场竞争有很大的帮助。

  四、创新思路,务求实效,整体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

  建立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格局是我们进入新世纪的工作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整体上创新工作的思路。这其中,既包括上面讲的组织建设,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团的重点活动。近年来,我们也正是围绕这样一个目标、这样一条主线来调整思路、开展工作的。希望同志们以进入新世纪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整体把握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走向,勇于探索,突出创新,把高校团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1、在思想政治工作层面上,应当更加注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共青团来说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高校团组织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过去我们抓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集中在维护稳定工作上,特别是做好敏感期或突发事件时学生的稳定工作,并通过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防止学生中出现不稳定因素。毋庸讳言,这么抓是很必要的,这种做法也应当继续坚持,但单纯这么抓已经显得不够了。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点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建设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学生更多是处在常态下,稳定是学生的主流,更要考虑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力求长短结合,统筹兼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尤其是要深入而不是肤浅地了解常态下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前提。要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多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抓好对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2、在重点活动层面上,应当从注重体现学校要求到更加注重体现社会要求。开展活动是共青团富有特色的工作方式,我们实现育人的目标也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开展活动更多是以学校教育的内部需要为参照系,主要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实行的是统包统分制度,学校培养什么人,社会就必须接受什么样的人。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社会的需求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开展的活动也应当更多以社会的需求为参照系,从校外反观校内。一个是立足于既定的教育目标,一个是立足于实际的社会需求,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这方面,我们这几年实际上也一直在探索。比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过去比较注重大学生受教育,现在看,必须强调服务社会、做贡献,把大学生作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积极力量,这体现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不这么做,活动本身也很难开展。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博士生、硕士生纳入“三下乡”队伍,目的就是要加大做贡献的份量,从开展的情况看,效果是相当好的。再比如“挑战杯”竞赛,过去比较强调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现在我们把创业计划竞赛也纳入进来,目的就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大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下一步,我们的活动要继续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3、在组织建设层面上,应当从注重抓巩固到更加注重抓创新。组织建设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在高校团的组织建设问题上,我们一直是强调抓巩固的。因为高校团的组织始终比较健全,不存在大的变动,也不存在生存问题,主要就是如何巩固的问题。但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重大的变化,已经触及到团的组织怎么建这个深层次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只强调巩固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要探索新思路。这个观点我前面已经详细讲过。去年以来,已经开始这方面的调整,先是在西安开了全国民办高校团建工作会议,把民办高校这一新领域纳入团建范围,接着又在上海召开全国普通高校团建经验交流会,以推动普通高校团建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希望大家按照两次会议的精神,把这项工作真正抓起来。以创新的精神做好下一步的高校团建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两点。首先是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去年,中组部、团中央召开了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高校团建要充分体现这一要求。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团建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并与党的建设相衔接。特别是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共青团建设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造新的经验,探索新的思路,这就更需要依靠党的领导,争取党的支持。这是搞好高校团建的重要政治保证。再就是务必结合实际。一方面要结合教育改革的实际进程。改革是一个过程,对共青团建设的影响也有先有后,团的建设必须与其相适应,滞后了不行,超前了也不行。另一方面要结合各地高校实际。高校情况千差万别,绝不能搞一刀切。这次会议提供的经验,特别是上海的经验,也都是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出来的,其中体现了不少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应当积极借鉴,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各地各校实际。

  同志们,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团中央书记处对高校团的干部和团的工作寄予了很大期望。希望同志们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开动脑筋,不断进取,谱写出高校团的工作的新篇章。以上我讲的一些意见,有的还不是很成熟,供同志们参考。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开创高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