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
把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工作做得更有实效
——赵勇同志在全国“千校百万”
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1年1月)


  自1998年2月首次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这项工作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基层各有关部门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地兴建了2200多所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对1200多万进城务工青年进行了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结合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在进城务工青年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了维权站、维权点,针对进城务工青年人身容易受到伤害、工资被拖欠等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积极引导进城务工青年利用春节、元旦返乡的机会开展“把文明带回家”活动,把在城市养成的文明素养带回农村,把在城市积累的资本带回农村。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措施,为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他们返乡创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就是要总结、交流各地开展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的新经验,研究部署如何适应新形势,从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把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工作做得更有实效。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国“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领导小组讲几点意见。

  一、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

  较为公认的人力资源概念,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指标。人力资源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时效性,即人力资源不是永恒的,只在人一生中创造活动的旺盛期(16岁至60岁)发挥作用,如果在这一时期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开发,就会丧失功效。二是能动性,人力资源是随着人的情绪、精神状态、工作态度等显现为现实生产力的。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三是社会性,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不仅受制于人类的生育规律,更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培育、挖掘、开发人力资源,与生产方式直接相关。四是可投资性,即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本参与投资,参与生产要素的融合、整合和创造,一旦与其它生产资源相结合就会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五是多重性,即人力资源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财富的消耗者,表现出一种双重性,在某些方面甚至表现出多重性。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特点,使得人力资源成为物力、财力、人力和信息四大资源中最能动的因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专门研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的问题,他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了人力资本是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的结论。与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一种更特殊的资源。物质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没有人力资源去开发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优势,不会转化为现实的优势。而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经济和政治秩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是一种人才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物力资源的多少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且由于新的大量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应用,人类应用极少的资源就能创造出极大的财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愈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第一推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益显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马克思早就揭示了一个规律,即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活要素,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相对很高。比如日本,自然资源总量和中国一个中等省份大体相当,而经济总量却比我们一个国家还多。在世界发达国家中,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新加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物力资源基本上处在一种衰竭的状态,但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动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民素质很高,人力资本很丰富,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舒尔茨作过一个统计,美国1929--1957年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约占经济增长的33%,到90年代已达90%左右。日本1951--1955年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为58.5%,1955?960年达到82.1%,1967?970年已攀升至87.6%,进入90年代已经达到了93.7%。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以开发物力资源为中心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转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醒悟、一种升华。认识和把握这一基本趋势,是在强大的世界潮流面前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却相当稀缺。人均耕地1.35亩,约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逐年呈锐减的趋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位于世界的83位,相当于美国的1/10,前苏联的1/7。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年均26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1.8亩,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草原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3亩,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也很少,每万人拥有的海洋线长度是167.6米,为前苏联的1/5,美国的1/10,日本的1/15。如果说中国靠这样的自然资源条件在闭关锁国的的情况下尚能生存的话,那么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要发展、要振兴,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本第一的观念,把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摆在振兴经济的首要位置。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方面是既富又穷,一方面人口众多,另一方面人的素质还很低。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要素中的分量只占到20%左右,企业经济增长的70%依赖于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潜在的未被开发的人力资源量很大。我们必须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进而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青年是人力资源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资源。青年具有体力优势,一个人在16岁到60岁之间精力最旺盛、最具有爆发力的时期是青年阶段,即20--40岁;青年具有智力优势,青年接受了最现代的教育,掌握了最前沿的知识,他们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体现出其他年龄段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比如在IT、金融等以知识为核心的行业中,青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发挥着主导作用;青年的流动偏好比其他年龄段高得多,是其他年龄段所不能比的。人力资源的流动,必然伴随着物质、资本和信息的流动,它通过带动其他三种资源的重组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由于青年具有体力优势、智力优势和流动偏好高的优势,所以青年在人力资源中是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资源。

  二、进城务工青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民工潮”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结果,已经持续了近20年的时间。有关调查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即作为打工主体的打工青年流动的周期大约为8--10年。也就是说,“民工潮”迄今为止大约经历了两个多周期,至少有近两亿人先后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其中80%左右是年轻人。事实证明,他们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第一,进城务工青年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近十几年,城市改革成为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进城务工青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城务工青年是城市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调整、改革中不断发展,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城市经济的迅速膨胀主要靠新经济组织。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混合经济等新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中,打工群体占到80%左右,其中多数是青年。以温州为例,全市从业人员中外来务工的占到80%,外来务工人员中80%是35岁以下的青年。实际上,温州市主体的劳动者,物质财富主体的创造者就是外来务工者,多数就是打工青年。

  进城务工青年是繁荣城市服务业、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中国变化最大的是城市,城市变化最大的是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GDP总量中的份额逐年上升,上升的幅度大大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一线90%左右的人员是打工者,尤其是其中的苦活、脏活、累活、险活,更多的是由进城务工青年来承担。现在很多城市如果没有外来务工人员,市民生活会很不方便,整个城市运转都很困难。可见,打工青年在城市服务业中处于重要地位,他们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

  进城务工青年是启动城市内需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8300万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里吃饭、穿衣、娱乐,人均月花费大概要1000多元钱,再加上节假日从城市里购物带回家,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中人均月消费大约是2300元,启动城市的内需总量是1700亿。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跨过了封闭的、僵化的、短缺的计划经济,逐步进入了开放的、利益驱动的、需求决定的市场经济,需求的增长决定了GDP的增长。如何使有效需求最大化,从而使国民经济增长最大化,已成为我们当前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经济增长依靠外来务工青年能够拉动有效需求1700多亿,所占份额已经不小,而且其潜在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北京市的统计表明,外来打工者在北京的消费总量中占30%,而北京的打工青年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并不是最高的。

  第二,进城务工青年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多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内需启而不动,结构调而不顺,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这三大矛盾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矛盾的病根子是城乡购买力严重失衡。回顾五十年的历史,城乡购买力持续拉大,1965年城乡购买力差距是2.17倍,1978年达到2.36倍,1998年达到2.75倍。一般认为城乡购买力差距的合理比值是1.5?.0,五十年间我国除1981?986年城乡购买力差距在2倍以下,其他所有年份都大大超过了这个合理的范围。由于城乡购买力差距持续拉大,农村购买力相对较弱,导致城市的一些工业品没有人买,城市必然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产品积压、物价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等现象,城乡购买力失衡,农村购买力太弱,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着力提高农村购买力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战略选择。那么,到底靠谁来提高农村购买力呢?从行为主体来讲,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后,农村剩下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小孩,这样一种人力资源结构是不能够搞农村现代化的,也是不能提高农村购买力的。农村现代化的主要依靠力量应是返乡创业的打工人员,其中打工青年的地位尤为重要。打工青年有观念的优势,青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打工青年在城市汲取了文明素养,树立了一些市场的观念、科学的观念、文明的观念,回到农村以后,对于开启农村智力,倡导农村新的生活方式,传播文明新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工青年有资本的优势,他们返乡给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历史原因使得农村的资本极其薄弱,现在在农村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又太缓,必须依靠其它方式来完成积累过程,其中以打工青年返乡带回的资本最为现实和重要。湖南永州市靠近广东,出去的打工青年比较多,情况比较典型。根据永州市最新的统计,截止2000年12月,全市有8700名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带回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是10.5个亿,创办的企业达到1.86万个,年创产值60亿元。永州市很多小城镇搞了乡镇企业园区,相当多的人就是打工青年利用自身资本的优势返乡创业;打工青年有技术的优势,他们在城市或从事服务业,或从事第二产业,在工作中掌握了一技之长,返乡后对于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打工青年有市场的优势,他们在外面结交了朋友,掌握了信息,有了一些市场的观念,他们回到农村兴办乡镇企业,然后又反过来把产品销往城市,形成了一个市场网络。由于具有这些独特的优势,进城务工青年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第三,进城务工青年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变成三元结构,最后再到一元结构,这是现代化的一个脉络,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进程。在二元变成一元的过程中,打工青年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一是一批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直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当前,户口政策正在逐步放开,户口越来越淡化了它的生存功能,与人们基本的生存关系不大,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工作,有一定收入,能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就能够长期稳定居住。打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城市里,率先摆脱了土地的束缚,直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二是打工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建设小城镇的有生力量。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轴心,它既连着农村,又连着城市。进城务工青年多数人在城市享受了现代文明,一旦返乡也不愿再回到闭塞的小山村,很多都进入小城镇,兴办个体私营企业,联合起来搞股份制企业,极大地推动了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集中,使劳动力就地转化,对小城镇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打工青年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带动了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打破一切有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进城务工青年在流动的过程也伴随着物质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市场的流动,使其他的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进城务工青年的流动伴随着文明的互动。很多打工青年成为了城市“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舞台的主要力量,他们在大家乐舞台上把农村的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乡村文化呈现在城市居民面前,给城市带来了一些清新和朴实,为城市文明注入了富有人情味的积极因素。同时,又把城市的现代文明带回了乡村,带动了家乡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文明的互动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基础。五是进城务工青年巩固了工农联盟。我国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如果说在革命时期,我们的工农联盟主要体现为政治性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联盟应该体现为经济性。没有经济的纽带使工农联盟的基础不断巩固,我们的经济发展就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抓住关键环节大力开发进城务工青年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国家或者组织通过多种手段获取、控制、激励、调整人的能力,并且将他们整合到一个组织之中,充分发挥潜能,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过程。从一般规律上讲,人力资源开发有三项内容,即知识技能的开发、劳动态度的开发和创业行为的开发。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指出,要将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作为共青团工作的着力点,贯穿于共青团全部工作和团组织建设之中,要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青年精神支柱,促进青年一代全面发展。共青团要帮助青年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劳动技能。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真贯彻团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进城务工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遵循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规律,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促进进城务工青年知识技能的开发。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环节。通过培训,能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内涵式的发展,增加人力资本的科技含量。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显得尤为迫切。目前,我国的学历教育、国民教育没有把大量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为高技能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完成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弥补这个缺陷,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德国的双元制培训在世界上是最成功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分流,一半升学上高中,另一半进入双元制培训学校进行职业培训,德国把这种双元制培训作为振兴经济的秘密武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劳务市场逐步放开,进入市场不存在行业的限制,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素质准入,而进城务工青年现在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要求。如果不加大培训力度,今后这些人在一些行业中就可能被淘汰,出现一个大的缓流现象,新的进不来,老的也出不去,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限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打工青年的岗位是不稳定的,流动性比较大,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就很难适应这种竞争激烈的、经常变迁的岗位要求。我们要把进城务工青年的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功夫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实、更有成效。

  要加强普及性。进城务工青年现在有8300万人,受到系统培训的只占七分之一。如何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大培训的普及程度,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温州市在这方面探索了很好的经验,就是要求用工企业和社区一起上,使进城务工青年在打工的过程中都有机会接受培训,推动整个城市的人力资源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要加强针对性。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既要帮助进城务工青年适应城市素质准入的市场要求调整知识结构,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今后返乡创业的观念、提高创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要加强实践性。要把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在实践中培训,在岗位上训练。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费应占销售总收入的1.5%,现在很多都达不到,说明对培训重视不够。我们要约束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不能唯利是图,只是一味地剥夺人力资源,而是要注重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对员工进行岗位训练。

  要加强经常性。一些地方认为,开展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举办了培训班,发了一些文明手册,讲了一些法制观念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素质培训应该是动态的、连续的,而不是静止的、阶段性的。

  第二,要加大激励保护的力度,促进进城务工青年劳动态度的开发。

  进城务工青年的劳动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潜能能否充分发挥。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西方新教教徒以劳动为天职,甚至把劳动敬业提升到宗教的高度,这从一定意义上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日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导向,那就是劳动是最神圣的,岗位是最崇高的,有活干就心满意足。我们在开发进城务工青年人力资源时,也要注重大力培育以爱岗敬业为天职的精神理念,努力塑造一种以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营造崇尚劳动、崇尚岗位、崇尚从小事做起的社会氛围。

  要尊重他们。务工青年不仅是资源,而且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每个人必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尊重他们,真正做到平等相待。温州有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把153万进城务工青年和其他的温州市民同等对待,一视同仁。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务工青年感到城市不尊重自己,不属于自己,反过来就会漠视社会、报复社会。近年来,城市出现砸电话亭、破坏草坪、树木等现象,很多是由于外来人口和城市居民没有很好地沟通,不能相互信任、相互融合,从而造成矛盾。因此,首先要尊重他们,使他们拥有一份积极平和的心情,保持一种平等参与的精神状态。

  要引导他们。有的城市提出这样的理念:“第一故乡第二故乡同为创业之乡,本地青年外地青年都是有为青年”,我觉得很好。我们在开展工作时要引入这样的理念,用这种理念引导务工青年,使他们把自己当作城市的主人和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只有真正拥有“主人翁”的感觉,才能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乡来建设,才能促进劳动态度发生本质的变化,增强建设自己家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要激励他们。近几年,从团中央到各级地方团组织,普遍开展了“十佳外来务工青年”评选表彰活动,有的地方还把这种表彰与农转非等奖励政策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进城务工青年的积极性。今后,我们开展工作,仍然要加大表彰的力度,推动奖励政策的出台,以此调动进城务工青年内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其贡献最大化。

  要保护他们。目前,进城务工青年中人身受伤害、工资被拖欠的现象非常普遍。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合法收入无法获得、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进城务工青年的劳动积极性。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无疑是促进劳动态度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维权的力度。

  第三,要加大扶持的力度,促进进城务工青年创业行为的开发。

  人力资源要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和创业结合起来。只有在创业过程中,才能真正把人力资源释放出来,变成产品,变成财富。要引导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闯出事业的新天地。要扶持那些学有所成、劳有所得的进城务工青年回到自己的家乡兴办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自主创业。

  要牵线搭桥。很多进城务工青年已经离开农村几年,不了解农村政策,不了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农业问题的大思路,不知道自己回到农村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要在务工青年流入地和流出地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宣传农村的政策,宣传到农村创业的成功典型,宣传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使进城务工青年树立创业的信心,明确创业的方向。同时,要及时了解沿海地带、发达城市的用工需求,为农村青年作好牵线搭桥工作。

  要争取政策。要积极争取本地区税收、工商、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对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给予减免工商管理费、税费,有效进行贷款等优惠政策,吸引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要积极推动本地区用工企业制订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培训、奖励的相关政策,优化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创业的环境。

  要筹集资金。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纳社会资源,建立进城务工青年创业基金,并通过基金会组织来投资,为进城务工青年创业提供启动资金。

  要辅导创业。进城务工青年虽然在打工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技能,但是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一个管理者,一个企业负责人,还需要进一步学习、适应。要举办进城务工青年创业培训班,对有意创业的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包括工商登记、项目选择、资金筹措、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的培训。编写进城务工青年创业读本,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组织进城务工青年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实践锻炼,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像温州这样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或孵化园,为创业者项目设计、寻找市场提供支持,使他们尽快成为一个个小企业的老板。

  四、共青团组织和各有关部门要竭诚为进城务工青年服务

  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中去。进城务工青年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竭诚为他们服务,保护和代表他们的合法权益,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级团组织和相关部门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把竭诚为进城务工青年服务作为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服务进城务工青年需要什么服务,要很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他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进城务工青年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时代特征非常鲜明,总在不断变化,需求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今年春节期间,团中央权益部组织人员专门到火车站、劳务市场等进城务工青年集中的地方,深入了解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状况和思想状况,为我们进一步加大对进城务工青年的服务力度提供了依据。现在看来,我们的工作面临这样几个突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引导进城务工青年合理流动。“十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是主线,但经济结构到底怎样调整?就业的主战场到底在那里?服务业是不是一个主战场?现在有些人很茫然,我们首先要把这些问题摸清楚。第二个问题是进城务工青年在心态上和文化上如何与城市居民更加融合。现在普遍存在城市居民看不起乡下人,看不起进城务工青年的现象,在平时日常生活接触中,城市居民与务工青年在心理上有一个鸿沟,给他们造成很大伤害。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填平这个鸿沟?第三个是权益保护问题。很多侵权现象发生在企业,我们采取什么机制,才能使对进城务工青年的权益保护真正收到实效?

  抓服务就要着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把流动分散的进城务工青年组织起来。

  浙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只要下决心,在新经济组织中,进城务工青年达到30人以上的地方,普遍建立团组织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全国新经济组织建团率是20%,而浙江截止今年9月份的统计数字已经达到了84.6%。今后凡是有进城务工青年的地方,都要有青年的组织,凡是有进城务工团员的地方,都要有团的组织。只有把他们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加强管理,更好地加强服务。要大力推广温州公寓式管理模式,依托企业,或者政府向相关企业筹集一些资金建立进城务工青年公寓。通过公寓把进城务工青年集中起来开展学习和文体活动,权益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各级团组织还要依托公寓建立团支部,建立各种各样的打工青年之家。

  抓服务就要依托行业抓培训,努力扩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覆盖面。

  目前,我国有8300万进城务工青年,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煤炭、纺织、冶金等行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和煤炭行业的进城务工青年,占了总数的相当一部分。去年初,团中央联合建设部、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启动了建设系统的行业培训,并于去年6月底在上海召开了行业培训现场推进会,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筑行业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分散的进城务工青年进入建筑行业,必须成建制地进入,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素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适应行业调整、行业发展的需要,利用行业的培训中心和培训资金,发挥行业的优势,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抓。今年,团中央还要重点推进几个行业的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各个地方也要依托行业的优势抓培训,扩大覆盖面。

  抓服务就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帮助进城务工青年进入劳务市场。

  我国已颁布了职业技能标准1400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与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监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1996年,原来的劳动部开始在全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今后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电脑操作员等等,都应是凭证从业,这是社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训,帮助进城务工青年在打工过程中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许多周边国家都是被承认的,这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参与国际劳务输出。目前,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正与外经贸部协商,进行国际劳务输出,组织进城务工青年到国外去。各地要争取当地劳动部门的支持,帮助进城务工青年通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顺利进入劳务市场,增加就业和收入的稳定性。

  抓服务就要依托社区,优化进城务工青年成才创业的社会环境。

  社区越来越成为进城务工青年的集聚地,他们的生活空间更多在社区。同时,社区又是发展第三产业的依托,在社区发展第三产业过程中,又可以吸纳大量的进城务工青年,扩大他们的就业面。服务进城务工青年要把社区作为进城务工青年就业、成才的重要阵地,深化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利用社区现有的培训设施,开展社区培训,挖掘社区居民的需要,组织进城务工青年创造工作岗位,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抓服务就要和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结合起来,维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去年,团中央在武汉专门召开了维权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重要工作思路:在城市要建立起维权服务网络,包括建立维权中心、受理网络、维权专用电话,及时受理侵害青少年权益的事件,开展一条龙服务,并逐步规范化。这样的总体构想,在武汉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目前,进城务工青年是维权工作的一个重要群体,我们要把进城务工青年的维权工作纳入到构建社会化的维权体系之中,把维权的触角延伸到进城务工青年集中的地区,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志们,进城务工青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服务进城务工青年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让我们携起手来,着眼大局,扎实工作,为开发进城务工青年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