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
协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2001年4月20日)


  新世纪之初,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科技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在这里召开二届三次理事会,具有特别的意义。昨天,孙金龙同志代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金桥计划工作推进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都同意。今天上午,白春礼会长代表青科协理事会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对青科协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的一年青科协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会议开得很成功。我代表共青团中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新当选的青科协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们表示诚挚的祝贺!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新世纪之初,协会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意见。

  一、 时代呼唤青年科技工作者肩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创新史。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念进步发展,人类的发明和创新速度空前加快。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已经跨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21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推动生产力发展出现质的飞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将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迫切地需要发展科学技术,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青年一代勇挑时代的重担。当代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弘扬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行者。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推动他们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的成长和科技创新不是孤立的,它们与体制创新密切相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突破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投身科技创新的同时,要勇于进行体制创新。只有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才能把我国的科技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把蕴藏在青年科技人员中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挥和调动起来。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同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

  科技创新寄希望于青年。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青年特别是青年人才,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越来越成为新的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和开拓者。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满腔热情地指出,一大批青年人才的迅速成长,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希望所在。他对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和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证券等领域、行业,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推动这些领域、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时代赋予青年新的历史责任,时代呼唤青年勇挑创新重担。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工业社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新知识、新技能的主要掌握者,青年富有创新热情,最具创新活力,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认清形势,树立远大理想,把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要面向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在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

  二、 共青团、青联要在动员和服务青年科技创新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团十四大以来,共青团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1999年开始推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可以说,各级团组织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力度。

  1、大力实施“金桥计划”,推动人才与项目的多元对接。在我国,一方面人才资源比较稀缺,另一方面的确存在人才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现象,尤其是受到条块分割、行业部门所有的限制,一些青年人才的潜能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才能获取真正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实施“金桥计划”,要按照市场规律,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具体项目需求出发,依托青联、青科协等社团,组织和引导青年科技人才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攻关,推动人才与项目的多元对接,消除科研与市场之间的断层,使研究、开发、生产的创新链真正连接起来。要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通过帮助技术攻关、转让科技成果、合股创办企业等形式进行合作,还可以通过相互兼职、培训等方式,加强不同单位科技人员的交流,最终达到人才与项目对接的最大效益。这些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去年开展了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先后组织了5批共199位博士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为当地的企业技术创新直接提供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推动西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作出了切实的贡献,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情欢迎。

  2、以高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产、学、研、资等各种要素的紧密结合。高科技园区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那样依赖于接近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而是以智力为中心,着重于把市场需求作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为智力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良性互动的环境和氛围,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引导科学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高科技园区在开发建设和管理方面行使着政府的职能,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把人才、项目、信息、资金引入高科技园区,以园区为载体,把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和企业、市场、风险投资等要素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提供服务,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要通过研究开发团队、风险投资商、高科技园区的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共同体,尝试建立青年科技创业基地。

  3、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海外学人以各种形式为国服务。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达34万,现已回国的有13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学有所长的青年人才。他们有着强烈的报国愿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求,是巨大而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国内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和引导海外学人以各种形式为国服务,使海外的人才资源转化为推动祖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与有关方面联合开展了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活动,组织了来自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留学人员26个团组,近900人次,以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以及直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园区等方式为国服务,先后与国内有关单位达成了22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有的还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和“九五”计划攻关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工作力度,广泛与海外留学人员建立联系,继续通过组织服务团、在科技园区创办企业、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参与祖国建设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务,真正做到用事业吸引人才,用创业凝聚人才。

  4、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青年科技创新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大力宣传青年科技创新典型的先进事迹,形成激励广大青年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的良好风尚,促进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广泛宣传科技发展的新成就和青年科技创新事业的新发展,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青年科技创新行动。要积极向地方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努力为青年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要通过多种途径,向有关部门举荐青年人才,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此外,我们要积极推动青年科技风险基金的建立。风险基金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离不开风险投资,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得以证明。在这方面,共青团、青联组织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尤其是要推动企业来参与这项工作,共同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努力把青科协建设成为充满创新活力和凝聚力的青年社团

  青科协凝聚着我国科技界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青年杰出人才,是一个宝贵的人才库。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协会的作用,切实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活力,使之真正成为团结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青年科技人才的组织,成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之家。我认为,面对新的世纪,青科协要确立和实现如下目标:

  应该是最广泛地团结凝聚各领域青年科技英才的智慧宝库。聚集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才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青科协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从事科研开发、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园区、风险投资、科技管理等各领域的青年英才,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链,使个体无法独自完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人才的有效聚合中得以实现,从而使青科协的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优势。

  应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平台。要引导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本领,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施展才华、成就事业。要通过组织百名博士西部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舞台,提供更多具体有效的服务,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要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和帮助青年科技人才为党政部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咨询论证、献计献策,为推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贡献更多的学识和才智。

  应该是团结互助、精诚合作、共同进步的优秀团队。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交叉性、前沿性、多样性,科技知识空前快速的生产、传播和转化,使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借鉴日趋频繁。青科协会员要树立团队意识,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与沟通,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学术成果、科研项目合作、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等形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交融、共同提高的良好机制。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青科协的自身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好专业委员会的作用。这次会议设立专业委员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要依托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可以通过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深化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把论坛办成青年科技工作者包括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的,交流创新思想、探讨学术成果、传播科技知识的舞台,使论坛成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场所。又比如,可以通过专业委员会,吸引海外青年人才开展服务工作。1999年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棗海内外青年材料博士服务企业活动”,来自海内外的400多位青年博士先后在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开展服务,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而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总之,要把专业委员会建设好,使之充分发挥好作用,吸引和调动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来参加活动。第二,要加强与各地的联系,已经成立青科协的省市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壮大会员队伍,优化会员结构,理顺关系,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活力。没有成立青科协的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筹备建立青科协,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第三,青科协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努力做好服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一个崭新的世纪,必将是创新与进步的世纪;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是青年人才大有作为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艰苦创业,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