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施“金桥计划”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孙金龙同志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金桥计划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01年4月19日)


  这次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金桥计划工作推进会是迈入新世纪后共青团中央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书记处对此十分重视,周强同志对开好会议多次作出具体的指示,将专程来参加会议,并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青年科技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这里,我就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实施以来的工作及今后的部署谈几点意见。

  一、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简要回顾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实施两年以来,在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大力推动青年人才与项目对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激发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营造有利于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优势,广泛团结凝聚青年,发挥青年人才作用,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思路。可以说,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以实施“金桥计划”为重点,推动人才与项目、成果与市场的对接。引导和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经济建设,架起人才与项目对接的桥梁,推动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是“金桥计划”的核心内容。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开展“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先后组派了5批海内外青年博士共199人次,分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以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为西部地区提供了人才、信息、技术、项目等多方面的服务,发布了799项科研成果,达成了159个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肃、吉林等地主动选择对科技项目有强烈需求的县、市作为人才与项目对接的基地,经常性地组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为地方提供各种服务。河北省注重发挥青年科技社团的作用,帮助青年科技人才与企业、农村及高科技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广西积极探索国内外青年科技人才与区内科技创新项目的对接、企业内部青年科技人员与生产项目的对接、企业之间结对扭亏的对接、以及农业科技人才与项目的对接等四种方式,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海外学人服务祖国经济建设牵线搭桥。1999年10月,我们开展了海内外青年材料博士服务企业活动,组织了来自美国、日本等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400多位海内外青年博士,先后在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进行了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咨询服务和项目洽谈等,签订成果转让和共同开发的项目60个,合作建立了8个新材料产业发展基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切会见了参加活动的海内外材料博士,并与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充分肯定了此项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及意义。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共同组织的留日学人归国服务团先后20次回国,与全国14个省(区、市)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为700多家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与全国15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建立了紧密联系,创办了4家海外学人高科技创业园和10多家高科技企业,与国内开展了110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一些省市的团组织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海外学人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牵线搭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依托载体,为促进人才、技术、项目的多元对接服务。共青团中央依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建立了中国青年科技信息网,向社会提供资讯服务,为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构筑平台。山西等地充分运用互联网,初步建立了虚拟的青年科技创业网络园区。各级团组织相继建立了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和教育基地,为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提供了阵地依托。北京、吉林还在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年科技创新活动,增强了青年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开展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此项活动以组织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创造性劳动、推动企业面向市场提供创新型产品为基本立足点,以推行项目运作为突破口,以分行业、分区域推进为主要方式,以建立完善活动运行机制为保障,在全国确立了100家国有企业和100家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建立了试点工作联系人制度,充分发挥了试点单位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已在20多个行业、2000多万青年职工中广泛开展,获得2900项创新成果,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200亿元。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广大青年职工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人才效益。

  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深化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进行了试点工作,试点县达196个,培训青年农民近20万人次。围绕科技兴农,积极推进示范推广科技项目工作,全国有43%的农村团组织动员组织团员青年直接示范推广了1个以上科技项目。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进一步深化,近年按每年组织适用技术培训2万余班次、培训青年农民1000万人次的规模推进。这些工作推动了农村青年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了科技应用与创新的能力。

  在学校,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活动和中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对于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百支博士团“三下乡”志愿服务行动共组织了180支博士团,参加人员2000余人。一些地方政府与博士团或高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开展科技传播活动是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依托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动阵地,通过举办科技节、创建科普广场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活动,对于培养广大青年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推广科学知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服务于广大青年的创新实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促进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举办青年科技论坛。1999年和2000年,共青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在北京、贵州等地举办了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从2000年10月开始,我们与有关部门共同创办了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每月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办一次论坛。各地也举办了多种类型的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这些形式多样的论坛探讨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也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科技成果、传播科学思想提供了舞台,成为凝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近年来,共青团中央与中组部已先后派出两批博士服务团分赴重庆、四川、江西等省市,通过组织高层次青年人才到基层挂职,推动青年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同时也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有的地方也组织了当地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服务经济建设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评选表彰各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共青团中央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各地也纷纷开展了对各类青年科技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这些工作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勇于进取、奋发创新,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优化了环境,创造了条件。

  两年多来,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始终围绕中心,适应时代潮流,切实服务青年,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正因为如此,它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普遍的赞誉。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只是把它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一些同志存在着畏难情绪,似乎科技创新高不可攀,与己无关;有的地方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活动品牌和项目,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实践;个别省份甚至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负责部门。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充分认识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重要意义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世纪共青团工作和青年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经济结构、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的变革,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伟大进程中的时代强音。坚持科教兴国,就是要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走过了一条从贬低科技、拒绝科技到接触科技、重视科技的曲折道路。可以说,中国在近代的贫穷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仅没有发展科学技术,而且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发展采取了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拒绝的态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我国已把发展科学技术提到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作为党和政府的助手,共青团组织应自觉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从而推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服务于青年创新与成长需求的重要途径。青年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都是由青年科学家创造的,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也都是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完成了他们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牛顿与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学,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发明电灯,钱三强发现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都只有二三十岁。可以看出,人的创造力最旺盛的年龄是青年时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创新,呼唤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积累和创新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经济的发展和财富增长的模式也孕育着重大变化,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现在,青年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发挥着愈来愈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及其产业发展中,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面对青年强烈的成才渴望和创新需求,共青团组织通过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不仅可以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帮助广大青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广泛团结凝聚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的施展才华搭建舞台、提供服务,使广大青年在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新世纪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工作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共青团事业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新领域,才能始终充满活力,并得以持续发展,这是一条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党的领导下,团组织带领亿万青年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形成了青年工作的第一个高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共青团把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作为中心任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焕发了空前的活力。进入21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引导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崭新领域。同时,青年科技创新实践,又为共青团组织提供了新的契机,扩大了社会影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使团的事业得以更大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蕴含着共青团工作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它与共青团传统的群众性工作既有其共性,也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在工作领域上,它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同时,又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拓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的工作领域。在工作对象上,它既服务于广大青年,培养青年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又侧重于服务较高层次青年人才,为他们的创新实践提供服务,具有群众性和高层次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工作重点上,它既要立足于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又要推动人才与项目、成果与市场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在工作方式上,它既遵循共青团传统的方法,又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同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规律。我们相信,只要全团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就一定能推动青年科技创新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全面实施“金桥计划”,扎实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涉及青年职工、青年农民、青年学生及较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等群体,有关企业、农村、学校等工作领域,团中央已经分别作出了具体部署。这里,我重点就如何实施“金桥计划”,发挥较高层次青年人才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问题谈几点具体要求。

  所谓金桥计划,就要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组织广泛联系青年科技人才的优势,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海外学人与国内建设之间,架起人才与项目对接、成果与市场联系的桥梁,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实践提供服务,促进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全面实施“金桥计划”,就是要按照共青团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贡献的决定》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与项目对接为核心,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服务青年科技人才为落脚点,务求实效,扎实推进。

  1、以组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为基本形式,为经济建设提供多方面服务。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人才,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中蕴藏着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和充分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还不十分完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造成了创新资源的浪费。组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可以用较为便捷的手段,促进人才与项目、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各级团组织要根据地方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服务。既可以组织青年专家从城市到农村、从相对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开展服务,也可以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组织本地区青年人才就近就便提供服务。既可以引入高层次青年专家,也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基层技术人员在传授实用技术方面的作用。既可以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转让等进行对接,也可以开展技术咨询、考察论证等活动。不仅团中央要组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各省、地、市、县都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青年科技人才资源,组织不同层次的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开展对接工作,形成统一品牌。省级团委每年要组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3-5批,同时,今年要选择部分地(市)、县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2、加大服务海外学人的工作力度,为其参与国内经济建设开辟多种渠道。海外学人是一个宝贵的人才资源库,他们具有强烈的为国服务的愿望。要加强与海外学人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提供国内的项目需求,以高科技园区和相关企业为载体,组织海外学人为国服务团,以短期交流、项目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建立虚拟创业园等形式,尽心竭力地为其参与祖国经济建设服务。为进一步加大为海外学人服务的力度,共青团中央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为海外学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祖国建设牵线搭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作类似的尝试。

  3、广泛团结凝聚青年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聚合效应。团结凝聚青年人才是全面实施“金桥计划”,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基础。要继续办好各类青年创新论坛,以凝聚人才为出发点,为高层次人才追踪和探讨国内外科技经济前沿动态,孕育创新思想,交流学术成果,传播科学知识搭建舞台。共青团中央要集中精力办好每年一度的中国青年创新论坛和每月一次的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前一个时期,一些地方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论坛,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提高质量,形成品牌。尚未举办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这项活动。团中央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好“博士服务团”,扩大覆盖面,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作为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和考察团、咨询团、服务团等形式,组织青年人才深入实际开展工作,拓宽聚才、用才的渠道。要充分发挥各级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不断优化会员结构,充实协会力量,完善组织机制,开发协会功能,使之真正成为青年科技人才之家。没有青科协的地区要尽快成立相应组织,从而建立起全国性的自上而下的网络体系,使之成为凝聚青年科技人才的主渠道。

  4、努力探索以企业和园区为载体,促进人才、项目、资金有效结合的新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在企业内部要依托各类青年科技社团,调动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技术攻关等形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促进企业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要依托各地的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功能,发挥其在配置创新资源方面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入人才、项目、信息、资金等,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积极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尝试建立青年创业基地。

  为做好以上各项工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全团的重点工作,涉及团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集中全团力量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证。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把这项活动推向深入。要建立省级团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培育典型,示范引导。典型示范是团的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无论是组织青年专家服务团,开展人才与项目对接,还是其它方面的工作,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典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发挥好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创新实践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

  3、高度重视机制建设。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是确保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深入持久地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形成“需求--对接--跟踪服务”等环节,建立对接档案,及时提供服务。抓好激励机制,在精神鼓励的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大胆探索创新投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创新人才的价值在经济上得以真正体现。建立保障机制,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注重保护青年人才的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为青年科技创新事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面向新世纪共青团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次会议结束后,各地要迅速行动起来,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今年下半年要有举措、见效果,明年要有大发展。团中央将于适当时间组织对口检查,对各地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相信,在全团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青年科技创新事业一定会成为新世纪共青团工作和青年事业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