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机会,讲四点意见。 一、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是少先队的首要任务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之道作出的科学论断。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新的治国方略,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法治和德治的手段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推动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条件下,少先队组织必须把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把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少先队的首要任务,是党赋予少先队的神圣使命。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党建立少先队组织,就是要把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这一问题,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曾有过重要论述。毛泽东同志早在1958年就指出:“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的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就是我们时代的德育。”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时指出:“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党和国家希望全国少年儿童从小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长大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把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少先队组织必须把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少先队工作永恒的主题和首要任务。 把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少先队的首要任务,是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和优势所在。长期以来,少先队组织一直把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引导少年儿童,用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目标鼓舞少年儿童,用鲜艳的红领巾、神圣的队礼、嘹亮的队歌和庄严的呼号激励少年儿童,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少先队在历史上开展的学雷锋、学赖宁、手拉手等活动,都是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范例,在几代人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近年来少先队组织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当代少年儿童的新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以独具特色的组织教育、生动活泼的实践教育、扎实有效的自我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健康成长,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如,要注重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入手;如,要注重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如,要注重依据少年儿童的群体特征,以少先队组织生活为重要形式;如,要注重针对少年儿童受环境影响的现实,协调和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少先队所开展的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把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少先队的首要任务,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当代少年儿童生长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随着营养结构改善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们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明显前移,这就必然要求,他们的道德养成期也要相应提前。少年儿童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状况对这一代人一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四个多样化”的形势下,少年儿童必须从小打好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将来才能迎接严峻的挑战。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必须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最根本的服务是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服务,使他们成为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为将来成为对祖国、对社会、对自身有责任感的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成长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是少先队的立队之本,是少先队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扎扎实实,抓出成效。 二、体验教育是少先队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体验教育”是在2000年“六一”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少代会首次提出的。《关于动员和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的实施意见》对体验教育作了概要式的阐述。一年来,各级少先队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进一步明确“体验教育”的涵义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归纳地讲,体验教育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认知的过程,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认知和践行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一切正确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过程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提出的“体验教育”,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体验和实践不可分离,融为一体;同时,“体验教育”是“充分发挥少年儿童主体作用的体验”,而不是像照镜子一样简单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因此,不接触客观实际,仅仅是主观的感受,不是我们所说的“体验”;不入心入脑,仅仅是走马观花,也不是我们所说的“体验”。对少年儿童开展“体验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那些已经被社会公认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不断的体验在少年儿童中得到内化和强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德育教育的过程。 “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内化的知、情、意、信、行的全过程。人的心理过程要经过知、情、意、信、行等环节,这些都离不开体验。认知的过程首先从自身接触的事情和与自身有关的“切己”的事物中开始。情感的升华也离不开亲身的体验,所谓“触景生情”、“望物动情”就是这个道理。意志的形成更需要以从体验中来的真实感受作为基础。信念的产生固然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但要接受科学的理论,逐步树立信念并坚定信念,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验。行动的发生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有直接关系,而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体验。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知、情、意、信、行,而要顺利、富有成效地完成这个过程,都需要体验教育。 “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养成的全过程。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学到的东西终生不忘并融会贯通,变为自身的素质。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强调受教育者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必须重视向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尽管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少年儿童,但远大理想的孕育、美好情感的萌生、高尚情操的养成,都要在实践中,要通过体验才能完成。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仅仅靠灌输和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受教育者主动地参与,并经过自身的道德实践才能完成。在当代青少年中,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脱节是一个比较突出、比较普遍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经从重视教育中的体验环节入手。 “体验教育”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全过程。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是不断调整自身和他人、和群体之间关系,以不断适应自己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角色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从零开始的。只有人对自身定位有正确的认识,与社会群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人自身和社会才能够和谐、协调发展。而这种互动很大程度要在实践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的社会化过程越短,人适应社会的程度就越好,为社会作贡献就越大。加速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他们多体验自然、社会、伙伴等。脱离客观世界,脱离复杂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化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体验教育作为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一途径,能在一定程度解决长期困扰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问题。从解决针对性问题来看,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根据当代少年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提高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使他们接纳正确道德观念,启迪他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他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他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他们的荣辱观念和道德责任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必须从他们日常所能接触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具体情景入手,使他们感受到讲道德的快乐和高尚,感受到不讲道德的痛苦和耻辱,才能使道德教育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他们会遇到许多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通过体验教育才能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解决实效性问题来看,把道德教育仅仅作为知识体系,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远远不能完成道德养成的目标。举个例子,学生能背诵法律条文,不一定有法治意识;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不一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教育恰恰能把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通过他们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并以主人身份参与的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从而,使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把社会的需要变为自己的需要。从解决主动性问题来看,现在的德育,老师往往是被动地教,学生往往是枯燥无味地被动学,等出了问题社会各方面再当“救火队”,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体验教育为少年儿童设置了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许多场景,帮助他们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为他们应对今后的生活提供参照,具有前瞻性。体验是少年儿童主体的体验,在体验中他们的身心得到解放,道德主体性得到弘扬,他们在道德实践中学会选择和扬弃,使他们的道德观念逐步成熟起来。 三、着力构建以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标的体验教育体系 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根据少年儿童阶段的特点,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联系实际进行热爱集体、热爱家乡以及社会生活常识的教育。为此,就要有一套科学的道德规范,就要引导少年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就要有一个好的道德环境,还要有一定的道德强制。少先队要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探索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相衔接、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以此作为体验教育的基本内容。 少先队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四是人的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关系。分别以人对自然、对人、对社会、对自我的看法和态度为核心,以涉及到的对自然、对人、对社会、对自我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规范为基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目标体系。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这些道德规范通过道德故事、道德卡通、道德歌曲、道德情景片等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宣传,使之成为少年儿童好理解、记得住的行为规范。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为核心,以对植物、动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宇宙等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和植物、动物、自然资源相处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的掌握为基础,以养成爱护植物、动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目标。这一目标,根据少年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可以由浅入深,依次为逐步形成对自然的美好印象,了解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喜欢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关心,激发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力所能及地参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活动。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要以形成人与人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观念为核心,以对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伙伴朋友、相识与不相识的人、同龄人与长辈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和他们相处的基本规范与方法的掌握为基础,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目标。随着年龄增长,可以引导少年儿童逐步学会友善地对待他人,知道父母的辛苦、老师的辛劳、同学的友爱、友谊的可贵、劳动的光荣,逐渐懂得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创造,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激发对美好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力所能及地参与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 第三,人与社会的关系。要以形成人不能脱离群体而应努力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观念为核心,以对班集体、少先队组织、学校、社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等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范的掌握为基础,以养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服务大家的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目标。根据少年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这一目标可以依次表现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善于发现集体生活的美好,喜欢过集体生活,感知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对每一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激发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学会用法律和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力所能及地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第四,人的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关系。要以形成珍爱生命、追求美好、乐观向上的观念为核心,以对生命、时间、意志、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把握自己的基本规范的掌握为基础,以养成乐观开朗、珍惜时间、勇敢顽强、自尊自信、乐于创造、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目标。分年龄阶段依次表现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初步了解,知道时间对于生命的特殊意义、自身努力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品尝创造是人生的快乐,激发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努力在具有各种欲望和要求的本能的第一自我和受到道德行为规范约束的理性的第二自我中作出正确选择,不断实现超越自我和自我超越。 以上述四个基本关系为基本架构,构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助于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地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少年儿童比较完整地了解最基本的道德概念,并感受道德形成过程,从而对于道德影响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初步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参与道德实践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严谨、求实、活泼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少先队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思想道德规范进一步细化成若干体验主题,引导少年儿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体验。体验教育是少年儿童的主体体验,别人无法替代。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总结江苏和其他地区探索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种体验方式:从组织形式上,我们强调集体体验;从体验的身份和视角角度,我们倡导自我体验和角色体验;从体验情景的设置上,我们推出情景体验。 集体体验就是把少先队员组织起来,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氛围、集体的温暖、集体的重要、集体的力量,从而牢固地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形成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理品格,养成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行为习惯,以此建立整个道德的基础。比如,以社区少先队小集体的名义为社区做一件好事,或集体帮助一个有困难的同学。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让少年儿童在集体生活中体验,以集体的形式到社会实践中去,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我体验就是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以少先队员自己的身份去感受大自然,去做“自然小卫士”、“环保宣传员”,体验远足野营、动植物观察、水文气象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获得自然界和谐与美好的真实感受,明白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养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学会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本领。 角色体验就是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完成工作后的情绪和收获,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比如,让他们当一天“父母”、“老师”、“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售票员”、“交警”、“法官”、“记者”等,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真实感受,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情景体验就是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为体验情境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平时不易遇到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得出有益的心理准备,获得宝贵的人生体验。比如,为他们设定一些“困难”和“难题”,让他们获得遇到挫折、战胜困难的真实感受,体验生命的宝贵、生活的意义,明白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道理,养成乐观开朗、勇敢顽强、健康向上的品质,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本领。比如江苏常州星辰实验学校学生自己管理的世纪新城、上海的小公民楼等。 要努力形成促进体验教育持续发展的组织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按照党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少先队员进行健康、向上的体验,使他们获得正面的激励,使采取的体验方式和要达到的体验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实践中,要切忌误导少年儿童体验不适合他们体验的东西。 四、以“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扎扎实实开展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 “新世纪我能行”的活动名称是出自第四次全国少代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祝词中寄语少年儿童“你们一定能行”。这项活动是今后一个时期总揽少先队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要在做好深化“雏鹰行动”、“手拉手”活动和不放松组织建设等常项工作的同时,举全队之力,切实抓紧抓好。 要突出一条主线。就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这个主线。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关系所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细化为少年儿童可操作、可体验的形式,通过体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要抓住两个阵地。在校内就是要把校园生活、集体生活、组织生活设为多种体验岗位,让每一名少先队员在为同学服务、为老师服务、为集体服务、为学校服务的体验中,尝试当一天“小干部”和“辅导员”进行民主选举和组织活动、当一天“教师”备课讲课和组织教学、当一天“校工”维持秩序和进行后勤服务等;在校外就是要把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细化出多种体验岗位,让少先队员在为父母分忧、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体验中,尝试当一天“爸爸、妈妈”,做“清洁工”、“售货员”、“农技推广员”、“科普宣传员”、“社区服务员”等。 要夯实三个基础。一是政策基础,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把这项活动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总体布局中去,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去。二是队伍基础。体验教育中辅导员的指导和引导非常重要,要进行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的培训,提高他们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按照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进行体验教育。要把辅导员指导体验教育的情况纳入到对辅导员的评价和表彰体系中。三是理论基础。要把体验教育作为少先队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各有关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工作的实践,借鉴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体验教育理论。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用理论指导实践,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教育活动的创新,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推动体验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实施体验教育的水平。 要抓住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设立科学健康的体验项目。分析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哪些是薄弱环节,“知道我不行,才能我能行”。当前,特别要引导少年儿童学会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会面对困难,不怕挫折,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宽容精神,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以此来设计体验项目,并广泛发动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献计献策。二是提供体验条件。充分利用青少年宫、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还要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乡村建立体验教育基地,使体验教育阵地化、经常化、制度化。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请家长和各界人士做志愿辅导员,请有关单位为体验教育提供支持和援助。三是启发体验的思考,帮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可以通过写心得的方式让他们把收获表达出来,并针对他们的心得再进行指导和引导。四是鼓励体验的积极性。要为体验教育设立雏鹰奖章,把体验教育和深化“雏鹰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表彰在体验活动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大、中、小队,把组织建设中评选红旗大、中、小队和倡导集体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