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龙在全国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一、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将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始终在思考和处理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了一些处理人与自然的规范。随着蒙昧、野蛮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由自然的奴隶逐步变成了自然的征服者。高度发达的物质进步和人类至上理念,使得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气候变暖、水和耕地等资源减少、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和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大气和水体污染等等,整个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处在了最为严重的状态。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种文明,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消失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生态环境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人类必须研究解决办法,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只有既保持发展,又维护生态平衡;只有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后代的需要,考虑整个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只有所有的生命同时生存、互相依赖、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自然才能繁荣、美丽,人类才能幸福、快乐。因此,我们在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这种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与共的。这种文明,使人类不仅是自然的征服者, 同时还是与自然维持平衡的驾驭者。 要防止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避免环境危机加深,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约束。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只有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在人们心中形成道德信念,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聪明才智去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系列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我们称之为生态环境道德,它是与新的生态文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是现代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我们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而且还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着;森林覆盖率只有16%,15%-20%的动植物受到生存威胁;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1/3,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和以农村为中心的生态破坏与面源污染并存,严重制约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中国提倡和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道德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生活空间日益扩展、公共道德内容相应增加的体现。可以说,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是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加强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个体来说,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整体上来说,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整个民族道德素质状况。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一代一代地培养,就能够使生态环境道德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在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青少年是受教育者,更是积极的推动者,在道德建设中历来都发挥着生力军作用。他们向往和追求先进,敢于和善于实践进步理念和思想。他们之间不但可以相互激励、共同实践,而且还会影响成人,带动社会。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还会大大推动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纲要》所确定目标和要求的实现。 二、生态环境道德要求要明确而具体 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明确的道德要求和规范非常重要。教育者知道应当教授什么,受教育者和实践者知道应当怎样做,社会知道怎样评价,才能使生态环境道德落到实处、付诸实践,也才能实现其社会调整功能。 新的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历史发展模式下建立的。我们认为,和谐与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为推进这一历史的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生态环境道德总的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热爱自然,就是要青少年建立起对自然的感情,把自然看作是相互依存的朋友;保护生态,就是维护生态的平衡,同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改善环境,就是要优化、美化自己的生活、生产空间。 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把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内化于心、转化于行,成为自觉,应达到以下具体的行为要求: 珍爱生灵。古人云:君子有好生之德。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不可缺少的环。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不论是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还是现在大量存在的常见物种,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此,人类不但要热爱自己,还要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不随意损害他们,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保护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命。 节约资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总是有限的。人类要在地球上永远地生存下去,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持资源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调,必须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还可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减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抵制污染。现在,人类造成的污染很多方面大大超出了自然的消解能力,给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些甚至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污染主要是人自身不当的生活生产方式造成的,要规范我们自己生产生活的行为,也要治理各种污染,防止潜在的污染出现。不乱扔垃圾、分类回收废物、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杆、检举和制止污染行为等都是抵制污染。 植绿护绿。森林和植被是地球之肺,没有绿色便没有人类,便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它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承载生命、美化生活。没有绿色,地球便不成为地球,人类便不复存在。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不论是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区,还是在其它公共区域,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应有的公德。 三、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推动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养成教育对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环境道德情感,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道德责任感,形成生态环境道德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效果。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经验,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认知模式更倾向和更善于直观、具体、有趣和生动。养成教育,就是根据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的特点,通过长期和具体的生态环境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道德知识、接受道德熏陶、形成道德信念和习惯。 近三年来的实践表明,保护母亲河行动这样一个集生态环境教育与实践于一体的公益活动,是对青少年开展生态环境道德养成教育的很好载体,也是带动公民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通过“小事做起来”、“5元钱捐植一棵树,200元捐植一亩林”等简便易行的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大业中来,从中受教育、长才干,是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接受生态环境教育、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的生动课堂。全国100多个保护母亲河工程和各种宣传筹资活动,特别是“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手拉手拣拾一个希望,还母亲河一片绿色”等活动,不仅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开辟了一条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渠道,而且还成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和手段。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全面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创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新局面,以推动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首先,要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大学校。要通过各种保护母亲河主题教育活动,让社会和广大青少年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充分利用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环境教育挂图等各种教育资料,并结合青少年的特点,编制“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要求”,通过通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规范,使这些知识和规范牢牢地印记在青少年的脑海中。 其次,要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实践生态环境道德要求和规范的大阵地。保护母亲河行动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活动,要继续做好保护母亲河工程,让青少年参加林草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环境监护活动,使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反复强化。要创造更多的其他实践项目,使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经常化、日常生活化。 第三,要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大舞台。要充分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广泛动员青少年行动起来,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生态环境道德,用自己的一双双小手去牵动整个社会。要积极鼓励青少年对周围违背生态环境道德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大胆揭发,坚决抵制。要为青少年和全社会树立一批又一批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 同志们,朋友们,学习贯彻《纲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团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为公民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