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回顾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高度重视今年的“三下乡”工作,在深入总结前几年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今年的形势和青年学生的特点,确定了推进今年“三下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今年的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主题明确。我们把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青年学生中不断兴起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新高潮,在这种背景下,今年暑期确定这个主题,既紧紧扣住了党政工作的大局,也反映了青年学生的强烈愿望,既富有时代性,也很有感召力。在这个主题下,我们提出了“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活动口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投身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热情,成为今年暑期大学生中最流行的一句话。二是重点突出。围绕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这一主题,全国根据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重点组织了“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公民道德”实践服务团和博士生“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实践服务团三类团队。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地方党政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也给各地“三下乡”活动以鲜明的导向和示范。各地、各高校根据三大重点,纷纷组织起校、系重点团队,使整个活动品牌统一,形成合力。三是规模空前。由于今年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发动面广,又采取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因此今年参加活动的人数达到400多万,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除全国重点组团300支外,各地、各高校共组织团队10万余支,近万名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学生参加了活动,很多学校今年参加活动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活动覆盖了全国以西部地区为主的绝大多数县、市。四是反响强烈。今年的活动得到了服务地区党政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据统计,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对今年活动报道有200多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12条,焦点访谈栏目做了一期专题节目,地方媒体报道超过2000条,为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400多万大中专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深入城镇乡村、田间地头、乡镇企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政策宣传、文艺演出、普法宣传、医疗服务、技术援助、信息咨询等实践服务活动,得到了地方党政和农民群众的热情欢迎。青年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 首先,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三下乡”活动,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13年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深刻地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是我们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三下乡”,很多学生在实践回来后表达了要求入党的强烈愿望。广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加深了,政治信念更坚定了。 其次,广大青年学生为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三下乡”实践服务团到达服务地区后,针对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广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博士生、硕士生围绕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开办讲座,传授技术,很受欢迎。活动期间,我到黑龙江省五常市调研,学农的大学生在农村搞科技服务,群众把他们团团围住,问这问那,不断提出技术问题,请大学生解答。老百姓还提出:你们走了以后怎么联系,能不能给你们打电话?大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很受鼓舞。还有些大学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讲费改税,受到群众欢迎。针对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专业的大学生组织了医疗服务队,免费为群众看病,并针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开办卫生常识讲座,对保障农民健康、更新生活方式、传播新的生活观念,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广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对现实国情的理解,进一步增进了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明确了人生定位,坚定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志向。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广大学生进一步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和工作,锤炼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身心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北方交通大学赴山西长治“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一位同学在活动总结中感觉自己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认为这次“三下乡”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感觉自己眼界开阔了,认识社会、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人生的境界都升华了,一次实践,终生受益。 今年的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创新中发展,为我们进一步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第一,必须紧密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今年活动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响,首先在于突出了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主题,顺潮流,得人心,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因此,大学生衷心拥护,踊跃参与。其次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活动的重点放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地方党政和人民群众对此真诚欢迎,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有力支持,上下齐心,形成合力,确保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二,必须紧紧抓住拓展学生素质这一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三下乡”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是今年活动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今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推出的一项重大活动。我们以这项活动作为统揽整个高校共青团工作、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今年我们将“三下乡”纳入素质拓展计划,把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评价,这一机制性建设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必须紧紧抓住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这一关键环节,为活动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能持久深入,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在今年的活动中,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强化了机制建设,形成了组织发动、培训考核、检查监督、表彰激励等配套有序的机制建设,一些学校还把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中,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第四,必须立足基层需求,讲求实效。从基层的实际需要出发,扎扎实实地开展服务,既是促进“三下乡”深入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的需要。实践证明:青年学生是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而且,服务越具体、越直接、越深入、越扎实,活动就越受欢迎,越能持久,青年学生在其中得到的锻炼和提高就越显著。 二、以创新的精神,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对青年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经过六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速自身社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途径和舞台,我们要把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越做越好。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探索创新,形成更加有利于活动扎实开展的机制。 一是学生自愿参加与普遍要求相结合的机制。现在的活动,更多的是通过发动让同学们自己报名,这种工作机制还无法解决社会实践活动全员性的问题。要努力形成一种机制,将这项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格局,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这样就不是哪些人参加、哪些人不参加的问题了,而是所有人都要参加,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受益。 二是组织选派与市场相选择结合的机制。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地区对这一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资金、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原因,我们不可能通过活动满足所有地方的需求。我们要探索通过招标的方式,形成一种市场选择的机制,比如,在省里组织招标会,一方面是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项目,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一方面是团组织可以调动什么样的人才资源提供服务,从而实现需求与人才之间的“对接”,增强基层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实践服务活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是暑期下乡与平时下乡相结合的机制。以往我们集中在暑期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活动那么受欢迎,效果那么好,我们就要探索将活动由暑假向寒假、由假期向平时延伸的机制,实现“三下乡”“常下乡”。 四是组队下乡与分散下乡相结合的机制。目前,我们组队下乡的面还比较窄,更多的同学是以分散的形式下乡,在经费的限制下,这种局面一时还难以突破。由学校为分散下乡的同学提供服务保障,力量是明显不足的。我们要把地方宣传、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很好地动员起来。学生到一地参加活动,由地方团组织为主,来接纳学生,配置资源,增强组织方式的灵活性。 五是点上的服务和面上的服务相结合的机制。近年来,许多大学都建立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但仅仅有点上的服务是不够的,要通过基地这个“点”向周围乡镇群众扩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六是“作贡献”与“长才干”相结合的机制。我们的一些同志过去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本科生下去主要是受教育、长才干,一般来说作贡献比较困难。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看,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长才干”与“作贡献”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如果一味强调大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不注意讲求实效,为农村两个文明作贡献,活动就很难持久。个别地方从这样的观念出发,认为反正做不了什么“实事”,干脆组织学生下去走一圈,搞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反而给群众增添了不少负担。我们要把作贡献摆到突出的位置,用“作贡献”来提升活动的质量,而且要强调在作贡献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实现双向受益。 总之,六年来的实践表明: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适应了社会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形势对深化大中专学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教育创新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推进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更加自觉地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按照“三个代表”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