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心,是指在城乡基层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35岁以下的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服务手段,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区型青年组织。建设青年中心,是周强同志在团中央的扶贫点山西省灵丘县调查研究时提出来的。随后团中央专门召开务虚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建设青年中心是一个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战略性举措。之后,团中央有关部门选择一些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地方进行了试点,初步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团十五大根据试点探索的情况,正式把建设青年中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写进工作报告,并在团代会上成为共识。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台州的三个青年中心建设示范点,大家都觉得很受启发,不虚此行。刚才五个单位又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应该说,通过上午的参观和刚才的交流,大家对青年中心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对青年中心的建设是高度认同的。 一、建设青年中心是共青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团的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即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论断是对共青团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高度概括,对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重要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很好地思考和研究。如何看待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实质上就是如何看待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问题。这需要我们从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共青团自身的发展状况来把握。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这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共青团的组织架构、具体职能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个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找结合点的问题。从共青团自身发展来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共青团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实现了指导思想、工作理念上的与时俱进,也实现了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在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适应。新的历史起点是思考、谋划共青团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一个认识上的制高点。贯彻团的十五大精神,不断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首先就要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以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为谋划、把握、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共青团工作的思考原点和逻辑起点,不断创新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建设青年中心,正是基于对团的历史方位的理解和把握,在深入思考共青团面临的一系列时代课题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战略性决策。 1.建设青年中心是共青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更好地服务大局的战略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社会的变化,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资源获取方式从单一的行政分配转变为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种渠道配置。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学会运用市场等多元手段来整合资源、服务大局。青年中心的建设正是适应了这个重大变化,既可以依托政府部门,也可以吸收民间资本,既要发展公益性事业,又可开展一定的市场经营。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青年中心必将显示出服务大局的巨大力量。从服务物质文明的角度来看,青年中心可以把青年凝聚起来、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远程教育,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开发青年的人力资源,把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来,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服务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青年中心是一种自组织团体,通过组建理事会、协会等多种方式,可以为青年提供参与社会管理、参与民主监督的机会,这种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青年中心可以通过发展青年文化为先进文化建设做贡献。青年文化历来具有时代性、创造性和成长性,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是一支有生的力量。青年文化有三大作用,一是可以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二是可以满足青年文化的需求,三是可以用文化去锻造青年,锻造一代人。青年中心有大量丰富多彩的、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青年在参与青年中心的过程中可以传播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 2.建设青年中心是共青团适应当代青年成长发展新变化,更好地服务青年的战略选择。当代青年在急剧地变化,有崭新的时代特点。一是青年的流动性加大。青年历来就有流动偏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这种流动偏好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这方面的重要体现就是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的不断壮大。二是青年中出现分层,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有各种各样的团体,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化。第三个变化是越来越务实,那些大而无当、很空泛的东西对青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三个特点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流动性加大要求增强开放性,要在流动当中动态地吸纳各类青年、各方面青年;青年分层要求多样化,要求共青团提供多样的服务;青年务实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服务是很具体的,没有具体的东西青年就不会跟你走。青年中心的建设适应了这些新的要求。首先,我们这个组织是面向所有青年开放的,不受地域限制,不受组织关系限制。其次,青年中心提供的服务是菜单式的,有十几个服务项目,找工作、打电话、上网、培训等都可以,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第三,青年中心的服务是具体的、有形的,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青年都能受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实到共青团,就是要从青年的具体利益出发,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服务,青年中心的建设就是在落实这一要求。 3.建设青年中心是适应世界范围内组织转型的新趋势,更好地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的战略选择。组织转型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组织发展的一股新潮流。这股潮流对中国组织的发展也日益产生重要影响。组织的转型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科层制组织逐步向扁平化、功能化转型。过去,世界的许多大型企业采用科层制管理,等级森严,管理层次多。后来,日本松下率先进行改革,减少中间组织,强化组织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更好地同顾客沟通交流,服务他们,凝聚他们,了解他们。很多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也在尝试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减少中间层次,直接面对群众。二是大量的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转变。美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西方很多政党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党。三是组织由单一的组织架构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组织间的横向联系日益普遍。组织转型这三大趋势对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怎样适应组织转型这个世界潮流?青年中心是我们的探索。首先,青年中心是直接面对青年的,中间没有任何层次,青年中心的每一个人都直接面对青年提供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显示终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成效都将在这个终端上显示出来。第二,青年中心定位是一个服务型的组织,属性就是服务,这适应了向服务型组织发展的大趋势,通过服务来感召青年,通过服务把青年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第三,青年中心今后的发展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联网,我们希望区域先联网,然后是全国性的联网。团中央要搞专门的青年中心综合服务平台,是开放性的,每个层次都可以往里面加东西,是互动的网络。全国五万个乡镇如果都通过这个平台联系起来,组织的力量就会充分显示出来。 青年中心是我们创新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的一个战略性举措。青年中心的创新,建立在总结这些年我们的创新成果基础之上,其核心是组织架构的创新和运行机制的创新,通过把各种创新整合起来,以组织创新为牵动,构造起一个全新的运行机制。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思考、把握建设青年中心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二、把青年中心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服务功能强大的社区型青年组织 建设青年中心的总目标是举全团之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普遍建立起青年中心,并在此过程中积极构建主要面向青年的、区域性以至全国性的综合服务平台。青年中心是一个社区型的青年组织,它既不是团组织,也不是青年联合会,而是一个崭新的组织形态。因此,建设青年中心从根本上说要靠创新,核心是进行组织创新,这是最核心的概念。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创新团的工作思路、创新团的工作方式、创新团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来推动青年中心的建设,努力分步实现“七个一”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即有一个组织、一个骨干、一个依托、一个网络服务平台、一套服务项目、一个章程和一个统一的形象设计,逐步把青年中心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社区型青年组织和现代服务平台。 1.一个组织。青年中心是一种群众性的新型的组织形态,是在基层团委领导下的一个社区型青年组织,团组织在其中起核心作用。青年中心实行会员制,按照一定的程序,把凡是承认《章程》的35岁以下青年都吸纳进来,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青年中心设立理事会,理事会隶属当地团委领导,请能人参与管理,共同推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建立社团联盟,把各类合法组建的青年协会组织连接起来,可以成为其他协会的秘书处,也可以按一定要求吸收各类协会会员成为青年中心的会员。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把青年中心建设成在当地有影响力、亲和力的社区型青年组织。 2.一个骨干。建好青年中心,关键在人。有了骨干,有了能干事的人,才能把青年中心办好办活。青年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有一个骨干来承担,发挥关键性作用,要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方式来解决。大学生有开阔的思维,有知识、能服务、懂网络,到青年中心工作能产生综合效应,同时,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今年团中央等单位共同选派了6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从事志愿服务,原则上要求他们都兼任当地青年中心的副主任,同时还可以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没有选派大学生志愿者的地方,也应采取在本地选拔等多种方式,招聘大学生从事青年中心的管理工作。 3.一个依托。青年中心要提供有形的服务,必须要有有形的载体,有强有力的阵地依托。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形式建立青年中心的阵地依托。可以依托乡镇中学、乡镇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设。可以整合当地现有资源,采取合作方提供场所阵地,团组织主要从事软环境建设等方式进行合作开发;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采用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合作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争取党政和有关部门支持进行自主建设,形成团属阵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把青年中心建在交通便利、适宜青年聚集的地方,树立服务的窗口形象。 4.一个网络。青年中心要创造条件配备至少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设施,以逐步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服务平台。最有效的服务平台就是通过卫星通讯建网络,这种方式看得见、摸得着、有图像,深受青年欢迎。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以后,可以实现全国联网,可以广泛开展对基层送科技、送信息、在全国销售产品等各种服务,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一套项目。项目运作是青年中心事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如果没有项目运转,青年人不会经常来参与。每个青年中心都应结合实际,选择易于为青年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以上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用项目促进青年中心建设,用项目吸引青年参与,用项目服务青年成长发展。设立服务项目,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应该有各个地方的特色,每个乡镇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 6.一个章程。制定一个好的章程,是建设青年中心的基本前提。青年中心要制定规范的《章程》,要求大家都来遵守有关规定,履行应尽义务,这样才能确保青年中心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团中央将适时拟定统一的《章程》范本,供各地参照制定,以推动青年中心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7.一个形象。青年中心要统一进行形象设计,共同树立形象、传播文化、打造品牌。团中央请有关单位设计了青年中心的标识,待最终确定后,各地要统一使用,在最醒目的地方亮出来,在青年中心的各项活动中用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用统一的色彩粉刷装饰青年中心的房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后,看到青年中心的标识,就像看到团旗在到处高高飘扬,就能感受到共青团的工作到处存在,感受到青年的身影到处闪现,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随着实践的发展,青年中心建设的内容将会不断丰富。我们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逐步达到“七个一”的规范化建设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 三、着力抓好三个关键环节,积极稳妥推进青年中心建设 青年中心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很大。我们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的步骤逐步加以推进。我们对各地组织开展这项工作没有设定时间表,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建起来、活起来、亮起来这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推动工作开展。 1.建起来。青年中心建起来,核心是组织创新,只有组织创新了,才是真正把青年中心建设起来了。组织创新,各地都是可以做的,任何地方都没有理由因为经济发展的差距来掩盖实际工作的差距。要明确青年中心的法律地位。明确了法律地位,才能保证青年中心长期健康运转。现在各地已探索出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社团法人登记等方式,都是到当地民政部门登记,由团委书记作法人代表。究竟哪一种形式适合青年中心,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中心的功能,各地可以大胆探索,相互借鉴。总的讲就是要依法建立,依法运行,依法管理,有法律保障。要探索青年中心的组织模式。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核心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共青团和青年中心的关系,共青团领导青年中心,在政治上任何时候不会出问题;再一个是要搞一种对青年很有吸引力的自组织形态,会员制是一种方式,理事会是一种方式,一定还有别的方式,需要大家大胆探索。要解决资金问题。建网络,开发软件系统等,必须要解决资金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争取政府支持一点,社会赞助拉一点,在发展过程中自己筹集一点,还可以用其他各种合作建设的方式。 2.活起来。过去我们建青年活动阵地时,有一些经验教训需要很好地总结。一些活动阵地刚建成时青年很愿意来,时间长了却无人问津,活不下去了。建设青年中心,一开始就要注意活起来的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搞会员登记,没有灵活完善的机制,几天后,没有补贴,水电费交不起,就要关门了,就会事与愿违。建设青年中心,一定要强调用务实的作风来做,建一个活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分指标,不搞刚性管理。要建好机制。活起来的核心问题是机制,要建一个既充分体现公益服务特点,又能够自我运转、收支略有节余的运转机制。青年中心可以收取相应的会费,争取社会捐赠资助,实现自收自支。如果没有必要的经费来源,光靠政府补贴,长期生存发展下去是很困难的。要优质服务。服务要跟得上,靠服务来吸引青年,通过实打实的服务项目形成服务品牌,真正服务青年,让青年真正愿意来。 3.亮起来。青年中心建起来、活起来还不够,还要成为一个新的品牌,成为全团工作的一个亮点。亮起来的核心是要找到工作结合点,不要就事论事。共青团的各项工作都可以同青年中心结合起来,理论武装可以结合,增收成才可以结合,青年文化建设可以结合,希望工程可以结合,青年卡也可以结合,原则上没有哪项团的工作不可以和青年中心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这样结合起来,就可以使青年中心成为全团各项工作的显示终端、服务终端,就会亮起来。要和各类青年组织结合起来,把各类青年组织的秘书处都放在青年中心,秘书长可由青年中心的负责人兼任,这样才能把各类青年组织有效地联系起来。要跟各种社会资源结合起来,通过青年中心来整合资源,信息资源可以利用,各种商家可以利用,资金可以利用,人力也可以利用。要跟其他各具特色的青年中心结合起来,单个的青年中心要同别的青年中心结合起来,相互联系,相互借鉴。各个青年中心不能单打一。 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青年中心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团干部提出的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语重心长,切合实际,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应该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共青团干部的座右铭,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基本方向。忠诚党的事业是政治要求,任何时候一心一意跟党走,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共青团干部最基本的政治信念。热爱团的岗位是职业要求,共青团的事业是一份崇高而光荣的公共事业,选定了这项事业我们就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为这个岗位奉献青春,在这个岗位上干出成绩。竭诚服务青年是团干部的工作要求,团干部要自觉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团干部把这三条要求贯彻落实到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上去,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时代在前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发展,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很难有新的思维。团的干部要带头学习,到实践中去学习,到青年中去学习,这是共青团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基本要求。围绕青年中心的建设,我们要不断向社会各方面学习,并把自己学习的成果向青年传播,与青年交流,接受青年检验。 二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忧患的状态。我们面临的形势很好,但也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个人的发展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必须要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行。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才能对青年中心的建设意义有更充分的认识,才能激发起紧迫感和非干不可、非干成不可的决心。 三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状态。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的工作要实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三个创新”。这“三个创新”的要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必须深入理解、深刻领会。团的工作不创新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工作对象的需求。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不断地有新的进步,才能把青年中心建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组织。因此,团干部要始终以创新为习惯,以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为责任,痛苦着创新的痛苦,快乐着创新的快乐。 四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奋斗的状态。奋斗是人生的真谛所在。奋斗的状态,具体讲就是对待工作要有激情,谋划工作要有思路,推进工作要有魄力,落实工作要有韧劲。建设青年中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甘当苦力、埋头苦干的精神。只有保持奋斗的状态、保持一种韧劲,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青年中心的建设是一项事关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全局的全新工作,必须按照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首先抓好试点。做好这项工作,农村是重点和难点,抓好农村青年中心的试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举全团之力,常抓不懈,切实抓紧抓好。团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整合资源,齐心协力地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