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工作对象——青年学生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发成才、贡献力量,这是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其次,要充分认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学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分制的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都使学校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第三,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络的新发展对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用户中数量最大的群体,也是最活跃的群体,尤其是网上青年学生社团大量涌现,再造了一个青年组织空间。如何引导好这些青年组织,如何使网上和网下的青年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第四,要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新变化对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青年学生在心理、文化、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取向、自主化选择的特点。此外,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等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这些都需要学校团组织竭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共青团工作在全团工作中具有的基础性、时代性、敏感性等特点更加明显,我们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做好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认清形势,把握规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认真负责、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共青团工作。 2003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第一,在青年学生中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关键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青年学生,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激励和凝聚当代青年学生。 要深化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到巩固我们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关系到把青年学生的力量凝聚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上来,关系到当代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共青团学校战线要防止疲倦情绪、畏难情绪,克服工作中的表面化,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要抓住机遇。中央即将颁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团中央上半年将会同中宣部、教育部召开全国大学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使青年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形成新的热潮,形成更大的声势。 要尊重规律。理论武装工作一般要经历从真懂,到真信,再到真用这三个阶段。我们要尊重这一规律,分阶段、有重点地使青年学生懂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相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与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走向密切相关,这个理论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而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构筑自己的精神支柱。 要长期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要把这项工作贯穿到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形成机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第二,以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旋律,把服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对于共青团在新形势下肩负好使命、履行好职能,意义十分重大。试点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要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要总结经验。把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吃准搞透,认真研究素质拓展计划的内涵、目标、方式、机制,多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把素质拓展计划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理清楚。还要从教育思想、教育规律、教育理念的角度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进行理论思考,为这项活动全面、长期地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要扩大规模。一方面使参与人数从现在的68万扩大到200万,在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全面展开;另一方面将计划的实施范围从一个年级扩大到各个年级,在各个年级层次全面展开。 要整体推进。力求在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体现素质拓展计划四个环节的要求。在职业导航设计方面,要积极借鉴上海“人生导航计划”的经验。在素质拓展训练方面,要突出个性化、具体化,鼓励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素质训练要有投入,要有基地和设施,要有专门的时间,要有专门的训练项目。政府和学校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我们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使之变成政府项目。在评价体系方面,要借助网络技术,自愿申报,网上公示,并通过电子版予以记载。在社会认同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这一年试点的经验,宣传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意义,促进全社会对计划、对证书形成广泛共识。要与劳动人事部门联合,制定相应措施,从机制上强化社会认同。 要大胆创新。要在制度安排上进一步创新,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纳入到教育教学的整体格局中,纳入到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中,纳入到社会对于人才选择需求的体制中,纳入到高校共青团整体运作的格局中,努力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 第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探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途径。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对共青团组织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共青团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办好事办实事。2003年,我们将迎来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就业高峰,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与此同时,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下岗再就业人员1000万,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市场出现了“三峰叠加”的局面,而预计社会能够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只有950万个。所以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形势面前,高校团组织更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 一是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通过形势报告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状况,正确分析就业形势,转变计划经济下毕业就业的陈旧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通过树立一批投身西部大开发、投身乡村和城市社区建设、自主创业、在平凡的岗位作出成绩的毕业生先进典型,鼓励青年学生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 二是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彩虹工程——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指导和用人岗位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信息,促进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愿望对接。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士进校园,为毕业生提供毕业就业设计咨询服务,指导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正确选择就业方向。各级团组织和学联组织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向社会推荐优秀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导向。 三是要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青年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和在学期间逐步树立、不断调整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从业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素质培养。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有形载体《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向社会提供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的权威认证,帮助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力。 四是要积极扶持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办科技性、服务性企业,既实现自我就业,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组织优秀青年企业家对有意向有条件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和辅导;要多层次多渠道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为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要继续办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积极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帮助大学生发挥知识优势自主创业。 五是要努力开辟灵活、临时的就业渠道。借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成功实施的经验,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到农村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建立和完善政策措施,招募大学毕业生担任乡镇和城市社区的青年工作志愿者,这既可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基层青年工作者素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第四,启动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把中学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学生总数8800万,加上职业中学以及一部分中专,总数将近一个亿。中学团的工作非常重要。总结这些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中学团的工作同样要服务素质教育,要有形化、具体化。所以我们在这次会议上推出了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这个计划是服务中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计划,是适应中学特点和中学生教育规律的教育计划,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的特点。针对性就是要针对学校教育的双重目标来展开;科学性就是要围绕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几个环节来具体实施;权威性就是要和教育部门一起做;系统性就是要和少先队的体验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紧密衔接起来,形成共青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完整链条。 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是要使共青团参与中学素质教育进一步有形化、具体化,通过中学生素质拓展手册,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经历和成绩,激发他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是要使共青团组织在小学、中学、大学的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衔接,形成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全面活跃中学团的工作,使中学团的工作得到保证,使中学团的工作能够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中学团的工作活跃起来了,团员的素质提高了,整个团的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就有了鲜活的源头。因此,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加强团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成为我们全团工作的一个重点。 启动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首先要抓好试点示范。这次会议之后,各个地方都要抓一批试点,团省委分管书记、学校部长要联系一至两所中学,最好是农村中学,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推广典型。今年全国要确定100所中学进行试点。其次要配套推进。所谓配套推进就是要把小学的雏鹰争章、中学生素质拓展手册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相衔接。三是要建立机制。要建立保证计划全面、长期实施的机制,不能搞成一般的活动。总之,要以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来统揽整个中学团的工作,中学团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计划来安排。 第五,切实做好维护高校和学生稳定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高校和青年学生稳定工作十分重视。最近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密切注意社会动向,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情况通报》,对做好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把维护高校和青年学生稳定的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高校和青年学生稳定。 要统一思想,加强引导。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高度关注伊拉克问题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形势报告会、校园宣传栏、网络等形式,对青年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着重加强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方面的宣传教育,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中央处理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同时要高度关注其他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因素。总之,要用中央的精神统一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把青年学生的热情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 要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防止敌对势力利用。高校团委要在地方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立场,不做不利于稳定的事。对自发要求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尽力劝阻。如发生聚集,要尽量控制在本校园内部,但工作方式不能生硬和简单化,避免激化和扩大矛盾。 要活跃基层团学工作,避免形成可能影响稳定的热点。要通过深入组织开展“三个代表”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拓展计划,营造青年学生发奋成才、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校园歌手大赛等科技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避免在青年学生中形成可能影响稳定的热点。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要求,对待工作有激情,谋划工作有思路,推进工作有魄力,落实工作有韧劲,努力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团的十五大召开,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