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规定,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去年协会没有召开理事会。本次会议将回顾2002年3月二届二次理事会以来两年的工作,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受理事长会议委托,我向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两年来的主要工作 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协会按照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工作方针,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大力加强志愿服务各项建设,在探索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奉献中抓落实,初步形成了“党政支持、共青团组织承办、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截止2003年底,青年志愿者行动累计动员了1.5亿多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和海外服务等不同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5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在锻炼引导青年、传播文明新风、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全面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团中央联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等部门,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全国项目和贵州、宁夏、甘肃、重庆、北京、辽宁、河北、广东、山东等九省(区、市)开展的地方项目共招募选派了1009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西部300多个贫困县的乡镇基层开展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今年西部计划继续实施,扩大中央财政支持的志愿者人数,总数达到10000名。在今年招募报名中,全国有1200多所高校的49615名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地区申报岗位需求近4万个。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西部计划在青年中树立起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积极导向,彰显了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为西部群众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带来了实惠,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支了解中国国情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开辟了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新途径,有效地服务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概括起来说就是“老百姓得实惠、志愿者长才干、全社会树新风”。 二、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投身抗击“非典”斗争,彰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独特的社会动员功能 2003年4月至6月,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国各地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先后组织1200多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集中开展了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志愿者爱心包、热线咨询、普及“非典”防治知识、助耕帮困、向生活陋习开战等活动,为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青年志愿者们在“非典”一线奋斗的身影和感人的故事,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感动。这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的动员优势,展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在建立社会应急动员机制和资源配置方面的独特作用。胡锦涛总书记“非典”期间在四川考察时亲切接见了参加抗击“非典”的志愿者。王兆国同志“非典”期间在福建考察时也对青年志愿者参加抗击“非典”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三、逐步推进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等工作,促进志愿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2年5月以来,海外服务计划老挝项目、缅甸项目相继实施,已从全国公开招募了21名中国青年参与这项计划,为受援国提供了每期半年的汉语教学、医疗卫生、计算机培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增进中外友好、服务党政外交、传播中华文明、培养国际化人才作出了贡献。目前,14名中国青年志愿者正在国外服务。同时,作为“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后续活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了有来自世界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志愿组织、青年团体、研究机构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近170名代表参加的“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共同发表了《北京宣言》,会议成果得到联合国有关方面的肯定,提升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 四、青年志愿者行动各领域的常项工作继续深化,全团上下各条战线青年志愿者工作不断发展 一是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不断深化。两年来,全国共有4405名青年参加了这项计划,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达到628名;依托扶贫接力计划,大力实施了青年志愿者西部计算机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动员社会各界捐赠电脑4106台,在中西部38个贫困县建立了105个培训点,培训当地群众30多万人。二是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得到拓展。联合全国老工办、中国残联、公安部、司法部分别实施了“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等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三是“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深入实施。各地通过建设绿色行动营、基地等方式,有效动员了国内外1000多万青年及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治沙防沙、植树造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四是“三下乡”、“志愿者艺术团”、“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志愿辅导员等工作持续开展。两年来,1000多万名大中专学生在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组织文艺界委员120多人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和国家重点建设一线开展慰问演出12场,现场观众达22万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大批中学生完成了96小时的志愿服务,带着收获、带着责任迈入了成人行列。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工作得到深化,一大批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成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正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成功组织开展了纪念学习雷锋四十周年、纪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十周年系列活动。五是各地特色项目不断涌现、富有成效。如北京开展的“到公益机构去”、“关爱工程”、山东青岛开展的周日志愿行动、江苏江阴和福建漳州开展的青年志愿者“110联动”、浙江开展的“天天”志愿行动、广东开展的卫生志愿者“健康直通车”、河南的青年志愿者“爱心包”工程、湖南和江西等省开展的消防志愿者行动、贵州开展的禁毒志愿者和计生志愿者计划等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五、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各项机制,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一是广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逐步建立起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在2001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2年初制定颁行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广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通过抓重点项目,抓大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重点单位,抓扶贫开发、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参与面较广的重点领域,抓重大节日、纪念日等,集中开展了志愿者注册工作。同时,网上注册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3年底,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到1349万人。二是大力加强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建设。继山西、广西、广东、上海、贵州等地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后,两年来,重庆、湖北、四川、北京、江苏、辽宁、云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市)也成立了志愿者专门工作机构,江苏还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牵头、办公室设在团省委的全省志愿者工作协调机构。全国、35个省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市)及部分县都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或志愿者协会。大力推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创建工作,目前,全国创建服务站已超过89000个。三是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完善注册制度,逐步建立起经常性、社会化的志愿服务招募动员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章立制,形成了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通过做好“十杰百优”评选表彰活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系列奖章颁授等工作,逐步形成了规范、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通过培育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争取政府相关政策和专项经费支持,依托项目争取社会赞助,逐步形成了有效的志愿服务筹资机制。通过与许多党政部门共同开展专项行动,为志愿服务事业广泛深入持久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继广东、山东和南京实现青年志愿服务地方立法后,福建、河南、黑龙江和宁波、杭州等地也实现了志愿服务立法,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志愿服务立法进程。 各位理事、同志们,伴随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已走过了近10个春秋。10年的辛勤耕耘,铸就了今天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辉煌。特别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坚持用“服务、建设、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创新局面,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团中央书记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凝聚着一批批团干部和志愿服务组织者、支持者特别是在座各位付出的卓越智慧和辛勤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协会理事会向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给予亲切关怀、付出艰辛劳动、作出突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冷静客观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在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还普遍缺少法律、资金支持,缺少完善的评估、激励监督机制,实施网络也不够健全;志愿者组织自身运转、发展和社会动员能力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的需求还不太适应;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的认知和理解还有待进一步加深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研究、着力解决。 回顾青年志愿者行动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愈来愈得到广大青年和公众的积极响应,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各界的广泛支持,得到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显示出旺盛而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青年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倡导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需要载体,也需要导向。青年志愿者行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不愧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千千万万的青年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感染被帮助的对象、影响周围的群众,这是一个文明传递的过程,是一个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过程,这样一个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有助于提升公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引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二是青年志愿者行动服务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成为动员组织广大青年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的有效手段。立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服务人民群众基本需求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生命力之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青年志愿者行动着眼于最需要帮助的群众和最需要服务的地区,以扶贫济困为主题,为困难群众、困难地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着眼于党政关心、群众关注、青年能为的重点工作,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社区发展、抢险救灾、大型赛会、社会应急等公益性项目,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三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了当代青年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广大青年奉献社会、完善自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事业,与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利益至上、优胜劣汰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志愿服务。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更加务实,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青年志愿者行动充分尊重了青年的自主选择和自愿参与,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年的内在积极性,为当代青年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自觉实践中锻炼自己、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四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离不开调动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志愿服务这种非市场手段开发配置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东西互动、城乡互动,可以用很少的投入动员起巨大的力量,提高社会的整体效能,促进城乡之间、东西之间、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于2004年的工作 当前,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党的十六大为我们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次,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志愿者在其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再次,团中央正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文化,完全可以构成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所有这些都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00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团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点项目为带动,以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志愿文化建设为导向,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新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贡献。 一、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实事抓起,以志愿服务重点项目为带动,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品牌项目。 1.大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以与中组部等联合实施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志愿服务行动、与中宣部等联合实施的“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志愿服务行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实施的西部基层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与卫生部等联合实施的贫困地区支医行动以及支教、支农、青年中心建设与管理等七个专项行动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地方项目的实施力度,力争今年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的志愿者总数达到15000名左右。 200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选拔工作已基本结束,培训派遣工作即将展开,1年期大学生志愿者也即将离岗。借此机会,我想就近期工作强调四点。第一,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即将离校,各省级项目办尤其是高校项目办要密切保持与入选志愿者的联系,确保《确认通知书》发放到每一名志愿者手中。第二,如出现个别入选志愿者因故不能参加,各省级项目办和高校项目办应密切配合,从志愿者后备人才库中进行递补,全力确保七个专项行动招募任务的圆满完成。第三,今年的集中培训工作按计划于7月19日—23日在各服务省省会城市进行。各招募省项目办和高校项目办要作好志愿者按时赴服务省参加集中培训的组织工作;各服务省项目办和服务县项目办要按照统一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培训派遣工作,特别要注意保障志愿者安全健康地抵达服务地。第四,要落实和争取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搞好1年期服务期满志愿者的就业服务工作。同时要做好1年期志愿者和新招募志愿者的衔接工作。 2.深化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在总结扶贫接力计划实施8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调整工作模式。招募机制要更加灵活,招募对象要更加明确。要面向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在职人员,重点招募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和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作为志愿者。要扩大实施规模。全国项目要达到500人。要以四川、安徽、贵州、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辽宁、河南等10个省、市为重点,坚持省内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为主、跨省对口支援为辅,大力推进地方项目,努力达到5000人左右的规模。要把西部计划和扶贫接力计划结合起来,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青年卫生志愿者,重点做好河北张北县、内蒙古喀喇沁旗两个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志愿服务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 3.积极推进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空间很大,意义深远。要积极争取商务部的支持,纳入援外计划,逐步扩大实施规模。受援国除已有的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外,要逐步扩大到部分非洲国家。要创新工作方式,可以按照项目招标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由地方团委、志愿者组织承办派往某一国的具体项目。 4.启动实施“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积极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发挥志愿服务的动员优势,发挥中老年人的亲情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组织社会公众特别是健康低龄老人以志愿服务方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项计划将用3-5年的时间,动员数以百万计的中老年人,组建一大批专业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假日”、“宣讲”、“护苗”、“监察”、“关爱”等项目,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与共青团各条战线工作紧密结合,与各部委紧密结合,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全面深入发展 志愿服务渗透到了团的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团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工作中。青年志愿者行动要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紧密结合,与团的各条战线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志愿服务的动员组织作用,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在青年中心建设领域,要广泛发动青年志愿者参加青年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一支以注册志愿者为主体、社会各方面人士积极参与、长短期服务相结合的青年中心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的优势,为青年中心创造有效的工作和管理机制,提供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的支持,促进青年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发展领域,要结合志愿者注册制度的广泛推行,继续深入实施助老、助残、维护社会治安、法律援助等领域的专项行动,继续推广消防、禁毒等方面的志愿者工作。要普遍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围绕青少年维权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一助一”安置帮教结对服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舞台、雏鹰热线等工作深入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在环境保护领域,要继续实施进一步广泛调动广大青年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广泛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治理污染等环保志愿服务。在其它领域,青年志愿者行动还要服务大型赛会,还要与团的组织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共青团各个部门、各条战线要在深入实施现有项目的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开辟新项目,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和共青团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精心培育志愿文化,丰富和繁荣青年文化 做志愿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其他公众的自觉选择,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文化正在成为当今中国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大力培育志愿文化,在青年文化建设中形成积极导向,不断丰富和繁荣青年文化。 1.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的宣传本身就是一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抓住今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国55周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0周年等契机,广泛开展社区、环保、大型赛会等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深入宣传志愿服务的理念,努力使志愿精神得到广泛的传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程度,引领社会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2.精心打造志愿文化精品。志愿服务的内容丰富、领域广泛,事迹动人、精神崇高,完全可以打造一大批志愿文化精品,引领健康向上的文化时尚。近年来,我们相继推出了歌曲《到西部去》、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电影《因为有爱》、电视剧《脚下天堂》《请让我来帮助你》、图书《与高尚同行》《志愿行动在中国》、专栏《志愿者日记》等以志愿者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各地也组织创作了很多相关的文艺作品,对于弘扬志愿精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全团要继续在创造志愿文化精品方面狠下功夫。同时,要通过建设志愿服务的名牌活动和精品项目、注册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规范志愿者注册宣誓誓词和仪式、健全志愿服务奖章颁授制度、完善志愿服务专门网站等工作,进一步丰富志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3.发挥志愿文化的育人功能,着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志愿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其与其它文化育人不同的特点,就是更加具有“内化”功能,更加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活动项目的文化内涵,使广大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熏陶,感受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心理愉悦,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培养一大批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坚定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品德高尚、身心健全的优秀青年人才。 四、着眼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着力加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机制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始终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各项机制,把青年志愿者行动这项富有生命力的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进一步广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推进重点人群的集中注册,推广重点活动和项目注册,完善网上注册和管理功能,不断拓展注册渠道,组建各类专门志愿服务队伍,真正实现志愿者注册和服务“两个便利化”,形成社会各界广泛、经常地参与志愿服务的良性机制。要进一步规范注册工作,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的统一要求,规范注册的程序、仪式、标识以及注册志愿者的激励表彰制度。 2.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抓好西部计划等重点项目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更多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围绕工作项目,争取党政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面向社会培育资源,健全筹资机制。要以重点项目为带动,不断探索和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要按照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要求,着力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机制化、社会化、法制化、国际化等内在发展规律,形成长效机制。 3.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建设。要适应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抓住实施西部计划等重点项目的契机,大力推进各级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建设。要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积极推动志愿者工作部、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建设。暂时没有条件成立团内专门工作机构的也要指派专人负责协会秘书处工作。 4.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工作。已经立法的地方要进一步总结立法实践,特别是总结立法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为其他地区和全国立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要积极推动更多地方实现立法。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推动志愿服务全国立法的立项、调研工作。 5.进一步推动志愿者协会自身建设。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发挥协会作用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强协会组织网络建设。要抓住2004年协会成立10周年的时机,积极加强各级志愿者协会特别是地(市)、县级协会的建设。要以组织网络为带动,继续加强基层服务站、服务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实施网络。二是要加强协会的队伍建设。要加强协会理事会建设,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加协会理事会,不断充实、壮大理事会。要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可以聘任那些既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又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士担任秘书处职务,使秘书处工作更有活力。要加强协会会员队伍建设,各级协会特别是地(市)、县级协会要广泛吸纳各阶层、各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公众以注册志愿者身份加入协会,不断壮大协会规模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强协会的能力建设。要强化协会的规划功能,推进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创新,着力规划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蓝图。要强化协会的协调功能,在整合社会资源上下功夫,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强化协会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服务、为理事和会员服务。要强化协会的国际交往与合作功能,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不断加强协会与各国志愿者组织和青年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国际影响。 各位理事、同志们,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大有希望的事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青年志愿者工作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