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书记处一贯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农村共青团工作。去年,十四届书记处2003年第1次办公会议和十五届书记处第1次办公会议,都专题研究部署了农村共青团工作,并形成书记处会议纪要指导全团,要求全团把农村共青团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2004年,书记处召集团中央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的第1次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城乡青年中心建设工作,同样与农村共青团工作紧密相关。会议精神已经以共青团全国青年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1次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今天,周强同志出席会议,并代表书记处作重要讲话,再次充分体现了团中央书记处对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周强同志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对切实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在工作中狠抓贯彻落实。 积极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村共青团工作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自2000年团中央在新疆玛纳斯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职业技能以来,各级团组织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探索出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江苏省各级团组织在全面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同时,从2001年以来,通过举办供需见面会、开展城乡结对、培养青年经纪人和劳务中介机构、实施定向培训和订单输出等办法,积极帮助农村青年跨区域转移就业,三年来直接培训农村青年20多万名,累计帮助22.9万名农村青年实现了跨区域转移就业,走出了一条“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工作新路子。山西、山东、新疆等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探索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新路子,为全面推开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地的实践表明,积极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紧紧扣住了当前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心,切实服务了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根本需求。各级团组织要把这项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下更大的功夫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更大的成效。 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就全面开展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综观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华大地所经历的急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迁,都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的历史起点也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断地得到解决。现在,全党全国人民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固坚持和不断发展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贯战略思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大措施,切实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改革初期,从1982年到1986年的5年间,党中央、国务院曾经连续5年每年发出一个一号文件,对实现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的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时隔18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把农村共青团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实效,以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 从我国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引导和推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只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群众最终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务农收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群众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才能进一步拓展农村内外部的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群众到城镇安家定居,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才能形成互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两个方面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最终得以解决,城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一体化发展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最终得以改善。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指出,要把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进一步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改善农民转移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农村内外部增收空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专讲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首次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断。这些重大决策和措施,为我们深刻认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积极开展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是新阶段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重要途径。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是周强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的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一条主线。这既是全团的共识,也是我们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当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渠道和途径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增加收入上看,农村青年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已经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虽然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村青年收入的重要基础,但已经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村青年收入构成中,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比重已达三分之一,工资性收入对农村青年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在现阶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已经成为农村青年实现增收愿望的重要渠道。从成长成才看,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大量农村青年就业不足,制约了个人成长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年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农民,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农村青年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再是权宜之计。有的进城青年,正在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转移就业正在成为实现农村青年成才梦想的广阔舞台。因此,只有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才能切实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根本需求,才能牢牢抓住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主线。 2.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是共青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改变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历史现象,是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不到40%,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且远远落后于我国工业化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十分突出。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差悬殊,城乡产业结构严重不协调,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过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突出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因此,提高我国的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据统计,1990年至2001年的11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城镇800多个,每年转移农村人口约1000万人,11年超过1亿人。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要求看,在未来5到10年左右的周期内,我国需要每年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1500万到2000万农村人口,10年内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2亿人。只有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广大农村青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富有理想和热情,最具生机和活力,不仅本身是农村转移就业的主体,也是带动农民群众转移就业的重要力量。转移一个农村青年,可以致富一个家庭;转移一批农村青年,则可以激活一方经济。共青团要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带头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为推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改变作出更大贡献。 3.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是新阶段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生长点和重大任务。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年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大趋势。目前,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重增大,超过三分之一;二是身份正在变化,逐步由农民向居民转变;三是趋势在加快,成为大势所趋;四是转移就业的需求十分强烈,渴望社会各方面给予相应的服务和指导。在农村青年大量转移就业的形势面前,农村共青团的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引导和帮助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抓住了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一个主要矛盾,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局,进一步推动新阶段农村共青团工作全面活跃。 总之,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战略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作为全团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工作着力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新阶段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从服务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出发,针对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愿望和需求,结合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实际,现阶段共青团开展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抓好订单培训,帮助广大农村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掌握一两门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实用技能。第二,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造就大批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经纪人和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转移就业和增收成才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第三,着力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造条件、优化环境,特别是要积极创建和形成一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基地。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培训和劳务中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和资源,大力创建社会化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示范培训基地和诚信规范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中介机构。第四,建立健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形成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机制。要围绕以上任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带头由传统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转移就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就业,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由农村向城镇和境外转移就业,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显身手,增收成才。 1.引导农村青年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转移就业。进入新阶段,农民增收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党中央提出,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这一要求,就是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各级团组织要准确把握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注意首先从农业内部着眼,把农业发展的文章做大做活,进一步开拓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增收成才的空间。培养各级各类青年带头人是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突出优势。新阶段,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培养青年种、养殖大户,充分调动农村青年种粮积极性,带头参与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带头发展畜牧业。要积极培养青年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户,带头实行标准化生产,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要积极培养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鼓励和扶持有志青年创办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以粮食及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企业,帮助他们延长农业产业链。要积极培养农村青年经纪人,提高青年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集团军”参与农业市场竞争。 2.引导农村青年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小城镇经济,是在农村内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村青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在促进农村青年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过程中,抓好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能力是关键环节。各级团组织要继续深化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青年星火西进计划,进一步拓宽培训范围,大量增加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内容,注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努力增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本领。要发挥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的作用,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农村青年人才供需洽谈会,开展农村青年岗位培训,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青年就地转移。要引导和鼓励有志农村青年立足本土创业、反哺家乡创业,充分运用国家在税收、投融资、资源利用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带头创办和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共青团工作,建立健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阵地,对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团员青年进行统筹管理、动态管理,争取有关部门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和综合服务。 3.引导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就业。异地转移、外出务工,是当前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重要形式。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各类企业多,能够为西部地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走城乡互动、东西互助的协调发展道路,是引导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各级团组织要按照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的思路,充分调动城市和农村、东部和中西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城乡良性互动为基本途径,以全面整合社会和全团各种资源为着力点,积极搭建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桥梁和联系纽带。要推动输出地团组织与输入地团组织的工作对接,建立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的制度,组织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对口交流合作,签订劳务培训和接收协议。要实现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的信息对接,建立城乡青年劳务信息交流制度,定期举办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洽谈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青年信息服务网络。要充分运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各类服务手段,积极为农村青年提供有效的供求信息、政策指导、维护权益等服务,增强农村青年自主选择转移就业渠道的能力。 4.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农村青年向境外转移就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做好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了新的思路,打开了新的视野。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农业联系更加紧密,农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国际劳务输出的市场日趋扩大。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数量众多、收入较低、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年,在其他国家的城市和农村都有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这是我们开展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团组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开展国际青年劳务输出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实践证明,把团的组织资源与青年外事资源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青年人才“走出去”是一项很有潜力、大有可为的工作。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关注这一领域,积极协助外交、外贸、农业、建设等部门,推动国内农村青年人才“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增收渠道,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大范围内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城乡社区青年中心是服务青年、服务社区的新型基层青年组织,是基层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显示终端,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中可以大有作为。下一步,各地要在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同时,把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作为青年中心的一项重大服务项目,不断探索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载体。一要抓好信息收集工作。将当地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采集、登记、整理和上报,并随时向农村青年传递培训及用工信息,在此基础上,努力搭建本地区和区域性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反应灵敏的供求信息平台。二要抓好技能培训工作。按国家有关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规划及相关扶持政策,本着“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利用和依托现有农村广播电视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中心等阵地,以培养各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为重点,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农产品营销加工、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及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三要培育中介服务机构。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发证、岗位介绍、权益维护等工作,创建劳务素质高、转移组织化、服务一体化、讲求诚信度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基地”。四是有条件的农村青年中心要积极与城市青年中心建立互动联系。统筹城乡资源,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工作衔接与合作,沟通转移就业信息,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引导和帮助农村青年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培养人、城市安排人的目标。总之,要推动城乡社区青年中心良性互动,把二者的工作项目有效地对接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把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是一项造福农村千家万户的富裕工程,也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目标非常明确,任务实实在在,关键是要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是周强同志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对全团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坚决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扎扎实实地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不断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是全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全团上下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自觉地把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突出位置,摆上重要日程,努力做成一个精品,做成一个知名品牌。团的各级机关要齐抓共管,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各地要认真按照全团的统一部署,尽快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做到层层有目标,层层抓落实。要充分运用共青团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组织体系,发挥组织优势、信息优势、网络优势、人才优势、跨地区优势,齐心协力做好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 2.争取政策,优化环境。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比较高的社会性工作,必须建立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团组织要加强与当地教育、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有关部门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培训组织、项目推进等方面,出台具体的支持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团中央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一些有关政策。各地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联合当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 3.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紧扣党政工作大局,符合农村实际,直接面向农村青年,重在创新实践。各级团组织要注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具有鲜明时代气息、青年喜闻乐见的鲜活载体和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创造新鲜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使转移就业工作在广大农村青年中深入人心。要把饱满的进取热情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有机统一起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统一起来,把必要的工作形式和实际的工作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埋头苦干,踏实做事,务求实效。 4.培养典型,加大宣传。各地要随时掌握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团中央将以适当方式,适时对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各地要大力培养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通过典型引路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同志们,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标志,各项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措施将相继出台,一个全党全社会更加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目标更明,要求更高,环境更好。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举全团之力组织实施好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不断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不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农村青年作出新的贡献,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