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同志在全国青联九届六次常委
(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3日)


  这次会议是九届全国青联任期内最后一次常委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工作,研究部署2005年工作,审议召开全国青联十届一次全委会的有关决议。现在,我受主席会议委托,向常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4年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推动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青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凝聚各族各界青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祖国统一,推进同世界各国青年友好交往,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和进展,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一年来,我们抓住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建国55周年、五四运动85周年、全国青联成立55周年等重大契机,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一是抓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契机,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委员参观《世纪伟人邓小平》展览、观看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等活动,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追思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精神、科学思想和崇高风范,引导青联委员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武装头脑。

  二是抓住建国55周年和五四运动85周年契机,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联合有关方面举办首都青少年庆祝建国55周年天安门广场大型活动和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青春”主题晚会,各级青联组织广泛开展各种主题纪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当代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引导青联委员和青年人才不断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抓住全国青联成立55周年契机,增强推动青联事业发展的责任感。组织在京200多名青联委员举办纪念活动,回顾青联历史,共话光荣传统,总结基本经验,研究新情况,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青联工作,推动青联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新发展。

  二、发挥人才集中和联络广泛优势,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年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大局,充分发挥青联组织的自身优势,积极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去年,根据邓小平同志亲属的倡议,团中央、全国青联等单位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评选表彰了100名在校大、中、小学生,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少年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组织青年专家到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开展科技服务活动,通过举办科技论坛、成果洽谈会、专家咨询论证会,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举办“中国泰达生物论坛”、“首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青年专家论坛”和“中国(济南)IT青年精英论坛”等活动,努力构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青年人才交流平台。

  二是继续组织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开展2004“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组织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到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14个省、市进行成果发布、项目洽谈和人才交流,引导海外青年人才为国服务。活动共签署项目协议267个、人才招聘协议236个。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欧美同学会举办了“聚焦特大型国有企业”专题活动,组织48家特大型国有企业与500余名留学人员进行了人才招聘和项目合作洽谈。举办2004“海外学人回国创业论坛”,畅谈创业体会,分享成功经验,介绍相关政策,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以多种方式参与祖国建设提供服务。

  三是积极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启动“共享成长——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走进中学生”活动,到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以“爱国文明、求知进取、健康成才”为主题,与中学生进行生动的互动交流,教育引导中学生走正确的成长道路。开展“青年科学家走进校园”活动,组织青年科学家走进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省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探索科学奥秘,启迪智慧人生。组织第四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获奖者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21个班级的主题团日活动,举办“各族青年团结进步论坛”,与各民族大学生围绕“团结、奋斗、奉献、成才”的主题进行交流,激励他们奋发成才,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

  四是深入开展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工作。2004年,全国青联先后组织志愿者艺术团到广东东莞、宁夏银川和山西灵丘开展慰问演出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亿万青年的问候送到进城务工青年、建设一线职工和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中。他们不畏严寒,不怕辛苦,不计报酬,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为当地群众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去年,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突出主题开展大型公益演出,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表达全国亿万青少年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在纪念“希望工程”实施15周年之际,联合有关方面举行“为了山里的孩子”大型文艺晚会,为重庆“希望工程”捐资1340万元。一年来,全国青联组织文艺界委员144人次参加了23场慰问和公益演出,现场观众近15万人。目前,已有18个省级青联成立志愿者艺术团地方分团,开展了大量慰问和公益演出活动,为青联组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青年人才工作实现新进展

  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抓住举荐、培养、凝聚环节,深化品牌项目,加大培养力度,推动青年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促进了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继续深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活动。在推报环节,着重考虑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具有强烈示范导向的青年人选;在评选环节,进一步扩大评委库规模到200人,增强评选的社会化程度;在表彰环节,深化与媒体合作,深度挖掘典型成长历程,扩大与青少年的交流。隆重表彰第二届“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激励软件行业广大青年勇于开拓、自主创新、服务社会、建功立业,为增强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实践舞台。协同中组部进一步做好“博士服务团”工作,选派147名青年博士组成第五批“博士服务团”奔赴西部12省(区、市)和江西、吉林延边、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等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服务,引导高层次青年人才在西部大开发第一线施展才华,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继续实施“培养计划”,选拔来自西部和民族地区的49名青年干部赴东部和沿海地区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增强建设家乡、振兴西部的本领。

  三是加大服务委员发展的力度。一年来,依托界别活动,加大服务委员力度,推动委员学习、交流与合作。企业界针对委员自身成长和事业发展需要,依托中国一汽集团,在长春启动“青年企业家竞争力培训计划”,通过高层管理讲座、实地案例分析和商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传授企业管理的前沿思想和先进方法,交流创业体会,提高企业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水平。政法界召开了委员宪法学习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学习宪法知识、落实宪法精神的自觉性。文艺界组织委员参加了常香玉同志事迹报告会,聆听艺术大师的感人事迹,增强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

  四是团结凝聚大批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为大力开发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去年成立了全国青联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联谊会以广泛联系、促进交流、凝聚力量、为国服务为宗旨,吸收794名个人会员和43个团体会员,有效地团结凝聚了一批在海内外取得突出成就和具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青年留学人员。5月份,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深圳等地同时举行了以“激扬青春风采,创业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新近归国留学人员同城聚会,为他们回国求职、创业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四、立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地区青年和信教青年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是引导各族青年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联合国家民委开展第四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评选活动,表彰近年来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业绩的先进个人198名、先进集体41个。这些获奖单位和个人来自全国56个民族,分布各行各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一活动对于引导、教育各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促进各族青年健康成长、建功成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做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工作。举办了2004年全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考察学习活动,组织28位宗教界青联委员赴重庆、湖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考察团成员通过参加学习班,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宗教政策和工作方针的认识,了解了国际国内形势;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通过参观三峡、东风汽车集团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特大型企业,切身感受现代化建设的勃勃生机和伟大成就,增强了责任感;通过参观宗教活动场所,增进了各教之间的交流,扩大了共识。

  五、服务大局,对港澳台青少年的交流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以配合大局为重点加强对港青少年交流工作。组派全国少工委“手拉手”少儿艺术团赴港演出和交流,受到香港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在香港各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在中联办和国务院港澳办的支持指导下,促成全国学联和香港大学学生会建立联系,并进行互访交流,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配合大局,认真做好爱国爱港青年重点代表人士的工作,为维护香港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做好港澳台青年和学生工作。举办“龙汇中华”首届世界华人青年论坛、海外杰青汇中华、“同心同根万里行”港澳青少年中国近代史之旅、第三届“内地香港少年手拉手体验交流营”、“彩云之南话团圆”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中秋联欢等活动,邀请3000多名香港青少年参加中国青少年文化周活动,邀请近300名台湾青年参加中国青年欢乐节,以文化为纽带,增进理解,扩大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是以有代表性青少年社团为主要对象深化交流工作。一年来,先后接待了香港各界青年才俊五四访京团、香港青商总会北京交流团、台湾青年学者大陆交流团、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内地交流团、澳门各界青年社团猴年携手创未来交流团、澳门青商总会访问团,举办了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企业家经贸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与港澳台有代表性青少年社团交流的形式和内容。

  全年共举办大型交流活动12项,接待32个港澳台青少年团组计9955人次;派出19个赴港澳台地区访问团组计511人次,加深了港澳台青少年对祖国和民族的了解,增进了内地和港澳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六、创新工作手段,青联组织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阵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全国青联成立55周年之际,开通了全国青联网,在委员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委员与组织、社会之间搭建起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成为服务委员的重要载体和展示青联的窗口。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全国青联通讯》和《中华儿女》杂志的信息沟通和宣传推介功能,增加委员信息和地方青联工作的报道量,服务委员和指导基层工作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是组织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2月,在京举办了新增补委员见面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名新委员欢聚一堂,分享成为青联大家庭一员的感受。已经卸任的老委员代表向新委员畅谈了在青联度过的难忘岁月,抒发了对青联的热爱,对新委员进行生动的入会教育,增强其对青联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在界别活动、委员活动日等工作中,强化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是工作调研更具针对性。一年来,开展了青联组织基本状况普查、全国和省级青联宗教界委员基本情况调查、“三·二○”选举后台湾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和台湾青年政治动向调研、“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等,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提供依据。

  四是青年社团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履行青年社团归口管理职能,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全国性青年社团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青年社团管理工作。配合民政部开展全国性青年社团2003年年检和财务审计,组织全国性青年社团和基金会参加有关培训,推荐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荣获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奖。

  2004年,青年外事工作以服务整体外交为重点取得新进展。一年来,全面落实“中俄青年友谊年”各项活动,组织中俄百名青年开展互访,将中俄青年交流引向深入;中国——罗马尼亚青年互访活动,为构筑中罗全面友好合作关系产生了积极作用;开拓了中国和东盟合作新领域并形成稳定交流机制,在我国对外青年事务合作中具有首创意义;举办首届“中非青年联欢节”,通过了《中非青年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对进一步加强中非青年合作交流,推动新型伙伴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成功开展了中韩、中日、中越等双边青年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国际青年就业合作项目和国际培训计划合作项目等国际青年交流与合作。一年来,共接待外国来华团组67个2066人次,派出友好访问团58批1151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同世界各国青年的友好交往。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位委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体育界委员在奥运赛场上奋勇拼搏,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科技界委员追踪世界前沿,大胆创新,硕果累累;文艺界委员顶风雨、冒寒暑深入田间地头、工矿企业、边防哨所,开展慰问演出;企业界委员搏击商海,大显身手;农业界委员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为农民朋友释疑解惑,作出了扎扎实实的贡献等等。广大委员怀着对事业的满腔热忱,立足岗位,扎实奋斗,勇创佳绩,为青联组织赢得了无限荣光。各会员团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工作,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青联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在此,我代表全国青联向各位委员和各会员团体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

  回顾这一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服务委员的针对性不够强,发挥委员作用平台还不够多,推动界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联系会员团体不够紧密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解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迈进的重要一年。2005年,也是青联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全国青联将通过换届,制定未来五年的工作方针和任务,进一步振奋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掀开青联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2005年全国青联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抓住青联换届契机,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广泛团结凝聚各族各界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新贡献。关于明年的具体工作,《全国青联秘书处2005年工作要点》都作了安排,这里我就明年的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着眼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做好新时期青联工作的责任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指导我们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青年群众工作,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国青联作为党领导下的我国青年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级青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在巩固国家政权方面的社会支柱作用,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感召和凝聚青年,最大限度地把各族各界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伟大洪流中。

  各级青联组织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联系和凝聚更多高层次青年人才和青年代表性人物,把青联建成群贤汇聚的人才高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智力支持。

  各级青联组织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把竭诚服务青年和青年人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和维护好青年的利益,丰富服务项目,强化服务手段,构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党凝聚和赢得更多青年。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凝聚各族各界青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新形势下推进青联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青联组织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各族各界青年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作贡献。

  一是围绕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深化“金桥计划”,开展青年专家科技服务活动,组织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战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贡献。举办中国青年科技节和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会,集中展示科技界青年的创新成果和科技型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促进人才与项目、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是适应海外学人回国创业需求,组织引导广大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组织好2005“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突出实效,巩固成果,加强机制建设,推动其深入发展。加强与海外青年留学人员社团合作,组织经常性的青年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团,进行人才、项目、资金的对接和洽谈,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继续开展新近归国留学人员系列服务等活动,引导更多海外学人回国创业,为国服务。

  三是发挥青年典型和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社会新风。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发扬抗战精神、长征精神,深刻挖掘时代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继续组织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深入老、少、边、贫地区和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开展慰问活动,弘扬主旋律,送去艺术精品和社会关怀。积极引导青联委员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营造社会和谐氛围,树立良好形象。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群体为重点,深入开展“共享成长”主题交流活动,组织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科学家走进校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帮助青少年升华思想道德境界,增强奋发进取的动力。

  三、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把青年人才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青年人才的不断涌现,是党和国家事业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于青年人才资源的开发。青联组织要紧紧地扭住人才培养这条工作主线,在选拔、凝聚、培养等环节上下大功夫,把青年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是大力选拔和举荐青年人才。今年是青年奖项比较集中的一年。我们要继续深化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科学家奖、青年科技创新奖、软件行业杰出青年奖等评选活动,适时推出“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奖”,进一步完善评选机制,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各类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努力推动形成青年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二是注重实践环节培养青年人才。继续做好第6批“博士服务团”的选派工作,引导高级青年知识分子在西部大开发第一线,经风雨、受锻炼、长才干。进一步深化“培养计划”,做好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青年干部到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适时组织民族地区优秀青年人才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强素质,为西部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三是重视加强青年人才的能力建设。紧紧抓住能力建设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重点培养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深入开展“青年企业家竞争力培训计划”等针对不同青年人才群体的培训活动,为青年人才学习新知识,交流成功经验,培养国际化视野积极创造条件。

  四是努力构建各类青年人才的交流平台。针对不同青年人才群体的特点,创新组织形式,提供人才汇聚和交流的有效平台。着力加强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建设,广泛凝聚海外留学人员和青年华侨;成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联谊会”,推动杰出青年人才扩大交流,整合资源,树立整体社会形象;办好“中国泰达生物论坛”和“中国(济南)IT青年精英论坛”,把它建成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青年人才汇聚的高地。

  四、围绕大团结、大联合,加强民族地区青年和信教青年工作,深化与港澳台青年交流

  民族地区青年和信教青年工作是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港澳台青年交流工作是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我们要从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青年和信教青年的工作,深化内地青年与港澳台青年的交流,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作贡献。

  一是做好民族地区青年和信教青年工作。今年,将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要积极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推进各族青年民族团结事业。进一步做好“全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考察学习团”的组织工作,更好地团结引导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是深化与港澳青年的交流工作。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继续深化同香港、澳门地区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主题交流活动,扩大港澳与内地青年的交流规模;面向港澳各领域青少年社团负责人,开展“青年领导人交流计划”,拓展与港澳青年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探索建立学生交流机制,推动内地与港澳青年学生交流活动蓬勃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海峡两岸青年交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促进两岸青年往来。开展两岸青年元宵、中秋大联欢、海外杰青汇中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企业家研讨会等活动,加大两岸青年交流力度;推动与台湾十杰青年基金会、台湾企划人协会、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等团体建立常年交流机制,为扩大两岸青年交流奠定基础。

  各位常委、同志们,按照《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的规定,全国青联第九届委员会即将任期届满。下半年将召开十届一次全委会,认真总结九届全国青联的工作,制订今后五年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我们要通过换届,团结凝聚和动员组织各族各界青年和各级青联委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通过换届,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吸纳到青联组织中来,永葆青联组织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换届,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青联工作的新局面。希望各位常委和会员团体以对党和青联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全国青联秘书处共同努力,把大会筹备好、开好。

  各位常委、同志们,在过去的2004年,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展望200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青联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向各位常委、委员和广大青联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事业进步,家庭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