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总结交流近年来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经验,推动活动更广泛的普及和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研究中学共青团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好地推进今年初共青团学校工作会议提出的“中学生素质拓展”,使中学团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下面,我主要就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共青团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中学共青团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也存在重视不够等问题
中学共青团是整个共青团事业的基础和源头,在全团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广大中学基层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中学团的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些成绩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探索了许多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助手作用。广大中学团组织在学校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坚持“育人”的根本宗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持久地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理想信念、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教育,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为中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是形成了一批服务中学生成长成才稳定的工作载体,在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各级中学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了实践教育、校园文化、科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立足课外,参与面广,影响力强,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中学实践教育、农村中学生回乡创业计划等活动的实施,在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三是推动了组织建设的稳步发展,在共青团事业中较好地发挥了基础和源头的作用。广大中学共青团组织始终把团员发展、团员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全国6800多万团员中的大多数是在中学阶段加入共青团组织的,青少年也大多是从中学阶段开始接受团的教育,认识共青团组织的。中学生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的发展,使大批团员受到了系统的党团知识教育,为造就跨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培养了骨干。
在估价中学共青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学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看,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些团的领导机关对中学共青团工作指导不力。从总体上讲对中学共青团工作我们当然也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的重视也确实是不够的。这种不够不是在认识上,主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不是在基层,而是在部分团的领导机关,包括团中央,且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学共青团工作活动虽多,但项目分散,层次和质量有待提高。
二是创新不够,主要表现在工作上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社会环境、学生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变化,探索创造新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而我们的工作没能及时跟上。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分类指导不够,抓得不够,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对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创造的新鲜经验总结得不够,推广得不够。
三是发展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区间,也表现在不同类别的学校间。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的地方推进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力度较大,下了不少功夫,创造了一些新东西,很有特色,但也有不少地方,中学团的工作呈停滞甚至滑坡的趋势。从学校类别上看,普通中学发展快一些,职业技术类学校发展慢一些,对农村中学强调多一些,对城市中学指导少一些,有时甚至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以上几方面的问题,有的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主观原因造成的。总体上讲,都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推动中学团的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要认真研究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和对象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从大的方面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改变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环境;中学生作为我们的工作对象,自身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和把握。
第一,要研究教育改革的趋势。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了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这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需要认真学习研究。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尤其要关注。一是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总的精神,也是大趋势。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而这正是共青团教育青少年的主要职能,素质教育为中学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也就创造了发展的机遇。文件中提出的许多新思想和具体措施,比如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等,将使中等教育发生许多新变化。二是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同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将起带动和促进作用,比如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比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等;这势必改变中等教育的结构和规模。三是明确提出要“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教育改革的进展,研究素质教育为团的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团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切入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这是新形势下做好中学团的工作的重要课题。
第二,要研究中学教育的规律。中学阶段教育是一个人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阶段,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无法改变中学教育的这一基本的规律,这决定了灌输和传播基础的知识技能始终是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课堂教育始终是中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规律,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大学团的工作我们研究的比较多,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大学的思维模式去观察研究和指导中学的共青团工作。
第三,要研究当代中学生的特点。一是年龄特点。中学生大都处在14~18岁,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社会化、逐步跨入成年行列的关键阶段。他们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成才做准备,还要学习法律知识,接受道德训练,掌握社会规范,为成人做准备。二是时代特点。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中,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不同于前辈人的新特点,比如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价值观趋向多样化;个性强,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对现实利益的追求,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相对弱化;知识面广,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意识、吃苦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较为欠缺,等等。当然,这种评价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这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对当代中学生时代特点的研究,以增强我们工作的现实针对性。第三个方面的特点,可以姑且叫作历史特点。从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这一代中学生确实担负着很重要的使命,不同于前辈人的使命,他们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也就是下个世纪的上半叶,正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代中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注意从我们党、我们国家对他们的历史要求出发,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第四,要研究社会需求的变化。需求都是具体的。要了解社会对中学教育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中学毕业生的流向入手来分析。中学毕业后不外乎两大类,一部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一部分走向社会成为劳动者。第一类目前人数相对较少,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呈上升趋势。第二类呈多元结构,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大多直接就业;城镇普通中学毕业生走向就业或进入就业准备;农村中学毕业生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且外出打工的已成为多数。对不同去向的中学生而言,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那些希望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需求是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那些毕业后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的学生,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知识。不同类别学校的共青团工作应加强针对性,各有侧重,为中学生能在毕业后适应高等教育,适应择业、就业、创业包括外出打工提供帮助。
三、中学共青团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中学共青团工作需要加强,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原来的工作推倒重来,必须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很多我们能够和已经看准的,应当继续坚持,不断推进,一些符合发展方向的,应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从总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积极参与素质教育,重点培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科学精神、实践技能,造就更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从具体工作内容上,我们应根据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环境与对象的研究和分析来设计。概括地讲,应把握好“三个围绕”、“一个加强”。
1.应当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团的工作。课堂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团的工作围绕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教学,从很大意义上讲,也就是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也就是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团的工作的空间主要在课外,过去叫“第二课堂”,但它与“第一课堂”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而不是各自为战、互相脱节的。团的许多工作都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通过知识竞赛、科学讲座、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扩大知识面,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团的“第二课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团组织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2.应当围绕中学生成人开展团的工作。中学生普遍的特点是走向成人。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都很看重中学生成人这个环节,不少国家、民族专门有成人节。从我国历史上看,对成人也是很看重的,古时候还有“加冠礼”,应当说,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忽视了对做人、成人的教育,而孤立地抓思想政治教育,单纯地抓成才教育,实践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这几年我们抓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充实内容,朝着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目标发展,使之成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名牌项目,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项活动我强调两点,一是要把成人仪式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一个教育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仪式,二是要有青年人的特点,为青年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接受,最终不仅成为共青团教育青年的一项活动,而且能成为全民族的一个盛大节日。
3.应当围绕社会对中学生成才和就业的需求开展团的工作。我们所讲的中学生素质拓展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侧重点,一是中学生成人所需要的公民素质的培养,这需要贯穿中学教育的始终,一是对中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所需要的预备教育,这对高年级中学生尤其重要,需要加以强化。共青团实施素质拓展,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另一方面要围绕学生走向社会就业多想一些办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成为有用之才。现在看,中学实践教育活动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关键是要分类实施,不断创新。农村中学实践教育过去的主攻点在帮助中学生回乡务农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今后这仍然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同时我们要增加诸如“外出务工”教育等内容,主动适应社会对中学生的需求。城市中学生半数以上需要在城市社会寻找就业岗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能够依靠组织安排进入国有企事业工作的已经不多,这也需要我们在他们毕业之前给予适当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些学生将直接走向社会就业。应当根据他们的特点,配合学校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教育。共青团开展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包括开展就业前的一些预备教育,要联合教育、科技、人事等部门一起做。只有各方面都动起来,这项有利于中学生成才和发展的工作才能做好。
4.应当把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学团组织建设不仅关系到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到整个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基础不牢,大厦难固。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工作任务更为艰巨,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更需要我们把中学团的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应当把团员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加强中学生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的建设,对广大团员、学生广泛开展团员意识、党团知识教育,吸引优秀学生入团,培养大批合格团员。应当通过加强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加强新形势下中学团的组织建设要重视发挥基层团委、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指导和管理,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指导,使他们更加活跃,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团的工作,调动青年教工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素质,通过他们更好地教育影响学生。
四、把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重视落到实处
中学共青团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全方位地去加大力度。
首先,加大重视力度,把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中学共青团工作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事业的基础和源头,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影响,这决定了中学共青团工作在整个青少年教育和共青团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意义,对此,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工作力量的摆布、研究的深度、指导的力度等具体行动上普遍弱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因此,我们应当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体现重视,进一步加大力度。团的领导机关特别是团中央首先要这样做。
其次,加大指导力度,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对基层进行有效的工作指导是我们推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加大指导力度首先要及时深入地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深入基层、深入工作一线,从基层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第三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尽快促成问题的解决。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尤其要注重对不同类别学校的指导,当前,对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指导应予重点加强,这些学校有着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特点,开展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资源也非常丰富,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要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调整工作布局,改善工作方式,落实有关政策,加强工作交流,使之在中学共青团工作中占有应有的位置。
第三,加大创新力度,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和新机制。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形势、教育形势变化很快,中学共青团工作要在变中求进,必须不断创新。要在工作内容上不断创新,创造出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围绕大局、适应社会、贴近学生的新的工作内容。要在工作方式、工作手段上不断创新,更多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和接受的新方式,运用一些现代化的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水平和效果。还要在组织建设上不断创新,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中学教育特点的新的组织运行机制,更富实效的团员教育、团员管理机制,为工作创新提供保证。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能抛弃过去好的传统,对那些依然行之有效的,要逐步予以完善,修正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创新。
同志们,面向新世纪,中学共青团工作要实现新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学校战线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开辟了更为广泛的领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努力开创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