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信息公开 > 团内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规范性文件  >  正文

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动员全团力量支持
西藏青少年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青发〔2020〕16号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

  《关于动员全团力量支持西藏青少年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共青团中央

  2020年12月30日

 

关于动员全团力量支持西藏青少年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动员全团力量支持西藏青少年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始终聚焦为党育人这一主责主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凝聚人心、汇聚人才为切入,在优化共青团对口支援机制基础上,努力构建全团参与、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安排

  1.实施西藏内地青少年交流计划。3年内组织西藏和内地10万名各族青少年书信手拉手、结对子,组织1万名西藏青少年走出西藏、感知内地,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突出活动的育人属性,制定交流活动实施规范,根据不同青少年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让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扩大西藏和内地各族青少年书信手拉手、结对子覆盖面,开展“百校结对”活动,通过定期互通书信、视频交流、共同开展主题团日(队会)等方式“手拉手”,保持常态化交流。

  ——3年内组织3000名西藏小学生到内地参加“石榴籽一家亲”活动。通过红色主题教育、传统文化体验、插班学习交流、民宿生活体验等方式,将思想教育的内容与社会情境、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西藏少年心中萌芽。

  ——3年内组织2000名西藏中学生走进内地高校,开展暑期“同心营”活动。通过思想理论学习、革命遗址参访、座谈分享交流等方式,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不断打牢爱我中华的思想基础。

  ——3年内组织5000名内地西藏籍大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依托“三下乡”等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讲,组织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感悟、思考、辨析,不断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认同,引领带动身边青年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2.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西藏专项。瞄准西藏发展急需紧缺专业,通过优化招募机制,指导地方做好配套、提供充分保障,选派更多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藏服务,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优化招募机制,3年内向西藏选派5000名(全国项目)西部计划志愿者。优化招募范围,拓宽来源渠道,实现选拔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志愿者进藏服务的目标。优化岗位安排,从人选专业背景和服务岗位要求等方面统筹考虑,提高人岗匹配度,更好发挥作用,提升工作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的关心关爱,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协调党政有关部门,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帮助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将团内各种评选表彰向志愿者倾斜,组织进藏服务的优秀志愿者到各地高校进行宣讲,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大学生见贤思齐、奋发进取。

  3.实施西藏内地青年双向就业兴业计划。通过就业招聘、岗位实习等方式,帮助西藏籍大学生到内地就业创业,鼓励内地大学生入藏就业创业,鼓励各族青年联合创业,努力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支持实施西藏大学生区外就业创业领航计划,力争3年内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援藏省份和其他省份为西藏籍大学生提供3000个在内地就业见习岗位,提供一定数量定向招聘岗位。组织在内地就业创业的西藏青年代表走进内地高校,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帮助西藏籍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鼓励内地优秀青年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特别是涉农企业负责人到西藏创业兴业。依托援藏企业和西藏产业项目,定期发布就业岗位,鼓励内地大学生赴西藏就业。鼓励企业依托内地职业院校定向培养青年人才。

  ——常态化组织医疗、教育、农业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到西藏相应岗位开展实习工作。引导大学生依托“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内地青年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深入西藏基层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增强对携手建设西藏美好未来的信心决心。组织扎根西藏的青年典型赴内地高校讲述亲身经历,鼓励更多有志青年到西藏去、到基层去,投身边疆建设。鼓励目前在西藏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留藏工作。

  4.实施西藏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大对西藏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培训不断提升青年人才素质和业务能力,持续壮大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展对外斗争的青年人才队伍。

  ——3年内组织100名优秀青年干部到中东部地区开展考察交流、研修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中央团校等地开设西藏青年干部培训专班,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社会调研实践、现场情景教学等,努力使西藏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群众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年内选拔1000名优秀大学生、企业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作为各级团组织“青马工程”培养对象。以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等内容的学习,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辐射带动更多西藏青年。

  ——3年内培训100名优秀青年创业人才。以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通过专门培训、结对指导、跟班学习等方式,培养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智能制造、电商物流等领域的青年创业人才。

  ——3年内遴选100名西藏宗教界优秀青年代表人士,通过国情考察、学习交流等做好联系和培养工作。

  三、有关要求

  1.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主动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西藏青少年工作全过程,及时向党委汇报团中央工作安排。抓住“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的有利时机,争取将支持西藏青少年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对口支援规划中,实现与党政中心任务的有效对接、精准契合,最大程度获取政策和资源支持。

  2.注重分工配合。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做好西藏青少年工作的重要使命,努力构建“全团参与、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落实有效”的工作格局。团中央负责中央政策争取,协调各省工作资源,督导工作落实。各省级团委负责西部计划志愿者和服务西藏青年的选派,内地西藏籍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对口支援省级团组织同时承担起青少年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任务,牢固树立“西藏工作是全国的工作”的意识,打破对口支援地市限制,积极承担来自西藏其他地市的青少年交流和培训工作。承担对口支援四省涉藏州县任务的省级团委要做到与对口支援西藏一体谋划设计、一体抓好落实。西藏及四省涉藏州县共青团组织要做好参与交流、培养的青少年和青年人才的选拔、组织工作,负责遴选优秀留藏志愿者赴内地宣讲,根据工作实际统筹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藏工作安排、内地大学生赴西藏开展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的协调工作。

  3.强化工作保障。按照“团中央补贴一部分、省级团委争取财政支持承担一部分、社会化募集一部分”原则,解决工作所需的资金问题。青少年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的费用(含往返西藏交通费)原则上由承办的省级团委负担,内地高校大学生在西藏实习的相关费用原则上由西藏负担。省级团委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和援藏指挥部对接,将青少年交流和青年人才培训所需经费纳入预算之中,适当通过社会化方式募集部分资金。团中央将对承担青少年交流和青年人才培训任务的省级团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4.严格督导考核。团中央将完善考核机制,把共青团支持西藏青少年工作列入对各省级团委的考核内容,对工作落实情况、成效进展等进行定期通报。各省级团委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为支持西藏青少年工作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