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印发《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中青联发〔202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厅(教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群团处,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全国税务团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制定《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2024年12月19日
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
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优势,把牢政治方向、突出实践导向、遵循育人规律、坚持同向同行,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思政课建设新路径与内涵式发展新模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到2029年,共青团参与思政课建设的路径、方法有效拓展,效果不断显现;第二课堂活动与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进一步优化;共青团支持青年思政课教师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
二、推动共青团工作有机嵌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
1.建立共青团参与思政课备课教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各级团组织发挥共青团贴近学生优势,精准聚焦于学生切实关注的新动态、真问题,结合地域特点、学校性质、专业差异,广泛收集整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困惑、难点问题以及社会实践后的认识变化,建设青年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库,为思政课备课提供精准学情支持。高校团委会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建立本校思政案例库,讲好新时代青年故事,用身边事启发教育学生、用身边成就引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支持高校团干部常态化参与思政课集体备课、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教研活动。
2.发挥团组织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促进作用。高校团委建立团学骨干、“青马工程”学员名单与思政课教师共享机制,团学骨干要带头认真学习思政课,积极协助思政课教师组织小组研学、课堂辩论、汇报展示等课堂实践,将思政课成绩作为发展团员、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有效汇聚“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良好氛围。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团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交流、主题团日、团课等活动,触碰思想、深化认识,用好《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鲜活教材,持续挖掘新时代党的青年事业重大成就和生动故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三、加强共青团实践育人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精准衔接
3.推动共青团高质量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高校团委发挥团组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优势,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教务部门等协同,参与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发布调研课题、加强过程指导、评审实践成果、认定实践学分等。探索在有条件的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和团委联合开设实践思政课的协同机制,在学分、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
4.增强共青团实践育人与思政课的耦合性。高校团委全面梳理并优化实践育人项目,加强全流程设计与专业化指导,突出“三下乡”、“返家乡”、“青年实干家计划”、西部计划等项目的思政引领力。依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鼓励学生以赛促学,将思政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团组织发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载体,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拓宽共青团实践育人的覆盖面。
5.共享“青”字号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高校团委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城乡社区等结对共建实践教学阵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景。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推出一批实践教学体验资源。
四、发挥共青团作用有效拓展育人空间和阵地
6.巩固深化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团组织积极推动“青年学生读书行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依托学联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青春年少好读书”活动,组织重点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集、重要讲话单行本、论述摘编、学习读本、辅导材料、思想研究和用语解读类作品、案例选等,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不断深化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7.拓展网络思政育人成效。坚持全团联动、原创生产、平常叙事、青年主体,发挥共青团新媒体矩阵优势,持续推出贴近当代青年学生的原创性网络思政精品。高校团委积极开展校史、校情、大师剧等网络传播活动,用好网上团课、主题宣讲等理论学习品牌,持续打造“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传,在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五、协同加强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8.助力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升实践素养。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构建青年思政课教师实践锻炼工作体系,建立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担任校内外挂兼职团干部机制,将挂兼职锻炼(六个月以上)、实践经历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青年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专项,遴选一批有经验、有能力、有意愿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结合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就近就便到地方基层、行业系统团组织实岗锻炼,进一步丰富、提升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实践经验与能力。支持青年思政课教师担任“青马工程”、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理论指导优势和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将参与一线学生工作、指导团学活动等计入思政课教师工作量。
9.推动团干部和青年典型上讲台讲思政课。建设专兼结合的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省级团委、各高校广泛吸纳团干部、青年典型等分级分类建设思政课师资库,库内师资每学期至少进高校讲一次思政课(辅导报告)。动态调整思政课师资库名单,定期梳理学校需求清单,加强供需匹配、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对团干部、青年典型的政治教育和理论培训,增强理论素养和宣传阐释能力。
10.促进青年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积极吸收青年思政课教师参与党的青年工作相关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课题中予以定向支持。支持青年思政课教师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等团属期刊发表优秀研究成果。开设“青马工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专项班,培养复合型思政课教师队伍。依托“青年实干家计划”,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到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基层教育部门等开展实践锻炼,树牢教育报国大志向,打牢教书育人基本功。
六、组织实施
各省级团委要将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作为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内容,每年专题研究部署、定期总结分析、完善工作措施、持续落实落细。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党建工作、办学质量、学科建设等评价中,要将共青团参与思政课建设成效列为重要观测点。各高校团委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院(系)的沟通协同,明确在思政课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工作接口和实施方式,注重工作实效,防止形式主义。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共青团参与思政课建设协同机制,中管高校、中央部委属高校、“双一流”高校、“双高计划”高校、各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要带头落实,推出优秀案例,及时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