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1999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在中国青年运动史学会和中国青年研究会合并的基础上增加了少年儿童研究的职能后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北京,办事机构设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社团业务主管单位)、经国家民政部(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注册的专门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全国性学术社团。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是由从事青少年研究、青年运动历史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热心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功能定位是对我国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与现象、青少年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青年运动历史和少年儿童运动历史开展研究,交流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服务党的青少年工作决策,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会员全面发展。
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共发展个人会员1680名,团体会员10家。个人会员中的中共党员占比超过50%,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会员占比超过48%,会员主要为青少年工作研究者、青少年工作者,会员所涉学科领域主要为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团体会员多为与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研究相关、科研能力较强、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力较大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业务范围是: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书刊编发、业务培训、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注重培养青年科研人才,通过发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年度课题,为青少年研究人才提供科研平台和资金;通过举办专题培训,重点培养青少年研究人才;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能力培训,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刊有《中国青年研究》、《少年儿童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多年来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办刊理念,保持了较高办刊质量,长期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价。2020年度复合影响因子为2.702,综合影响因子为1.551,在社会学期刊中排在第8位,在青年研究类期刊中排在第1位。2021年,《中国青年研究》共出版12期,发文总计173篇,完成编辑出版总量276万字,继续入选“C刊核心”,继续保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五家核心期刊的学术地位,影响力因子提高19.21%,影响力指数总体排位升1位。
《少年儿童研究》的定位是少年儿童研究学术理论刊物,是探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少年儿童教育、少先队及儿童组织等问题,为少年儿童研究工作者提供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2021年,《少年儿童研究》共出版杂志12期,杂志被引量稳步提升。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央团校等单位共同主办,研讨青少年成长发展重大问题的全国性年度会议,是全国共青团和青少年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热心青少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平台,对于我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从2005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7届,社会影响广泛。每届论坛,参会专家学者都稳定保持在200人左右,收到的参会论文均超过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