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时间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二、功能定位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200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共同组织实施的重大工作项目,是中央部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专项之一,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的子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成长进步,2011年对青年志愿者西部支教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亲切回信,2014年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们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给予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深刻启迪,激励着广大青年志愿者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三、组织实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为中央举办、地方受益的国家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项目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所列高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选派志愿者到西部和基层艰苦地区工作。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为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鼓励各地参照全国项目要求规范实施西部计划地方项目。
西部计划锚定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部署,围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有关部署,实施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卫国戍边、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8个专项。岗位设置严格落实基层导向、乡村导向,重点向边疆、边境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当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调整。
项目鼓励和支持服务期满志愿者扎根当地,持续深化优秀人才跟踪培养。进一步凸显西部计划实践育人的功能,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和研究生支教团专项为抓手,逐步建立长链条育人体系,努力将西部计划建设成为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展现青春作为的大学校。
四、工作成效
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西部和基层艰苦地区,服务当地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发展,开创了东西部常态化人才交流的模式,为西部和基层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活力,注入持久动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之歌,为高校毕业生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层治理、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提供了重要途径。西部计划志愿者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建设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和各类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之一。
广大青年志愿者在扎根基层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升国情认知、精神意志、品德观念和能力才干,为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打下坚实基础。西部计划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重点支持的我国规模最大的示范性、引领性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当代中国青年运动极富时代特色的生动实践。
五、历史数据
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累计招募派遣21批超过5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服务,覆盖26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0多个县,包括139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超过90%的服务岗位在乡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