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作伴水为邻(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11)
——如何理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从人类漫长的进化史看,人来自于自然,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化,成为自然界中唯一能够创造文明的智慧生命。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总体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但人有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就能更好促进人类发展,违背自然就会遭到反噬和报复。进入现代化以后,人类凭借科技的力量大大提高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了空前的文明成果,但一度无节制的开发和掠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创伤,吞下了破坏自然的恶果。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化,才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面向未来,中国在继续推进现代化的征途上,不仅不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会走“你污染我获利”的病态之路,而是走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同时致力于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为保护地球家园提供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孕育了所有的生命和物种,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是生命之母、文明之基。人类善待自然就会获得自然的馈赠,促进文明的发展,反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甚至使文明成果毁于一旦。比如,在古巴比伦文明中,传说曾经创造过“空中花园”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古代文明中熠熠生辉的标识性建筑。但后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空中花园”也最终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源泉。
【相关链接】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又称悬苑,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是公元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附近修建。据说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4层平台之上,用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园。
【特别关注】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
2022年11月6日至18日,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区域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及各界人士约4万人齐聚一堂,讨论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并帮助那些已经受到影响的人。中方代表团表示,中国将与各方一道按照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缔约方驱动的原则,共同推动COP27取得成功,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类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原始文明时期,人类靠简单的采集渔猎生活,完全依附于自然获得生存条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利用自然,依靠农耕、畜牧等方式,获得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资料,以支撑自身发展;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凭借科技的力量大规模开发和改造自然,一度试图凌驾于自然之上,在攫取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历史中可以看出,相对于自然,人类的力量逐渐从弱变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平衡与不平衡动态变化的状态。
【经验分享】
内蒙古巴彦淖尔让浩瀚大漠变身“绿色宝藏”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荒漠化治理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在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作中,将生态治理、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工程固沙等方式防沙治沙,建立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沙漠公园,发展光伏治沙、沙漠葡萄种植、有机牧草种植、有机奶牛养殖、沙漠旅游等特色沙产业,有效地遏制了沙漠东侵,切断了沙漠的输沙通道,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转变,昔日黄沙漫卷、荒无人烟的茫茫沙海为葱葱郁郁、生机勃勃的绿洲所取代。
随着人类现代化的推进,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越来越激烈。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从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路径看,他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优渥生活,却把现代化带来的环境恶果转嫁到其他国家,使地球的整体生态环境逐渐变差。2022年,全球遭遇了极端性的气候变化,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均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天气,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50℃以上的高温。有专家分析,这与近些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从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看,全球超80亿人口要进入现代化,如若都按照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将大大超出地球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必须跳出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找到一条人类整体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在全球范围内的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着眼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为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紧张关系问题贡献力量。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把生态环境问题控制在本国范围之内,不转移到其他国家。2020年,中国主动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年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完成“双碳”目标的政策,并逐步付诸实施,充分展现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责任。
【经验分享】
云南大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母亲湖”
洱海是高原湖泊的代表,也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20世纪90年代,洱海遭到污染,几次暴发全湖性蓝藻,水质急剧下降。多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的攻坚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洱海水质得到有效恢复。截至2022年年底,洱海水质已连续3年达优。现在,湿地、森林、传统村落如一颗颗宝石散布在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上,洱海成为生态旅游热门“打卡地”,成为网民心目中“有风的地方”。
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实现全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在这件事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秉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构筑生态文明的坚实根基,才能让子孙后代既能享受现代化的丰硕成果,又能徜徉在青山绿水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是先注重发展,直到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之后,才采取措施进行修复。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都走过这样一段历程,带来的后果是发展不可持续,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现在,我们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实现发展和保护良性互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理念,用生动形象的说法破解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二元悖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内在规律。土地、矿产、河流、森林等,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所以说,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验分享】
吉林白山“冰天雪地”变身“金山银山”
吉林省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冰雪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长白林海”“雪域王国”“立体资源宝库”的美称。近年来,白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倾力打造吉林省东部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重点节点城市,加快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新业态发展,努力实现冰天雪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资源兴产业,让白雪变白银。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国土之殇、民生之痛”,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比如,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PM2.5平均浓度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每立方米,重点城市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7%,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累计完成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大自然是慷慨无私的,总是倾其所有来滋养万物,从不计较得失。我们保护好了绿水青山,大自然一定会把最珍贵的财富馈赠给我们,“常青树”就会变成“摇钱树”,让我们收获金山银山。发展的绿色化、生态化,代表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具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可以创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优势和品牌。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生态环境的质量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维度。俗话说:“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方面条件都具备,人们更愿意到有绿水青山的地方投资、发展、工作和旅游。我国的一些地方,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过去没有发展起来,但生态环境保护下来了,现在反而变成了“香饽饽”,成为绿色经济的投资热土,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打卡地”。
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更为基础和关键,是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一个地方GDP增长多少,老百姓感受不一定那么明显,但生态环境变差了,水污染了、树木少了、雾霾天多了,老百姓就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如果人们整天生活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哪怕钱挣得再多、物质条件再好,也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生,就是为人们提供最普惠的、也是最宝贵的民生福祉。
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多少古人都寄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美文。可以说,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既是永远的生存空间,也是永恒的精神家园。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将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奇迹,也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江山如画的大美中国。
【经验分享】
江苏盐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江苏省盐城市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规模化的绿色产业、富有潜力的碳汇空间,一直以来,该市持续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逐步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盐城已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的二十大在深入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对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生动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图景,吹响了新征程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嘹亮号角。
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绿色发展也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在发展方式上,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在生活方式上,积极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化风成俗。
【经验分享】
上海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到“好习惯”
202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勉励他们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上海是全国最早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规定工作”到“自觉动作”,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成为上海以“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治理的缩影,为超大城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生动注脚。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持续的努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重大成果,相比于过去,我们的环境变好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人们从环境中获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但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高位,环保历史欠账尚未还清,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以系统观念加强生态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它们的命脉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统一于生态大系统之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国来说,各种生态样式都具备,且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国土空间之内,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征更明显。加强我国生态治理,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水里、城市农村、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特别关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释放减排新动能
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截至2023年8月14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03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43亿吨,累计成交额111.92亿元。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未来几十年发展特点主动提出来的,体现了现实性和可能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需要立足国情,一步步地向前推进,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地方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出现“跑偏”现象。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把这项艰巨任务推向前进。
马克思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在他看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真正和解。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自然观,开辟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最终解决与自然界的矛盾、通向未来理想社会提供了宝贵智慧和新的方案。
【深度阅读】
1.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2年第11期。
2.《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
《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27日 05 版)
责任编辑: 邓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