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重庆市委采取五项措施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团重庆市委提出,以“建功‘十一五’,建设新农村”为主题,以培育农村新型组织、提高农村青年素质、促进转移就业、建设生态项目、建设示范镇(村)为主要内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团支部书记培训计划”,完善市、区县(市)、乡镇三级团干部培训网络,采取参加市团校集中调训、区县(市)集中培训、乡镇村分级培训以及送培训下乡等方式,全年培训1000名文化水平较高、政治素质过硬、农村青年信任、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团支部书记。通过提高村团支部书记的素质,带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带动农村团支部活动阵地不断完善,带动农村团支部“推优入党”巩固提高。坚持党建带团建,依托村级党员活动室,把团组织阵地建设纳入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范畴。巩固提高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成果,形成一批农村团组织工作阵地和网络,使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二、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启动实施重庆市青年农民“百千万”培训工程,提高农村青年依靠科技致富、就业、创业的能力,培养一大批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青年经纪人。团市委将重点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100名,各区县团委重点培训农村青年致富能手1000名,各乡镇团委重点培训农村青年致富骨干1万名。
三、推动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一是促进农村青年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引导一批有文化、懂市场、能转移的新型农村青年向城镇集中,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二是促进库区青年带头转移就业,结合三峡库区三期、四期移民搬迁任务,促进农村青年向其他领域有序转移。今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协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1万人。三是搭建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平台。通过设立“重庆市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信息网站”,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团组织、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协作;联合农业、劳动、建委等单位在全市开展重庆市“十杰百优外出务工青年”评选;联合《重庆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开展“聚焦重庆务工青年”追踪采访活动,为市委、市政府打响“重庆劳务”品牌战略,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四、建设一批生态新项目。以“建项目、创基地、进农家”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一是新建一批保护母亲河重点工程。今年将实现投资1000万元,建设15个保护母亲河工程项目,消灭三峡库区保护母亲河工程项目空白县,建成三峡库区共青团绿色生态文化走廊。二是积极开展创建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保护母亲河号”活动,建设一批青少年生态实践基地,拓展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域。三是联合农业、环保等单位,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进农家”活动,倡导在农村使用环保、节能型物资,积极参与农村改水、改路、改厕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五、建设一批共青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一是实施共青团服务新农村建设强镇示范工程。按照“五四红旗团委”的标准,指导各区县建设全市首批50个中心镇团委。每个镇建设一个阵地完整、运转正常、服务有力的农村青年中心,形成1至2项常抓不懈的特色工作。联合农业、财政等部门,通过创建、命名、扶持、奖励、推广等一系列措施,在示范镇中建设一批青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实施共青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在全市选择100个村,按照“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标准建设村级团组织。开展“百名志愿者进百村”活动,挑选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示范村担任村团支部副书记。力争每个示范村建成“四个一”,即:一个爱心少先队活动室、一个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一个青年医务人员农村实践基地、一个青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团重庆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