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四川省委积极探索长效机制 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3月1日,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在团省委《青年专报》上作出批示:团省委牵头实施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意义重大深远。组织、参与、支持这项工作的人们,以实际行动倡导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培养造就新一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倾注了心血,做出了贡献。这一社会实践,有力地展示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的崭新精神风貌。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为民之策、爱民之举、利民之为。对关爱工作,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思路富有创意,实际作法具有开创性。这项工作的开展惠及青少年,启迪中老年,造福后代。关爱留守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作。系统工程要持续抓,社会工作要共同做。要逐步形成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成为千百万人实践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促进民生推进民和的天府新天地。
2006年2月以来,由团省委牵头,围绕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省广泛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积极探索“四个一”工作机制:一是招募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全省招募了107000余名文化高、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开展“一助一”结对;二是建设了一批“留守学生之家”,在全省建设了1500所“留守学生之家”,百万留守学生从中受益;三是创立了一项“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累计筹集资金1200万元;四是制定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招募管理、“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管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联席会议等制度和办法,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角度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目前,许多市县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建立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积极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学生在集体中成长,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和亲情。
下一步,团省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深入推进留守学生关爱行动。一是推进社会化活动项目。按照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工作理念,注重市场法则与组织优势的结合,加强“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宣传,为热心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社会人士提供帮助留守学生、回报社会的平台和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获取社会资源,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规范农村“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制定下发全省“留守学生之家”申报细则和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政府投入、社会运作、项目管理”的原则,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全省农村留守学生集中的乡镇,持续、规范地推进“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三是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行动。今年将新增100名“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大学生志愿者,使从事“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覆盖面达到10个县(市、区)、200个乡(镇);力争使10万青年志愿者关爱留守学生接力行动覆盖到全省每个乡(镇),为全省300万农村留守学生直接提供帮助。四是保障留守学生合法权益。发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作用,积极受理留守学生的咨询和求助,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网上家教等各项服务。五是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系列活动。将举办留守学生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征文比赛,举办留守学生公益助学义演;开展杰出青年代表与留守学生“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走近留守学生活动,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组织关爱留守学生主题团队活动,“五老”志愿者牵手留守学生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更多地关爱留守学生。
(团四川省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