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广州市委在全国城市战线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编者按:非公团建是加强非层级化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团建基础比较薄弱的工作领域。团广州市委积极探索建团路径,加强组织覆盖,通过聘请企业家作为团建指导员、给予基层团组织资源支持、对新任团干部普遍培训等方式,非公团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所提出的团建网格化、项目化、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011年,广州新建“两新”团组织2524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20.2%,新覆盖青年21万人,找回团员近12万人,组织覆盖不断扩大,基层工作日益活跃。
我们的主要工作体会概括起来是一句话,就是“建起来、活起来、转起来”。一是要建起来。就是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即使对于暂时不具备建团条件的,也可先通过建立青年自组织、志愿者队伍等方式,把青年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二是要活起来。就是要通过资源的植入,促进非公团组织全面活跃,彰显作为,从而以有为求有位。三是要转起来。就是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使非公团组织能更好地“自我运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具体如下:
一、围绕“建起来”,统一思想,摸清情况,系统部署,做到有的放矢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数量巨大,非公企业青年人数众多,非公团建工作意义重大。要做好非公团建工作,一是提高认识促合力。采取分片分区传达、座谈研讨、专家解读辅导、成功典型现身说法、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工作任务等方式,使各级团组织思想统一到团中央非公团建整体工作部署上来,把非公团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推进,形成上下合力、联动发展的工作局面。二是摸查调研清底数。从组织、工商等多种渠道,对现有的非公企业情况进行摸查、建册,收集了2万多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2000多家已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名单和相关资料,逐条信息、逐个单位梳理分析,按照先易后难、分门别类的原则,运用多种建团模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三是落实任务点对点。建立挂点联系机制,发挥好团市委机关、直属单位干部和直属团组织负责人的作用,通过“一对一”挂点联系非公企业,最大限度地保证任务落得下、接得住、推得动。四是强化督查抓进度。一方面,宣传好的经验典型,及时将基层鲜活的经验予以总结推广;另一方面,对于落后的单位,积极调研督促,对于确有困难的,帮助解决困难。
二、围绕“活起来”,构建平台,植入资源,促进非公团建工作全面活跃
我们积极构建“项目资源、人力资源、阵地资源”三大资源植入平台,尽最大努力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解决困难、提供支持、创造条件。首先,打造人力资源的植入平台。一是选拔196名优秀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担任团建指导员,并选拔200多名高校优秀团干担任团建指导员助理,深入全市165个镇街指导团建工作。二是强化工作强度,积极联合公安、工商、地税、国税等单位,利用体制优势成立非公团建督查工作组抓进度落实。三是拓展工作团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优秀青年模范等组成“青年导师团”,就近就便参与非公团组织的各项工作。其次,打造项目资源的植入平台。2011年,我们发放团建大礼包近50万元,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实行项目化运作,同时发挥自筹资金杠杆作用,以“市、区、企业”三级配套的方式,资助非公团组织开展工作。最后,打造阵地资源的植入平台。一是打造有形阵地。一方面开放少年宫、青年宫等团属阵地给非公团组织,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开放阵地资源,通过签订共享协议等方式供非公团组织使用。二是构建交流互通的无形阵地。运用微博等新媒体打造青年喜欢的交流平台;组织汇编《“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手册》,汇总示范性强、青年喜欢、企业欢迎、可供复制的典型活动案例,加强各非公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及时开展《广州“两新”团组织运作现状、困难及对策研究》和《广州“两新”组织团建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对策》课题研究,抓住理论指引,及时帮助基层答疑解惑,提升工作水平。
三、围绕“转起来”,强化带动,激发活力,努力使非公团组织实现“自我运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我们坚持“建团”、“团建”两手抓,着力发挥层级化与非层级化的双重组织活力,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全面活跃。一是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资金链”为导向,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有劳务派遣的单位、有业务往来的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形成“组织链”。二是发挥属地管理的整合作用。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了“两新”团建工作通知,争取制度高地,将组织考核、评先评优工作纳入整体工作格局。并建立区域联席制度,形成工作交流平台。同时以全市产业集聚的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为重点,组织非公企业青年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号品牌活动,发挥传统工作的品牌带动效应。三是发挥自组织的自我运转作用。成立广州市“两新”组织青年协会,吸纳各区(市)以及工商、公安、税务、卫生等行政单位团组织和非公团组织示范点负责人参与,以志愿服务社区化工作为突破口,通过各类志愿者组织、青年自组织对普通青年多领域、多渠道覆盖。四是发挥能人骨干的带动作用。用100天的时间对3000多名非公团组织的新任职团干进行轮训,提高新建非公团组织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他们带动工作全面活跃。
2012年,我们总结经验,坚持以“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为工作目标,继续沿着“建起来、活起来、转起来”的思路,在“建起来”上继续全力攻坚,在“活起来”上继续植入资源,在“转起来”上继续巩固深化,进一步不断扩大组织覆盖,进一步活跃基层组织,探索城市共青团工作新模式。
第一,坚持加大建团力度,全力攻坚促覆盖。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应用党建带团建工作新成果,在有党建工作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团的建设,努力做到“党团阵地同步建设、任务同步部署、活动同步开展、考核同步进行”。二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建团有效路径,在巩固现有团建模式的同时,重点拓展行业推动、园区联动和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建团,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广州团市委将坚决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部署,完成今年的非公建团任务,不断推动非公建团工作取得新突破。
第二,坚持组织网络网格化,双轮驱动促提升。一手抓传统领域层级化团组织建设,另一手抓非层级化团组织建设。一是以区、镇街为网格单元,并充分发挥这些层级化团组织网络内的枢纽作用,整合周边团建资源。进一步完善“区校对接”、“区企对接”、挂点联系等机制,健全以区团委为核心、辖区内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非公团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团建交流共享平台,强化层级化团组织和非层级化团组织交流互动,共同扶持非公团组织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枢纽型组织作用,增强对非公企业的辐射,在非公企业大力孵化、培育青年自组织,通过他们影响覆盖青年,增强非公团建的组织基础。
第三,坚持推动工作项目化,激励创新促活跃。一是建立菜单式工作项目库。全面梳理近年来广州共青团的工作品牌,形成常态化、菜单式的广州共青团工作项目库,提供多元化选择的半成品,降低基层团组织工作难度,提升基层团组织工作效率,使他们更易集中精力形成工作品牌。二是加大对团支部的项目激励,推动形成创新氛围。团员青年能否听到团的声音、看到团的形象、感受到团的魅力,都源于团的支部。设立非公团支部团建工作创新奖,筹集不少于100万元,通过项目竞赛方式,鼓励非公团组织以支部为单元积极自主创新,以项目带动在全市培植不少于100个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非公团支部。
第四,坚持资源整合社会化,整合资源促保障。一是要将团的工作品牌与党政部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为非公团组织创造更多条件,筹集更多资源。二是多方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充分用好青联、青企协的资源,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与非公团组织“一带一”结对帮扶。三是提升非公团组织团干部整合资源的能力,今年团市委将继续筹集不少于30万元用于提升团干部的能力素质,通过培养能人骨干带动工作上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