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农村共青团工作 -> 正文
第 2 期

 

全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6年07月03日
 

转移就业创业:成就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梦想
——各级团组织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在经历这一进程。近年来,各级团组织按照“引导农村青年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村青年向农村二三产业进军,引导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就业,积极开展国际青年劳务协作”的思路,以“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方式,积极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培训农村青年420多万人次,转移农村青年260多万人,培养各级各类就业创业带头人35万多人,有力服务了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构建两大机制,切实夯实工作基础

  机制建设是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的关键。在工作中,各级团组织着重发挥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从源头抓起,从构建机制入手,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2004年初,团中央在江苏南京专题召开了“全国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将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团主要工作的思路,并进行了全面部署。随后,联合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民进中央共同出台《“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实施意见》,进一步安排了全国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近日,团中央联合相关部委表彰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和个人,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协调机制,形成了积极导向。各地团组织紧紧围绕加强领导、监督考核、表彰奖励等关键环节,用机制和制度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山西、北京、辽宁、广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团组织联合农业、劳动、科技、教育等部门成立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河南团省委联合农业、劳动等部门下发了7份专题文件,为推进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江苏团省委联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优秀青年劳务中介机构进行评选、认定和管理。目前,全省共建立青年劳务中介机构289家,其中团组织直接创办的95家,通过这些机构输出的农村青年达65%。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团组织积极探索以青年中心、青年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各级各类培训基地、各类劳务中介为依托,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以青年职业教育和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为骨干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市场运作体系,形成了“组织牵头、社会运作、青年参与”的转移就业新模式。浙江、山西、河南、四川、陕西等立足省情积极打造、扶持青年职业培训和中介组织,品牌运作、连锁经营,培训农村青年、吸纳就业岗位提供给农村青年,形成了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劳务输出经营模式。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了团组织与企业、中介组织的良性合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企业和劳务中介组织在参加广西团组织举办的招聘活动后,与当地团组织达成了长期的合作意向。

  二、实施三个带动,促进就地就近转移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拓宽和挖掘农业与农村内部就业的潜力和空间,通过实施“三个带动”,促进农村青年就近就地转移。一是培训带动。配合有关部门,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村青年中心、青年科技培训基地,面向农村青年开展了以农业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2004年以来,与农业部、财政部继续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共同确定518个项目实施县,下拨资金1亿元,完成培训核心农户98.4万户的任务。从2002年开始,团中央与科技部联合开展“青年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每年培训30万青年星火带头人。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立联合办学机制,积极推动各级团组织开展农村青年经纪人培训。各地年初以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浙江团省委发动青年民营企业家捐资5000万元设立了“浙江省农村青年发展基金”,用于本省31个欠发达县和海岛县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浙江各级团组织近两年共落实培训资金达700余万元。二是项目带动。一个好项目可以带动一方青年。各地团组织积极引导农村青年领办科技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村青年就业。目前,全国各级团组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近2.4万个,覆盖了87%以上的县市。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青年在农业内部的就业。陕西团省委在全省实施了“农村青年公司化创业行动”,推广农业实用科技项目,仅丹凤县团委引导当地青年发展优质天麻产业,就带动了1300多名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三是能人带动。各级团组织重点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敢闯市场的农村青年能人,依托能人创办企业、成立专业协会,引导、带动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近两年来,全团共培养各级各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6.7万人;扶持创办龙头企业2000多家,安置15万农村青年就业;建立各类青年涉农专业协会1800多个,会员近20万人。青年能人及其创办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已经成为外连广阔大市场、内接千家万户小生产的桥梁纽带。

  三、推广四种模式,促进外出务工就业

  随着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外出务工、异地就业,已成为农村青年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各级团组织主要通过四种模式引导农村青年有序地进行外出务工就业。一是组织对接型转移。各地团组织开展跨地区对口协作,使流出地和流入地建立稳定联系,帮助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安徽、河南、陕西、宁夏、山西等中西部地区团组织与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北京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团组织分别开展对口协作,建立了宣传发动、人员输送、岗位落实、跟踪服务等一整套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运作机制。江苏团省委实施“北输南收”工程,苏南地区团组织都带岗位、带中介、带企业到苏北与对口协作的团组织开展劳务洽谈,苏北地区团组织到苏南了解用工需求、做好跟踪服务。二是中介服务型转移。大力培育青年中介组织及青年劳务经纪人,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江西各级团组织积极扶持创办青年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两年多来己与300多家省内外用工单位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举办了小型青年人才交流会78场,对外输出农村青年48000多人次。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侯振宇依托自己创办的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三年的时间里转移苏北及附近安徽地区的农村青年近3万人。三是城乡互动型转移。通过开发青年劳务市场、实施对口支援等方式,推动城镇用工单位与农村青年的劳务供需对接。宁夏固原团市委选择了80家管理规范、运作良好、具有就业安置潜力的企业作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基地,选择了105个经济基础较薄弱、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任务重的村作为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共建、定点帮扶,共培训农村青年1.3万人次,受训人员就业率达90%。湖南团省委与广东、北京、江苏、天津四省市7个团属人才市场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通过办点重点突破带动基层。四是东西互助型转移。与科技部联合实施“青年星火西进计划”,组织东部地区企业采取“以劳助学”等方式,直接为西部地区培训转移了5000多名农村青年。在20个青年星火西进示范县(市)实施了100多个青年星火科技项目,带动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甘肃张掖、酒泉、武威、定西、庆阳等地团组织已与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团组织和用工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江苏、黑龙江、辽宁等地团组织还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四、开展五项援助,大力支持自主创业

  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农村青年是农村创业的主体。帮助、扶持农村青年自主创业是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青年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各级团组织以激励、引导、培训和服务为手段,通过开展五项援助,大力扶持农村青年自主创业。一是争取政策。各地团组织密切与税务、工商、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联系和合作,争取在税费减免、费用收取、社会保险、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为青年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005年,经过辽宁团省委的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把共青团系统转移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到全省再就业工作体系中,“享受与政府职能部门一样的资金补贴”。二是辅导培训。充分发挥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作用,为农村青年创业及企业发展提供教育培训、业务咨询、法律援助等指导服务。安徽团省委成立“百名企业家帮扶团”,开展了“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结对百村”活动,对结对帮扶的农村青年进行创业指导。江苏团省委命名创建了首批69家省级农村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帮助有志创业农村青年获得创业经验。三是筹集资金。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团组织通过小额贷款、设立基金等方式,切实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山东团省委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山东分行提供3000万元5年期低息贷款支持100名创业农村青年分户养殖奶牛,联合省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上给予11000名创业农村青年下浮10%的优惠。四是市场开拓。各级各地团组织通过城乡市场互动、经贸考察、论坛交流等形式,帮助农村青年开拓农产品市场。依托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举办“走进新疆、共谋发展”活动,开展广西(南宁)经贸之旅活动,举办乡镇、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举办中国青年农产品经纪人高层论坛暨北京市场行活动,促进了农村青年能人企业发展,带动了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五是创业引导。江苏盐城、通州、海门等地团组织通过与青年商会企业合作,建立了农村青年创业担保基金,与信用联社联合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卡、创业联系卡,对回乡创业青年实行贷倾斜政策,帮助2000多名农村青年实现创业理想。贵州、山东等地团组织通过实施春晖行动、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积极引导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反哺家乡。

  五、搭建六类平台,提供多种有效服务

  围绕解决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村青年意愿,通过搭建六类平台,提供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一是发动平台。各地农村团组织通过报纸、电视、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转移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典型事迹,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新的就业创业观念。福建团省委联合福建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集中报道优秀典型,鼓励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自主创业。黑龙江团省委与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每月举办一期关注青年农民工节目,由团组织负责人在演播室现场解答青年农民工提出的问题。二是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优势,探索建立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创业项目等资源库。江苏团省委创办了“江苏农村青年创业网”,以此为龙头建立起了覆盖全省,市、县、乡、村四级共享的农村青年劳务信息网络,直接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三是信息平台。各地团组织大力整合团内外信息资源,为农村青年获取培训、科技、项目、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便利。广西团区委组织开展了“广西青年劳务输出月”活动,共组织区内外1000多家用工企业和中介机构前来招聘,为农村青年免费提供20多万条就业信息。新疆各级团组织建立了农村青年创业项目信息库,共编辑录入适合青年创业的项目2000余个,积极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项目支撑。四是组织平台。各地共建立农村青年中心3700多个,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创建各类农村青年专业技术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等青年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的组织化程度。内蒙古阿荣旗团委依托农村牧区青年中心和生产行业协会,积极开展生产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和信息咨询服务,推动他们成为青年转移就业创业行动的领头羊。五是对接平台。江苏、浙江等地很多基层团组织以城乡互动、区域合作为模式,通过开展洽谈会、联席会议等方式,推动输出地团组织与输入地团组织的工作对接,推动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的信息对接,推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服务对接。六是维权平台。各地密切配合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开通法律援助热线、开展用工检查等手段,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村青年合法权益。重庆合川团市委为当地转移就业的农村青年发放维权卡近10万张,定点联系服务,为他们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相关链接:
[农村共青团工作 第4期]首期全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培训班在浙江举办
[农村共青团工作 第3期]团重庆市委大力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
[农村共青团工作 第2期]共青团农村青年春季培训行动情况通报
[农村共青团工作 第1期]2009年农村共青团工作要点
[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 第38期]湖北团省委探索六种金融服务模式促进农村青年诚信创业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