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服务 和谐行动专题之二
济南团市委突出五项重点工作 全面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
济南市共青团组织按照团中央和团山东省委关于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立足“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突出站点网络、队伍建设、服务阵地、品牌活动、机制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成效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以站点网络为基础,健全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济南团市委按照“既体现普遍适用性,又体现分类指导性”的原则,突出强化了志愿服务站点网络建设。一是健全完善已有体系。不断巩固完善已有服务站点并积极发挥作用,以“市志愿者协会——县(市)区、委(局)志愿者协会——街道志愿者联络站——社区、学校志愿者站(点)”为基本脉络,初步形成了覆盖济南市区的四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体系。二是整合团内团外资源。充分发挥驻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在软件管理、硬件配备等方面的优势,联合组建志愿者服务站点,逐步实现了志愿服务网络的合理布局和标准化管理。历城区洪家楼街道、山大路街道分别与山东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联合组建了社区志愿服务站,有效调动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依托青年中心建设。坚持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与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相结合,把全市54个街道志愿服务站全部设在了青年中心,并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青年中心的工作内容,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和青年中心工作的资源互补。目前,济南市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建站率达到了100%。
二、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社区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济南团市委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社会资源优势,采取自愿报名、活动招募、分类建档、跟踪培养等形式,切实加强社区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一是针对省、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青年,借助社区“团务联建”的优势,以倡议书、宣传册等形式,直接或间接通过其所属单位团组织动员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二是针对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以“全市高校团委书记联谊会”为平台,鼓励和引导他们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其智力优势,在服务社区建设中建功成才。三是针对社区、新经济社会组织内的团员青年,通过“以服务赢得服务”的方式,将他们吸引到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之中。历下区鞭指巷社区团支部利用警青联手的优势,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切实服务了社区各类团员青年。得到服务的团员青年,又自愿地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形成了从接受服务到提供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自5月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启动至今,全市已注册社区志愿者61826名。
三、以服务阵地为依托,志愿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济南市各级团组织以各类服务阵地为依托,积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文明社区。各级团组织利用辖区文化广场、劳动广场等志愿服务广场,以“和谐、诚信、文明、温馨”为主题,举办了多场文艺演出和图片展览;以辖区共青团责任街、科普文化长廊为依托,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科学健身讲座、“践行八荣八耻”展览等活动,积极倡树文明新风。二是打造环保社区。历下团区委在辖区主干道、背街小巷、公园等公共场所,启动“万名志愿者清洁城市手拉手”活动,组织开展了清理卫生死角、乱贴乱画、白色污染等活动,净化、美化了社区环境。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成功组织了3次,参加志愿者人数超过1000人。三是打造安全社区。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是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中国内地第1个、全球第97个“安全社区”。槐荫团区委依托这一阵地,面向全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和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消防技能培训和演练、家庭防跌伤教育、家庭急救知识、远离毒品宣传活动、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有效维护了社区稳定。
四、以品牌活动为载体,增强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济南市各级团组织针对社区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助困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爱心助成长”助学行动。发动大学生志愿者与家庭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免费学习辅导,捐赠学习文具及书籍,全市形成了关心失学儿童、自觉奉献爱心的良好风气。天桥公安分局团委开展了为贫困地区学生捐书助学活动,一周内就收到了捐赠图书1200余册、杂志300余册、影像资料100余盘。二是开展“真情相伴”助残行动。以各社区团支部为依托,切实摸清特困残疾家庭数量和生活状况,组成专门社区助残小分队,定期走访慰问残疾贫困家庭,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免费查体等服务,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三是开展“朝阳伴映夕阳红”助老行动。针对社区“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情况,依托社区老年公寓、星光计划老年服务站等,开展了“一助一”长期结对志愿服务、“青春辉映夕阳红”成人预备期社区志愿服务、“红领巾为老送温暖”服务等各具特色的助老服务活动。天桥区宝华街社区团工委号召每名社区志愿者与一名孤寡老人签订敬老帮扶协议书,实行“每天见一面,见面五分钟”的“每天见面制度”,切实解决老人的生活困难。同时,向辖区内70岁以上的老人制作发放了“爱心助老卡”,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为老人排忧解难。四是开展“奉献爱心,扶贫帮困”助困行动。槐荫团区委按照1名社区志愿者结交1户“穷亲”的原则,发动527名社区志愿者成功结交了穷亲,除日常救助外,确定每月的9号为“民情日”,主动到困难群众家中义务服务,从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给予关心帮助。
五、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团济南市委立足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评价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教育培养机制,逐步把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打造成为组织有序、措施有力、影响广泛的品牌工程。一是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全市各社区志愿服务站普遍建立了“三簿一册一卡”档案制度,即:志愿者登记簿、服务申请登记簿、“一助一”结队服务登记簿、志愿者服务手册及志愿者服务卡,明确了服务要求和服务内容,特别强调了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义务服务,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健全了社区志愿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台帐,推行“小时制”志愿服务认证制度,积极倡导社区志愿者每年至少参加48小时志愿服务,确保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完善了社区志愿者的教育培养机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技能方法培训,切实加强志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历下区文东街道团工委定期组织志愿者与社区“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开展座谈,就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进行深入交流,请“五老”志愿者答疑解惑,进一步坚定了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信念,切实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