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服务 和谐行动专题之五
夯实基础 创新项目 成都团市委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
在全团启动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中,成都共青团组织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网络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团结带领全市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和谐社区建设。 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推动形成开放式工作格局
近期,成都团市委通过探索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在政策协调、资金配套等方面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创造条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通过设在成都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志愿服务基金”,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正逐步形成有利于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开放式工作格局。
加强领导,总体部署。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已经成立了由市委领导任主任的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志工委工作制度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志工委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积极推动区(市)县成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目前已有部分区(市)县成立志工委。成都团市委结合成都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意见》(成青发﹝2006﹞27号)文件,对在全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今年4月——6月上旬,为加大社区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提高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成都市志工委办公室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成都志愿服务口号。活动共收到应征口号1000余条。上半年在中央、省市媒体的有关志愿服务的新闻报道超过了214条,志愿服务理念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
二、培育特色,拓展领域,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今年来,成都各级团组织依托城市青年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济困助学志愿活动蓬勃开展。成都团市委联合成都慈善机构在新津等五个区(市)县实施“阳光育苗”工程,招募161名志愿者为1000名受助学生提供学习及生活帮助。举办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系列主题活动,招募14363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组织100多个“青年文明号”集体与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助一”活动;为留守儿童较集中的50所中小学安装爱心电话、爱心邮箱,并提供电话费,赠送爱心邮资明信片;在锦江区举办了“我的六一我来办”——成都市庆“六一”专题活动,为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代表赠送了节日礼物。组织青联委员志愿者在“成都青联世纪希望小学”、“成都杰出青年希望小学”举办教师培训班暨送优质课进希望小学活动,并为希望小学的同学们送去课外书籍及文化用品。
社区公共事务服务拓展新项目。成都团市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城乡青年创业就业作为服务青年、服务公共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城乡青年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了服务城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机制。上半年以志愿服务方式培训青年8000余人,创业培训及活动5次,扶持青年自主创业18个,举办招聘会32场,提供岗位12000余个。
文化助残成效显著。成都市青年志愿者文化助残活动采用“一助一”的形式,即一名社区志愿者帮助一户残疾人家庭或一个社区志愿者集体帮助一户残疾人家庭,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困难残疾人子女免费开展家教服务、科普知识宣传等文化助残活动。通过义务家教等方式,传授知识,帮助残疾人家庭子女健康成长,最终摆脱贫困。社区志愿者采用周末家教等模式,每周辅导1小时,全年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48小时。通过文化助残活动,70%以上的受助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欢迎。
三、健全网络,打造队伍,夯实社区志愿服务基础工作
健全的网络建设,优秀的志愿服务队伍,是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良性运行的基础。成都团市委以市志愿者协会——区(市)县志愿者协会——街道志愿者分会——社区志愿者(站)队为基本脉络,高校大学生队伍为骨干,建设覆盖成都市区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以“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为载体,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团市委召开了成都市“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工作会,将“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市所有区(市)县所辖村和社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848名,其中五城区和高新区、14个郊区(市)县重点镇以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所辖或涉及的村和社区,全面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校社共建基地,加强团队建设。一是建立残疾青少年帮扶救助服务基地。团市委经常组织志愿者到市级福利院、SOS儿童村和救助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针对其中的残疾青少年,与他们建立长期联系,经常开展文化、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二是建立高校志愿者服务队与盲聋哑学校共建基地。自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成都市盲聋哑学校共建以来,团市委积极指导成都市各高校志愿者服务队将这一活动制度化和日常化。经常定期组织高校志愿者与盲聋哑青少年开展文体、绘画等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志愿者还组织盲聋哑学校的学生多次到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校园内展开现场作画习字、乐器表演等活动,义卖他们的手工艺品,在学校内为他们募捐。部分志愿者还长期利用周末时间,走上街头,为盲聋哑学校义卖报纸,将得到钱款全部捐给盲聋哑学校,深受社会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