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专题之五
重庆邮电大学依托“红岩网校” 探索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想引导
在基层试点工作中,重庆邮电大学将重点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的方法,规划依托“红岩网校”开展“七个一工程”,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一个网络素质教育大平台。继续以“红岩精神”为内核,完善“红岩网校”“一校多站”的运行方式。通过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科技人文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等五个有机联系的素质教育网络子平台,进一步充实科学、系统、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体系,满足学生成才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子平台将由重邮先锋网、思政之窗网和团建在线网组成。专业知识教育网络子平台将由精品课程网、教务在线网组成。身心健康教育网络子平台将由心理辅导中心网、心理健康在线网、健康人生网组成。科技人文教育网络子平台将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红岩网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网组成。就业技能教育网络子平台将由就业信息网和实训开发网组成。
二是建立一套大学生素质拓展网络认证系统。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B学分认证体系,建立一套适应学生发展的“红岩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网络认证系统。该系统将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积分制,并把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素质拓展的所有情况进行网络的实时记录和认证,形成大学生除毕业证、学位证之外的“第三本证书”。
三是建立一批网上基层团支部。依托“红岩网校”建立一批具有组织结构的网上基层团支部,特别是支持打破原有以专业班级为建制的团支部体系,形成以兴趣为主要类别的虚拟团支部体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成立网上团支部。实现网上团支部的基本信息管理,形成网上团支部的例会、论坛、组织生活、团课等制度,并在依托网络开展团组织生活、主题团日活动、学习交流会等,实现团组织网上与网下的双重覆盖。
四是建立一支青年网络评论员队伍。依托“红岩网校”工作站,整合校级学生组织资源,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公开招募一批学生网络评论员,形成网络青年骨干,建立网络评论的长效机制,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青年网络评论员应结合时事大事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及时批驳不实言论,要围绕学校的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及时上网了解信息,做好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调控舆论,掌握主动。
五是建立一批有影响的学生组织、团干部和团支部博客。开博客、看博客、加入博客圈在青年中已经从时尚变为习惯。重庆邮电大学将依托“红岩网校”建立一系列学生组织、团干部和团支部的博客,让他们通过博客促进交流、提供服务、增强舆论引导、加强思想教育,掌握青年的所需、所想、所求,抓住青年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使团的工作更加务实和有效,把博客建成青年聚集度高且有一定组织化结构的网络平台。力争推出一些具有号召力学生组织、团干部的名博客,形成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团支部博客。
六是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网上活动。网上学生活动是吸引青年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在试点期间,“红岩网校”将开展一系列团委主导、学生喜爱的网上活动。如,网上答题、知识竞赛、网上征文等。
七是尝试建立一个手机应急响应短信平台。开展运用手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研究,对重庆市大学生运用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掌握运用手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新特点,探索建立运用手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形式和机制。并依托学校“红岩网校”初步建立一个由团干部、学生骨干、团支部书记组成的手机应急响应短信平台。
为了做好有关试点工作,重庆邮电大学还专门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兼任校长、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兼任副校长,团委书记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红岩网校”校务委员会。校领导、共青团干部、红岩网校工作站学生干部是网上共青团工作的“主力军”,社团指导教师、学生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学生团干部是网上共青团工作的“方面军”。这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是网校得以日常维护、不断更新、发展壮大的基本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