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4月-12月,共青团河北省委联合省社科联组织实施了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紧密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高校师生通过自由组队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并将调研成果进行评选和推广,使青年学生在调研中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这种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有效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有关做法进行编发,以资借鉴。
共青团河北省委开展大学生 “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
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保证调研深入扎实开展
围绕“服务青年、服务决策、服务基层”的目标,从参与主体、实施路径、内容方向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使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起来,实现了“三多”的目的。一是参与人数多。在全省各大专院校中广泛宣传和发动,只要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均可按照“1+N”(即由一名专业教师指导,若干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参加)的模式组成团队参加。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全省各高校报送的《项目申请书》1000余份,完成调研项目600余个,参与学生超过一万人,在各大专院校中形成广泛影响。二是深入实际多。鼓励学生们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利用暑期、周末、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市场、社会组织中亲身感受、亲自了解社会现实,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第一手资料。利用深入基层的机会,学生们还开展了许多访贫问苦、支教联谊等活动,进一步融洽了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三是贴近中心多。要求大学生调研的选题要紧紧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贴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紧扣影响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价值性。如《河北省农村卫生室建设调查与分析》、《河北省中小型钢铁加工企业经营现状调研》、《河北省托老养老供求问题调研》等课题,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调研过程中,及时组织专家对优秀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及时了解调研情况,修正调研方向,保证了调研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二、把握特点、注重质量,确保调研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坚持调研模式与促进青年实践成长相结合。一方面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自愿参与、自由组队,尤其是进行跨专业、跨年级的组合,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调研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实现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的双加强、双促进。通过“调研河北”活动的实施,强化了广大师生对省情社情的认识,加深了对全省战略决策的感受、思考和理解,进一步提振了广大青年学生服务“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的信心和勇气,凝聚起青年特别是青年师生的奋斗共识。
二是坚持调研成果与有效服务决策相结合。按照“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原则,力求将调研成果与服务决策参考相结合,使“调研河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附加值。活动共收到各高校调研成果600份,内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本省经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汇集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调研报告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城乡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宽视野、较高质量的调查、分析,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三是坚持调研过程与加深对共青团的组织认同相结合。“调研河北”活动历时9个月,各级共青团组织始终参与其中,起着发起、联系、指导、服务的作用。尤其是各高校在县(市、区)挂职的团干部,作为学校和基层紧密联系的纽带,对调研团队在课题方向、角度选择、内容设计、实地调查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和实际服务,促进了调研团队与基层的有效对接。同时,通过调研活动的组织、评审以及表彰“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等一系列措施,共青团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学生对共青团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多条渠道促进调研成果转化
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12月,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社科联组织专家、学者,对已经完成的调研项目进行评审,对其中355项作品给予了表彰,并将16个高质量的调研纳入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
下一步,河北团省委将多渠道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一是对优秀作品进行集结成册;二是结合“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将有代表性的调研成果以提案议案的形式提交省“两会”;三是通过民生调研成果专报制度,将成熟调研成果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有关省领导;四是向《河北信息》、《人民建议》、《调研呈阅》等省委重要的内部刊物推荐成熟调研成果;五是选取有针对性的调研成果直接报给有关部门,供相关部门参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