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首页->团中央文件库->办公厅情况通报 -> 正文
 
 
 
 
卢雍政同志在全国城市青年中心建设
暨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专题研讨班、
全国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年8月28日、9月9日,根据录音整理)
 

  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认识加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增加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内容。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方式,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这给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工作舞台。共青团组织要抓住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这样一个重大的机遇,把参与社会建设作为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重大契机,全面加强社区、街道、城市团的工作,把社区战线的工作摆在全团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为推动共青团工作新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面,我就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讲几点具体意见,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充分认识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重要意义

  1.这两项工作是共青团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共青团责无旁贷的任务。

  城市青年中心作为新型的社区青年组织,能够为做好新时期的社会工作提供有形的组织依托,发挥联系和凝聚青年、反映青年诉求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青年群体之间的和谐、青年与社区的和谐、青年与社会的和谐。青年中心作为基层的青年工作站点,有具体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内容,能够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发挥服务青年、教育青年的重要作用,是弥补基层青年工作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径。此外,城市青年中心在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能够发挥作用,这些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青年中心对于共青团更好地团结、教育和服务广大基层青年,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共青团是具有政治属性的青年组织。政治就要讲大多数,就要讲人心向背。多数人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追随不追随,是决定一个政治力量盛衰的根本因素。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广大青年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如果不能够凝聚和服务大多数青年就是我们的失职。青年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在为自己的升学、就业、成家、立业而奋斗。青年精英毕竟只是青年中的一少部分。我们既要做好青年精英的工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带动和激励更多的青年,我们更要把工作注意力放在多数人身上,做好服务普通青年的工作。否则我们就会失掉立足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城市青年中心建在千千万万青年立足安生的街道、社区里,它的工作内容与每一个普通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得很紧,做好了青年中心的工作,我们引领和服务广大青年的工作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这是它能够不断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社区志愿服务是青年和广大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传统美德,彰现社会公正,和谐人际关系,形成邻里和谐、关心友爱、团结向上的社区氛围,推动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社区志愿服务,特别是引导群众开展社区互助服务,能够立足社区增加互信,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冲突;能够有效发动民力,汇集民智,动员社区居民履行社会义务,将蕴藏在社区的民间志愿服务资源转化成为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现实力量,实现受助与助人的统一,促进社区和谐。实践证明,社会的互助程度越高,社会和谐程度也就越高。

  因此,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能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团组织应当不断加强这两项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这两项工作在共青团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这两项工作在共青团工作格局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是共青团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年群体变化吸引和凝聚更多青年的载体,是共青团针对自身工作现状和薄弱环节而采取的固本强基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延伸青年工作手臂,不断巩固和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的问题,事关共青团工作大局,是新形势下全团重点推进的一项基础工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志愿服务的理念逐渐被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所接受和崇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开展共青团工作重要的、有效的动员方式、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社区志愿服务涵盖共青团工作的诸多方面,为共青团各条战线在社区开展工作夯实了基层基础,搭建了共同的平台。实践证明,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体现了“高、新、深、实”的特点,“高”就是站位高、起点高。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都是站在共青团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按照国际青年工作通行的做法来规划、设计的工作。“新”就是着眼于创新,这两项工作是在总结基层工作经验,研究社区工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在继承前人的事业、不断推进工作的进程中创新。比如,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就是在继承以往工作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在团的各条战线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全团来抓这个工作,形成合力,达到系统整合,创造出“1+1>2”的效益。“深”就是这两项工作是党政关注度、社会知晓度和青年参与度都高的项目,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寻求突破、寻求发展。“实”就是这两项工作都着眼于共青团工作的实际、青年所思所想的实际以及共青团能力所及的实际,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研究实际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就一定能够取得服务青年,推动团的工作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3.这两项工作是全面牵动社区共青团工作的突破口和“牛鼻子”。这两项工作能够引领青年服务社区各项改革和建设,占领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群众工作的社区空白地带,在社区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推动社区共青团事业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抓好了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就抓住了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于进一步促进社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项目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青年中心具有覆盖面广、包容性大、组织方式灵活、联系纽带多样等特性,可以提高青年在社区的组织化程度,满足不同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动形成基层团委加青年中心的社区青年工作架构,切实巩固和加强社区青年工作。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资源和运行方式,具有巨大的容量和宽广的工作领域,能够促进城市青年中心、社区团建等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推动社区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实。这两项工作所具有的组织方式和动员方式,可以弥补传统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的不足,扩大和发展社区共青团组织体系,拓展和完善社区共青团工作机制,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社区共青团工作新格局,为社区共青团事业的整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工作

  自2003年团十五大提出建设青年中心和2004年12月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通过《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年中心建设的决定》以来,团中央实施了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发展计划,各级团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城市青年中心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实践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目前的工作进展和特点。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城市青年中心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覆盖面大幅提高。截至2006年7月30日,全国近三分之二的街道建立了城市青年中心,总数达4000多个,发展个人会员35万,团体会员4万多家。武汉、深圳、青岛、南宁、烟台等60多个大中城市实现了城市青年中心在街道层面的全覆盖,天津去年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市青年中心在街道的全覆盖,山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也基本实现了城市青年中心在街道的全覆盖,一些地方的城市青年中心已经建在了社区,大大地延伸了团组织联系广大青少年的手臂,拓展了服务青少年的渠道和领域。二是组织不断得到强化。各地紧紧围绕城市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的本质属性,按照青年中心的自身特点和规律,逐步探索和完善了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基本组织制度;大力组建、吸纳和培育各类协会、俱乐部等社区青年社团;自觉把青年中心建设同社区团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团干部和志愿者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青年中心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项目持续拓展。各地青年中心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先后开发、设计和实施了一大批紧扣时代、贴近青年、特色鲜明,有影响、受欢迎的工作项目。团中央向全国青年中心推荐了职业拓展、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志愿活动、学习教育等一大批工作项目。尤其是青年中心爱心超市项目,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000多个城市青年中心开办了爱心超市,充分展示了城市青年中心的公益形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在推进过程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认识还不到位。对于团中央有关建设城市青年中心一系列精神、部署理解不深、不透,对于建设城市青年中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存在城市青年中心可有可无,建不建无所谓的不正确认识。二是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城市青年中心是新生事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困难自然不会少,但有的地方强调客观困难过多,“言必称缺乏人、财、物”,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大胆创新探索不足。三是活力不足。城市青年中心不仅要“建起来”,关键还要“活起来”,而不是“一建而就”、“挂起牌子万事大吉”,有的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牌子没组织”、“有中心没活动”、“有形式没内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年中心的形象和效果。四是发展不平衡。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工作推进力度等诸多因素,青年中心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平衡既存在于不同的省、市、区之间,也存在于其内部,影响了全国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的整体进度。五是整合能力不强。有的地方对于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青年工作,特别是在城市青年中心这样的新型组织中开展工作一时还不能适应,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突出的体现就是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强,获取行政体制外支持的思路不够宽广。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城市青年中心的建设速度,影响着城市青年中心的质量品质,需要在实践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2.下一阶段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思路。城市青年中心核心在组织,关键在街道。先要把青年中心组建起来,这个不难做到,建立起来后逐渐发展是一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培育、引导和支持。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推进这项工作,完成2006年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目标。一是要加快建设进度,在数量上实现城市青年中心在街道层面的基本覆盖。二是要提高城市青年中心建设质量,在总体上达到组织机构健全、工作队伍稳定、项目发展持久、阵地多元整合、运转基本正常、能够有效组织和服务青年的工作水平,真正建成青年“喜进乐留”的青年中心。要完成这个工作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思路,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第一,强化组织,壮大队伍。青年中心是新型的城市社区青年组织,是基层的青年联合体和青年社团的联合体。组织建设是青年中心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是加强理事会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明确青年中心理事会成员的产生办法,通过理事会议对青年中心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要扩大覆盖,吸收街道社区热心公益事业和在青年中有良好影响的青年加入青年中心理事会,诸如社团小领袖、小能人、小专家、小名人、小业主等,发挥他们在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真正能够吸纳街道范围内各方面青年代表人物的青理会。要扩大影响,经常性地开展理事联谊、培训等活动,培养理事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以理事轮值、理事承办项目等方式,动员理事面向青年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对于服务青年业绩突出和自身事业发展较好的理事,可推荐其参加青联组织或参评优秀青年的奖项,以增强青年中心的吸引力、凝聚力。

  二是吸纳、引导和发展各类社团。要根据区域内的青少年社团情况和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新建一批、吸纳一批、壮大一批社区青少年社团,并作为青年中心的团体会员。对于在社区青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着良好影响力的社团,我们要加大扶持力度,使他们发展成为青年中心的骨干社团。对于青年自发组织的一般性社团,我们要加强指导,使其在青年中心里逐步发挥作用。通过吸收社团领导人加入青年中心理事会,开展社团领袖论坛、培训等方式,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帮助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要把社团作为发展青年中心会员的主渠道,不断扩大青年中心会员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会员活动。

  三是发展工作队伍。要逐步建立一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工作队伍,即建立由专兼职团干部牵头,管理型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社团负责人和热心青少年工作的社会人士为骨干,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青年中心工作力量。此外,每个青年中心要组建至少一支志愿服务队、确定至少两到三个志愿服务项目、培养一批志愿服务骨干,使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第二,拓展项目,打响品牌。青年中心只有通过为青年提供服务才能有效地凝聚青年,才能树立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工作项目是青年中心服务青年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我们要通过工作项目来进一步激活青年中心。

  一是把握需求,实施项目。要从青年的实际需要出发,为青年的具体利益谋划。研究本区域青年的特点和不同青年群体的状况,使项目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搭建平台,开展活动。青年中心要满足社团组织、青年之间沟通、联谊、发展的需求,为他们搭建活动平台。在活动内容上要创新,贴近青年的愿望和要求,使青年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形式上要创新,运用时尚的、个性化的方式吸引青年,提升青年中心的人气和活力。

  三是加强宣传,培育品牌。可以说,品牌就是吸引力,品牌就是凝聚力。要通过宣传,把青年中心品牌、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理念和活动方式告诉青年,加深广大青年对青年中心的认识,推动他们参与青年中心的项目和活动,使青年中心成为青年心目中的“青年之家”。

  第三,围绕大局,争取资源。青年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载体,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争取各类资源是青年中心发展的保障。

  一是争取党政的支持。要主动争取党政支持把青年中心纳入到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加大对青年中心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为青年中心争取经费投入、场所共享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政策。发挥青年中心在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方面的作用,围绕促进青年就业再就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工作,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积极承接党政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项目,提升城市青年中心在党政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并为城市青年中心赢得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大力发展合作伙伴。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互惠互利、合作开发等方式,以青年中心合作伙伴的形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进一步充实青年中心工作内容,丰富服务青年的方式和手段。合作伙伴单位也可以派人、出物,共同参与青年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共同组织各类活动和项目。要把合作伙伴作为青年中心的加盟者、推动者,充分发挥他们对青年中心的项目带动、形象展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充分利用好各类阵地。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各类活动阵地的资源,整合街道内已有的青少年服务场所、驻街企事业单位的青少年工作资源、文体活动机构、加盟单位的活动场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共用共享的形式为青年中心开展工作提供阵地保障。青年中心的活动阵地可以向街道范围外拓展和延伸,只要是能够为青年中心开展活动提供帮助的,都可以建立联系,作为青年中心的阵地。

  3.下一阶段城市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要求。城市青年中心建设需要基层的创新与实践,同时也离不开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城市青年中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第一,立足基层,真抓实干。我们这次提出的工作思路是在三年来全团开展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全国各地各级团干部和社区青少年工作者辛劳与智慧的结晶。可以说,这些工作思路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这次培训班和会议的精神上来,增强青年中心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不要不说不练,也不要只说不练,而是要在出真招见实效上下功夫。

  第二,加强督促,分类指导。督促检查是推进工作,确保完成目标的有力手段和有效方式。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督查,比如成立督导组、开展互查、自查等,强力推进工作。一是公告展示。今年年底,团中央将在有关媒体公告全国各地已经建成的城市青年中心,展示建设成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树立青年中心的整体形象。二是检查指导。团中央将组成10-15个检查组,赴各地检查、指导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情况。各地也要成立检查小组,开展自查互查。三是综治考评。青年中心建设工作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基层站点建设,已经纳入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考核指标体系并占有较大分值,以进一步强化建设城市青年中心的工作责任。四是加强指导。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加强对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的分类指导,特别是城市、城区团委要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积极、主动帮助青年中心发展,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推进工作。要切实加强分类帮扶,针对不同类型青年中心提供资金、政策、资源、项目、舆论、引荐合作伙伴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持。

  第三,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深化。一是总结、提炼、推广。要探索青年中心发展、壮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剖麻雀,注意在工作的深度研究和实践上下功夫。对于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要尽快加以总结和提炼,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推广。二是开展表彰、奖励、扶持。对工作突出的城市青年中心、优秀社团、团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于城市青年中心建设高度重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完成目标任务的省份,团中央将给予奖励,并在青年中心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级团组织也要对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搞得好的基层团组予以相应的表彰奖励。三是重宣传、树典型、展形象。要广泛收集各地青年中心建设情况,适时推出一批党政高度重视、活动开展良好、实际效果显著的青年中心,利用新闻媒体对青年中心建设中好的做法进行深入地宣传报道,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各地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实现共同提高。

  三、关于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

  全团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启动部署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及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各部门和各战线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制定了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各级团组织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内容,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利用节庆日广泛开展活动,按照“立体式、渗透式、全方位”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推进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全国迅速掀起了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潮。这段时间的实践证明,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在基层具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下去。

  在今年5月18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杨岳同志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就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和今后的总体思路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关于今年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我在会上进行了安排,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认真贯彻落实。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存在着一些发展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要更快更好地在社区落地生根,取得丰硕成果,就要从紧要处入手,在关键处突破,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当前,主要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力度,实现突破。

  1.抓好社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打响品牌。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中,“互助”是一个核心理念,在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讲,奉献是前提,友爱是基础,互助是途径,进步是目标。在社区志愿服务中要进一步突出互助的理念,互助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体现在社会不同的居民之间,互助能够在社区居民中体现平等,体现参与,体现和谐。要通过大力弘扬和普及“互助”理念,让互助的理念广为传播,让互助的精神深入人心,让互助的行为融入生活,使互助成为我们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一种工作方式和基本理念,使互助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要通过宣传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和“互助”理念,使社区志愿服务为人熟知,深入人心,提高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参与度,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打响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品牌。

  2.要围绕实现两个“便利化”,抓好社区志愿服务的机制和项目建设。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是统揽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参与志愿服务的便利化和接受志愿服务的便利化。一方面,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与志愿精神内涵相一致的许多优良传统,帮助他人、助人为乐一直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许多人都有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能力和时间,但是却找不到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可以说是服务无路、奉献无门,大量志愿服务资源闲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政府职能正在调整转变,许多社会公共服务一时还难以到位,在基层社区和群众中存在着巨大的各种实际需求,其中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志愿服务获得满足的。但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服务项目缺乏、服务站点较少等种种原因,这种需求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实现“两个便利化”是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两个问题,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当前,重点是要抓好机制建设、项目建设。

  第一,抓机制建设。一是在便利注册上下功夫。注册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志愿者本身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群体,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制度来凝聚他们,那就是一盘散沙。要从方便群众注册这个基本点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注册办法,使社区居民能够轻松找到志愿服务组织并注册成为志愿者。要把志愿者注册站点建设和青年中心建设密切结合,争取每个街道都有注册站点,同时发挥网络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注册作用,做到站点密布,有人负责,规范登记,统一管理,解决群众想当志愿者却不知道找谁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和社区权益部联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制定了初步方案,希望全团积极贯彻落实。

  二是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合作伙伴。要本着平等合作、和谐共建的原则,与驻区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伙伴关系,尝试推行法人社区志愿者,逐步建立公民个体、单位组织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加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团中央已经就此专门发文,希望各级团组织抓好落实。

  三是要充分用好大学生和大学毕业未就业人员这一资源。要重点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做出制度性的安排,要进一步强化开展了近10年的大学生社区援助工作,在每一个街道安排至少一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签订协议,长期服务,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扩展到社区居委会。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未就业的情况,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大学毕业未就业人员到街道社区从事一到两年的志愿服务。这样,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又可以发挥大学毕业生作为管理型志愿者的作用,进一步带动和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力量。

  四是培养发展团队,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力争培养和扶持一大批特色鲜明、服务专业、素质较高的志愿服务团队,如,逐步根据服务专业和特点,推动建立慈善、文体、科普、环保等多种类型的志愿团队,使之能够自我发展、独立运转、有效服务,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单位。同时发挥团队作为社区志愿者一线招募单位和管理单位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在团队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要采取集中活动等方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协同配合、相互补充、整体发展。

  五是加强社区志愿者骨干培养。既要注意吸收具有某方面服务专长和一定影响力的人员加入团队,以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又要发展和培养组织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协调能力,能够参与团队管理的管理型志愿者。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使每个志愿服务团体或团队中都有自己的服务骨干和管理骨干,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二,抓项目建设。项目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撑。一是要抓好已有工作项目的深化。充分发挥已有品牌的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群众的需求不断赋予它们新的工作内涵。二是抓好新领域新项目的拓展。要敏锐地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研究社区服务动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规律,确定新的工作突破口,尤其是在社区互助、社区公共事务、社会应急突发事件和城市大型活动等新领域积极开拓,培育和衍生出更多受到党政重视,群众欢迎的工作项目。三是加强项目体系建设。要注重研究项目的规律、特点,做好开发、汇总、梳理和推广工作,把一些符合社区特点、设计成熟、便于推广操作的项目加以科学的整理,逐步建立具有鲜明行业或区域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不断建设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青年中心建设与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工作都是共青团社区和权益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我们要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推动这几项工作紧密结合,整体提高。我相信,在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扎实抓好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工作和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以此全面牵动社区共青团工作,为共青团事业的整体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2006年10月31日印发)

 
 相关链接:
秦宜智同志在全国农村合作组织共青团工作暨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4/08
徐晓同志在全国农村合作组织共青团工作暨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4/08
陆昊同志在2011年全团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5/30
周强同志在全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书面讲话   2006/09/08
周强同志在共青团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   2005/12/20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_1922@163.com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