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 团中央书记讲话 -> 正文
 
深化青年文化行动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卢雍政同志在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22日)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06年10月22日
 
 

  这次研讨会是在全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三年来实施青年文化行动的实践和经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重要意义,推动全团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更好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青年文化行动在全团已经实施了三年,大家都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这次在宁波,大家现场观摩了第三届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相信大家又会有一些直观的收获。在这样的基础上开这个研讨会,目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请大家畅所欲言,集中全团的智慧,更好地推动青年文化行动的发展。刚才,河北、山东、广东、四川四省和宁波的同志介绍了很好的经验,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很受启发。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四点意见。

  一、三年来实施青年文化行动的主要成效

  实施青年文化行动,是团十五大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2003年底召开的团十五届二中全会进一步将青年文化行动作为全团一项重点工作,列入了共青团工作战略发展规划。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2004年4月,团中央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委共同下发文件,全面启动了青年文化行动。三年来,青年文化行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的青年文化重点活动,有效地昭示了社会、影响了青年。2004年是青年文化行动的开局之年,团中央联合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开展了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青春”主题晚会、“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文化周、“青春中华”中国青少年读书周、“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欢乐节、中国大学生艺术节、“感动”全国青少年网络短信作品大赛、全国青年时代风采电视大赛等一系列全国性的重点青年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了学习文化、欢乐文化、时尚文化、感动文化等理念,向全社会鲜明地亮出了青年文化行动的旗帜,迅速形成了青年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为青年文化行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营造了氛围。

  二是各地、各条战线广泛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青年文化活动,初步形成了全面活跃的工作态势。各级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广泛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青年文化活动。比如,北京举办了“青春北京”首届首都大学生文化节,上海举办了“青春的节日——‘让青少年走近经典’文艺巡演活动”,天津举办了“天津青年文化艺术节”,内蒙古举办了“青春草原”青年文化品牌活动,重庆举办了“红岩精神代代传”、“青春红岩”重庆青年文化周,黑龙江举办了“青春龙江”系列青年文化活动,江西举办了“青春江西”文化节系列活动,河北举办了“青春燕赵”青年文化行动,河南举办了青少年读书节,山东举办了青少年读书周活动,广东、海南举办了青春欢乐节庆活动,湖南、四川举办了“中国红色之旅”百万青少年湘潭韶山行活动,云南、广西举办了边境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青年文化季”活动,全国铁道团委举办了“青年文明号文化节”活动等等,山西、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贵州等地还深入开展了乡村青年文化节、社区青年文化节、假日文化广场等活动。各地、各条战线青年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青年的文化生活,吸引了青少年的广泛参与,有力地推动了青年文化行动深入基层、深入青年。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围。在推进青年文化行动的实践中,注重把握青年文化脉搏,加强对青年文化的引导,推动青年学习、创造、奉献。注重跟踪青年文化发展动态,了解青年文化时尚,关注青年文化现象和热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领青年文化潮流。注重发挥团属青年报刊、出版、网站、影视阵地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宣传青年文化行动的重点活动,大力宣传基层团组织的新鲜创造,大力宣传青少年中和社会上涌现出的积极文化观念、文化现象,在全社会营造了健康的舆论氛围,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四是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对青年文化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化。2003年年底召开的青年文化建设座谈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青年运动的实践,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和当代青少年的特点,鲜明地提出了青年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青年自身的角度,要塑造完美人格。通过举办中华复兴与青年使命论坛、中国青年服装时尚论坛、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中华青年文化论坛等,广大青年工作者、文化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深入探讨青年文化行动的理论问题,使我们对青年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对青年文化行动的内在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是着眼长远,提出了青年文化行动的发展思路和措施。这几年来,团中央就实施青年文化行动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2004年,我们提出了“七个一”的要求,即制定一个青年文化实施规划、推出一些重点青年文化活动、创作推广一批青年文化精品、培养一批青年文化人才、举办一个青年文化论坛、发展一批青年文化事业主体、建立一个青年文化长效工作机制。2005年,我们又提出要在强化导向、推动深入、创作精品、培养人才、发展事业和产业等五个方面下功夫。这些重要的思路和措施,将推动青年文化行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离不开全团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关心支持青年文化行动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文化育人”的方针,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从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引导青年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和进步;必须认真研究文化的特点,尊重文化工作的规律,充分发挥文化人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必须把坚持共青团的主导地位与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青年文化行动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这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需要我们在今后深化青年文化行动中继续坚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青年文化行动的许多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比如如何打造青年文化行动的品牌工作、如何更好地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如何推动青年文化精品的创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当前或多或少存在的急于求成的想法,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二、新形势下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重要意义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为共青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事业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广大青少年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文化是一个民族形成发展的基本黏合剂,是一个国家生存壮大的基础竞争力。青年是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创造者。当前,大力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使命,就是要解决如何在文化多元多样化的背景下唱响主旋律,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深化青年文化行动,有利于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少年投身和谐社会建设。文化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观。文化具有凝聚力,可以维系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发展。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连结海内外中华青少年的坚强纽带;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激励当代青少年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深化青年文化行动,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有利于进一步坚定青少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青少年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海内外中华青少年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生力军作用。

  深化青年文化行动,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青少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全面发展。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总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和塑造着青少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同时,青少年一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通过发展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能够帮助青年陶冶情操、释放情感、追求进步,是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化青年文化行动,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对引导青少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实践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化青年文化行动,有利于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文化蕴藏在每个社会成员身上,体现在整个社会之中。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文化构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深化青年文化行动,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全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流价值,在当前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强有力的正确导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更好地调解社会矛盾、理顺社会情绪,形成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各级团组织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深化青年文化行动作为全团服务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前三年开局谋篇的基础上巩固成果、乘势而上、不断深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几项重点工作

  应当说,我们已经制定的“七个一”和“五个方面下功夫”的发展思路是十分正确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在这里我就深化青年文化行动,再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切实加强青年文化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青年文化行动项目体系。“品牌”的概念是从商品中引申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商品是否能够占有广阔的市场,是否能够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都离不开它的“品牌”效应。同样,品牌建设是实施青年文化行动的重要内容,有没有品牌项目,是决定工作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基础性指标。这几年,我们反复强调要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认为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团的重要工作方式。项目化实际上就是要求大家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探索形成一批可以持续开展的青年活动项目,通过实施这些项目落实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任务。坚持项目化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活动项目。我认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项目应具备四个条件,即相对明确的活动主体——青年学生还是青年职工等,相对明确的活动客体——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内容等,相对完善的连接活动主客体的制度安排——运行机制、操作办法等,活动的政策、经费保障等。当前,我们要把党政支持度、社会关注度和青年参与度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进一步认识项目化方式对共青团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大品牌项目建设的力度。

  就加强青年文化行动品牌建设而言,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集中全团力量,努力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项目。这样的品牌活动项目,实际上就是全团的龙头项目。比如,是否可以考虑每年集中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青年文化周”活动,对各省、各地在举办青年文化行动中涌现出来的重点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对各地所取得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集中推广、集中宣传,并长期坚持举办下去。二是要积极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品牌活动项目。这样的品牌有些地方已经有了,比如,我们这次在宁波参加的“青春中华”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但大多数地方还没有这样的品牌活动,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培育、形成新的品牌。再比如,山东曲阜是孔子、孟子的故乡,是我国传统文化集大成之地,现在开设了孔子学堂,并在9月29日孔子诞辰日举办国学论坛,是否可以考虑把曲阜国学论坛办成一个吸引国内外文化大师、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的高端文化讲坛,定期举办,向全世界宣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三是要形成全国性品牌活动项目与地方性品牌活动项目的良性互动。各地团组织开展的青年文化活动,只要在当地已经成为品牌或者有成长为品牌的潜力,团中央将予以大力扶持。今后,团中央将每年发掘一到两个有潜力、有特色、有影响的地方性活动,通过加强指导、协助推广、扩大宣传等方式与地方合办,使一些地方性品牌活动项目成长为全国性品牌活动项目。总之,要经过几年的时间,培育出一批具有自我发展、自我运作能力的青年文化品牌活动项目,使青年文化行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第二,要切实加强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大批青年文化优秀人才。共青团的根本宗旨就是坚持实践育人。文化的本质也是育人。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引导青年在参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年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既是文化育人的体现,同时也是实践育人的体现。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在深受各种思想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创造、积累、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青年文化人才在青年人才队伍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在团结、凝聚、培养、举荐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方面狠下功夫。

  要通过制定青年文化人才培训规划,建立青年文化人才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创新培训内容,整合培训资源,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加强青年文化人才培养。要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建立一套青年文化人才评选表彰机制。比如,是否可以考虑与有关部委联合,通过与文化团体、文化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合作,个性化地培养青年文化人才,以社会影响、文化贡献、市场业绩的大小为综合指标,开展每年一度的“全国杰出、优秀青年文化新人”评选活动,激励优秀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当然,这项工作可以与我们开展的团的青少年课题研究、“五个一工程”和即将成立的“全国青联青年社会工作者联谊会”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各条战线已有的“五四”奖章、杰出青年等评选表彰活动接轨,形成团的宣传思想战线新的品牌奖项之一。要加强同社会各方面乃至海外中华青年文化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吸引他们参加共青团和全国青联开展的各项活动,共同为繁荣中华青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第三,要切实加强青年文化精品建设,着力创作大批思想性、时代性、可读性强的青年文化精品。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代人的思想;一首好歌,能够洗涤一代人的心灵。我们经常强调,文化的力量,最终要依靠好的作品去感动人、感染人,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灵魂深处去吸引人、教育人、引导人。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尤其是时尚文化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快捷和广泛。同时,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和多样,青少年中也蕴藏着极高的文化创造热情和能量。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文化精品创作和推广的力度,从而不断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青少年提供文化创造的宽广舞台。

  一是要集中力量创作青年文化精品。要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团属文化事业产业单位的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创作、生产一批青年文化精品,在创作的问题上要遵循规律,切忌贪大求全,要做一个成一个,比如可以从一首好歌、一本好图书做起,注重策划,做到思想上健康向上,形式内容上符合青年特点和时代要求。针对目前开展的青少年课题研究和团的“五个一工程”工作,我们正在加大对一些重大课题的支持力度,争取集中力量在每年重点领域的重点课题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在青年中有影响、在社会上站得住的青少年文化精品的创作。二是要认真甄选和推荐青年文化精品。要深入青年、深入基层,不仅要推荐书籍、歌曲、戏剧、电影等文化作品,还要积极推荐那些具有体验色彩、能够带动青少年亲身参与的文化形态纳入我们的推荐范围,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向青年推荐和介绍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具有人文底蕴的建筑古迹,推荐具有特色的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等,扩大青年的文化视野,提升青年的健康文化情趣。三是要大力扶持青年中自发创造的文化精品。文化最好的创意和灵感往往来自民间,要尊重青年的首创精神,扶持青年原创音乐、青年原创DV、青年原创动漫、青年原创网络作品等原创性文化作品,用青年自己创作出的文化精品为青年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要切实加强青年文化理论建设,着力引领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时尚。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可以起到推动事业保持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论推动实践,实践丰富和完善理论。对于刚刚实施三年的青年文化行动而言,在实践上需要加大推进力度,在理论上更需要加大探索力度。比如,青年文化如何始终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始终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始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比如,青年文化行动如何体现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引导青年参与青年文化实践和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分发挥青年文化行动的功能和建设性作用?再比如,青年文化如何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时代文化和人类现代文明优秀成果,从而始终引领社会文化时尚的健康发展?青年文化行动如何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等等。这些课题既涉及先进文化这个“大文化”,又涉及青年文化这个“小文化”,都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加强研究。

  当前,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内化到青年文化行动的核心理念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青年文化行动在和谐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等问题,鲜明地把建设和谐文化充实到青年文化行动的理念中来,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重要发展方向,把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青年文化行动,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努力使青年文化成为和谐文化建设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开创青年文化行动新局面。

  四、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几点要求

  为了认真落实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的各项重点任务,我再从工作方式方法的角度强调几点具体要求。

  1.要扩大青年参与。注重青年参与,把青年当作主体,尊重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尊重青年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尊重青年的自觉自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路。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广大青少年是主体。能否吸引广大青年参与,能不能在促进广大青年成长中切实发挥作用,是衡量青年文化行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要适应青少年的特点、服务青少年的需求。要从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入手,用理想的风帆和时代的旋律吸引青少年。要从丰富文化样式、拓宽文化载体入手,积极面向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把服饰文化、欢乐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化等现代人广为热衷的文化形式吸收到青年文化行动中来,用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样式感染青年。要从创新动员方式、拓展文化建设途径入手,积极运用手机、网络、视频、博客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用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手段感召青年,不断增强青年文化行动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2.要注重活跃基层。我们开展青年活动、实施青年项目,既要轰轰烈烈,更要扎扎实实。一方面,很多工作明确发展思路以后,要靠基层落实;另一方面,很多创造、经验都来源于基层实践。只有基层活跃了,青年活动、青年项目才能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层孕育着青少年的文化创造,是青年文化行动的广阔舞台。青年文化行动只有在基层扎根,才能广泛、持续、深入地影响广大青年。全国性的青年文化活动,要通过承办地招标、举办分活动、扩大参与面等方式,积极向基层延伸。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要根据青年的意愿和需求,广泛开展青年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发展充满活力的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推动青年文化行动在基层遍地开花、蓬勃开展。要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挖掘典型,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青年文化活动和项目,带动基层青年文化行动和共青团工作整体活跃。

  3.要健全长效机制。这几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凡是能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都是能够取得较大社会影响、取得扎实成效的工作。同团的其他工作相比,文化工作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工作,青年文化行动要产生影响、发挥作用,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对青年文化行动来说,是一个管根本、管长远的问题。形成青年文化行动的长效机制,除了积极探索可以持续开展的青年文化品牌项目、加强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外,还要在党政重视、青年关心、社会关注的结合点上做文章,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努力纳入当地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文化立省、文化立市”等党政工作专项规划之中,为青年文化行动的长期开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要加强青年文化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基层青年文化社团,积极探索建立以文化为纽带的青年群众组织,进一步巩固扩大开展青年文化活动的主体,为青年文化行动的长期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要探索设立青年文化行动发展基金等办法,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青年文化行动的长期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4.要注重形成合力。这些年共青团形成了很好的传统,就是在开展一些重要的品牌性工作时,都强调相关战线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综合效果。从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到现在正在开展的“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都坚持了这种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青年文化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共青团工作的多个领域,推进青年文化行动同样需要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团的各条战线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要把深化青年文化行动纳入各级团的工作规划,把开展青年文化行动的情况,作为考察团组织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志们,良好的开局预示着美好的未来,难得的机遇昭示着更大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经过全团的共同努力,青年文化行动一定能够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深化,取得新的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6年11月10日印发)

 
 
 相关新闻
 
秦宜智同志在全国农村合作组织共青团工作暨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4/08
徐晓同志在全国农村合作组织共青团工作暨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4/08
陆昊同志在2011年全团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5/30
周强同志在全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书面讲话   2006/09/08
周强同志在共青团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   2005/12/20
 
 志愿者
 
 
 热点专题
 
文明上网 共建和谐
共青团组织火速增援舟曲灾区
·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
· 2022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
· 冬奥青科普
· 温暖的BaoBao 一起向未来
 
 
大图.jpg
 
read_image.jpg
湖南宁远县“返家...
read_image.jpg
安徽含山县“青益...
read_image.jpg
移风易俗 十岁不办
read_image.jpg
北京:禁毒宣传主...
read_image.jpg
新时代·青年说
read_image.jpg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_1922@163.com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0020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