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 团中央书记讲话 -> 正文
 
王晓同志在全国青联医药卫生界别
“青年学习讲坛”活动上的即席讲话
 
(2009年6月12日,根据录音整理)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09年07月27日
 
 

  今天下午,全国青联医药卫生界别委员会举办的“青年学习讲坛”活动主题好、内容好、氛围好,办得非常成功。许树强院长和吴军局长的讲座,观点独到,内容丰富,权威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和启发。

  今天报告的两个主题——“保健”和“医改”,可以说是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两个“关键词”,吸引着全社会的眼球。比如说“保健”,今年以来,在北京图书大厦“每周畅销书排行榜”的前10名中,保健类书籍所占的比例一直是最大的,有时甚至占了一半以上,像《从头到脚说健康》、《求医不如求己》等书长期高居榜上,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阅读热潮。再比如说“医改”,现在网络上有关“新医改”内容的网页已经超过了1000万,出现了一幅全民关注、全国讨论的壮观景象。

  我个人认为,医药卫生领域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领域。所谓“顶天”,就是说从宏观上看,医药卫生领域涉及国家的基本制度设计和整体竞争力,是国家决策层非常关注的重大议题,是国家公共生活中的核心部分;所谓“立地”,就是说从微观上看,医药卫生领域深深植根于千家万户之中,是市井街坊热议不衰的重要话题,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可以说,医药卫生领域是少有的一个既有很强政策性、又有很浓生活味的特殊领域。在此,我想结合自己学习两位专家报告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和大家交流,也请各位专家指正。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重大成就。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医药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这些挑战,正在深刻影响并全面重塑着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格局。我认为,这些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面临着病理性挑战

  大家知道,疾病是医药卫生界的主要对手。目前,我们这个老对手正在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统计表明,目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已经从传染病、急性病、流行病转变为慢性病、衰退性疾病和社会病(主要是精神类疾病)。在卫生部前不久公布的我国居民十大致死病因中,已经找不到传染病,急性病也很少,基本上都是慢性病和一些衰退性疾病。同时,还有资料显示,在引发我国居民疾病的各种因素中,70%-80%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由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患者已占到总人口的10%。如果说,临床治疗是我们以往应对传染病、急性病和流行病的有效手段,那么,这一手段现在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是因为对很多慢性病、衰退性疾病来讲,其康复机理更加复杂和系统,单一临床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慢性病、衰退性疾病、心理性疾病,主要靠“养”,而不是“治”。什么是“养”?“养”就是科学、系统的保健方法。《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医治未病”,这一思想的价值就是将“治未病”作为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最高追求,倡导人们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军局长刚才所讲的“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面对我国居民疾病类型的重大变化,“保健”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地位将会日益突出。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我国政府和医药卫生界人士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开始将保健工作纳入社会政策的范畴。比如,已经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将“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等原则明确写进了指导思想,并把国民健康保健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板块的重要内容,使“保健”开始从个人行为上升为国家行动。

  第二,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面临着伦理性挑战

  当前,医药卫生界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伦理性追问,医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医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医学越来越脱离人,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越来越忽视对病人心理的关怀,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通俗地讲,在很多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工作对象往往是心、肝、脾、肾等器官,而不是一个整体的、有情感的人,其治疗的目标往往也被狭隘理解为“消除”人体某个部位的病症,而不怎么关注人的丰富情感变化,一些专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医学上的“伦理缺陷”。我们要看到,现代医学的“伦理缺陷”主要源自于医学自身的结构性缺陷。在目前的医学格局中,临床治疗医学一枝独秀,保健医学特别是心理保健医学等“人文”色彩较浓的领域发展滞后,自然难以满足现代公民全方位的身心健康需求。因此,我认为,实现医学的人文价值回归,加快以“人”为核心的保健医学特别是心理保健医学的发展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需要在座诸位医药卫生界的青年才俊作出有力的回应。

  第三,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面临着原理性挑战

  前面所讲的两个挑战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医药卫生界的共同难题。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挑战,则比较具有“中国特色”。所谓“原理性挑战”,是指我国医药卫生界长期存在的“中西医之辩”。中医和西医有着不同的原理体系,按照不同的机理发挥作用。自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大家知道,西医的治疗原理是一种“机械还原论”,即它认为人体像机器一样由不同零部件(器官、组织、细胞、蛋白和基因等)装配而成。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只要找到那个损坏的零部件并更换它,就能使机器恢复正常。现在医院的检测设备和药品越来越多,费用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感到负担很重,这与西医的治疗原理是密切相关的。照此下去,世卫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健康”目标也很难实现。比如,美国的医疗水平和检测设备很先进,但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就70多岁,由于美国人大量使用化学合成药,带来了很多医源性和药源性问题,每年因为服用化学药品致死致残的达150多万人。中医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其诊疗的病种至今仍占国际疾病分类总病种的82.8%。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讲究整体性,对西医有着很强的修正和互补作用。党和国家早就倡导中西医并重,但从医学教育、科研经费、科学方法等方面来看,“重西轻中”的问题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了“中医西化”、“中药西化”的现象。实现中西医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更是一种突破现代医疗困境的探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把党中央、国务院倡导的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落到实处。

  第四,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面临着合理性挑战

  我想,大家对这一挑战应该有着广泛的共识。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从经济学来看,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难”和“贵”是互为代价的,并不会同时出现。“看病贵”,意味着买方的付价高,就应该得到与高价位相对应的医疗服务产品,看病就不该“难”。比如,美国就是一个“看病贵但看病不难”的例子。而“看病难”,就意味着消费者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门槛很低,看病就不应该“贵”。比如,英国就是一个“看病难但看病不贵”的例子。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前一阶段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同时存在的现象。我觉得,这两个词儿放在一起,就是对我国前一阶段医药卫生领域不合理现象的真实写照。新医改方案特别强调了公益性问题,而坚持公益性,关键在于老百姓看病的钱由谁来出,而不在于由谁来提供服务。这就对公立医院提出了新的挑战。刚才,许树强院长讲了很好的意见。我认为,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方面应继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医药卫生领域将长期处于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要地位。我们目前在这一领域面临的各种挑战,有的是由医药卫生领域自身属性所决定的“世界性难题”,有的则是由于我们改革进程不均衡所产生的“前进中的困难”。在座诸位都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期待各位杰出青年才俊在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业绩。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掌声向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9年7月24日印发)

 
 
 相关新闻
 
王晓同志在当选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后的讲话   2009/07/23
王晓同志在中央企业青联二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09/06/12
王晓同志在2009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2009/06/12
王晓同志在“海峡论坛·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上的讲话   2009/06/02
王晓同志在纪念全国青联成立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词   2009/06/02
 
 志愿者
 
 
 热点专题
 
文明上网 共建和谐
共青团组织火速增援舟曲灾区
·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
· 2022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
· 冬奥青科普
· 温暖的BaoBao 一起向未来
 
 
大图.jpg
 
read_image.jpg
湖南宁远县“返家...
read_image.jpg
安徽含山县“青益...
read_image.jpg
移风易俗 十岁不办
read_image.jpg
北京:禁毒宣传主...
read_image.jpg
新时代·青年说
read_image.jpg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_1922@163.com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0020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