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首页->团史资料->团的历次代表大会->团代会相关文件 -> 正文
 
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06年12月20日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导 言
  

  我们即将跨入一个新的世纪。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世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知识创新速度大大加快,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

    党的十五大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为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下个世纪实现中华民族跨世纪战略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我们国家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青年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更加充分的发展机遇,焕发出空前的创造活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年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力量,肩负着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荣使命。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共青团必须以面向新世纪的战略眼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跨世纪发展,着眼于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满怀信心地推动工作,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实现跨越世纪的新发展,谱写中国青年运动新的篇章,揭开共青团事业新的一页。
 
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团十四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帮助青年牢固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通过推进重点工作,形成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总体部署相适应的工作格局,通过构建工作体系和加强团的建设,在形成社会化青年工作运行机制和巩固工作基础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推动共青团工作的跨世纪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同时,还必须面向新的世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努力遵循和贯彻以下具体指导原则。

    (一)坚持党对共青团的领导,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不断作出新贡献。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坚持培育“四有”新人的基本任务,引导青年始终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四)坚持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努力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把服务青年的大目标落实到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上,努力在工作和事业上为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五)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共青团建设,为完成团的各项任务提供思想组织保证。

    (六)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集中精力做好正在做的事情,深化重点工作,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在迈向新世纪中创造新业绩。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教育青年。

    (一)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帮助青年牢固树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使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成为广大青年的共同追求。帮助青年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帮助团员青年牢牢把握党的十五大的主题,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党的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任务上来。

    (三)广泛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创业精神、伟大抗洪精神教育。运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年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在青少年中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四)以团干部和青年学生为重点推动青年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发挥团干部、青年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表率、骨干作用,针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形成群众性的学习局面。引导青年把学习理论与投身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对青年学习理论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形成扎实、持久、有效的学习机制。

    (五)结合青年工作实际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中有关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的研究。发挥团的宣传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阵地在青年学理论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继续做好团的“五个一工程”和“五四新闻奖”评选工作。


推进重点工作

    实现共青团工作的跨世纪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重点工作。

    1、 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

    深化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要以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发挥青年在开创社会新风中的现实作用为着力点,继续抓好以下重点项目。

    ——青年志愿者行动。围绕形成有中国特色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目标,完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队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实施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发展计划,坚持开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深化以组织城市青年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科技、医疗等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接力计划。——青年文明号。在巩固已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创建领域,扩大创建规模,突出整体创建,形成综合效应。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组织机制、评选表彰机制、管理机制和淘汰机制。

    ——“手拉手”互助活动。扩大互助范围,进一步开展“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手拉手情系灾区小伙伴”、“手拉手红领巾助残”等系列活动。特别要注重发动农村少年儿童参与,主动与城市少年儿童建立经常性联系。

    ——希望工程。做好国内最后一轮劝募工作。建立培训基地,对希望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办学质量。评选和培养“希望之星”,以奖学金等形式支持优秀受助生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按照农科教相结合的要求,推动希望小学的建设和发展。继续做好“三辰影库”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社区团建为基础,以发展社区服务项目为重点,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秩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推动社区团的工作全面发展。

    ——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通过科技大集、文体大赛、卫生大扫除等适合农民特点的方式,推广科技,传播文明,引导农村青年移风易俗,弘扬新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树立和宣传青少年先进典型。做好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各界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十佳少先队员等奖项的评选表彰工作。及时发现并积极宣传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典型。

    2、 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

    深化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要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青年劳动者和青年高级人才为着力点,努力推进以下重点项目。

    ——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适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逐步实现青年岗位能手由适应型向开发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创新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突出活动重点。

    ——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把培养活动与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农民技术职称晋升制度相结合。组建青年星火带头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服务工作。

    ——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设立读书榜,组织读书计划专家指导团,联合大众传媒开设读书栏目,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普遍成立新世纪读书俱乐部,为青少年提供导读、评介等服务。举办新世纪读书论坛,设立新世纪读书日,推广“天天一小时”读书活动,开展读书夏令营活动,推动青少年在读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编写青少年新世纪丛书,介绍科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求知活动,推动青年面向新世纪形成以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热潮。

    ——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职业阅历拓展活动,把社会实践岗位化。继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见识和才干。组织学术讲座、文化艺术节和文体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充实课余生活。注重开展以科技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技术,热爱发明创造。把16岁公民意识教育、16-18岁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18岁成人宣誓仪式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过程。积极推动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立法工作。

    ——雏鹰争章素质教育活动。把雏鹰争章素质教育活动作为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建立针对不同年级的开放式奖章体系。建立社会化的考章和奖励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争章训练基地。拓展少先队在社区的活动领域。努力将雏鹰争章素质教育活动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素质教育体系。

    ——广泛开展学习培训竞赛活动。深入推进“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继续开展“千宫百万”青少年现代知识技能培训竞赛活动、百城市青年计算机等级达标竞赛(CRE)活动和青少年国际互联网络知识大赛。同时,积极创造新的活动载体。
  ——培养和造就青年高级人才。积极发现各类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依托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和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对优秀青年人才进行培训,并通过组织出国研修及交流和考察等方式,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 服务万村行动

    贯彻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服务万村行动,以为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服务,促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努力推进以下重点项目。

    ——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事业化推进的方式,继续深化领办项目工作,实现团促产业,产业兴团。依托主导项目,培育出一批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构建农村青年科技和营销服务网络。积极推广青年股份合作体等生产组织形式,并与领办项目相结合,促进农村青年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与合作。

    ——开展扶贫协作。继续做好东部地区团组织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工作。按照就近就便、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厂村结对、校村结对等多种形式的城乡互助活动。

    ——加强阵地建设。推动县及县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创建青年农村发展中心。广泛建立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为农村青年学科技用科技创造条件。创建青年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围绕项目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

    4、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旨在引导青年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在创业中建功立业,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贡献。

    ——培养青年的创业精神。宣传新时期青年创业典型,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引导青年立志在本职岗位上掌握一流技能,创造一流效益,做出一流成绩。

    ——实施青年创业培训计划。在国有企业青工中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培养青工的技能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立足岗位创业的本领。依托青年企业家协会,通过进一步深化“振兴千家中小企业行动”,鼓励和支持优秀青年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探索国有小企业放开搞活的有效方式。进一步深化“下岗青工创业行动”,开展职业培训,帮助下岗青工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强创业,在创业中实现再就业。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优势,挖掘社会资源,为下岗青工再就业提供帮助。

    ——培养青年兴业领头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导向,通过项目带动和资金扶持,引导和组织有创业理想和创业能力的青年,领办和创办不同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企业,做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实践者。以创办青年家政服务公司为基本形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家政服务业。组织青年企业家结对扶持青年兴业领头人。

    ——鼓励扶持不同青年群体到农村创业。联合有关部门在农村中学开展创业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回乡创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及时掌握创业技能。支持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寻求发展,开辟事业。

    ——建立青年创业保障机制。联合劳动部门,依托团校、青少年宫等团内阵地,利用高校、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等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以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三级培训中心为主体的青年职业培训体系。建立中介服务网络。建立中国青年创业基金,联合有关商业银行,建立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制度,为青年创业提供持。争取劳动、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对青年创业的政策支持。

    5、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旨在引导青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青年创新环境,促使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作贡献。

    ——推动科技成果的生产与创造。通过评选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科技。设立中国青年科技论坛等活动,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动。在企业,以创新增效为主题,以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的“四个一”活动为基本内容,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商品化;以“五小”活动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载体,在青工中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通过深化“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依托各级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网络,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工作,成为联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营造有形的青年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利用互联网络建立青年科技创新信息库。举办形式多样的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技术交流会和信息发布会。

    ——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项目的对接。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选择一批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组织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项目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组织博士生服务团和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团,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

    ——建立青年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建设成为能够在推动青年科技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的青年科技社团。依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中国青年创新基金。建设好中国青年科技园,发挥科技成果孵化器的作用。制定青年科技创新奖励条例,争取有关政策支持。

    6、中国青年绿色行动

    实施中国青年绿色行动,旨在增强青少年的绿色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青少年自觉参与植树种草,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贡献。

    ——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组织动员青少年参与黄河、长江及本地区主要江河湖泊流域的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采用工程造林、项目管理的办法,营建保护母亲河工程。在植树节、地球日、环保日、防止荒漠化日开展保护母亲河周(日)活动。通过海内外多种渠道筹集款项,创建保护母亲河基金。

    ——实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公开招募青年志愿者组成绿色行动营,赴国家重点造林区域集中开展成片绿化造林。把绿色行动营计划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开展创建青少年绿色文明园活动。组织青少年在街道、小区和公共绿地开展植树种草、养护绿地活动。通过植成人纪念树、新婚纪念树等形式营造青少年纪念林。

    ——开展倡导绿色生活活动。根据“全球着眼,身边着手”的原则,在青少年中普及绿色产品常识,倡导绿色消费习惯;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爱鸟周”等爱护动植物活动,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起对大自然的感情;在青年企业家中倡导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管理,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反对白色污染、提倡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构建工作体系

    共青团在推动工作实现跨越世纪的新发展中,必须根据世纪之交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要,着力构建工作体系。

    1、青少年组织体系

    构建青少年组织体系,必须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为骨干,以各类青年社团为外围,形成能够更广泛地覆盖青少年,更有效地组织青少年的组织网络,将广大青少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共青团要推动青联组织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更广泛地吸引和团结海内外各族各界中华青年,注重发挥青联各界别工作委员会、各专业会员团体和地方会员团体的作用,努力拓展城市青联的工作领域,通过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和服务委员,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指导学联组织强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通过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学生。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引导少年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成长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青年社团是青少年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的原则,认真履行管理和指导青年社团的职责,推动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各级各类青年社团规范、健康地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建立和发展基层青年社团;指导青年社团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提高活动水平。

    2、青少年服务体系

    共青团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需求的发展变化,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领域,构建起服务体系。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从青少年健成长、建功成才的需求出发,开展学习求知、劳动就业、权益保护、文化生活、勤工助学、身心健康等多方面服务。努力做到:只要是青少年在正当需求,团组织都要想方设法提供服务;只要是青少年遇到了困难,团组织都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构建青少年服务体系,需要在开展全面服务中突出工作重点,在促进就业和维护权益方面加大服务工作的力度。围绕促进青年就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帮助青年掌握就业技能;积极开展中介服务,为青年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扶植青年创办和发展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围绕维护青少年权益,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通过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舆论支持、维权咨询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帮助;参与“三五”普法教育,建设法制教育阵地,编写法制教育读本,带动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青少年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配合有关部门,同黄、赌、毒等严重危害青少年的丑恶现象和行为作坚决斗争;进一步健全维权工作机构,加强维权工作队伍建设;动员社会有关方面共同担负起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责任,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构建青少年服务体系,需要不断丰富服务手段。要进一步增强团属青少年活动阵地和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服务青少年的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对团属青少年报刊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坚持用办事业的方式实施服务项目,培育和发展新的服务组织、实体、基地,创建服务基金。要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服务。

    社区是青少年聚集和活动的重要区域。构建青少年服务体系,需要以社区为重要依托。根据社区中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开展文化学习、文体活动、技术培训、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团组织的横向联谊,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

    3、青少年参与体系

    青少年广泛有效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共青团必须把服务青年与服务大局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正确参与,鼓励青少年自主参与,构建青少年参与体系,推动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中创造奉献,成长成才。

    构建青少年参与体系,要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根据各条战线的不同情况,突出参与重点。在企业,引导青工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不同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企业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途径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农村,引导青年农民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在学校,引导学生参与素质教育,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成才,积极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在民主管理学生事务中的作用。

    构建青少年参与体系,需要拓宽参与途径。共青团要积极向国家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反映青年的意愿和呼声,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要围绕大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团的活动与工作成为组织青少年参与的有效途径。要支持和指导各类青少年团体正确引导各自所代表的青少年群体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构建青少年参与体系,需要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持。共青团要积极推动有关青少年的立法进程,促进青少年政策的制定、完善和落实。要积极承担青少年事务,努力将青少年事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构建青少年参与体系,需要指导和帮助青少年自主参与。共青团要引导青少年在学习和实践中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在自主参与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要通过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自觉规范参与行为。

    在开放的时代里,加强青年外事工作对促进中国青年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构建与时代主题要求相适应的青年交流框架,进一步加强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的交往与合作,使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促进新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共青团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推动青少年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构建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硬件”建设以中青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简称中青网)为主干,以团的各级组织及团的各部门和各青少年工作机构的信息网站为基础,与社会公众信息网络相联通。“软件”建设以青少年信息和共青团工作信息以及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的采集、开发和制作为基本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

    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应把“硬件”建设摆在先行位置。按照集中力量、分步推进的原则,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中青网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实现联网,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网络主干。团的各级组织及各部门和各青少年工作机构要围绕中青网的建设,积极建立信息网站,共同推进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全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网络信息的开发是网络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要以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团的事业发展为宗旨,建立起科学的、富有青少年特色的信息节目框架。动员全团力量,汇聚优秀专业人才,挖掘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市场,努力为广大青少年和团的工作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信息共用,成果共享。注重加强保密措施,维护网络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国青少年社会调查系统建设,形成快速、高效、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


加强团的建设

    加强团的建设,是实现共青团工作跨世纪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团组织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共青团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把服务青年作为加强团的建设的突破口,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团的建设的新问题,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努力推动团的建设在世纪之交实现新的发展。

    (一)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在农村,结合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整顿好松散瘫痪团支部,推广村团支部书记“三位一体”配置。实施强乡带村,即加强乡镇团委班子,带动农村基层团建;加强乡镇团委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带动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乡镇青年活动阵地,带动农村青年服务体系建设。在企业和高校,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注意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做好团建创新试点工作。在社区,重点加强街道团工委建设,配备好团干部,通过发挥街道团工委的协调和联结作用,促进社区内团组织的横向联合和团的工作活跃。普遍推行基层团组织按期换届和团干部民主选举,结合每次集中换届整顿和健全团组织。开展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团委建设,带动团支部建设。抓好团员教育,深化推优工作,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使团员总数稳定在6500万左右。加强团的阵地建设,增强团组织的物质依托。

    (二)积极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按照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与青年分布相适应的原则,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小城镇团组织为重点,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在城市居委会、居民小区、工业小区、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建立团组织,切实加强对这些区域外来务工青年、下岗青年、待业青年及其中团员的管理。以社区为重要依托,推动在私营企业、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中建立团的组织,开展团的工作。重视加强农村小城镇团组织建设,依托小城镇,推动乡镇企业建团,带动农村产业建团。

    (三)加强团的领导班子建设。以整风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提高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严格执行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民主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团结,增强战斗力。加强对团的领导班子的协管工作。充分发挥团的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四)坚持抓好团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团干部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地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服务人民、服务青年的意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增强开拓创新的责任感。组织团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推进团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重视团干部的实践锻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促使团干部深入实际,深入青年,讲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

    (五)加大团干部培训工作力度。明确各级团委的培训职责,加强团校建设,发挥团校作用,力争在三年内把专职团干部轮训一遍。鼓励团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积极组织团干部出国进修。继续搞好团干部挂职锻炼。努力拓宽团干部的输送渠道。


实施本纲要的工作要求

    实施本纲要,推动共青团工作实现跨世纪发展,必须贯彻以下工作要求。

    (一)发挥好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优势。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共青团最大的政治优势。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和执行党中央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从大局出发把握好工作全局,真正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二)发挥好受政府委托管理青年事务的优势。共青团是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社会支柱,承担着政府委托管理青年事务的责任。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积极推进有关青少年的立法进程,积极促进有关青年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通过与有关政府部门联合发文和联合行动等方式来推进工作,保证共青团在管理青年事务中始终发挥主渠道作用。

    (三)坚持用办事业的精神和方式推动工作发展。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抓起,一件事一件事去做,一步一步地去做;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把工作具体化、有形化;不搞花样翻新,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使工作在积累的基础上稳步前进。

    (四)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必须围绕全团重点工作,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创造出整体效益。

    (五)坚持社会化运作。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青年社团的优势,运用有社会影响的活动载体,积极吸纳和运用社会资源,使团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使团的活动成为社会广泛参与的行为。

    (六)坚持发展事业,兴办实业。既要努力巩固和发展现有团的事业,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又要努力开拓和发展新的事业,创造新的增长点。要围绕青少年的需求,发展事业,兴办实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统一。

    (七)倡导理论研究,加强理论建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的变化和特点、团的重点工作以及青年运动的发展趋势,为团的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八)加强机关建设。抓好党的建设,为机关工作提供政治保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抓好机关的服务工作,为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相关链接:
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满怀信心迈向新世纪   2006/12/20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团结带领各族青年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   2006/12/20
关于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祝词的通知   2006/12/20
关于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与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的通知   2006/12/20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届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书记名单   2006/11/29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