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工作部专题研究民营企业500强建团情况
考虑到大型民营企业从业青年数量多、企业影响力大,加强大型民营企业团建对于整体推动非公团建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和骨干支撑作用,近日,城市青年工作部对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建团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3月,城市青年工作部对照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请各省级团委分别对本地区上榜民营企业建团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主要了解其从业人数、青年人数、建团时间、团组织负责人联系方式等情况。据初步统计,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中已建团403家,建团率为80.6%,低于党组织覆盖率92.6%和工会建会率90%,华为、联想等一些知名大型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团组织,表明大型民营企业建团工作仍需加强。
二、有关分析
1.地域分布。2011年民营企业500 强涵盖全国27 个省(市、区),贵州、甘肃、西藏、青海4个省(区)没有企业进入500强,浙江、江苏入围企业达到百家以上,分布情况见附表。对照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发现部分大型民营企业未参加民营企业500强评选,如: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等,从地域看广东尤为明显。
2.建团情况。综合从建团数和建团率情况看,山东、福建、江苏、河南、山西、内蒙,浙江7省建团情况相对较好,建团总数295个,占已建团总数的73.2%。由于各省上榜企业数量差距较大,不能简单以建团率说明问题,但部分省份上榜企业数较多、建团率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经了解,各地大型民营企业也存在一定建团空白点的情况,今后一段时期要推动各级团组织加强本地大型民营企业建团工作力度。
3.从业青年。据统计,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从业人员约561万人,户均从业人员约1.12万人。在已建团的500强企业中,青年人数1万人以上的34家,占500强的6.8%,占已建团403家的8.4%;青年人数5千至1万人的40家,占500强的8%,占已建团403家的9.9%;青年人数1千至5千的174家,占500强的34.8%,占已建团403家的43.2%;青年人数1千人以下的162家,占500强的32.4%,占已建团403家的40.2%。
4.建团时间。统计显示,1993年以前建团39家,占已建团总数的9.7%;1993-1997年建团49家,占已建团总数的12.2%;1998-2002年建团75家,占已建团总数的18.6%;2003-2007年建团89家,占已建团总数的22.1%;2008年至今建团151家,占已建团总数的37.5%。表明近年来各地非公团建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
此外,我们对近年来非公团建台帐数据库进行了分析,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中团员数50人以上2.6万家,占总数的8.6%;20至50人的4.5万家,占总数的15.2%;10至20人的5.7万家,占总数的19.3%;5至10人的6.5万家,占总数的22%;5人以下的10.3万家,34.9%。分析表明,非公团建工作中存在团组织偏小偏弱的情况,不利于巩固非公企业团建成果。究其原因,既有推动大型非公企业建团相对较难的因素,也有建团任务层层分解到较低层级承载的因素。这种情况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修正。
三、启示和打算
基于以上分析,下一步各地团组织应注重抓好本地大型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分层培育一大批非公团建骨干力量,巩固非公团建工作的整体成效。
1.进一步明确"抓大带小"原则,着力在从业青年较多的非公企业中建立团组织。从业青年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经营相对稳定,社会影响较强,团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也会相对较强,大力在规模较大非公企业中建立团组织,有利于巩固非公团建工作成效。各级团组织在推动非公团建时,要克服把任务简单分解到乡镇街道层级的情况,必须注重层级力量与企业规模相称的原则,明确各级团组织建团任务目标。原则上本地非公企业100强(或50强)由本级团组织负责其建团工作,拟最近下发有关工作文件进一步对此予于明确,并逐级强化督查工作。
2.分层加强对非公企业团组织联系,构建"塔松式"非公企业团组织体系。推动省级团委直接联系100家左右本省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团组织,地市级团委直接联系60家左右本市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团组织,区县级团委分别联系40家左右本县区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团组织,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联系一定数量的非公企业团组织。通过四级组织体系直接联系非公企业团组织40万家以上,构建非公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组织格局。
3.进一步发挥大型非公企业团组织骨干示范作用。各级团组织要加大对大型非公企业团组织的指导力度,植入品牌工作,注入工作资源,激发内生活力,将其培育成本地非公团建示范点,成为非公团建的骨干支撑力量,进而带动较小规模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拟重点联系50家左右大型非公企业团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