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上海种都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上海种都项目”(以下简称种都项目)自2008年12月启动以来,在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的具体指导和团上海市委等有关单位支持下,经过为期半年努力,第一阶段培训任务已圆满结束。
一、基本情况
种都项目是共青团发挥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优势,把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与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该项目计划从2009年至2012年,依托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种都)浦东科技产业园,培训1万名由全国各地团组织推荐选拔的优秀农村青年,并由上海种都通过技能培训、种子赠送、品牌支持、营销策划、物质资助等形式,帮扶受训青年在其产业链实现就业创业。目前,第一阶段共四期培训任务已全部结束,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209个县的406名学员经过为期10天左右的系统培训后,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据统计,35%的学员成为上海种都蔬菜种子销售商;45%的学员通过引进新优品种和技术,成为专业种植户;10%的学员成为蔬菜种子育种、制种专业户;5%的学员成为蔬菜育苗技术专业户;5%左右的学员以新优品种做支撑,成为商品蔬菜流通专业户。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工作措施。为确保种都项目顺利实施,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与上海种都成立协调小组,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明确了团组织与企业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农村青年工作部先后4次赴企业调研,指导督查培训工作,并将种都项目纳入月报范畴。协调团上海市委争取相关部门为建设1500平方米的培训展厅、教学培训楼,配备电脑、投影仪、音响,对培训联动大棚进行通风降温改造及设备维修等提供了一定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
2.精心组织发动。各地团组织从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需求出发,根据区域分布和产业辐射需要,通过层层发动,认真挑选,依托乡、村两级团组织选拔有志从事蔬菜产业的优秀农村青年参加项目培训。首期400余名学员来自内蒙古、江苏、四川、新疆等20个省、区。学员中,既有汉族青年,也包括纳西族、回族、傣族、壮族等14个少数民族的农村青年,涵盖了农村青年能人、普通农村青年和大学生村官等群体。
3.实施分类培训。为保证学员学有所获,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与上海种都根据学员的不同层次、需求和特点,确立了“种都科技服务全国连锁加盟户”、“蔬菜新优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户”和“蔬菜营销专业户”三个培训目标,开展分众式培训,为学员组建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内容涵盖蔬菜嫁接育苗、蔬菜标准化栽培、蔬菜病虫害防治、蔬菜种子生产、商品蔬菜流通、种子营销技巧、种子营销门店管理等多门类知识,采取课堂集中教学、田间现场教学、展示中心认知、园区栽培实践、分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受到学员一致好评。
4.加强跟踪服务。为帮助学员在返乡后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就业创业,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协调上海种都组建了23人的就业创业指导经理团队,通过创业就业服务经理与学员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制定就业创业文案、对返乡学员进行点对点的跟踪帮扶等形式,确保学员学有所成。一些团组织和参训农村青年纷纷来电,表示了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肯定。
5.注重宣传引导。为积极宣传种都项目的实施模式和做法,给各地提供借鉴,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积极争取新闻媒体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浦东时报、上海东方卫视等中央和地方媒体先后对种都项目进行跟踪报道近20次,各地网站报道或转载200多条,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实施种都项目对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启示
种都项目将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与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的工作实践,为共青团更好地发挥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优势,深入推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1.加强与企业的共赢合作。上海种都具有扩张市场、延长
产业链的内在需求,但是缺乏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和人力资源;共青团具备组织网络优势,但需要开展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资源和载体;农村青年具有就业创业的强烈愿望,但是缺乏资金、技术、项目等支持。这些需求的结合就是催生种都项目的内在动因。实践证明,抓住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延长产业链的内生性需求,组织农村青年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年在企业产业链上实现就业创业,不但解决了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中存在的技术、信息、项目、资金等困难,而且促进了企业发展,提升了团组织影响力,这是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有效工作模式。这启示我们,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项目,一定要找准团工作、企业和农村青年的“共赢点”,这样的项目才具备普遍性,才能做好做实。
2.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也是共青团活力的根本标志。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只有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依靠基层团组织来服务和满足青年的利益诉求,才能使青年真正感受到组织存在。种都项目的实践证明,把工作项目直接下放到基层,通过基层团组织来联系、组织参训学员,开展跟踪服务,不仅丰富了基层共青团工作的载体和内容,提高了基层团干部直接联系、服务普通农村青年的本领,同时也赢得广大农村青年的信任,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3.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青年比较务实,注重实际利益,期望培训内容用得上、见效快,所以培训工作必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各类农村青年的实际需求,按照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因材施教、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把培训与小额贷款相结合、与就业岗位提供和“一对一”创业指导相结合,加强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成果,切实帮助农村青年尽快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种都项目之所以受到农村青年的普遍欢迎,一是符合青年实际需求,二是增强了后续服务,从而确保每个学员技能上获得了提升,创业实践上得到了指导和帮助。
4.加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农村青年能人,建立一批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是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一条好路子。上海种都作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团组织都应进一步探索建立一批由团组织主导的、具有长效性、综合性功能的农村青年就业培训基地,并进一步规范标准、强化功能、完善机制,不断扩大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的受益面和覆盖面。 |